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洲業話,ID:lingzhouyehu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點擊標題下方「凌洲業話」藍色字體,添加關注
昨兒早晨聽廣播,說一年一度的香山紅葉節又開幕了,10月16號開始,觀賞期大概在30天左右。都說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節,這每年深秋的紅葉「貢獻」可謂不小。
香山的紅葉好看嗎?當然好看,可說實話,在北京生活了半輩子,歸了包堆沒去過幾回,因為人太多了。其實北京看紅葉的地方不少,有歷史悠久的,也有近兩年新開發的,比如昌平的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蟒山森林公園;房山的十渡、坡峰嶺;海澱的鳳凰嶺、妙峰山;懷柔的慕田峪、紅螺寺;豐臺的北宮、千靈山;以及平谷的金海湖等地區都有紅葉可看。
紅葉並非專門的樹種,很多樹的葉子都可以在秋天變紅,常見的有火炬、黃櫨、槭樹等,另外如黃檗、櫟樹、金銀木、野李樹等也都可形成紅葉。自古以來,紅葉都是國人所鍾愛的秋景,許多文人墨客也題詩作賦加以讚賞。最早讚美紅葉的文學作品見於司馬相如《上林賦》,但最被大家熟知的,莫過於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眼下就快到了「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時候。剛才咱們歷數了不下十個紅葉觀賞景區吧?可是要論規模與知名度,怕是還是得說香山。然而紅葉並非僅香山公園有,整個西山可以說漫山遍野都是,所以北京人更喜歡稱之為西山紅葉。
1966年秋,陳毅老總曾來西山遊覽,見滿山紅葉壯麗非常,隨即借景抒情,寫下一篇《西山紅葉》詩:「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革命亦如此,鬥爭見英雄。紅葉遍西山,紅於二月花。四圍有青綠,抗暴共一家。紅葉遍山隅,中右色朦朧。左岸頂西風,歡呼徹底紅。伸手摘紅葉,我取紅透底。淺紅與灰紅,棄之我不取。書中夾紅葉,紅葉顏色好。請君隔年看,真紅不枯槁。紅葉落塵埃,莫謂紅絕矣。明春花再發,萬紅與千紫。題詩紅葉上,為頌革命紅。革命紅滿天,嚇死可憐蟲。」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正是那場浩劫剛剛開始的時候,陳老總在詩中既表達了自己鮮明的態度,也讚美了西山紅葉。可西山呢,又是北京西郊群山的總稱,像剛才提的鳳凰嶺、妙峰山、千靈山等地,其實也是西山的一部分。
香山紅葉之所以最為婦孺皆知,跟香山公園兒本身也有點兒關係。香山又叫靜宜園,位於海澱區西郊,距市區20公裡,全園面積160公頃,因山中有巨石,其形狀如同香爐,因此得名香山,山上還有個香爐峰。
香山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園,歷史也很悠久,早在1185年,金代皇帝便在這裡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稱甘露寺,寺旁建行宮,經歷代擴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為靜宜園。1860年和1900年慘遭西方列強的搶劫和焚毀,1949年後陸續修復了大部分名勝。北京市民平常都喜歡到香山逛逛、玩兒玩兒、爬爬山,何況這裡還是國內賞楓的鼻祖,為我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可以說馳名中外。
除了楓樹,黃櫨樹就更多了,這些黃櫨是清代乾隆年間栽植的,經過200多年來的發展,如今已經是94000株的黃櫨樹林區,其規模堪稱北京之最。紅葉什麼時候變紅得看「老天爺」,冷的時候十月中旬,最晚也不會超過十月底,一直到十一月中,都是香山紅葉節最好看的時候,紅葉節開辦了也有些年頭兒了。
香山賞紅葉又有十處最佳點,分別是:玉華岫、看雲起、森玉笏、雙清別墅、蟾蜍峰、靜翠湖、香爐峰、香霧窟、和順門和馴鹿坡。到香山,需一面登山、一面賞景,但是要想看壯觀的,還得登高遠眺,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瑟瑟秋風中,遠山近坡火紅一片,似紅霞排山倒海而來,又有松柏的翠綠點綴其間,紅綠相間,瑰奇絢麗。不得不說,是非常值得一看。
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人太多!開車堵、公交擠。好幾年前去過一回,正趕上高峰,真可謂遊人如織、萬頭攢動、摩肩接踵、是舉袖如雲(把我知道的形容人多的成語都用上了)。哪一年的登山人次,往少了說也得十萬八萬,唯獨今年有這個疫情,也不知道會不會限流。
而且今年北京的各大公園都是要提前預約的,如果您打算去,建議您提前做做功課。話說回來了,這麼漂亮的景色,誰不喜歡看?所以也就難怪人多了,您要是不想那麼擠,開頭提到的另外幾個景區,規模雖不如香山,倒也值得一去;而且客流相對較少。
注意只是「相對」,特別是周末,您也要做好堵車的心理準備,去年這個時候筆者去的坡峰嶺,遊客也著實不少。至於路線,就不用介紹了吧?現在是高科技資訊時代,開著導航您就到了。而且這十幾處景點都是收費的,門票基本不會低於四十元。未開發的野山倒是也有紅葉,但是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比較危險,勸您最好別輕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