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系追蹤:貴州場外、無錫金交浮出水面 發行人承認先鋒系實控...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多位先鋒系投資者,深入研究許多合同材料,以小見大,剖析先鋒系線下線上融資鏈條疑雲,問題顯而易見。

常年在香港的先鋒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振新突然在英國倫敦去世,留下了一堆謎團,也留下了巨額債務,懸而未決。

10月5日,先鋒集團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並推舉集團CEO張利群為組長,共同商議後續工作計劃和方案。

10月26日,「網信官微」發布工作動態,稱在逾期催收、投資人/出借人委員會、債轉商城等工作上取得階段性進展:債轉商城「有解商城」上線並試運營一天,2254件商品全部兌換告罄;網信尊享項目還款約503萬元;網信普惠消費貸項目總計還款約1446萬元,供應鏈項目暫無回款。

10月31日,「網信官微」披露,商城第二期商品擬於11月1日陸續上新。

但相較於700億元借貸餘額(在8月24日《先鋒系疑雲》一文中,21世紀經濟報導獨家披露先鋒系約700億元借貸餘額),畢竟杯水車薪。

多位受訪投資者表達了立案的想法。一位投資者表示:「主要是一些日用品,對於投了幾千上萬的小戶還好,可以接受,但大戶顯然不看這個。」

不同於草根P2P,先鋒系曾獲得支付、券商、私募等金融牌照或備案,布局較廣。但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多位先鋒系投資者,深入研究許多合同材料,以小見大,剖析先鋒系線下線上融資鏈條疑雲,問題顯而易見。

私募存在關聯融資?

2018年1月,在網信理財經理的推薦下,一位投資者李豔(化名)購買了先鋒系多款產品,包括私募基金、網信交易所產品、百禾資產資管產品等,總計投資上千萬元。

其中,李豔認購了「開元-北安一號私募投資基金」,期限一年,推介材料顯示,本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為年化9.5%,超過基準9.5%的為基金管理人業績報酬。「理財經理推薦時說保本保收益。」李豔稱。

一位金融律師認為,上述推介材料能否認定為承諾固定收益或保底收益,值得商榷,但是,理財經理不得告知投資者保本保收益。

「開元-北安一號私募基金」推介材料顯示,該私募基金目標規模2000萬元,管理人為先鋒科技資產管理(大連)有限公司,託管人為恆泰證券,代銷人為深圳盈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投向中開天譽電氣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市設備安裝工程集團股權收益權。

該基金成立於2018年2月7日,到期日為2019年2月6日。不過,李豔並未如期收到投資本息。

2018年6月6日,先鋒科技資產管理(大連)有限公司更名為開元信和資產管理(大連)有限公司。今年2月12日,開元信和通知稱,預計將在60個工作日之內完成清算;但5月24日,開元信和再次通知,基金清算資產仍未完成變現,經過多次溝通協商,融資方將根據實際資金情況分次向本基金回款,2019年12月底完成兌付;後來並未如約執行,直至網信事件發生,8月13日,管理人再次通知,會儘快落實本基金可執行的兌付計劃並及時向投資者披露。

而李豔等投資者奔走,尋找管理人,杳無音訊;尋找融資方,則被告知應聯繫管理人,因此投訴無門。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撥打中開天譽電氣工程(集團)工作人員電話,對方表示:「他們買了什麼,應該去問基金管理人,跟他們核實。」問及是否收到錢,對方不予回答,隨即掛掉電話。記者亦聯繫託管人恆泰證券方面,對方表示了解一下情況,後來不再回復記者詢問。

不過,仔細研究管理人、代銷人和融資方,不難發現,均和先鋒系存在或明或暗的關係。

啟信寶顯示,先鋒集團CEO張利群擔任開元信和董事長。開元信和確實獲得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也能查詢到「開元-北安一號私募基金」公示信息。穿透以後,代銷人深圳盈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也是先鋒系公司。

至於標的公司北京市設備安裝工程集團,中開天譽電氣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工集團分別持股51%和49%,中開天譽電氣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市設備安裝工程集團的法定代表人都是桑振宇。

值得一提的是,桑振宇曾擔任先鋒系公司北京開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2018年8月17日,馮莉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桑振宇仍任該公司董事。

早在2012年10月,北京開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由中國先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出資設立,目前該公司股東包括北京佳禾永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先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北安偉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設備安裝工程集團和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其32.75%、25.75%、20.25%、12.75%和8.5%股份。

上海春天律師事務所律師鄭輝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基金管理人應當嚴格按照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規定履行登記備案手續、面向特定的合格投資人,且不得通過公司及第三方機構銷售人員電話推銷、發放宣傳資料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承諾固定收益或保底收益。對於私募機構關聯方披露尺度方面,應當如實、全面披露,且依照對中基協的承諾要求,不發生關聯交易、利益輸送。

另一私募又現中國融資租賃

而另一款「泰合六號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代銷人和融資方的關係更加隱蔽。

2018年1月,另一位投資者張平(化名)認購100萬元「泰合六號私募投資基金」,期限一年,於今年2月5日到期。然而,和「開元-北安一號私募投資基金」類似,並未如期兌付。今年2月、5月,李平收到了管理人通知,稱預計將於2020年1月9日完成本基金的變現並返還至本基金份額持有人對應的託管銀行帳戶。

「泰合六號私募投資基金」推介材料顯示,本基金擬募集規模為1億元,管理人為深圳鑫匯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託管人為恆泰證券,基金銷售機構為深圳盈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本基金投資於鳳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的收益權,通過標的股權產生的未來收益及鳳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對標的股權收益權的回購獲得回報,北京霄雲華園置業有限公司為鳳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履行回購義務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資者李豔案例中,也出現了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其是北京開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

從表面上看,管理人深圳鑫匯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先鋒集團沒有關係,但層層穿透以後,先鋒系公司聯合創業擔保集團(現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曾是該基金管理人股東,2017年12月21日,變更為自然人許琳。

鳳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約70%股份,持有北京霄雲華園置業有限公司80%股份。穿透以後,鳳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與先鋒系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大連中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鳳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控股股東,持有66.5%股份;自然人姜志超持有大連中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80%股份,為實際控制人。同時,姜志超也是大連中山東方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持有該小貸公司49%股份,先鋒集團CEO張利群亦擔任該小貸公司董事。

私募違約轉投線上網信

蹊蹺的是,私募違約以後,李豔和張平等多位投資者都收到了網信理財經理的解決方案,李豔思考後拒絕了,張平則籤了借款協議。

所謂借款協議,即私募投資者作為乙方,向甲方上海進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借款,免收利息,乙方委託甲方將款項支付至丙方(即擔保人,網信理財經理)帳戶,並委託丙方將款項按網信平臺規則充值到乙方投資帳戶下,或轉帳到乙方銀行帳戶,僅供乙方認購丙方推薦的線下6個月以上產品使用。

「比如投了100萬私募產品,就借100萬投資網信平臺,這樣又可以享受一份利息,等到私募兌付了,再把錢還給上海進懋公司。我們也沒辦法,只能同意這個方案。」多位投資者表示。記者查詢發現,上海進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是先鋒系公司,股東為深圳聯合貨幣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多位投資者疑惑,既然如此,為何不直接完成私募兌付?先鋒系上海進懋公司的資金來自哪裡?是否存在狸貓換太子?這些疑惑,暫時可能無法解答,不過,可以看看新的投資流向。

「實質就是線下私募轉線上網信,我的網信平臺帳戶確實收到100萬元,並進行投資。」張平表示。記者進一步查閱該投資協議,甲方(即投資者)委託乙方(即受託方,深圳市前海金貝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率8.7%,期限6個月。該投資協議稱,委託投資資金的投資標的為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或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等機構備案發行的產品;具體投向以線上產品詳情頁公布信息為準。

據張平提供的線上產品詳情頁顯示,項目方為益融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北京聯合開元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益融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股東之一是深圳元海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弘達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其99.75%股份,弘達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也有先鋒系背景。

張平還提供一份投資者整理的線上產品登記詳情,記者查閱發現,融資方(借款公司)包括海南國際旅遊產業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益融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等先鋒系公司,以及一些不知名實業公司,擔保方則多是北京聯合開元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和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

「今年5月,我轉投了線上產品,還沒到期,7月初網信就出事了。」張平補充稱。

貴州場外、無錫金交浮出水面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還發現了另外兩家先鋒系合作交易所——貴州場外機構間市場有限公司和無錫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此前,21世紀經濟報導曾披露,先鋒系合作交易所包括銀川產權交易中心、海峽(漳州)金融產權交易中心、西安絲路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等,先鋒系「暗控」西安絲路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後來,海峽(漳州)金融產權交易中心涉嫌違法違規經營,已於9月18日被福建金融監管部門列入黑名單。

記者還曾證實,至少存在一個現象,即A公司通過交易所備案項目,B公司提供擔保或增信,通過網信平臺融資,輸血A公司,而A公司、B公司、網信平臺均為先鋒系企業。

而在另一位投資者提供的無錫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合同中,又出現了上文提到的北京開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該合同名稱為「北京開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2018年非公開發行定向融資工具(開元盛鑫)認購協議」,發行人為北京開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承銷商為嵩泰(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無錫金融資產中心備案登記,投資者符合錫金所的合格投資者認定標準,已經通過錫金所的合格投資者認定程序。

據一位接近無錫金交所人士透露,無錫金交所目前應是停業狀態。11月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聯繫無錫金交所官網電話,對方登記問題後,截至發稿時,未有回覆。

而另一家先鋒系合作交易所——貴州場外機構間市場有限公司,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再次出現,系股東之一,持有30%股份。據一位接近貴州場外人士透露,目前須壓降的存量業務規模約120億元,融資主體主要為外省企業,資金用途未用於貴州經濟建設。

發行人承認「殼公司,先鋒系實控」

記者再次輾轉聯繫投資者,獲得了「瑞祺(貴)收益權轉讓產品一號產品認購協議」,發行人(實際融資人)為深圳鑄業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投資顧問(產品管理人/主承銷商)為晨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產品已在貴州場外機構間市場有限公司進行了備案,由中新(黑龍江)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該協議還稱,底層基礎資產系發行方合法持有的基於小貸債權形成的保理資產收益權,本產品發行金額為5000萬元,資產支持金額為發行額1.3倍,即底層資產為價值6500萬元的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啟信寶顯示,先鋒系聯合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曾持有晨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股份,2015年4月退出;中新(黑龍江)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也是先鋒系公司。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撥打深圳鑄業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工商登記電話,對方表示:「不是深圳鑄業,打錯了,可能他隨便填的手機號。」深圳鑄業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魯晨,張魯晨名下還有深圳睿匯商業保理公司等公司。據網信投資者提供的合同顯示,深圳睿匯商業保理公司也曾作為發行人融資。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撥打深圳睿匯商業保理公司工商登記電話,對方姓楊,他表示:「都是他們(指先鋒系)操作,我們不知道,網信當時說過個帳,錢去了先鋒系旗下中新小貸和中國融資租賃。」

對方承認,深圳鑄業也是他的,同為深圳睿匯兄弟公司。問及如何處理,他繼續補充:「我們能怎麼辦?這些(指深圳睿匯等)都是空殼公司,找不到人,聽網信說,還是要還這個錢。他們控制這些空殼公司,包括開戶,都是他們去弄。」據其他投資者描述,也曾聯繫該姓楊男士,說法與此類似。

今年9月,21世紀經濟報導曾報導,先鋒系還有其他線下理財風險暴露。一家名為百禾資產的企業,通過盈華財富等渠道銷售,由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提供擔保的「資管產品」,規模高達40億元左右,已經發生逾期。而百禾資產、盈華財富以及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均為先鋒系旗下企業。

「百禾資產資管產品跟其他產品不一樣,500萬元起投,關鍵在於沒有投向,我很擔心。」李豔還投資了百禾資產資管產品,她憂慮地說。

先鋒系債務危機或許不止面向投資者的700多億元借貸餘額,可能還有對機構的債務。比如,中國裁判文書網一份《西藏三利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其他民事裁定書》顯示,今年6月,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申請人西藏三利投資有限公司的保全申請符合法律規定,應予準許,本案保全標的累計限額人民幣10.3億元。

具體來說,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凍結被申請人聯合創業集團持有的網信證券55.61%的股權;凍結被申請人聯合創業集團持有的先鋒支付100%的股權(投資數額10000萬元);凍結被申請人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持有的北京聯合開元融資擔保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凍結被申請人聯合創業融資擔保集團持有的大連中山東方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69%的股權;凍結被申請人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持有的貴州場外機構間市場有限公司30%的股權,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均和先鋒系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多出現在上文融資鏈條中。問題顯見,但巨額債務問題依然未有解,投資者依然在奔跑。

相關焦點

  • 先鋒系「暗控」絲路金交所迷局:關聯公司現身臺帳名單
    原標題:先鋒系「暗控」絲路金交所迷局:多家關聯公司現身臺帳名單近來的先鋒系並不太平。在證券、網貸、支付等旗下多條業務板塊相繼暴露問題後,先鋒系的更多資金、資產流轉路徑正在悄然浮水。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自絲路金交所創立之初,其管理團隊、公司控制均由先鋒系掌控,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絲路金交所成為了先鋒系P2P等業務的資金、資產的流轉通道。在業內人士看來,先鋒系圍繞絲路金交所控制權展開的一系列運作,在資本集團、互金企業與金交所的合作模式中也頗具代表性。
  • 千億先鋒系暗局:操控金交所 多家關聯公司現身臺帳名單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自絲路金交所創立之初,其管理團隊、公司控制均由先鋒系掌控,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絲路金交所成為了先鋒系P2P等業務的資金、資產的流轉通道。在業內人士看來,先鋒系圍繞絲路金交所控制權展開的一系列運作,在資本集團、互金企業與金交所的合作模式中也頗具代表性。
  • 獨家丨先鋒系私募追蹤:有融資方稱「受管理人委託,實為資金代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先鋒系私募融資亂象逐漸浮出水面。在本報2019年11月2日《先鋒系魅影追蹤》一文中,提及「開元-北安一號私募基金」推介材料顯示,該私募基金目標規模2000萬元,管理人為先鋒科技資產管理(大連)有限公司(2018年6月6日,更名為開元信和資產管理(大連)有限公司),託管人為恆泰證券,代銷人為深圳盈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投向中開天譽電氣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市設備安裝工程集團股權收益權。
  • 先鋒系實控人張振新病逝
    10月5日夜,一時叱吒風雲的「先鋒系」實控人張振新經證實,病逝異國。這是繼海航集團前董事長王健之後,又一位在歐洲去世的大型民企董事長。旗下「先鋒系」自2003年在大連做信用擔保起家,短短十餘年間資本版圖大擴張,不聲不響地集齊了集融資租賃、擔保、銀行、保理、公募基金、證券、網際網路小貸等金融牌照;尤其是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跨界多元化發展最為迅猛,旗下有三家港股上市公司,並在新三板有布局。今年7月起,先鋒集團旗下的P2P業務網信普惠(原網信理財)被曝逾期,隨後,更多的危機浮出水面。
  • 旗下港股中新控股退市,銀行資產又被拍賣,曾經的「先鋒系」江河日下
    此次拍賣意味著先鋒系與華融系這筆債務糾紛有了一個結果。同時,先鋒系旗下的停牌一年多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也有了新進展。旗下港股上市公司退市11月30日,先鋒系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8207.HK)被正式取消上市地位。
  • 先鋒系、網信系的錢怎麼辦?
    金融圈的神秘大佬,先鋒系、網信系實控人張振新客逝異國。這是繼海航前董事長王健之後,又一位在歐洲去世的大型民企董事長。當下,正直其一手創立的先鋒系(包含先鋒集團、網信普惠、網信證券、先鋒支付)的千億金融帝國的生死之時。如今,掌門人身死,3000億金融帝國何去何從?
  • 與網信關係密切網貸平臺被立案,先鋒系上市公司高管辭職
    近日,與網信平臺、先鋒集團關係密切的P2P網貸平臺工場微金,被北京警方正式立案。同一日,港股市場上仍在停牌的先鋒系上市公司中新控股也「傳出」消息,該公司一位曾是先鋒支付違規事項內部調查小組主要成員的執行董事遞交辭呈。
  • 先鋒系實控人張振新異國病逝,身後金融帝國搖搖欲墜
    之所以去世多日之後才公布 ,先鋒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因集團處在非常時期,在核心團隊獲悉噩耗後,本著謹慎穩妥原則,通過對張振新董事長死因報告等多方驗證,證實張振新先生去世的因由。
  • 「先鋒系」江河日下:港股公司被取消上市地位,銀行資產遭拍賣
    此次拍賣意味著先鋒系與華融系這筆債務糾紛有了一個結果。同時,先鋒系旗下的停牌一年多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也有了新進展。旗下港股上市公司退市11月30日,先鋒系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8207.HK)被正式取消上市地位。
  • 曾經的「先鋒系」江河日下:旗下港股中新控股退市 銀行資產又被拍賣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旗下港股中新控股退市,銀行資產又被拍賣,曾經的「先鋒系」江河日下 本報記者傅碧霄北京報導12月2日,先鋒系旗下聯合創業集團持有的海口聯合農商行1.2億股在阿里拍賣平臺上正式競拍,最終,深商高科實業、國民運力科技集團分別以0.955
  • 波譎雲詭先鋒系: 三家合作交易中心遭監管重點關注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持續追蹤先鋒系事件,10月4日,中新控股公告確認先鋒支付已停止營運,其合作交易所包括銀川產權交易中心、海峽(漳州)金融產權交易中心、西安絲路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等,其中海峽(漳州)金融產權交易中心涉嫌違法違規經營,已於9月18日被福建金融監管部門列入黑名單。
  • 旗下港股中新控股退市,銀行資產又被拍賣,曾經的「先鋒系」江河日下
    此次拍賣意味著先鋒系與華融系這筆債務糾紛有了一個結果。同時,先鋒系旗下的停牌一年多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也有了新進展。旗下港股上市公司退市11月30日,先鋒系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8207.HK)被正式取消上市地位。
  • 網信逾期規模或接近百億 「先鋒系」進入多事之秋
    《紅周刊》記者注意到,網信相關聯私募基金的部分募資投向與「先鋒系」關係密切,譬如恆信十號的融資方由「先鋒系」旗下的擔保公司提供擔保,中弘七號的募資實則投向網信證券發行的盛世21號定向資管計劃等,這些現象的存在,不排除「先鋒系」有自融和挪用資金的嫌疑。  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網信高管,但均未對逾期詳情和兌付方案作出任何正面回復。
  • 工場微金爆雷遭維權,網貸資金交易明細牽出先鋒集團身影
    出借人要求先鋒集團為此承諾出個文字說明,王未識則表示不合適。關於工場平臺與先鋒集團目前是否存在關聯?獵雲網向先鋒集團方面求證,但未得到及時回復。但在工場平臺發出《關於工場平臺併入網信統一安排兌付的公告》後,先鋒集團相關人員最終回復獵雲網稱,先鋒集團和工場平臺沒關係,早年賣了,有公告。當天晚上18點37分,工場微金與金融工場一前一後在各自官微上發布《關於工場平臺併入網信統一安排兌付的公告》。
  • 先鋒系倒塌的啟示:一批流沙上的金融帝國興衰紀實
    輝煌而華麗的壇城好像那些顯赫一時的「金融帝國」——先鋒系、明天系、德隆系……幾十年搭建起的商業王國,一場地震,大廈傾塌,煙消雲散。 2019年10月5日「先鋒系」宣布實控人張振新因病在海外逝世,與此同時3000億資產的先鋒金融帝國暴雷,留下了700億的債務。
  • 資產易主 暫停上市 艱難兌付 先鋒系「爆雷」後遺症顯現
    資產易主、暫停上市、艱難兌付……「先鋒系」的爛攤子到了難收場的境地。  12月2日,「先鋒系」旗下聯合創業集團持有的海口聯合農商行1.2億股股份開拍,深商高科實業與國民運力科技集團分別耗資0.955億元各拍下6000萬股。  記者注意到,「先鋒系」旗下網信證券、先鋒基金、開店寶科技集團等多起債務糾紛正在被司法判決、面臨處置。
  • 網信普惠相關消息:先鋒系旗下資產又將拍賣
    來源:大佛聊網際網路金融最近關於先鋒系的新聞多了些,最近有兩則關於拍賣的消息,第一則消息是四月份阿里拍賣信息顯示,先鋒基金公司34.21%股權即將於6月2日開拍,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拍賣標的聯合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先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比例為
  • 上海即富執行總經理被查:關聯先鋒系、復星集團,曾與南京銀行戰略...
    藍鯨財經旗下,專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獨家報導,大大集團、中晉、快鹿、鏈家金融、海通布局互金等獨家線索均已10萬+並引起大量媒體跟進。藍鯨是重要財經資訊門戶+財經記者工作平臺,擁有150家媒體傳播資源,每天有近萬名記者在藍鯨平臺工作。
  • 崔薪瞳曾與先鋒系「火熱」 家族陷困境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妙可藍多實控人柴琇由地產起家,靠著頻繁的資本運作建立起了家族的"資本帝國",並且其家族在切入二級市場後與名噪一時的先鋒系多有來往。柴琇女兒崔薪瞳還曾以61億身價成為2018年界面新聞發布的中國女富豪榜單中最年輕的女富豪。
  • 起底先鋒集團那些身居高位的美女高管們!
    「先鋒系」自2003年在大連做信用擔保起家,短短十餘年間資本版圖大擴張,不聲不響地集齊了集融資租賃、擔保、銀行、保理、公募基金、證券、網際網路小貸等金融牌照。 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先鋒的跨界多元化發展最為迅猛,旗下有三家港股上市公司,並在新三板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