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酒店遭遇「中年危機」
開價四億元
閩南大酒店尋找新婆家
-今年第二次打包整體掛牌轉讓
-廬山大酒店等已開始轉型
閩南大酒店。(網絡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最近幾個月,廈門的老品牌酒店頻傳新變局。人們耳熟能詳的福聯大飯店、三聯賓館、廬山大酒店,紛紛告別20多年的老招牌,走上「中年轉型」的突圍路。
7月29日,福建省產權交易中心又傳出一則項目轉讓公告:同樣於上世紀90年代開業的閩南大酒店也公開掛牌轉讓,意欲尋找新「婆家」。這已經是今年內,廈門閩南大酒店股權和不動產第二次打包整體掛牌轉讓,本次的掛牌時間將持續至8月23日。
老牌酒店正在遭遇哪些「中年危機」?又該如何破局?記者昨日進行了調查。
股權100%轉讓整體項目包含兩個標的
閩南大酒店,坐落於曾有「廈門市首批十大建築物之一」之稱的閩南大廈內,對廈門市民及遊客來說,這家老牌酒店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擁有廈門首個全景式旋轉餐廳,讓建築「動起來」。上世紀90年代,住進閩南大酒店,一度成為商務人士身份的象徵。
記者看到,在福建省產權交易中心的官網上,「廈門閩南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和位於廈門市思明區的不動產打包整體掛牌轉讓的項目公告」被放在了網站頭條。公告顯示,轉讓整體項目包含兩個標的,一是廈門閩南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二是部分位於廈門市思明區的商業、辦公和車位房屋及其項下的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不動產」)。兩處標的的整體轉讓掛牌價格為人民幣4.0682億元,其中,廈門閩南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的掛牌價2.4867億元;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持有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掛牌價為1.5815億元。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於2008年認繳出資1.78億元成為廈門閩南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的發起人及出資人,獲得100%股權。
今年業績下滑目前仍正常營業
記者昨日走訪閩南大酒店時發現,該酒店目前正常經營,住客絡繹不絕。
記者也留意到,根據閩南大酒店100%股權轉讓標的企業重要信息和瑕疵披露公告顯示,廈門首個全景式旋轉餐廳——閩南大廈34樓旋轉餐廳自2017年7月份起已暫停對外營業,且無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
接手閩南大酒店,是不是個香餑餑?本次掛牌轉讓公告同時也披露了閩南大酒店目前的主要財務指標。廈門閩南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淨資產的評估值為2.762922億元,審計後帳面值為1.214420億元。
截至2018年8月25日,廈門閩南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2018年前8個月主營收入為2119.91萬元,淨利潤為220.31萬元,總負債為959.30萬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該公司主營收入為3414.3萬元,淨利潤為507.22萬元,總負債為555.48萬元。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今年前6個月的主營收入僅為1056.94萬元,淨利潤為65.37萬元,總負債為397.18萬元。今年以來,閩南大酒店的業績比起往年有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新零售時代推動酒店行業整合
從「顧客雲集市聲歡、高朋滿座無虛席」到不得不積極轉型迎接市場挑戰,這樣的境遇其實並非獨一家——不少老牌酒店正積極突圍「中年危機」。
最近,廬山大酒店更換用了26年的老名稱,變身廈門廬山智選假日酒店。去年,曾經是湖濱南路地標建築的福聯大飯店更名為京僎頤豪酒店,啟用建發旗下的頤豪品牌。此外,1986年就開業的三聯賓館,去年也加入OYO酒店。
老品牌酒店為何走不出「老去」的命運?業內人士表示,這是酒店行業新零售、新發展帶來的必然整合。「老品牌酒店雖然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但是管理成本高、集約化水平低,由於規模化水平不夠高,新零售發展也必然受阻,再加上不斷攀升的不動產價格拉高了整體成本,這些都是老品牌酒店遇到的困局。」廈門一位連鎖酒店資深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單體酒店如果能形成老品牌酒店大數據聯盟,突破線上渠道獲客瓶頸,也許會有一定的突圍可能。
「但對於單體酒店來說,最簡單的方法顯然還是『聯姻』和轉讓。」關於廈門閩南大酒店股權和不動產打包整體掛牌轉讓,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參與該股權估值的,包括該公司名下的多項房產,閩南大酒店所在的位置較好,這些物業比起酒店本身更具吸引力。
連結
轉讓整體項目
包含兩個標的
根據公開消息,廈門閩南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名下房產建築面積共計17219.74平方米,其中包括辦公用途房產、商業用途房產、賓館用途房產及地下車位等。此外還包括幾處無法辦理產權的瑕疵房產。掛牌價2.4867億元。
第二個標的,位於廈門市思明區的不動產,屬於商業經營性用房及車庫等性質,共有56處,建築總面積為23165.82平方米。掛牌價為1.5815億元。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