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經歷的最冷的冬天,就是舊金山的夏天了。」
——馬克吐溫
對此,我深有體會。
聽說,沒風的日子,舊金山是暖和的。
舊金山浪漫宜居,溫潤如玉,是被上帝寵愛的城市。
19世紀50年代,淘金熱把舊金山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座城市。現在的舊金山是「美國最前衛、開放、自由、無拘無束的城市」。
這裡,歐洲文化和本土文化極富魅力。在世界時尚的前沿,卻又保留著最初的激情,文明與原始、新潮與復古,這座城市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舊金山是一座各國文化劇烈影響的國際大都市。舊金山是多元化的,多種多樣的餐館、博物館和畫廊,還有許多亞洲人、非洲人、猶太人和其他民族。這裡,居住有20萬的華人。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來美國旅遊的人,大多喜歡到舊金山。有人曾說:「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到了天堂,我會環顧四周,說,天堂還不錯,但它不是舊金山」。
舊金山有號稱全美最現代化的地鐵。
坐上古老的叮噹車,一路叮叮噹噹,特別有趣。車速不快,可以坐在車上,也可以外掛在車邊,一種非常獨特的遊覽方式,下坡時,有坐滑滑梯的感覺。
九曲花街,8處急彎而得名,既浪漫又刺激。
九曲花街,是世界上最彎曲的街道,近45°的斜坡如過山車般的刺激,美好的是,道路兩旁鮮花爛漫。
舊金山的街道比較窄,成「井」字型設計,有些陡,適合走路穿行。整座城市位於丘陵地帶,地勢忽高忽低,道路也隨之上下,但四通八達。
站在十字路口,左看右看,眼前都是攀升的直線,上上下下,景色隨之變幻,有點愜意。
到舊金山,必去漁人碼頭。這裡的特色商店,餐廳和街頭表演,讓這座城市特別有趣。
漁人碼頭偶遇舊時光的公交車,站立車前,恍然有種古老與現代交織的過客感,文藝又浪漫。
去漁人碼頭,帶著悠閒的節奏,在慵懶的陽光中,
去徒步吧。
舊金山海岸邊徒步,走進陽光和海風裡。
舊金山海岸邊坐坐,天、地、海和一個渺小的自己。
或停下來,欣賞舊金山海岸風景,呼嘯而過的風,好像可以帶走你的呼吸。
徒步中,可以近距離看傳說中的惡魔島——阿爾卡特拉斯島。
惡魔島是這座城市最恐怖的地方。島上監獄,關押過像芝加哥「教父」卡邦、「鳥人」史特勞德和「機關槍殺手」凱利等臭名昭著的囚犯。
阿爾卡特拉斯島四周水流湍急冰冷,鯊魚密集。
徒步到達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是連接舊金山灣和太平洋金門海峽的一座橋梁。在淘金熱時期,這座大橋如同通往金礦的一扇大門。
金門大橋,如夢如幻。
是舊金山的標誌性建築。出現在很多著名電影畫面中,如《猩球崛起》、《哥斯拉》、《終結者》、《創世紀》等。
這裡,大橋、海岸的美麗,或許會讓你流連忘返。徒步返回漁人碼頭也很美好。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獨一無二的藝術聖地,是美國西海岸第一家專展二十世紀藝術作品的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有七層展覽空間,館藏超過33000件建築、設計、媒體藝術、繪畫、攝影、雕塑作品,世界上最著名的當代藝術的私人收藏品。
博物館Howard大街的入口與玻璃牆展廳相連,外面是全新的藝術走廊。這一設計妙在既增加了建築本身的自然採光,也創造了博物館與城市的聯繫。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讓舊金山成了一座具有超前思想的城市。
舊金山不僅風光秀麗,還匯聚著世界著名高等學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史丹福大學等。
自由之風永遠吹——這是史丹福大學的校訓。
史丹福大學擁有世界第二大的校園。大片樹林與鬧市區隔離開來,校園黃磚紅瓦,均為十七世紀西班牙的傳道堂式建築。
史丹福大學是知識最前沿的研究型大學,矽谷的搖籃、核心與智力來源。
史丹福大學美國首家在校園內成立工業園區的大學。
史丹福大學被科技集團與企業重重包圍,是矽谷的核心,也是全世界科技創新的中心。
舊金山世界著名的「矽谷」,匯聚眾多IT巨頭,孕育近百位諾貝爾獲獎者。
這裡有谷歌、蘋果、Facebook和Snapchat等全球知名科技企業,以及無數的創業公司,許多改變世界和引領潮流的產品就誕生在這裡。
聯合廣場名氣很大,到舊金山會想去看看。廣場不大,不超過3000平方米,城市發展,現四周都是林立的高樓,單從看風景角度或許有些失望,但從文化歷史角度來看,比較有意義。
舊金山東臨舊金山灣,西濱太平洋,北隔金門海峽、三面環水、陽光充足。豐富的藝術、創新鑽研的學術氣氛,賦予舊金山城市特殊魅力。
這裡,空氣清新、海鮮誘人,古典與現代文化交織,浪漫與包容是這座城市的特質。
我想,舊金山這樣的城市,適合細細品味。讓自己迷失在這樣的大街小巷;或坐在海邊發呆;或站在百年前的鐵軌貫穿而過的十字路口,看來來往往的行人。
這樣隨性的旅行,讓自由之風永遠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