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這輩子見的遊客加起來,都沒今年一年多。」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鹽湖景區,經營酒店的藏族老闆嘉洋說,「疫情影響很短暫,跨省市旅遊一放開,近百間客房就沒空置過。」
地處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雖然山河壯麗、風景優美,但由於海拔高,且曾經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後,旅遊服務業並不發達。近年來,得益於交通路網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加之新興媒體和網民的推廣,青藏高原正成為中國遊客人數增長最為迅速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十一」黃金周8天假期,常住人口只有607.82萬人的青海省,共接待國內遊客315.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億元。
青海省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青海共接待海內外遊客5080.17萬人次,較上年增長20.8%;實現旅遊收入559.03億元,較上年增長20.5%。
西藏自治區的統計數據同樣表現亮眼。以拉薩市為例,2019年末戶籍人口55.89萬人,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2337.2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48.68億元。今年10月1日至8日,西藏全區接待海內外遊客187.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79億元。
「人多財聚,我們全家都高興。」嘉洋說,「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酒店附近上千個停車位滿員,交通部門又緊急啟用另一個更大的臨時停車場。」
360公裡的湖岸線畫一個圈,青藍色的湖水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和草原間蕩漾。中國海拔最高的大湖青海湖,因景色絕美而中外聞名。深秋,陽光不再熱烈,但草原金黃、牛羊成群,湖邊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過去,這裡只有盛夏才有遊客前來,如今,全年都迎接八方來客。」青海湖景區旁經營川菜館的王滿銀說,餐館的人氣一直旺,住宿的客人也越來越多。
山還是那座山,湖還是那面湖,牛羊還和過去一樣漫山遍野,但遊客多了,牧場、牛羊、農田、山川、溪流,不但變成了風景,還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9年,西藏自治區年接待遊客數量從869.76萬人次增加到4012.15萬人次,年均增速超過21.9%;2019年,青海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800萬人次,連續4年實現每年「百萬量級」增長。
為適應客流迅速增加的需要,交通部門不斷增大道路建設投入、增加列車開行數量。今年10月上旬,從中國東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到青藏高原最大城市青海省西寧市開通了快速列車,結束了兩地沒有直通旅客列車的歷史。位於西南地區的重慶市,也開通直達西寧市的動車組列車,全程僅9小時27分。
青藏高原地區的基礎設施投入也不斷增加。2019年,青海省公路通車裡程達到83761公裡,比上年末增加1624公裡,其中高速公路3451公裡,增加123公裡。民航通航裡程167104公裡,較上年末增加21368公裡。
「上大學時就心嚮往之,因受不了路途漫長枯燥,一直未能成行。」從上海乘航班,到西寧市換計程車出發,沿著京藏高速奔馳,34歲的石磊一天拍了上百張照片。「高效、舒適、美好的體驗,少不了順暢的交通。」
近幾年,青海湖秋冬季旅遊持續升溫。「以前10月之後很難再接到外地的旅行團,本地人也喜歡『東南飛』。但現在,南方人偏愛來體驗反季節的風光。」導遊扎西措這幾天連續帶了3個自駕遊團,「冬季還有冰雪遊、風光攝影遊,北京、上海、浙江的遊客比較多。」
青海湖人氣增旺,是青藏高原旅遊產業「富民強省」的一個縮影。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青海省新晉「網紅打卡地」旅遊成績單亮眼:茶卡鹽湖景區遊客接待量突破13.8萬人次,大柴旦翡翠湖接待遊客達13.1萬人次,烏素特水上雅丹接待遊客3.3萬人次……
家用汽車的增長促進了中國自駕旅遊業的發展,也讓青藏高原成為更多家庭自駕遊的首選地。據青海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介紹,今年10月1日至8日,西寧市周邊11個收費站通過車輛96萬餘輛,較去年同期增加逾15萬輛。
曾經「遙遠的地方」不再遙遠,青藏高原正成為遊客青睞的旅遊目的地。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負責人說,一項項生態、民生重點工程落地,一系列幫扶項目有力實施,一批高質量文旅產品與群眾見面,旅遊大環線專列開通,文旅產業將久久發力,為「世界屋脊」貢獻文化力量、旅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