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是中國人裡最正常的一代人

2020-12-13 回敘

回敘物語

一直遭罵的90後,其實是中國人裡最正常的一代人。

——投資人盛希泰

1

新冠病毒大蔓延的時候,

天天嚷著養生的中老年人,

卻口罩不戴,四處亂逛。

而平時總說「人間不值得」的90後,

卻瘋搶口罩,龜縮家中。

很多中老年人因此嘲諷90後:

「幹啥啥不行,怕死第一名。」

90後怕死嗎?

誰不怕死?

有時候,未必。

2

2020年1月22日,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90後醫生吳小豔,

剛坐上回老家過年的列車,

就看到了醫院發出的動員號召,

她考慮幾分鐘後,

就果斷做出了回武漢的決定:

「主任,醫療支援有人去嗎?

35歲以下的臨床醫生,

好多都成家有孩子了,

沒有的話我去吧。

我的車剛走,

下一站天門南我回武漢。」

主動請戰的90後醫護人員,

何止是吳小豔,

在各省市區防疫醫療隊裡,

90後都是絕對的請戰主力,

在好些派往武漢的醫療隊裡,

90後隊員都超過了半數。

武漢市中心醫院護士長唐莎,

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

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

學著前輩的樣子,

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

3

90後女孩陳靈毓,

每天早上一起床,

第一件事就是先測體溫,

然後開始吃早飯,

這是她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為了不浪費口罩和防護服,

在出車過程中,

陳靈毓不喝水、不進食,

直到深夜收車回家才吃第二餐。

武漢封城後,城市交通停運,

「一些醫護人員只能步行上班,

有的要步行三四個小時。」

了解到這種情況下,

陳靈毓心裡不是滋味,

於是她就做起了志願者司機,

「每天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很大很大,

但陳靈毓一點沒有退縮,

「能夠做一個志願者司機,

讓衝在最前面的人得到保障,

我每天才能安穩地睡覺。」

在這次防疫阻擊戰中,

像陳靈毓這樣為了支援一線而默默付出的編外90後,

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2003年非典期間,

全世界守護我們90後,

2020年新冠肺炎,

換我們90後守護這個世界。」

我認識的一個60後,

前幾天跟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一直有點看不起90後,

但通過這次疫情我發現,

他們可以說是建國以來素質最高的一批人。」

90後這一次真的讓人刮目相看,

連習近平總書記都說:

「過去有人說,

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

但現在看,

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

不怕苦,不怕犧牲。」

4

以前一說到90後,

大家就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

很多人對90後的印象是這樣的:

「嬌生慣養。」

「離經叛道。」

「吃不了苦。」

「不服管教。」

「自私任性。」

「沒有責任心。」

「沒有上進心。」

「打不得、罵不得。」

「一言不合就辭職。」

90後群體真的是這樣嗎?

表面看,好像確實是這樣。

但如果透過表象往內深挖,

你可能就會像我一樣發出感嘆:

「垮掉的90後,可能是建國以來最正常的一代人。」

5

知乎上有個很火的提問:

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苦嗎?

很多老闆很多領導都在那感嘆:

「現在的90後普遍吃不了苦!」

「是啊,完全沒有奉獻精神。」

「經常抱怨工作累,動不動就離職。」

對於這些老闆和領導的感嘆,

90後網友「波賽冬的三叉戟」說了一段自己的經歷:

我是985大學畢業的,

也是省會城市小康家庭出身,

獨生子女,從小沒吃過什麼苦。

可我去雪梨做了建築工。

工作其實很累,特別是夜班。

晚上6點上班,凌晨5點下班,

工作內容就是拆房子、裝修柜子等。

每天上完班,都感覺腿要斷了。

雖然一周要上50小時,

但工資算下來有7000多塊,

一個月加起來可以拿到3萬多,

所以我樂得從「天之驕子」轉變成建築小工。

「建築工雖然很辛苦,

但你一個月給我三萬多,

我覺得辛苦點是值得的,

你給我一個月3000塊……

滾你丫的,別打擾勞資修仙。

90後其實挺能扛的,

我們能不能吃苦,

取決於願不願意吃這個苦。」

很多90後網友說得特別好:

「不是90後吃不了苦,

而是90後不願意當傻子了。

不是90後吃不了苦,

而是90後越來越不好騙了。」

「我為什麼要吃苦,

吃苦我能得到什麼?

你剝削了上一輩人的勞動力,

還想低成本剝削下一輩的勞動力,

你咋不上天跟太陽肩並肩呢?!」

「你們能提供更高的工資,

能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

沒有幾個年輕人是不願意吃苦的。

如果你讓我們吃苦,

只是為了最好的剝削,

對不起,我們不願意!」

「現在很多公司,

有一個很壞的傾向——壓榨年輕人,

把90後當作廉價勞動力,

讓90後給他們做牛做馬。

靠扯點情懷就想當奴隸主的,

我建議多吃點安眠藥。」

90後不是不能吃苦,

只是不願意被割韭菜,

他們是開始反抗韭菜經濟的一代。

6

一個在國企幹過多年的老員工,

講了這麼一件事情:

「我們食堂有兩張桌子,

這兩張桌子位置特別好,

靠窗,可以遠眺湖光山色。

老員工心知肚明這是領導專桌,

因為老總們都在這兩張桌子吃飯,

所以老員工都不會選擇這裡就坐。

可最近來的90後新員工,

吃飯時常常坐那兩張桌子,

在那裡談笑風生。

我的直屬領導看見後說,

『這幫年輕人,真是不懂事』。」

很多人都覺得90後不懂事:

「以前我們剛進單位的時候,

每天自覺打掃辦公室,

自覺跑到樓下拿報刊,

自覺給領導端茶倒水,

但現在大部分90後根本沒這個意識。

太不會來事了,

太不會做人了,

太不把領導放眼裡了。」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

不願意討好領導的90後都是怎麼想的?

我總結了一下,

大概是基於四種想法。

第一:覺得職位的晉升與薪資的漲跌,與個人創造的價值掛鈎。

「我學了這麼多知識,

想的是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創造價值。

討好領導這件事,

在我心裡遠遠不是優先級。

能決定我命運的,

是行業趨勢,是個人技能。

與其將心思放在討好領導上,

不如將心思放在做好工作上。」

第二:不想站隊,不想參與內鬥。

「別整那麼多內鬥,

天天搞得烏煙瘴氣的,

90後可不想把寶貴時間浪費在這些事上。」

第三:覺得跟領導是合作關係,而不是依附關係。

「你只是職位上是領導,

但實質就是同事,

我們只是合作關係,

我為什麼要討好你?」

第四:覺得現代企業不應該搞溜須拍馬這一套。

「現代企業就要有現代企業的樣子,

逼小姑娘聽你掰扯葷段子和酒桌文化,

逼小夥子給你端茶倒水甚至喊爸爸,

那他媽不叫現代企業,

那叫家庭作坊。

工作就是工作,

堂堂正正大大方方,

我幹嘛要把自己弄得像狗一樣。

凡是喜歡奴才勝過喜歡人才的公司,

都不是什麼好公司,

凡是喜歡奴才勝過喜歡人才的領導,

都不是什麼好領導。」

所以,90後不是不會來事,

只是不屑於搞這一套而已,

他們是開始追求人格平等的一代。

7

2018年9月2日,

杭州一個90後小姑娘,

在網上發帖說:《9月,我要辭職了》。

她為什麼要辭職呢?

她原本準備去韓國旅遊,

旅行攻略做了很久,

機票都定好了,

可就在要出發的前幾天,

老闆突然宣布周末要加班。

小姑娘想了一晚上,

第二天就遞交了辭職信。

她寫了7條辭職原因:

1、沒時間泡仔

2、沒時間旅遊

3、上班無極限

4、逢年過節要留守崗位

5、沒有朋友

6、沒有前途

7、不想混日子

小姑娘把辭職次曬到網上後,

引發了幾千萬人的大討論,

90後們紛紛點讚:「真是說出了我們的心聲。」

很多人都覺得90後太任性了:

「稍不順心,拔腿就走。」

「一言不合,就炒老闆。」

我一個朋友前天給我講了一件事:

「我們公司最近業務挺多,

於是老闆就決定推行997。

這個決定剛一出來,

一個90後小夥就提出了辭職。

這個小夥子其實能力挺強的,

老闆也挺喜歡他的,

老闆對他說:

『你這麼年輕,

加下班算什麼呀,

加班還能學到很多東西。』

但這個小夥子回答說,

『可我不喜歡天天加班,

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了,

這樣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看到的是任性,

但他們看到的是生活。

我覺得我這朋友有句話總結得特好:

「90後是開始追求取悅自己的一代。」

9

最後,我講一個小故事吧。

前幾天一個90後公務員,

跟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領導不喜歡我了?」

我問:「為什麼呀?」

他給我說了這麼一件事:

「我們辦公室主任讓我給局長送報刊,

我說報刊送給局長了,

那其他人看什麼呀!

辦公室主任很無語,

問我『那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我說我整理好了放在報架上,

誰要看自己來拿。

主任沒說話就走了。

然後整整一年,

我都沒有給局長送過報紙。」

我們覺得90後不會做人,

可能只是因為價值觀不一樣而已。

我們覺得90後不能吃苦,

可能只是他們反對被割韭菜而已。

我們覺得90後不尊重領導,

可能只是他們不尊重沒本事的人而已。

我們覺得90後自私任性,

可能只是他們比我們更懂生活而已。

我們覺得90後不合群,

可能只是他們比我們更懂取悅自己而已。

我們覺得他們是垮掉的一代,

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像正常人而已。

知名投資人盛希泰有句話說得特好:

「一直遭罵的90後,

其實是中國人裡最正常的一代人。」

相關焦點

  • 被罵慘的90後,他們可能是最正常的一代人,你們不懂他們的苦
    被罵慘的90後,他們可能是最正常的一代人,你們不懂他們的苦有句老話叫所謂的「一代人不如一代人」,所以當九零後出現的時候被認為是比八零後更糟更自我的一代人,再加上八零後這代被社會及上一代人批評過多,本能地會覺得你們不是說我們不好嘛,那他們後出生的
  • 被罵慘的90後,可能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人
    原標題:被罵慘的90後,可能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人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相比前幾代人的保守、00後的狂魅張揚,曾被稱為「垮掉一代」的90後,有可能是中國人格發展最正常的第一代人。經歷文革、上山下鄉、大饑荒......時代給我們父輩祖輩們的性格留下了鮮明的烙印,讓他們生活在「二手時間」裡,走不出曾經的記憶。所以看著在物質條件豐裕下成長的90後,他們總愛說:「我經歷的比你慘多了,你現在生活這麼幸福,你在痛苦什麼?」
  • 那些個被罵慘的90後,或許是當下最正常的一代人
    雖然後被闢謠,這段話是為了節目效果安排的,可它的大口氣還是著實讓人心頭一緊。相比前幾代人的保守、00後的狂魅張揚,曾被稱為「垮掉一代」的90後,有可能是中國人格發展最正常的第一代人。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最難的就是不被理解。
  • 90後眼中的90後:最尷尬的一代人
    「尷尬」的一代人。也許邏輯通暢、視角客觀、語言犀利,但這些終究不是一個野生90後發自內心的「吶喊」。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洪泰一位90後女生對於同齡人心理動因,以及由此引發的90後消費行為的思考和分析。你可能會發現世界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像90後這樣「尷尬」的一代人。
  • 90後是被罵的最慘的一代,但是我認為卻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人
    我們這一代人會是至今為止最包容的一代。我們能接受有的人和大部分人活得不一樣,給他們尊重,光這一點我覺得就可以堪稱偉大的進步。一來是因為受教育程度的發展,二來這些年經濟的發展也是助力不小。不為別的,就當作以後可以跟兒子女兒吹噓,你爸爸25歲開了個公司90後承受了80後的謾罵,也知道這種痛苦所以沒有傳遞下去我總覺得這之中有一些平衡點在支撐一代一代這樣走下來,但是又說不好到底是什麼。可能是責任吧,個人責任,父母責任,社會責任。
  • 90後,最幸福又最悲慘的一代。
    90後,指的是在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人。這10年間出生的人趕上了各種好事,也遇見了各種倒黴事。他們吃的好,學的好,享受著科技,體會著國家的發展。同時,他們壓力大,負擔重,活的累,被推著不斷向前發展。下面我們一起來解密,最幸福又最悲慘的一代人——90後。
  • 80、90後青春回憶裡不可缺少的飲料,你喝過幾款?
    80、90年代長大的小朋友,喝過很多現在市面上大部分都買不到的飲料。那些年,那些飲料可謂是我們的最愛,能時不時喝上一瓶,都是很幸福的一件事。1、娃哈哈AD鈣奶這款飲料現在也賣的很好,90後就是喝這個長大的,酸酸甜甜非常沒問。它不僅僅是一款幼兒飲料,成年人也很喜歡。2、旺仔牛奶還記得那個廣告嗎?
  • 一代人的回憶!國產遊戲機傳奇落幕:官網已無法正常訪問
    一代人童年的回憶,小霸王遊戲機團隊解散了。據界面新聞報導,小霸王遊戲機項目團隊已於5月10日解散,直接負責該項目的小霸王上海分公司也已經遣散。目前,小霸王Z加遊戲機官方網站www.playzplus.com已無法正常訪問。
  • 90後一個月工資多少才正常?
    一名90後,大多已經20出頭了,24歲左右的已經大學畢業了,28歲的90後已經工作5年左右了。90後每個月的工資到底多少才算正常?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那麼月薪一萬左右應該才屬於正常標準。因為大城市的消費自然也偏高,在房租花費上就是小城市的好幾倍,所以在大城市裡生活月薪一萬也不一定屬於財務自由。
  • 「被罵慘的90後,可能是最正常的一代人」對於這句話,你怎麼看?
    我只能說,在很多老一代人眼裡,自認為的所謂吃苦,和我們這一代的吃苦,性質就不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懶得去和他們辯解,便成了叛逆,習慣沉默的90後,比任何一代人都要早成熟,早早承擔很多重擔,我們是承上啟下的開拓者,該受的苦沒少受不該受的苦也受了。
  • 「90後是最自私的一代人嗎?」|或許不是,他們挺可伶
    導讀:都說90後自私又懶惰,沒有責任心,沒有敬畏心,欲望成癮,簡直就是最差勁的一代,真的嗎?今天是2019年的最後一天,明天就意味著90後將有人正式步入而立之年了。在此不知應該說一聲恭喜還是道一聲哀哉。
  • 被罵的最慘的90後,現在看來是最正常、最有前途的一群年輕人
    曾經的90後是被罵的最慘的,病態、腦殘都是我們的代名詞。最近很多90後網友正名我們是最正常的一代人首先90後很少罵人尤其是00後,除非遇到他們遊戲的時候特別坑。90後做錯過什麼?好像也沒有90後沒有炒房、沒有跳廣場舞擾民、沒有要天價彩禮90後在職場上和上一代人也是很不一樣的,他們不屑於拍馬屁喜歡說實話,直來直去不會彎彎繞,雖然看起來任性對公司作出的貢獻卻是巨大的
  • 90後童年的「小賣部」裡特別受歡迎的4種零食,你最愛哪種?
    不過就算偶些人額可能仙子阿不吃零食了,小時候卻也還是吃過不少零食的吧,特別是90後,童年小賣部裡,有非常多種那時候非常新奇的零食,它們都非常受歡迎,比如說以下4種,看看你最愛哪種?1、綠舌頭要說到90後們吃的冰棍,可能就不能不提到「綠舌頭」了,這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冰棍,因為這種冰棍就算是放到了太陽下也不會化掉,它實際上算是果凍冰凍成的,所以即便是化掉了,也還是一種味道不錯的零食,不知道你喜不喜歡吃?
  • 「90後」月薪到手4000元,正常嗎?
    90後,每個月淨收入4000元。這樣的收入也算是比較正常的水平,工資收入算是中等水平,不算太高,但是現實中可能確實有很多年輕人拿著這樣的工資收入。90後,年齡跨度還是比較大地,從21歲跨到了30歲。2、90後拿4000元淨收入也算正常90後拿4000元淨收入也算是比較正常的。從上述來看,月淨收入比全部就業人員平均淨收入4900元低一些,但是4000元的淨收入還是比生產以及服務人員平均淨收入3900元稍微高一些。
  • 大頭貼,一代人的黑歷史,一代人的回憶錄
    說到自拍,不得不提及大概十年前的自拍,在許許多多的80後和90後的記憶中,十幾年前,沒有現如今的各種智慧型手機,沒有前置攝像、後置攝像,也沒有網際網路的移動普及的年代,無數的80後、90後已經愛上自拍,也愛上了美顏。因此,大頭貼的出現基本滿足了這一代愛美的年輕人,也應該是最值得回味的自拍方式。
  • 一個尷尬的群體,90後!被黑得最慘的一代!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現在社會中有一個尷尬的群體,那就90後。有人說90後真的太享福了,從小都不用吃苦;有人說90後真是懶撒了,放假就在家躺著不起床;有人說90後真的是太隨意了,一點紀律性沒有。但這些都是90後的錯嗎?未必吧!而且這是錯嗎?未必吧!
  • 「生活感悟」90後,可能是我遇見過最悲慘的一代人
    90後,可能是我遇見過最悲慘的一代人80後已經創業成功,或是歷經多年上升到管理層。只有90後的最尷尬,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崗位,沒有80后豐富的職場經驗,也沒有00後敢闖敢拼的個性。匆/匆/那/年/90後 剛剛就業,卻被通知要延遲退休。南徵北闖為了生計,卻遭受房價上漲。工資上漲的速度,已經負擔不起日常的開銷。
  • 事實證明:「90後」是近50年來最優秀的一代人!
    曾幾何時,90後被扣上了「垮掉的一代」的標籤,是扶不起的一代,甚至被說成是道德缺失的一代。但事實可能不像前輩們說的那樣,事實證明,90後或許是50年來最優秀的一代人。90後是最文明的一代很多90後網友特別不能理解:每天在人們工作、休息時間大跳廣場舞的不是他們,碰瓷專業戶不是他們,不讓座就大罵乘客的不是他們,碰瓷耍無賴的不是他們,亂建強拆的不是他們,無視食品安全法生產黑心食品的也不是他們,那麼90後怎麼就成了最惡的一代人了?
  • 二胎政策已開放,為何90後的丁克一族越來越多,他們在害怕什麼?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後,我國漸漸放寬了二胎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夫婦生育二胎,一定程度上讓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得到改善。然而二胎政策對於如今到了適婚年紀的90後一代人來說,卻基本沒啥作用。很多90後普遍結婚時間晚,生小孩的時間更晚,更甚者有的家庭根本就沒有要小孩,造成丁克一族的社會現象越來越多。對於90後而言,所謂的二胎開放政策形同虛設,他們在害怕什麼呢?
  • 90後職場人,你真的夠努力嗎?
    加班一些70後朋友,職場經驗更豐富,人生的道理自然也比我們懂得多,也看得更清楚。老同志建議我們要去提高自己,鍛鍊自己的能力,不能輕易叫苦叫累,世上沒有容易又核心的東西。這一點作為正常職場人,我們都是可以理解的並且認同的,企業的目標是盈利,這有這樣,員工的福利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