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海域遭遇重達300斤的罕見鱈魚,此處的魚種為何如此巨大

2020-12-16 生活本該如此嗨

阿拉斯加海域遭遇超300斤重的罕見鱈魚,此處的魚種為何如此巨大

大海是一望無際的,在海水之中有無數種生命生存在此,其中不乏那些龐然大物和古靈精怪的魚種,然這些魚種在海釣人眼裡都是要挑戰的目標,他們跨越各個海域,尋找目標大魚,曾釣獲過很多上百斤,幾百斤,乃至近千斤的大魚,在這其中就有一行海釣人在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域遭遇了幾乎就不存在的重達300斤的鱈魚,今天就聊聊阿拉斯加海域遭遇大型鱈魚的故事

阿拉斯加海域位於大西洋的北部,一個面積龐大的海域,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下,一行海釣發燒友改變了目標海域陰差陽錯的來到了此地,卻意外釣上了不可思議的巨大鱈魚,一條超300斤的鱈魚出水,打破了阿拉斯加海域的寂靜(信息來自圈內好友)

在一般人身上,聽到阿拉斯加首先會想到什麼?沒錯大多數人首先都會想到是條狗,但在海釣圈中,就因為這300斤的鱈魚出水,一提到阿拉斯加都會想到這裡是大魚頻出,巨物聚集的天然釣場

為什麼300斤的鱈魚可以震動海釣圈:

在海釣中常常有300斤,500斤甚至更大的巨物出水,那為什麼這條300斤的鱈魚就有如此大的能量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鱈魚這種魚,完事以後就知道這條鱈魚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了

鱈魚是一種海鮮市場上很常見的魚種,存世量也非常大,別稱也有很多比如說大頭青,大口魚,大頭魚,明太魚,石腸魚,闊口魚等都是鱈魚,鱈魚是鱈魚魚科的統稱,其種類有黑線鱈、藍鱈、綠青鱈、牙鱈、挪威長臂鱈和狹鱈等

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說重點,它們的長度,一般鱈魚也就幾十釐米,在市場常常見到的就這這種鱈魚,就算是鱈魚品種中最大的一種撐死也只能長到一米多長不到兩米的樣子,百斤重,這也是紀錄中最大的了,而能震驚海釣圈的鱈魚有300斤+的重量,體長保守估計也在2.5米以上,這種體型在鱈魚身上是不可能有的,然而事實卻又真實發生了,所以說300斤的魚雖說不是太大,但它是條鱈魚那就不可思議了

阿拉斯加的魚種為何如此巨大:

對阿拉斯加海域有過了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一些當地關於大物,巨物出水的報導很多,似乎這裡生活的水生物要比一般海域的大一些,在阿拉斯加海域中,不光是有重達300斤+的鱈魚,重達幾百斤的石斑,金槍也是應有盡有,就連此處的蝦蟹類的個頭都比其他海域的要大上一些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此處魚種可以如此的極限生長呢,原因只有兩條,水域環境和所處方位,這兩條決定了此處的生命體可以違背自然常理的逆增長,造成了水中魚種的個體大多都能超出官方給出的最高紀錄,在一般海域難得一見的大塊頭在這裡就司空見慣了

阿拉斯加的水域環境造就了眾多魚種的巨大:

據調查在阿拉斯加水域的環境溫度是很低的,這也就意味著此處的動物和生物甚至一切生命體都被強制要求要比表面積小,要想達到這一條件,就要適應這裡的水域環境,所以經過長年日積月累的不斷進化,生活在這裡的生命體個頭就越來越大了(白話表達:要想活下去,就待變大)

阿拉斯加的所處方位造就了眾多魚種的巨大:

阿拉斯加海域所處的經緯度很是與眾不同,根據貝格曼定律,在緯度高的地方,生物生命的個體趨向於變大,這樣可以容納更多脂肪,同時減少散熱面積與體積比,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白話表達:在此生存的魚種身體變大是不受自己所控制的,因為這裡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們想不想變大都待變大,它們也無可奈何,無法控制)

所以這裡也成了越來越多的海釣發燒友嚮往的釣場,在這裡一切的不可能都皆有可能,鱈魚都能長到300斤重,更別說那些大體型魚類了,像馬林,牛港,金槍,石斑等,在這裡的大魚真的有希望可以突破千斤之重,當然在這裡也伴隨著千斤級鯊魚或者其他兇猛無比的掠食者出沒

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細說鱈魚 阿拉斯加狹鱈知多少!
    本期節目,我們為大家介紹阿拉斯加狹鱈,Follow me, Let's go!阿拉斯加狹鱈到底是啥?有人認為所有的鱈魚都叫Cod。其實不然,其英文名叫做Alaska Pollock, 也稱白眼狹鱈(Walleye Pollock)。俗稱狹鱈。從這個名字我們不難看出,這個品種並非真正意義上大家比較熟知的以cod來指代的鱈魚。
  • 世界上最瀕危稀有且最大的珊瑚魚種,曾在所羅門海域被海釣人釣獲
    世界上最瀕危稀有且最大的珊瑚魚種,曾在所羅門海域被海釣人釣獲說到珊瑚魚種我們往往就能想到五彩繽紛的色彩,膽小敏捷的身軀,非常惹人喜愛,是眾多家庭水族箱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珊瑚魚的身體色彩非常獨特,可以說是海洋魚種中最漂亮的魚類
  • 阿拉斯加黑鱈魚,鮮而不腥,肉質細膩!
    >阿拉斯加黑鱈魚,鮮而不腥,肉質細膩!         適合小娃吃的 快手蒸阿拉斯加黑鱈魚黑鱈魚營養豐富 超級甜美 而且沒有什麼骨頭 雖然是冰凍的但是蒸出來後還是很美味 超級適合給小孩子吃哦主要分布於從阿拉斯加白令海至中加利福尼亞的東北太平洋海域。阿拉斯加黑鱈魚只允許在指定的捕撈季節上市,即每年的4月、6月下旬、9月和10月的前半個月。
  • 鱈魚?銀鱈魚?格陵蘭鱈魚?阿拉斯加鱈魚... 我傻傻分不清楚啦!
    既然如此,我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常見的各種鱈魚,他們都是什麼鬼?這種體型巨大的比目魚,在市面上所能見到的切片是側扁的。(所以你會看到一些高端銀鱈魚的產地會標註為:法屬留尼旺)除了法屬的這兩個島嶼附近海域以外,在全世界還有一些「法國銀鱈魚」的捕撈海域,分別是:英屬馬島海域、澳大利亞的麥誇裡島海域
  • 都叫「鱈魚」,價格為何相差十多倍?
    記者觀察發現,鄭州商超裡銷售的鱈魚產品,有的叫「阿拉斯加黑鱈魚片」「真鱈魚蝴蝶片」,有的叫「水鱈鱈魚片」「扁鱈魚」「銀鱈魚」,名稱非常繁多;包裝大小不一,產品價格從24.5元到531元不等,統一折合成每斤的價格,最便宜的是30元,最貴的高達442.5元,具體見《附表 鄭州超市裡部分鱈魚產品詳情》。
  • 漁民捕獲300斤有毒「水怪」:這外形看傻眼
    重達300斤,尾有毒刺這條「怪物」重近300斤,菱形的身軀下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尾巴上還帶有鉤刺。「全長近4米,我們花了3小時才把它從網裡拆出來。小林告訴記者,這條「怪物」跟我們平時吃的鰩魚很像,但渾身布滿豹紋,有著連船上的漁民都沒見過的花色,加上體型巨大,更是罕見。上的漁民告訴小林,他們曾捕獲過類似的魚。因為這種魚尾巴有力,鉤刺有毒,不小心被甩到會引發劇痛——那種痛是鑽心的,除了毛髮沒痛感,身上每一個細胞都會疼痛難忍,所以他們對這類魚印象深刻。
  • 阿拉斯加黑鱈魚,深海魚中的「奶油」
    ,市場上就叫它做黑鱈魚。  阿拉斯加黑鱈魚常年暢遊在冰冷的深海中,擁有豐富的脂肪,使其美味可口、肉質極佳。黑鱈魚的平均個體體重為5磅到9磅,但是有的個體可以達到40磅。  阿拉斯加黑鱈魚,分布於從阿拉斯加白令海至中加利福尼亞的東北太平洋海域,這裡的海水遠離汙染,水深且寒冷,產自於此的黑鱈魚因其高含油量、嫩滑度高,讓它的價格也高於其他同類魚種,是在美國捕撈的最昂貴的底層魚,幾乎所有的黑鱈魚都以冷凍形式出口。
  • 阿拉斯加的捕魚人 在線影展
    「對於漁民來說,最好的回報往往是當他們把那些神秘的遭遇,死裡逃生的故事帶回文明世界的家裡,講給大家聽的那一刻。而我選擇用我的照片講述我的故事。」數年前一次經濟危機讓Corey Arnold放下了攝影師的身份,決定做回漁民,這是一項他曾在1995年從事的工作。Arnold收拾好行李,遠至北方的阿拉斯加,搏浪於白令海峽。
  • 在此海域不但有各種大體型魚,而且還生存著釣魚人夢寐以求的巨物
    這些都是釣魚人一生嚮往的目標,當然這裡還生存著一種讓釣魚人夢寐以求的巨物它就是大型馬林魚:在世界上各各海域都有大馬林魚,然而在安達曼海域的緬甸海山釣場卻是海釣人公認的釣大體型馬林魚的天然釣場,在這裡大大小小的馬林魚活動於此,在這裡嬉戲,在這裡獵食,此處也被評為了世界第二的釣旗魚的釣場
  • 鱈魚怎麼挑、怎麼買,看這篇就夠了!
    它們主要分布在南極海域,在水下3000米的海域棲息,身長可達2.3米,以甲殼類和小型魚類為食,魚肉入口綿密,味道與裸蓋魚相差不大。>Omega-3、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蒸後鮮美爽滑,煎烤後魚皮酥脆,但是,如此優質的魚肉其實不適合多吃。
  • 真假難辨 鱈魚市場亂象全景揭秘
    創意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銀鱈魚、法國銀鱈魚、阿拉斯加鱈魚、東北鱈魚……市場上出售的鱈魚種類超過10種,幾乎橫跨了全球各個海域。  事實上,這其中巨大的利潤空間,也催生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由進口貿易商從國外進口油魚後,以低廉價格成噸批發給國內各個城市的分銷商,再由其經過簡單加工後轉手賣給餐廳,最後以「龍鱈魚」、「馬加鱈」等各種名義高價出售。
  • 美國海神叉品牌與阿拉斯加野生白魚
    阿拉斯加冰冷而純淨的海水孕育著大量的白魚資源,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世界海產品市場中極受歡迎的品種。「白魚」其意等同「底棲魚」或「下層魚」,代表那些生活在大洋洋底或接近海底的海域,魚肉呈白色的幾種野生魚種。具有此類生活習性的魚類,其學名統稱為「底棲魚」,以區別於那些在整個垂直水體遊動的「中上層魚類」。儘管世界上白魚有幾十種,美國海神叉品牌將介紹最具海產貿易價值的白魚品種。阿拉斯加野生白魚均在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灣得以可持續的捕撈。
  • 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這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讓海釣人夢寐以求?
    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這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讓海釣人夢寐以求?在遙遠的西太平洋海域下面,生存著這一魚種長得很有特點的魚種GT,它外面兇猛,體型碩大,是水下一方霸主,但就是這樣的一種可怕魚種卻讓海釣人夢寐以求,有多少國內外的海釣發燒友前往西太平洋探釣這種巨物,不畏艱險,翻山越嶺,跨越國境,只為挑戰大型GT的巨大拉力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有圈內好友,就曾在西太平洋遭遇過巨型GT,現在說起此事他仍然是歷歷在目,那是和幾個好友一起去一個西太平洋上的海島國家探釣遊玩
  • 在鯊魚泛濫的海域,海釣人卻意外釣獲百斤大馬林,這下可有的賺了
    在鯊魚泛濫的海域,海釣人卻意外釣獲百斤大馬林,這下可有的賺了馬來西亞海域一個各類魚種齊聚的地方,也是眾多國內外海釣玩家喜歡探釣的國家之一,這裡的海洋魚資源豐富且個體豐潤肥大,經常會出水一些百斤級的深海巨物,然就是這樣一個美麗誘人的群島海域
  • 藍鰭金槍魚單尾可賣百萬元,那海釣人為何沒因此而發家致富呢?
    當然這種龐大的身軀帶來的就是巨大的商業價值,不同的藍鰭金槍魚與大西洋藍槍魚其自身所含的油脂也是不同的,自身的油脂含量越高則商業價值就越高,一條300斤左右的野生藍鰭金槍魚或大西洋藍槍魚在商業價值方面可賣到100萬~1000萬(人民幣)之間。
  • 揭開鱈魚市場"秘密":"大頭腥"才是真鱈魚(圖)
    記者採訪了解到,純正的鱈魚只有三種,大西洋鱈、格陵蘭鱈和太平洋鱈,均屬於魚類中的鱈形目鱈科鱈屬。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鱈屬魚為深海冷水性魚,一般不會遭受近海汙染等問題,生活環境非常好。大西洋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作為商業魚種,其主要出口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日本產地主要在北海道。而太平洋鱈主產於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
  • 阿拉斯加6種野生白肉魚類全介紹!
    白魚」其意等同「底棲魚」或「下層魚」,代表那些生活在大洋洋底或接近海底的海域,魚肉呈白色的幾種野生魚種。
  • 調查揭開鱈魚市場秘密 大頭腥才是真鱈魚(圖)
    記者採訪了解到,純正的鱈魚只有三種,大西洋鱈、格陵蘭鱈和太平洋鱈,均屬於魚類中的鱈形目鱈科鱈屬。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鱈屬魚為深海冷水性魚,一般不會遭受近海汙染等問題,生活環境非常好。大西洋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作為商業魚種,其主要出口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日本產地主要在北海道。
  • 帶你走進全球最大的銀鱈魚產地,南印度洋深處的法屬領地!
    目前中國市場上銷售的「銀鱈魚」有兩類:一種是指阿拉斯加黑鱈,屬於鮋形目;另一類主要指生活在南極海域附近屬鱸形目(Perciformes)南極魚科(Notothenioidei)犬牙南極魚屬(Dissostichus)兩種的「犬牙魚」,在國內被稱為「法國銀鱈魚」,並且知名度較高。
  • 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這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讓海釣人夢寐以求?
    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這種兇猛的魚類為何讓海釣人夢寐以求?在遙遠的西太平洋海域下面,生存著這一魚種長得很有特點的魚種GT,它外面兇猛,體型碩大,是水下一方霸主,但就是這樣的一種可怕魚種卻讓海釣人夢寐以求,有多少國內外的海釣發燒友前往西太平洋探釣這種巨物,不畏艱險,翻山越嶺,跨越國境,只為挑戰大型GT的巨大拉力釣友西太平洋遭遇巨型GT:有圈內好友,就曾在西太平洋遭遇過巨型GT,現在說起此事他仍然是歷歷在目,那是和幾個好友一起去一個西太平洋上的海島國家探釣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