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葉故鄉,為什麼輸給日本抹茶?丨雜貨科考隊

2021-02-23 視知

或許是因為亞洲人對的特殊氣味有寫在DNA裡的喜愛,或許是因為一捧綠油油的顏色引發無限遐想,無論是餅乾、蛋糕、奶茶還是冰淇淋,「抹茶味」已經全面佔領零食屆。

雖然出現頻率高,大家對抹茶的了解卻著實有限。號稱抹茶味的東西裡,真的含抹茶嗎?抹茶粉和綠茶粉難道不是一回事?日本抹茶,只是海外留學一圈,又衣錦還鄉的「假洋鬼子」?

接下來你將看到:

   ● 抹茶到底有多火

    ● 抹茶和綠茶粉,並不是一種東西

   ● 抹茶的原型在中國

   ● 抹茶在日本也是小眾

  

幸運色是綠色的值班編輯/馬馬馬

抹茶到底有多火

-+-

抹茶發源於日本,而日本的流行飲料經歷了從碳酸到咖啡再到茶飲料的發展過程。

1970年,日本年輕人最愛喝碳酸飲料。1980年,自動售貨機開始風靡,咖啡飲料銷量暴增。1990年之後,隨著瓶裝茶技術的成熟,茶飲料市場快速增長。到了2005年,日本的瓶罐裝茶飲料銷售額達到9313億日元,佔飲品零售總額的25.8%

雖然日本主流的茶飲料品種是烏龍茶、綠茶、大麥茶等原葉茶,但抹茶無論是在瓶裝茶領域,還是在衝泡茶粉領域,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日本茶飲料的老大伊藤集團推出了含有抹茶粉的新型飲料;可口可樂公司也從2011年開始出售罐裝抹茶拿鐵;伊藤集團的固體抹茶,年銷量更是超過


一千萬份

● 伊藤園茶飲料

茶飲料風行,推動了茶味零食在日本的擴張。

1996年,哈根達斯在日本推出了抹茶味冰淇淋,2001年,星巴克推出了抹茶卡布奇諾。2010年,日本冰淇淋協會發布的「消費者最喜愛的冰淇淋口味」年度調查結果顯示,抹茶口味位居第五。到了2015年,抹茶口味已經上升到第三名,喜好率將近50%

抹茶作為典型的亞洲口味,還受到了越來越多西方人的追捧。

近年來,美國人消費了日本抹茶近一半的出口量,「MATCHA」成為了咖啡冰淇淋店的常備口味。僅2014年一年,美國的抹茶粉零售額就增長了54.9%,抹茶即飲飲料的銷售額翻了兩倍多。星巴克的抹茶星冰樂則在歐美熱銷。

● 抹茶星冰樂

抹茶在中國也

足夠流行。

在大眾點評美食類裡搜索「抹茶」:北京1815家、上海3266家、廣州1149家、深圳689家。這個數量等於說,如果哪家咖啡奶茶麵包店裡一款「抹茶味」都沒有,那麼這家店基本上可以關門了。

抹茶和綠茶粉,並不是一種東西

-+-

雖然許多人號稱最愛抹茶口味,但他們根本搞不清抹茶到底是種什麼東西。這肯定不能怪消費者傻,因為中國市場上流通的「抹茶粉」,大多只是綠茶粉

實際上抹茶和綠茶粉並不是一種東西。綠茶根據工藝和製作的不同,可以分為很多種,而抹茶則是諸多綠茶種類中唯一成品就是粉末的。

 

而綠茶粉在日本稱為粉末綠茶,是把不太好的綠茶茶葉磨成粉,而好的綠茶都被人拿去衝泡喝了。

 

抹茶是要避光生長的,所以它的採摘時節通常要比普通綠茶晚一個月,當然營養價值也會更高,顏色也更加翠綠,普通的衝泡綠茶是有些偏黃的。

 

抹茶的製作工藝也很複雜,基本步驟就有攪碎、蒸汽殺青、冷卻、烘乾、梗葉分離、去除砂石、殺菌、快速乾燥、研磨等。

 

苛刻的生長環境和複雜的製作方式當然讓抹茶粉的價格更高,通常好的抹茶粉要比綠茶粉貴幾倍甚至十幾倍

 

因為抹茶和綠茶粉的不同,所以日本企業在使用「抹茶」標籤時非常謹慎,一些公司在製作餅乾、甜品時也會用綠茶粉代替抹茶粉,可即使產品名寫著「抹茶」,也必定在括號或者原料表裡註明「綠茶粉」。而在中國,並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抹茶的原型在中國

-+-

現在絕大多數喝茶的中國人,都是直接茶葉泡水。實際上,這種喝茶方式,是在明代之後才大範圍流行開的。明以前的中國人,尤其是有品位的文化人怎么喝茶?

主流有兩種,一是煎茶法,二是點茶法。這兩種喝法,用的都不是茶葉,而是茶粉,古人一般叫它「末茶」,製作原理和現代抹茶差不多。

「末茶」的主要來源是餅茶,又稱團茶片茶。餅茶最晚在唐代已經流行開來,採摘下來的茶葉經過蒸青研磨烘乾等工序,被做成餅狀。唐人的煎茶法是把茶餅磨粉,加入鹽、姜、茱萸等調料一起煮,口味比較清奇。宋人的點茶法則要精細得多。

宋代最先喜歡上末茶的是文人。他們把末茶放入茶碗中,再加入少量水調成茶膏,隨後一邊用湯瓶注水,一邊用茶筅快速攪打茶湯,形成細密的泡沫。《大觀茶論》描繪這個過程為:「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這種帶有表演性質的點茶技藝,單從操作本身來看,確實算是日本抹茶道的雛形

● 茶筅

 

除了點茶和競賽感濃厚的鬥茶之外,宋代還出現了可以與琴棋書畫並列的高雅茶藝活動:

分茶。

分茶又叫「湯戲」、「茶百戲」。北宋初年陶谷在《清異錄》中將其描述為「能注湯幻茶,成一句詩,並點四甌,共一絕句,泛乎湯表。小小物類,唾手辦耳」。

看起來,分茶可能比較類似現在的咖啡拉花,不光能用茶沫拉出簡單圖案,還能在茶盞裡寫詩畫畫,到了南宋,會分茶甚至成了民間藝人的一種謀生手段

● 磁州窯黑釉油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那麼,這些喝茶方法怎麼就都

失傳了呢?

元明兩代是我國茶葉史上的一大轉折點。

遊牧為主的蒙古人雖然有喝茶習慣,但他們對唐宋的煎茶點茶都缺乏興趣,更喜歡喝酥油茶藥茶或者散茶。統治者喜好不一,再加上社會動蕩、國力衰退、假茶橫行、文人地位下降等複雜原因,餅茶和末茶走向了衰落。

明初,朱元璋下令罷造龍鳳團茶,各地一律進貢散茶:「太祖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一照各處,採芽以進」。明代飲茶風氣隨之改變,士人們也認為相比繁瑣的點茶法,泡茶飲法「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此後,中國末茶不見蹤影,點茶法也逐漸無人問津。

 

抹茶在日本也是小眾

-+-

雖然在中國式微,點茶技藝遠渡日本後,還是發展壯大了起來。

日本人的喝茶愛好,一開始就是受中國人影響培養起來的。唐德宗貞元二十年,日本禪師最澄作為學問僧來中國求學,將茶籽帶回日本。後來,因為受到嵯峨天皇喜愛,日本寺院皇室開始大量種植茶樹。平安奈良時期的茶文化,與唐代極其相似。

鎌倉時期,榮西禪師兩度赴宋學佛,回國時不僅攜帶了大量茶籽茶具,還將《茶經》手抄本帶回日本,並完成了日本的首部茶經——《吃茶養生記》。書中記錄了宋代的末茶點茶技藝,為日本抹茶道打下了基礎。

● 《吃茶養生記》

 

在當時的日本,茶道偏好奢華鋪張,而如今「和、淨、清、寂」的飲茶哲學,以及宇治抹茶的特殊地位,都是由千利修奠定的。在千利修手中,日本茶道與禪宗思想相結合,走上真正本土化的道路。

 

到了今天,日本茶人點茶多用黑色瓷碗竹製器具插花器皿,茶室大多不超過四張榻榻米大小,而整個過程又極其複雜嚴肅,處處體現禪學,呈現出非常鮮明的日式美學特徵。因此,已經不能說日本抹茶道只是宋代點茶技藝的複製了。

● 日本茶道

 

現代日本茶道傳承主要依靠兩大途徑,一是女子學校通過插花、茶藝、女紅等技能提高女性「個人修養」;一是「家元制度」,根據血緣關係世襲傳統技藝。

抹茶道步驟繁複細緻,有「點一杯好茶要學十年」的說法,即使在日本國內,受眾面也很小。

而且,早江戶中晚期,明朝的泡茶方法也傳入了日本,並且形成了比抹茶道更加簡潔樸素,以「和、淨、清、閒」為理念的煎茶道。事實上,現代日本人相比抹茶,日常喝煎茶更多。

 

為什麼煎茶綠茶、大麥茶、烏龍茶口味,都沒像抹茶口味一樣火起來?可能恰恰是因為真正的「抹茶」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見不到,物以稀為貴,聽起來格外誘人。

 

1.張一潔:《中國末茶文化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4月。

2.沈冬梅:《宋代的飲茶技藝》,《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4期。

3.齊洋:《日本茶文化對日本茶包裝設計的影響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3月。

4.李薇:《中日茶史溯源及抹茶產業的前景發展》,湖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10月。

5.張建立:《「侘茶樂境「芻議」》,《農業考古》,2017年第2期。

- 姿勢互動 -

你是不是抹茶黨?你覺得抹茶的味道如何?

(拉到最後「寫留言」告訴我)

(↓點擊連結查看最熱文章)

視知TV   視知車學院  人生資本論 

女子力科學社  次元光線 

本格男士  喵客帝國

腦子有洞看片會

相關焦點

  • 抹茶,被日本視作國粹而被中國所拋棄
    喜歡看日本大河劇的人一定對日本的茶道不陌生,茶道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之一,在日本的戰國時期尤為風靡,有著著名的茶人千宗易(千利休,後當上了豐臣秀吉的茶頭)、今井宗久(著名的大商人,日本商人的地位低賤,所以很多大商人去學習茶道,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等人,茶器也受到廣大統治階層的狂熱追捧,
  • Q&A | 為什麼日本抹茶那麼受歡迎?
    苛刻的生長環境和複雜的製作方式當然讓抹茶粉的價格更高,通常好的抹茶粉要比綠茶粉貴幾倍甚至十幾倍。 因為抹茶和綠茶粉的不同,所以日本企業在使用「抹茶」標籤時非常謹慎,一些公司在製作餅乾、甜品時也會用綠茶粉代替抹茶粉,可即使產品名寫著「抹茶」,也必定在括號或者原料表裡註明「綠茶粉」。而在中國,並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 最火宇治抹茶起源於中國嗎,為什麼抹茶文化在日本如此流行?
    耳熟能詳的周杰倫《爺爺泡的茶》,唐代茶聖陸羽隱居撰寫《茶經》,今日親手製作的抹茶別有風味,陸羽歷來備受人們的尊敬,被奉為"茶祖」,尊為「茶聖」。你知道抹茶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嗎?或許你已經熟悉了日本宇治冰淇淋,那更應該了解到徑山。
  • 日本特色抹茶,是中國「拱手相讓」的結果?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對茶進行栽培、加工的國家,在西南、華南、江南、江北等地區均有種植,面積超過110萬公頃。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了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等多個品種,形成一套完整的茶葉生產及消費體系。
  • 中國人的茶:唐代就開始喝的抹茶為什麼變成了日本特產
    茶葉是中國傳統的飲料,最早關於茶葉的傳說要追溯到神農氏了。雖然真實性無法考究,但其中也能看得出來茶葉與之中國文化已經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了。唐代是中國古代對外的一張名片。唐代繁榮,長安是世界上最早的不夜城,唐代對外貿易,以及文化交流也是非常頻繁。至今在許多國家還有唐人街這樣的地方被保留下來,這也能說明唐代中國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 日本的抹茶?居然是來自中國,不可不知道的抹茶歷史
    那麼回到主題中來,這種抹茶為何會在中國銷聲匿跡而在隔壁的日本發揚光大呢?首先,在我國的茶文化流傳的歷史中,自唐以前並沒有特別系統的沏茶流程,因此飲茶的手段自然不會如同現在一樣統一。在唐朝以前,人們在製作茶的手法上有一種叫做「碾茶」的習俗,這種碾茶指的就是將茶葉蒸煮烘乾後製成茶餅,等到想要飲茶的時候就拿出茶餅砸下一塊,然後取適量研磨成粉末狀,然後以開水衝泡,而這段「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的記載也可以說明。也因此當時這種茶被稱為「末茶」,而這種衝泡方式也被稱為「點茶」。那為何源於中國的「點茶」文化會在日本搖身一變成為日本的國粹抹茶呢?
  • 抹茶味兒風靡全球,日本抹茶其實來源於中國,在唐宋時期很流行
    抹茶在我國很受歡迎,我國遊客去日本旅遊的時候,願意品嘗抹茶的人很多,買抹茶口味的零食作為禮物帶回國送給朋友。有多少人知道,其實抹茶起源於中國。抹茶,在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保存。
  • 抹茶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和茶葉口感相差這麼大?
    抹茶  (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乾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在茶道中,"濃茶"用4克抹茶,加60CC開水,有點像漿糊狀。"薄茶"用2克抹茶,加60CC開水。可以用茶筅刷出濃厚的泡沫,非常美麗,爽口。當前快節奏的社會中,去用茶筅點茶喝的人已經很少了,抹茶更多的被用來製作各種精美的食品,綠色的抹茶食品成為餐桌上綠色的鮮花,受到人們的追捧和享用。抹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
  • 抹茶是「綠茶粉」?為什麼和茶葉口感相差這麼大?
    據記載,抹茶最初起源於中國隋唐,製作的方法是將春天的茶葉嫩葉經過蒸汽殺青,然後做成茶餅保存,之後在食用前再放在火上經過烘焙、乾燥,之後研磨成粉末。但從明代起,我國家開始不再生產抹茶,制茶工藝也變得不一樣,雖同為茶,卻是兩種不再相像的兩個物種。
  • 提起抹茶,你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卻不知抹茶其實來源於中國
    現在抹茶已經遍布我們的周圍,很多食物都出了抹茶的味道。抹茶確實因為它獨特的口感而吸引了很多忠實的粉絲,但是提到抹茶你首先想到的卻是日本?我想說的是其實抹茶真正的來源是中國。其實大家提起抹茶,就會想到日本,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日本的抹茶食品做的非常好吃,而且去過日本的朋友就會發現抹茶在日本得到了廣泛的利用,而在中國,你雖然也能看到不少抹茶的影子,但卻不如日本使用的廣泛,所以理所當然的我們會認為抹茶是來源於日本的。
  • 抹茶村 | 抹茶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和茶葉口感相差這麼大?
    在茶道中,"濃茶"用4克抹茶,加60CC開水,有點像漿糊狀。"薄茶"用2克抹茶,加60CC開水。可以用茶筅刷出濃厚的泡沫,非常美麗,爽口。當前快節奏的社會中,去用茶筅點茶喝的人已經很少了,抹茶更多的被用來製作各種精美的食品,綠色的抹茶食品成為餐桌上綠色的鮮花,受到人們的追捧和享用。抹茶起源於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
  • 抹茶並非來自日本,宋朝人就開始享受精緻抹茶,是怎麼失傳的?
    提起抹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因為日本的抹茶文化有悠久的歷史,抹茶食品也早就形成了產業,並隨著改革開放進入到中國,導致很多人都認為抹茶是日本發展出來的食品,其實不然,抹茶早在中國唐朝時候就已經出現,日本的抹茶是通過遣唐使帶回到日本,並得以獨立的發展。
  • 抹茶最早竟起源於中國!但「抹茶」真的是一種茶葉的名字嗎?
    但是,時間久了,就有很多人被弄得很迷糊,「抹茶」為什麼被稱為「抹茶」呢?雖然有淡淡的茶葉味,但是抹茶吃起來分明不是茶啊?那麼,所謂的「抹茶」真的是一種茶葉的名字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起來探討一番。其實,抹茶確實是茶的一種品類。並且,最早的抹茶也是出現在我國,那大概是在宋朝的時候,有一位先生發明了茶的這種喝法。
  • 為什麼中國的珠寶品牌都姓周?丨雜物科考隊
    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金生、周六福……從北上廣深,到N線縣城,中國大陸常見的珠寶品牌,大部分都姓周,充滿了喜氣洋洋的親屬關係。這究竟是神秘周氏家族的壟斷,還是莫名其妙的歷史行程決定呢?接下來你將看到:●●周氏家族的發家史周氏家族的發家史取名都是「周大福生」的排列組合深圳水貝,中國最大的黃金代工點擁有十條大金鍊子的值班編輯/馬馬馬-+--+-所有周字打頭的品牌裡,稱得上歷史悠久的,只有周大福和周生生。
  • 抹茶來自日本?這位日本僧人兩度訪宋,才將抹茶帶回日本
    摘要:抹茶來自日本?這位日本僧人兩度訪宋,終將抹茶帶回日本將中國的茶種、制茶方法、飲用方法傳入日本,並且為其構建出「茶道」基礎的,是前往南宋留學僧人榮西。不過,榮西最初把茶葉傳入日本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推廣,而是將它作為驅散修行時造成的睏倦。
  • 抹茶來自日本?No!江蘇這家企業正在重振美卻失傳的中國抹茶
    什麼是抹茶   抹茶(Matcha)是採用經過遮陰覆蓋的茶樹鮮葉製成茶片後,低溫研磨而成的超細微粉末綠茶。   很多消費者認為抹茶來自日本,其實不然。抹茶起源於中國隋唐時期的末茶,鼎盛於宋朝。日本的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後,將末茶帶回日本,到了明代中國開始流行衝泡茶飲,中國抹茶茶道失傳,中國抹茶也形成了歷史斷代。
  • 抹茶為什麼比綠茶貴十倍?教你怎麼選好的抹茶!
    我們先說說——綠茶綠茶指由綠茶茶葉衝泡的茶,種類包含很多,基本上大部分日本茶,如煎茶,玉露茶等都是被歸類為綠茶,只不過每款茶有不同的種植和處理方法,所以同是綠茶樹,也能種出不同風味和種類的茶葉。然後再說——抹茶抹茶是由綠茶當中的碾茶茶葉所研磨出來的粉末,所以最簡單的分別就是它們的樣子啦,前者是原片茶葉,後者則是茶葉粉末。那話說回來了,抹茶為什麼這麼貴呢?最主要就是種植的方法相對花時間和心力啦!
  • 日本的抹茶和煎茶
    日本的飲茶習俗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最早大概是在唐朝的時候,至今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提到日本與中國茶的關係,將南宋的「抹茶」傳入日本的是鎌倉時代的榮西禪師;將明代的「煎茶」傳入日本的是江戶初期的隱元禪師。
  • 中國人發明了抹茶,日本卻把它做到了極致 日本茶道
    抹茶的源頭在中國(古時稱為「末茶」),南宋時期,茶籽和「末茶」這一飲茶法被日本和尚榮西帶回了日本,後來的日本「茶聖」千利休創立了「抹茶道」,抹茶因此世界聞名,以至於不少中國人都誤認為抹茶是「舶來品」。首先來說日本茶。從飲用方式上分類,日本茶可分為「抹茶」和「煎茶」。抹茶的成品形態是粉末,是將採摘的茶葉經蒸熱乾燥後,在茶臼中磨成粉末狀,飲用時在茶碗中注入沸水,用茶筅快速有力地攪動,在茶的表層形成細密均勻的泡沫。稱之為「點茶」。煎茶的成品形態是茶葉,可以理解為中國人的「沏茶」,一般是將茶葉放入茶壺中,泡開後再注入各人的茶杯中。
  • 什麼是抹茶,抹茶和綠茶粉有什麼區別,它的價格為什麼那麼貴?
    什麼是抹茶,抹茶和綠茶粉有什麼區別,它的價格為什麼那麼貴?很多女孩子對於抹茶都很熟悉,吃過很多各種各樣的抹茶美食,比如說抹茶千層蛋糕,抹茶冰淇淋,抹茶咖啡等。抹茶以清洗的口味,鮮綠的顏色,醇厚的口感俘獲了很多人的喜愛。那麼抹茶到底是什麼?它和綠茶粉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抹茶的價格這麼貴,而綠茶粉卻很便宜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抹茶最初源自隋唐時期,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從隋唐開始,鼎盛於宋朝,一直到明朝,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抹茶不論從製作工藝到品鑑都已經非常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