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島氣象盤點:平均氣溫偏高0.5℃,8月上旬「最熱」

2020-12-13 半島都市報

2018年剛剛過去,島城2018年的整體天氣狀況如何?氣溫比常年高了還是低了?降水多了還是少了?又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氣象事件呢?

青島市氣象臺副臺長王建林介紹,2018年青島全市平均氣溫13.3℃,比常年同期偏高0.5℃;全市平均降水量700多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接近一成(常年平均值664.4毫米)。從各月的情況來看,3-9月、11月氣溫偏高,其它月份氣溫偏低;降水是3月、5-6月、9月和12月偏多,其餘月份都降水偏少。 咱們青島,冬季縮水的幅度並不大,由原來的平均158天,縮減到目前的平均157天。157天雖然是略微縮水之後的天數,但仍然是超長待機了。冬季是我們青島四季中最為漫長的一個季節,一般從10月底11月上旬開始,持續到來年的4月上中旬結束,佔據了一年中的5個多月時間。

2018年生成以及登陸我國的颱風都偏多,咱們島城雖然沒有受到正面影響,但是也有颱風給我們帶來了比較豐沛的降水。2018年7月23日,受10號颱風「安比」影響,青島全市出現大雨到暴雨,其中黃島大暴雨114.2毫米,市區51.0毫米;8月15日,受14號颱風「摩羯」減弱的低壓環流影響,全市出現了小到中雨,局部大雨;8月20日,受18號颱風「溫比亞」影響,全市出現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膠州大暴雨127.8毫米。

2018年6月13~14日,受冷渦天氣影響,青島自北向南出現冰雹、雷雨大風和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全市出現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小時最大降水量66.1毫米,極大風速34.8米/秒(12級),為1966年觀測至今6月份最大風速。受此次強對流天氣影響,市區、膠州、平度、黃島出現大風、冰雹災害,造成房屋樹木倒塌、車輛砸傷、農作物受災、漁船失聯等,造成了嚴重損失。

2018年夏季(6-8月),全國平均氣溫21.9℃,較常年同期偏高1.0℃ ,為1961年以來最高;平均最高和最低氣溫分別偏高1.0℃和1.4℃,也為歷史同期最高。各省(區、市)中,天津、河北、北京偏高幅度佔據全國前三甲。有197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標準,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及西南等地;55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主要分布在吉林、遼寧等地。2018年7月14日至8月15日,中央氣象臺連續33天發布高溫預警,這是從2010年有統計記錄以來高溫預警連發時間最長的一次。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夏季平均氣溫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處於線性上升趨勢。同時1951年以來我國地表年平均升溫率高於全球。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我國高溫天氣將趨於常態化,極端高溫的範圍從零星分布走向區域化甚至整體化,發生頻率加快。夏季,北極圈內一些氣象站氣溫一度超過30℃,同處東亞地區的日本、韓國也出現大範圍高溫熱浪,僅日本就造成140多人死亡,8萬餘人中暑。

今年島城夏天的高溫也讓人印象深刻,數據顯示,8月上旬全市平均氣溫29.5℃,比常年同期偏高3.2℃,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從高溫日數來看,市區≥30℃的日數為27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4天,8月9日市區出現35.3℃年度最高氣溫,排在1961年以來最高氣溫第六位。各區市≥35℃的高溫日數中,萊西、平度最多10天,即墨8天,嶗山、膠州、黃島各1天,大多數區市的高溫日數都比常年同期偏多。從高溫出現時段來看,去年島城高溫主要出現在6月21~22日、7月22日~8月13日。特別是7月29日~8月13日,由於熱帶高壓持續控制,市區出現15天≥30℃的高溫天氣,萊西、平度、即墨分別出現8天、6天、5天≥35℃的高溫天氣。高溫再加上溼度大,所以體感溫度更高。

除了熱之外,冷空氣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在寒潮天氣影響下,2018年1月22~24日,青島氣溫明顯下降,並伴有小陣雪和大風。24日除市區之外,其它區市最低氣溫均跌破-10℃,萊西最低氣溫降至-12.7 ℃,48小時降溫幅度大於10℃。以這場寒潮天氣為開始,1月下旬至2月上旬,青島持續低溫嚴寒。另外,3月15-16日,我市再次出現寒潮天氣過程。

下個星期,我們會走過二九,進入三九。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這段時間裡,從常年的情況來看,三九四九所處的一月中下旬,是青島一年中最冷的時段。三九期間,全市平均氣溫-1.7℃,四九的氣溫變化不大,為-1.8℃。不過就我市南北地區來說,南部沿海一帶比北部內陸地區的氣溫要高一些。比如,市區三九的平均氣溫是-0.4℃,四九是-0.5℃;而萊西對應的氣溫是-3.0和-3.1℃,南北差了兩度多。

未來一周,島城以多雲間晴天氣為主,有兩次冷空氣影響,7日局部有短時小雨雪,10日大部地區有雨夾雪。氣溫小幅波動,最高氣溫全市2~5℃,最低氣溫市區及沿海地區-3~1℃,內陸地區-9~-1℃。北風短時南風,風力3-4級為主,8日、11日北風陸地4-5級陣風7級,海上6-7級陣風8級。(半島記者 潘立超)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2018年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5℃
    1月22日,中國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中國氣候公報》及《2017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有關情況。《2018年中國氣候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氣候年景總體正常,氣溫偏高,降水偏多。颱風和低溫冷凍害損失偏重,暴雨洪澇、乾旱、強對流、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偏輕。與近5年相比,農作物受災面積、死亡失蹤人口以及直接經濟損失均明顯偏少。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張強介紹,2018年,全國平均氣溫(10.1℃)較常年偏高0.5℃;春夏季氣溫創歷史新高,秋冬季氣溫接近常年同期。高溫日數多,東北及中東部地區高溫極端性突出。
  • 2018年鞍山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2018年,全市平均氣溫較歷年偏高,降水量偏少,全年日照時數較歷年明顯偏多。年內氣象災害以暴雨洪澇、高溫、乾旱、低溫冷害等為主,對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據介紹,2018年,全市年平均氣溫為9.3℃,較歷年偏高0.1℃,各地區氣溫的差異性較大。降水明顯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為565mm,較歷年偏少147mm,且時空分布不均。日照較歷年明顯偏多,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38小時,較歷年多35小時。去年全市災害性天氣較多。
  • 今年前9個月山西平均氣溫偏高
    不少人感覺,今年太原的初秋比往年要熱。10月9日,山西省氣象局提供的數據證明,大家的感受是準確的。今年以來,山西省降水量北部偏多,中南部偏少;氣溫普遍偏高。  9月全省平均氣溫為17.7℃今年1月1日至9月28日,山西省平均氣溫為13.1℃,較常年同期偏高0.8℃。各地平均氣溫介於7.5℃~17.4℃。從空間上看,與常年相比,除個別縣市略偏低外,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偏高1℃左右,介休、臨汾、萬榮偏高2℃以上。從時間上看,春季(3至5月),全省平均氣溫為12.4℃,較常年同期偏高1.2℃。
  • 海南省氣象局:海南9月月平均氣溫偏高 月雨量偏少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0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 通訊員 符曉虹 易靈偉)10月8日下午,記者從海南省氣象部門了解到,9月海南省月平均氣溫偏高,月雨量偏少。28日保亭和陵水最高氣溫達36.6℃,均突破當地歷史同期(9月)極值。
  • 這個冬天重慶平均氣溫偏高1℃ 8個區縣過了個最暖冬
    原標題:這個冬天重慶平均氣溫偏高1℃ 8個區縣過了個最暖冬,沙坪垻等8個區縣平均氣溫為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華龍網3月3日11時52分訊 (記者 董進)「今年冬天感覺好短啊,而且不太冷」,這是不少重慶市民對於剛剛過去的冬天發出的感概。重慶市氣象臺的數據顯示,2016/2017年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下同),全市平均氣溫顯著偏高1℃,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5高值,沙坪垻等8個區縣平均氣溫為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
  • 2018年我國氣溫偏高0.5℃ 上海冬季十年間減少4.5天
    原標題:2018年我國氣溫偏高0.5℃ 春夏之暖打破歷史紀錄 上海冬季十年間減少4.5天  1月22日,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中國氣候公報》,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氣溫偏高0.5℃,春夏之暖打破歷史紀錄。近幾年,關於全球變暖、低碳的種種信息從各種渠道向我們襲來。「全球變暖」也成了最時髦的一個詞。
  • 烏魯木齊今年秋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預測冬季平均氣溫可能略偏低
    新疆網訊(記者梁樂)今年秋季(9月到11月),烏魯木齊受到暖氣團的眷顧,平均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降水也處於偏多狀態。受此影響,主城區入冬時間也有所推遲。不過,暖秋過後是否會迎來暖冬,對此氣象專家表示,二者並無一一對應關係,冷暖與否還要看冷空氣的「臉色」。
  • 氣象局:2018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3℃
    中新網5月2日電 在中國氣象局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介紹,4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3℃,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4%。  張祖強首先介紹了4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特徵。4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018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12.3℃,較常年同期(11.0℃)偏高1.3℃。
  • 今秋青島降水偏少、氣溫偏高 冬季氣候狀況如何?氣象專家這樣說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7日訊 近日,青島市氣象臺發布了2020年秋季青島市氣候影響評價,今年秋季(9~11月)青島氣候主要特徵: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日照時數略少。季內出現暴雨和寒潮天氣各一次。整體而言,青島市2020年秋季氣候條件良好。
  • 廣西2018年8月中旬農業氣象旬報
    氣溫:八月中旬廣西各地平均氣溫24.2~30.3℃(圖1),與常年同期相比,桂西南和桂東局部偏低0.1~1.2℃,我區其餘大部正常到偏高0.1~2.1℃,其中桂東北和桂西北部分縣市偏高1.0以上℃(圖2)。旬極端最高氣溫32.3~38.9℃,大部地區出現在10~13日。
  • 上海今年5月上旬平均氣溫百年「第二熱」 能否真正入夏還要看今明...
    繼前天最高溫超過30℃後,昨天的最高溫也接近30℃,夏季感撲面而來。從氣象資料統計來看,今年5月上旬,徐家匯氣象站的平均氣溫為22.0℃,是147年來史上同期「第二熱」。不過,能否真正入夏還要看今明兩天。氣象入夏的標準是,立夏後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超過22℃,則首日為入夏第一天。
  • 雲南省12月上旬作物氣象適宜度為中等
    12月上旬天氣氣候特點本旬全省平均氣溫8.3℃,較歷年同期偏低2.4℃,與歷年同期相比,我省絕大部分地區氣溫不同程度的偏低,其中滇中、滇東北中南部、滇東南、滇西南東南部等地區偏低2℃以上。
  • 四川平均氣溫每十年升高月0.17℃ 冬季升溫最明顯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1961年以來,四川省年平均氣溫呈現顯著升高趨勢,平均每十年升高約0.17℃。具體從季節來看,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氣溫均明顯上升。其中,冬季平均氣溫升高趨勢最為明顯,每十年升高大約0.21℃。
  • 烏魯木齊今年4月氣溫創近六十年來新高 5月氣溫還將維持偏高狀態
    剛剛過去的4月,身在春日的市民感受到「夏日」的火熱,主城區最高氣溫一度升至30℃,全月平均氣溫較歷年偏高6℃,成為自1961年以來最熱的4月。氣象部門預測,包括烏魯木齊在內的新疆大部分地區5月氣溫仍將維持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的趨勢,需防範局地乾旱。4月氣溫創新高 降水顯著偏少根據市氣象臺的統計,烏魯木齊各地4月平均氣溫偏高幅度為3.8℃到6.6℃。
  • 青島今年7月平均氣溫比常年高0.7℃ 未來還要接著"蒸"
    青島高溫是因為這段時間處在「副高」的持續控制之下,天氣以高溫晴熱為主。本周全市最高氣溫均在30℃以上。而7月結束後,夏季基本就過去一半了,今年青島的7月相比常年有什麼特點?據市氣象臺副臺長王建林介紹,今年7月份,全市平均氣溫是26.1℃,比常年同期高0.7℃。在高溫日數方面,7月下旬以來,島城高溫日數出現頻率高。
  • 平均氣溫異常偏高!上海可能正在經歷史上最「熱」五月
    入夏史上第二早,動不動就來一場「桑拿」……上海正在經歷的這個五月,你有沒有覺得特別熱?本文圖片均為「上海預警發布」微信公眾號 圖5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氣象局獲悉,今年5月至今,上海的平均氣溫較常年異常偏高。以徐家匯觀測站為例,5月1日至24日的平均氣溫為22.9℃,較常年同期偏高2.8℃,為有正式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
  • 為什麼這麼熱?杭州全年平均氣溫 每10年上升0.35℃
    記者了解到一個好消息,省氣象臺表示,本周日(8月23日)以後,副高東退,浙江就不會熱到喘不過氣了,至少午後雷陣雨肯定是多了。【高溫】過去的一周 我省高溫大滿貫高溫酷熱一眼望不到頭——今年8月以來,浙江平均氣溫29.9℃,較常年同期偏高1.5℃,排歷史第六位。
  • 五月以來湖南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3.4℃
    華聲在線5月18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張婷婷 謝益軍 黎燚隆)5月以來,湖南的氣溫整體偏高,熱是不少市民的共同感受。究竟有多熱?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氣候中心了解到,5月以來(5月1至5月17日)湖南全省平均氣溫23.9℃,較常年同期偏高3.4℃,位居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高位(1997年24.2℃,2018年24.0℃),其中,5月1至10日,全省平均氣溫24.5℃,較常年同期偏高3.4℃,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 廣西2018年1月份農業氣象(旬)月報
    預計2月降水量桂西北偏多1~2成,其餘地區偏少1~3成;平均氣溫桂南偏低0.1~1℃,其餘地區偏高0.1~1℃。其中上旬平均氣溫全區偏低2~4℃,局部5℃以上;旬降雨量桂西北偏少4~6成,其它地區偏少1倍以上。
  • 今年3月為啥這般冷?省氣象部門:中上旬平均氣溫高於往年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昨日是第57個世界氣象日,省、市氣象部門組織了主題為「觀雲識天」的氣象科普活動,不僅給大家講述雲端的秘密,也揭開了這個「乍暖還寒最難將息」的3月面紗。  今年3月並不冷中上旬平均氣溫高於往年  好不容易洗好收起來的羽絨服,最近又拿出來裹在身上,不少人一邊搓手一邊感嘆,今年的3月為啥這般冷?  其實,有些時候人體的感覺並不那麼精準。昨日,合肥市氣象臺的工作人員稱,其實今年3月中上旬的平均氣溫高於近30年的平均值,不過氣象學意義上的入春還需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