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21 小美的美食工坊

農村地區的許多俗語,琢磨一下都是很有意思的,其中的一些,看起來還與我們的常識是相悖的。

比如說「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這一句,就很讓人納悶,我們平時燉魚哪有不放蒜瓣的?

有些地方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燉魚不放蒜,味道減一半」,可以說是大力支持燉魚的時候放蒜。的確,在烹飪魚的時候,去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大蒜不僅是非常常用的調味料,更是去腥增鮮的好幫手,燉魚的時候要是不放蒜,味道肯定自然而然的就會差一點。

但也有的地方說,「魚不相蒜」,也就是說魚和蒜其實是「不合」的,這就與我們「魚不蒜,牛不韭,羊不姜」的說法吻合了。

那麼,做魚的時候到底是為什麼不能放蒜呢?

魚不蒜

做魚的時候不能放蒜,其實是考慮到我們吃魚肉的時候,本質是想嘗嘗魚肉的鮮味。

想吃什麼特定的肉,肯定都是有目的的。魚肉的特色就是一個鮮字,為了保留這種鮮味,我們就應該儘量避免使用味道比較重的調味料,把魚的味道給掩蓋了。

尤其是以前的時候,大家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那麼好,可能很長時間才能嘗到一次魚的味道。這樣的機會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難得吃到一次的魚,要吃自然就得吃最原汁原味的。所以,才會有「魚不蒜」的說法。

不過,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你想怎樣吃其實都無所謂了,畢竟都是經常吃的東西,一天換一個做法也是可以的。

牛不韭

牛不韭的意思,就是做牛肉的時候不能放韭菜。

其實我們平時吃牛肉的時候,本來就很少用韭菜做配菜,乍一說的話,還真想不起來,究竟有什麼菜是同時用到牛肉和韭菜的。

不過,雖然自己做飯的時候很少這樣吃,但在串串香店裡,我們倒是見過牛肉卷著韭菜的串串。

韭菜的味道有多衝,相信沒人不知道。昂貴的牛肉和韭菜一起吃,也確實品不出什麼滋味來,還是儘量避免吧。

羊不姜

這一條就讓人有點疑惑了,生薑羊肉湯,可是很好的一道冬季菜品啊。

既然味道上沒什麼問題,那可能就是出在營養成分上。

根據古人的理論,生薑和羊肉的性質其實是重合的,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很多人認為生薑不能跟羊肉一起吃吧。

不過說實話,生薑羊肉湯的味道還是很好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很精簡,但卻飽含著農民深深的智慧。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既生動有趣又含義豐富,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每個俗語的背後都是人們認真的總結。農村老人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就是其中的一句,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的說法,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應該是吃魚不需加蒜、牛肉不放韭菜、肉類不需用姜。農人解說相信各地飲食搭配的講究,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流傳後世的要求,有它存在的價值,"存在就是合理"。
  • 「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指的是什麼意思?這樣做菜有道理嗎?
    ,牛不韭,肉不姜",指的是什麼意思?這樣做菜有道理嗎?自古俗語多出自民間,很多有趣又含義豐富的俗語,相信大家都聽到過。俗語也很精髓的總結了很多生活方式。就比如今天會說到,老人說常說到的這句「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所以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下吧。魚不蒜農村人在家鄉中,隔三差五就會捕捉一些魚兒,回到家裡處理一番,將其美美的品嘗食用。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懂行的人都知道,一道受人認可的美食除了需要好食材之外,如何處理和製作食材也很重要,其中就包括調料的搭配。中國民間流傳著很多製作美食的方法,其中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有句話「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什麼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農村有一句話,「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有沒有道理?現在魚的做法為什麼好多都有薑絲呢?因為很多魚都是吃飼料長大的,就算廚藝再高也需要輔料來配合,久而久之這種習慣漸漸就延續了。牛不韭而「牛不韭」這句話就比較靠譜了,我們都知道牛肉吃起來很有嚼勁,它沒有肉的腥味,口感也很好。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廚師答疑
    而在農村就有一句關於烹飪方法的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廚師來答疑。魚不蒜。魚不蒜也就是在做魚的時候,不能放大蒜。我們知道魚的味道主要在於鮮味,所以新鮮的魚,吃起來味道會更好,而且聞到香味更有食慾。而如果魚失去了鮮味,或者魚本身不新鮮,那麼魚肉吃起來味道會很差,而且沒有香味。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
    現在優越的生活,離不開老一輩人的辛苦奮鬥,他們在很多方面都給我們留下了經驗,在生活上呢,則有天有魚鱗斑,曬穀不用翻。燕子低飛要下雨等等。而在農村就有一句關於烹飪方法的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廚師來答疑。
  • 農村俗語「豬不姜、魚不蒜、牛不韭」到底對嗎?資深大廚揭開謎底
    推薦語:豬不姜?第一次聽到,而且看文章寫得有點自相矛盾哦,你來鑑定下到底對不對?下文轉載自作者:夜空中最靚麗的星農村俗語「豬不姜、魚不蒜、牛不韭」到底對嗎?就比如這句農村俗語「豬不姜、魚不蒜、牛不韭」,顧名思義,是說做豬肉不能放生薑,做魚不能放蒜,做牛肉不能放韭菜。我們知道豬肉有腥味,我們通常用生薑來使豬肉去腥,怎麼會不能用姜呢?資深大廚揭開謎底。
  • 農村老人常說的「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羊不姜,牛不韭」,還有「豬不椒,羊不料」,不是農村老人的俗話,是廚師行業的老話,行業箴言。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解釋「羊不姜,牛不韭」,什麼是羊不姜,什麼是牛不韭。為什麼「羊不姜,牛不韭」。第一,字面理解果是農村老人常說的話,會第一聯想到養殖。羊不吃薑,或羊不能吃薑。牛不吃韭菜,或者牛不能吃韭菜。現實情況確實如此,我就從沒見到過牛羊吃生薑韭菜的,聞聞就走。但是稍有烹飪基礎的人,知道這是指的飲食,做肉菜的禁忌,羊肉不搭姜,牛肉不搭韭菜。
  • 農村老話「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韭菜和牛肉同食會怎樣?
    農村老話「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韭菜和牛肉同食會怎樣?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向來對飲食方面是研究非常透徹的,即便是在過去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在吃方面依然還是非常講究的,什麼東西好吃,一道菜怎麼做最好吃等等,都是相當有研究的。估計不少人也聽過「羊不姜,牛不韭」這句老話,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有道理嗎?韭菜和牛肉同食會怎樣?這句老話是老輩人經驗的總結,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 諺語說「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學會秘訣怎麼做菜都不會難吃
    下面要介紹的一句諺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海魚吃的就是魚肉的鮮美滋味,因為海魚沒有什麼土腥味,只有鮮美的魚肉味道,如果放了蒜,蒜香味掩蓋住魚肉味,再昂貴的海魚吃起來都是蒜味,那就沒意思了。日本人對海魚的烹飪,也幾乎不會放蒜,也是怕蒜味影響魚肉的本味。
  • 老話說「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韭菜和牛肉同食會怎樣?
    老話說「羊不姜,牛不韭」是什麼意思?韭菜和牛肉同食會怎樣?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在美食的研究方面比較的透徹,世界上各國對於中國美食也是比較的佩服的。在過去,生活條件比較的艱苦的環境下,中國人對於吃這方面也是比較講究的,凡是能做一道菜的食材,都會研究其怎麼做才會更加的好吃,所以才會導致外國人有以為「中國人什麼都吃」的現象。牛肉、羊肉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肉類,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其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 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 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的對嗎?
    我國是美食大國,國外的人看見我國的飲食都是非常詫異的,什麼食物到中國人的手中,都能夠被烹飪成一道佳餚。我國的歷史悠久,在遠古的時期就有各種烹飪的方法,還流傳下來一句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這句話有什麼講究呢?從字面理解,是在說做魚的時候不要放大蒜。
  • 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
    導讀:俗話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意思?用在烹飪上有道理嗎?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飲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了,其中蔥姜蒜、花椒這四種調味料被稱為「調味四君子」,因為它們不僅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還能在生活上起到殺菌去黴的作用,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烹飪中,這四種調味料用得非常廣,大部分菜餚都會用它們來增味。
  • 俗話「豬不椒、羊不姜、牛不韭」啥意思?酒店大廚:其中大有講究
    文/幻晴俗話「豬不椒、羊不姜、牛不韭」啥意思?酒店大廚:其中大有講究!小夥伴們可能也發現了,我們平時吃的美食其實還是都非常有講究的,要什麼樣的季節適合吃什麼樣的美食?什麼樣的節日該吃什麼樣的美食,而且對美食的營養方面要求也很高,所以說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吃一些豬肉,牛肉,羊肉,這些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美食,但是關於這幾種美食,其實是有一句俗語的,就是在製作美食的時候,有一些調料是不能搭配的,小夥伴們知道是什麼嗎?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
  • 俗語說「魚不蒜,羊不姜」,具體是什麼含義?有道理嗎?一文讀懂
    姜、蒜、蔥、花椒,被人們稱為「調味四君子」,不僅能調味,而且能殺菌去黴,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有一句關於姜和蒜的俗話「魚不蒜,羊不姜」,很多人對此很不解。那麼,「魚不蒜,羊不姜」到底有什麼含義呢?魚不蒜「魚不蒜」的意思,就是說做魚不要放大蒜。很多人喜歡吃魚,而且喜歡採用清蒸的做法來做魚,因為清蒸魚可以做出魚最原本的鮮味,而且非常健康。不過,在清蒸魚的時候,都需要放上一些大蒜。這是為什麼呢?
  • 做年夜飯時,豬不椒、牛不韭、羊不料、魚不蒜,牢記祖訓錯不了
    因為要保證每一種肉類都能發揮出自己的香味,所以老祖宗也是總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豬不椒、牛不韭、羊不料、魚不蒜」這12字口訣,做年夜飯的時候,只要牢記這12字口訣,做出來的葷菜好吃無異味!牛不韭今年春節恰逢牛年,很多朋友都想在新的一年裡牛氣衝衝,所以買牛肉的朋友特別多。牛肉的吃法非常多,可以做成五香滷牛肉,也可以做成小炒肉,都是不錯的年夜飯硬菜。
  • 農村老話「豬不椒,羊不料,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老話,豬不椒,羊不料,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應該說老話還是有道理的,對於這幾種吃的東西來說,它們與之不的材料是配料,做的時候不加更好,加了會適得其反,有時候是口感變差,有時候是營養流失。比如豬不椒,豬肉怎麼能不用椒呢,這椒又是哪個椒?椒是花椒的椒,大概很多人不知道,燉豬肉時放入花椒的話,煮出來的豬肉會受到影響,肉絲有點老口,不如不放花椒更嫩。倒不是豬肉不喜花椒味道,就是燉豬肉時最好等豬肉熟了時在放入花椒,這樣就可以做到肉的口感和味道都是更加優質了。
  • 【烹飪小技巧】「魚不蒜,羊不姜」太絕對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俗語:「魚不蒜,羊不姜」,即烹魚時不宜放蒜,做羊肉時不宜用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