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橋:佛教論壇是外交在宗教界的成功嘗試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導語:在宗教領域進行的公共外交稱作宗教外交,宗教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已舉辦兩屆的世界佛教論壇是宗教外交的成功嘗試,不僅對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並且對公共外交的廣泛開展有多方面的啟示和更深層地推動。

如何讓世界各國人民感受到中國的崛起不是「威脅」,感受到中華文明有著「求和平、重和諧」的美好願望,是當前我國政府外交和各領域對外交往的一項重要任務。宗教外交作為我國公共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外交流中宣傳我國成就,解讀我國政策,展示我國形象,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中國宗教一向具有愛國愛教、慈悲濟世、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的優良傳統,在中國各宗教的教義中都有著豐富的和諧思想,通過對外交流,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中「和為貴」「和而不同」等思想,對塑造中國友善、文明、包容、開放的國家形象有著重要意義。  

舉辦世界佛教論壇的背景與動因中國大陸佛教界積極響應新時代建構「和諧世界」「和諧社會」理念的召喚,先後於2006年和2009年,聯合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及多國佛教界人士,舉辦了以「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和諧世界,眾緣和合」為主題的兩屆世界佛教論壇,旨在為熱愛世界、關愛生命、護持佛教、慈悲為懷的有識之士,搭建一個平等、多元、開放的高層次對話、交流、合作的平臺。世界佛教論壇作為中國公共外交戰略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出發點:

第一,積極落實「雙和模式」的發展理念,需要充分發揮宗教作為文化的軟性作用。國家宗教事務局前局長葉小文提出,在國內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各項工作、努力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上,向世界呼籲共建和諧世界,也即提出一個嶄新的「雙和模式」:對內致力構建「和諧社會」,對外呼籲共建「和諧世界」。「和諧世界」理念的提出,不僅針對世界並不安寧的現實,更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基礎,彰顯了中國政府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建設性形象。佛教教義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與和平理念。在歷史的長河中,佛教為世界和平、人類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可以繼續為推進「對內致力構建和諧社會,對外呼籲共建和諧世界」做出獨特的貢獻。

第二,主動契合公共外交發展要求,時代呼喚世界佛教論壇。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歷史悠久,信徒遍布世界各地。佛教在印度衰落後,中國曾長期是世界佛教的中心。建設和諧世界需要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對於佛教而言,需要開展佛教跨國界、跨語系團結合作,共同以佛教和諧、和平的理念和慈悲、平等的精神,共同在國際層面致力於改善現實人生,淨化社會,化解衝突,建設和諧世界,維護世界和平事業。「國興則佛法興」,國家發展也需要社會各階層從各個不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向來就有普渡眾生、慈悲濟世的優良傳統的中國佛教界發起成立世界佛教論壇,也正是在國家興旺發達、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當日益感受到用傳統外交手段處理國際事務而頻頻發生種種磨擦、糾紛等捉襟見肘時,更多的國家不得不藉助公共外交方式。一如聯合國前任秘書長科菲·安南的名言:「如果得不到各國政府的支持,我就會去尋求各國民眾的支持。然後支持我的各國民眾會讓他們的政府改變主意。」簡言之,佛教的慈悲、智慧、平等觀念,與和諧、和平、和睦緊密相聯。世界佛教論壇作為中國公共外交的組成部分,顯示了佛教智慧對當今世界的深邃回應,為探討佛教在建設和諧世界的偉大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為促進社會和睦、維護世界和平、增進人類福祉提供了一個高層次的對話交流平臺。

世界佛教論壇對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意義

首先,世界佛教論壇成功展現了我國政府的親和形象,展示了我國公民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真實狀況,是中國公共外交的有益嘗試。論壇的成功舉辦,體現了我們黨和政府對宗教的包容、尊重,有力地駁斥了西方對我國的攻擊和污衊。首屆論壇有34個、第二屆論壇有47個國家、地區的代表與會,充分說明世界佛教界對世界佛教論壇的認同、理解與支持。與會境外代表普遍認為,中國作為一個無神論政黨執政的國家,能夠允許並且成功地舉辦人數如此多、規模如此大、規格如此高的宗教會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對宗教包容、尊重的寬廣胸懷,是中國強大興盛的重要標誌和象徵。不到中國來不知道這裡如此開放、進步,不到中國來不知道這裡宗教和信仰如此自由。因之,論壇增強了中國佛教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很好地展示了中國的大國風範和中國政府親和、開放的形象;充分表明了中國政府具有通覽全球的世界性視野和融會東西方文明的廣闊胸懷。同時,世界佛教論壇為宗教適應社會、促進社會發展,開闢一個很好的先河,對宗教如何隨社會發展而發展提供了寶貴借鑑。

其次,世界佛教論壇成功開闢了中國公關外交新渠道,搭建了宗教外交工作新平臺,是中國公共外交的成功探索。論壇的成功舉辦,是我國在全球化的新形勢下,第一次搭建起來的公共外交導向的機制性、國際性的宗教工作平臺,同時也是兩岸四地首次聯合舉行的具有民間性質的大型國際宗教會議。論壇開創了海峽兩岸交流的新模式,有利於促進祖國統一,穩固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這也說明社會主義國家可以且能夠引導好宗教並發揮積極作用。臺灣星雲法師認為:「舉辦這樣的佛教論壇,不僅可以確定中國在佛教的領導地位,而且可以通過佛教促進兩岸的統一。」美國之音說:「這次活動是中國日益加強人民外交努力的一部分」。《法蘭克福報》稱:「佛教可以為中國共產黨的外交政策充當積極工具,成為連結東南亞鄰國和臺灣同胞的橋梁。」柬埔寨狄旺僧王講:「中國的經濟世界第二,中國的佛教世界第一。」

再次,世界佛教論壇成功凸顯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佛教文化的深刻內涵,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的軟實力,成為中華文明擴大影響的重要體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文化、文明的依託與支撐。中國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文化的復興與崛起,需要樹立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核心價值觀念。佛教傳入中國,經過中國固有文化的改造、吸納和融合,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之一,其不僅成為海峽兩岸溝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也在中、韓、日三國佛教間鑄成牢固的「黃金紐帶」,並成為與東南亞、南亞等周邊國家人民交往的重要渠道。世界佛教論壇亦是一次品味中華文化的盛宴,讓與會代表親眼看到、親身體驗到了中華文化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令人嘆為觀止。論壇緊扣「和諧世界」的時代主題,突出「和諧」「和合」等理念,以佛教為形式,以文化為基礎,延伸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的各個層面,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

總之,世界佛教論壇是佛教傳入2000多年來我國舉辦的第一次世界性佛教大會,也是新中國成立近60年舉辦的第一次世界性宗教大會。兩屆世界佛教論壇的成功舉辦,在海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反響。論壇把中國佛教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和真諦介紹到其他國家,讓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文明來認識、認同、理解、欣賞包括中國佛教文化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論壇的成功有助於重新確立中國作為世界佛教中心的地位,不僅增強了中華文化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而且更有助於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增強中國的軟實力。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丨2016崇聖論壇開幕 妙香佛國百僧雲集 共探人間佛教
    ;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高葉先生;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宣傳聯絡部主任張建吉先生;中共雲南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毅先生;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外宣辦主任、省人民政府新聞辦主任李茜女士;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主席馬春先生;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李四明先生;雲南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熊勝祥先生;雲南省外事辦公室副主任王偉先生;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刀述仁居士;中共大理州委書記楊寧
  • 「佛教與公益慈善」分論壇在莆田舉行
    2018年10月30日上午,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佛教與公益慈善」分論壇在莆田悅華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的對華佛教外交
    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莫尼即位以來,積極奉行獨立、和平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發展同各國的友好關係。西哈莫尼在對華外交活動中充分利用佛教元素,較好地塑造了柬埔寨的和平形象和他個人的和善、仁愛形象,增強了中國人民對柬埔寨的好感。我們應該積極回應西哈莫尼的佛教外交,充分發揮佛教在公共外交中的積極作用。
  •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開幕典禮
    2006-04-13 08:36:45中國網: 齊曉飛指出,舉辦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的目的是促進交流,構建和諧的進一步升華與推進,是佛教為構建和諧而做出的一個新的、積極的嘗試。2006-04-13 09:00:54主持人: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由中國佛教協會、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由浙江省承辦。現在讓我們有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葉小文先生,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浙江省組委會主任鐘山先生,共同為首屆世界佛教論壇論壇啟幕。
  • 西藏宗教界新年團拜會在拉薩舉行
    圖為12月31日,西藏宗教界新年團拜會在拉薩舉行。 張偉 攝中新網拉薩12月31日電 (張偉)2019年12月31日,在2020年元旦到來前夕,西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自治區宗教事務局、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在拉薩舉行新年團拜會,向來自拉薩、日喀則、山南等7地(市)藏傳佛教寺院僧人及各宗教界人士致新年慰問和祝福。
  • 靈隱寺光泉法師:中國佛教可以發揮獨特的「民間外交」作用
    靈隱寺光泉法師:中國佛教可以發揮獨特的「民間外交」作用 2017-7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住持光泉法師在浙江杭州舉辦的「一帶一路」與中華文化論壇上表示,當代中國佛教可以在宗教的「民間外交」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  當下,「民間外交」在公共外交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宗教的「民間外交」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曾經對中國社會的歷史與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少貢獻。
  • 江蘇省宗教界關於加強教風建設的倡議
    江蘇省佛教協會、江蘇省道教協會、江蘇省伊斯蘭教協會、江蘇省天主教愛國會、江蘇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江蘇省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江蘇省基督教協會於日前聯合發布《江蘇省宗教界關於加強教風建設的倡議》。全文如下:教風是宗教的生命線。
  • 2020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青年分論壇 五大宗教青年代表貢獻智慧
    佛教在線深圳訊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中華文化促進會支持下,由深圳市佛教協會和深圳弘法寺主辦,由南海佛學院和本煥學院承辦的2020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青年分論壇在深圳開幕。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主任吳建林主持會議來自中國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的青年代表、海內外專家學者,以及港澳臺青年代表等數十位嘉賓,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碰撞思想、激蕩智慧,圍繞論壇主題「推進新時代宗教中國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開交流,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背景下,宗教界青年如何扮演好自身角色和貢獻智慧,推進宗教文明中國化進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
    首先,我代表論壇主辦方之一——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感謝各位光臨,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佛教的關注以及對舉辦世界佛教論壇的關心和支持。目前,在主辦方中國佛教協會、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承辦方「世界佛教論壇江蘇組委會」、「無錫世界佛教論壇指揮部」的共同努力下,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的各項籌備工作已準備就緒,全球佛教的梵筵盛會明天即將盛大開幕。
  • 高僧雲集盛況空前 首屆南傳佛教高峰論壇開幕
    蔣堅永副局長在首屆南傳佛教高峰論壇開幕式發表致辭,他說:雲南省作為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的中轉站、歐亞大陸橋和當今我國西南地區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是對南亞、東南亞民間外交的橋頭堡,更是我國唯一三大語系佛教俱全的省份,並在長期的歷史演進過程中,與南亞東南亞佛教國家形成了深厚的地緣、族緣和教緣關係,有與南傳佛教國家交流交往的獨特優勢和基礎。
  • 【2014崇聖(國際)論壇】東南亞各國名法師、佛教名學者將齊聚大理海灣國際
    自2007年以來,在雲南省、大理州、市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眾多知名文化研究專家、大德的積極參與下,大理崇聖寺先後成功舉辦了3屆崇聖(國際)論壇,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贏得了學術界、宗教界和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2013崇聖論壇,斯裡蘭卡萬薩尊者列席並帶來了該國總統致崇聖論壇的賀電,在佛教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 法鼓山舉辦水陸法會儀軌論壇 倡議佛事儀軌環保化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09年11月21日,臺灣法鼓山舉辦水陸法會儀軌論壇,邀請五百多位宗教界與學術界人士共同討論更動佛事儀軌事宜。水陸法會是漢傳佛教中盛大隆重的法會,是宗教界一項消災超薦的祈福儀式。法鼓山在二○○七年的水陸法會中,率先嘗試以數位動畫,取代燒紙馬、燒紙人、燒紙衣、燒船、燒牌位等不環保的作法,並取得熱烈反響。
  • 陳紅星致辭:本次論壇因緣際會、契理契機
    經過玉佛寺的精心組織和認真籌備,第八屆覺群文化周「和諧宗教與文明城市」學者論壇,今天在這裡盛大開幕,作為本次學者論壇的共同主辦單位,我們深感榮幸。首先,請允許我對論壇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與會嘉賓的光臨表示誠摯的感謝和歡迎!本次學者論壇以「和諧宗教與文明城市」為主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內涵豐富,意義重大。
  • 香港宗教界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 林鄭月娥出席
    佛教在線香港訊 2019年9月19日下午6時,香港宗教界於九龍尖沙咀龍堡國際賓館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七十周年大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協調部部長朱文先生主禮。
  • 第三屆藏傳佛教教義闡釋論壇舉行
    25日,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第三屆藏傳佛教教義闡釋論壇在拉薩舉行。此次論壇是西藏自治區宗教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探索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又一次重要實踐。
  • 2019首屆佛教養老論壇在福鼎開幕
    3月30日,「當你老了」2019首屆中國福鼎佛教養老論壇正式開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林恩)與會嘉賓歡喜合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林恩)2019年3月30日上午9時,「當你老了」2019首屆中國福鼎佛教養老論壇正式開幕,來自政界、學界、企業界等300位關心中國公益養老事業的嘉賓齊聚福鼎市資國寺共同探討佛教養老
  • 陳宗榮:宗教界如何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對宗教界個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必然要求。要重視宗教在國際事務中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的作用和能量,注重發揮宗教在公共外交中不可忽視的橋梁作用,通過宗教的平臺和渠道,弘揚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文化。要充分發揮宗教界人士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重要作用 宗教界人士在弘揚宗教文化、影響信教群眾、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方面,能夠發揮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在無錫靈山開幕,孫春蘭開幕式上致辭
    「在佛教當中,我們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更多地要觀察和傾聽。面臨苦難,解決的最好途徑是靜心。佛教對人與人的溝通,佛法就強調慈悲,能夠修正社會道德品行,找到內心的平和。」10月24日,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在無錫靈山開幕。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秘書長攀洛·泰阿利先生在大會發言上表示,兩千年前,佛教就開始在中國傳播。
  • 江蘇省宗教界關於加強教風建設的倡議
    江蘇省佛教協會、江蘇省道教協會、江蘇省伊斯蘭教協會、江蘇省天主教愛國會、江蘇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江蘇省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江蘇省基督教協會於日前聯合發布《江蘇省宗教界關於加強教風建設的倡議》。全文如下:教風是宗教的生命線。
  • 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首設澳門分會場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表示祝賀
    2021年12月11日,2021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青年分論壇在深圳主會場和澳門分會場同時召開,這是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創辦6年來,首開多地在線互聯的創新探索。來自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的青年代表,以及港澳臺青年代表等嘉賓在青年分論壇的深圳、澳門雙會場,通過多地在線互聯方式碰撞思想、激蕩智慧,圍繞論壇主題「星辰大海 逐夢前行」展開交流,共同探討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深入推進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在「一帶一路」文明互學互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進程中,增強港澳臺地區宗教界青年信仰認同、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祖國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