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奈雪百果園,為什麼都在深圳?-虎嗅網

2020-12-21 虎嗅APP


2020年是波折的一年,但對新消費項目來說,是一個大年。據媒體報導,喜茶即將完成高瓴資本領投的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或超過160億元。而競品奈雪的茶,即將完成深創投領投的近億美元的融資。而在這之前,百果園前後已經融資近20億。

 

這三個新消費獨角獸,都有著共同特點:與吃尤其是水果有關、年輕消費群體為主、信息化程度高、外賣做的不錯、他們總部都在深圳,都是在深圳發展壯大向全國擴張,這是巧合還是必然?

 

年輕人最多的一線城市


年輕人的特點就是,喜歡嘗試新鮮事務,當下的90、95後年輕人關注消費品質,注重個人享受,喜歡追趕潮流。這個群體也是社交媒體上,病毒式傳播新事物品牌的最佳載體。一個新消費的品牌,佔領了年輕人群體,也就在市場上有了立足之地。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在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從常住人口年輕人佔比來看,深圳市比例最高,62.9%,北京43.0%,上海49.4%,廣州56.2%。2017年,深圳市人口年齡中位數為31.95歲。全國的人口年齡中位數超過37歲。

 

根據36氪發布的《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90後消費者已成為新式茶飲主流消費人群,佔整體消費者數量的50%。」從這個角度來看,深圳的年輕消費者是最佳的產品體驗和消費、傳播的切入點。


 一線城市年輕人佔比圖(19~34年齡段)


文化傳統和飲食習慣


關於新消費的創業類型,有個粗略的分類,就是玩的用的大多在北方,比如北京的泡泡瑪特。而與吃有關的多在南方,比如深圳的奈雪、喜茶、百果園,廣州錢大媽等等。深圳屬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 23.0℃,溫和和炎熱天氣為主。和其他城市比起來,沒有冬天低溫的限制,全年都非常適合消費水果、奶茶等。

 

廣東歷來有飲茶的傳統。在廣東,中草藥的涼茶和茶葉的茶水都很流行。廣東人喜歡喝各種中草藥燉煮的涼茶,包括苦的、甜的。這是一種傳統文化。廣東省是中國茶葉消費第一大省,本地年產茶葉5萬噸,但消耗量就超過10萬噸。人均茶年飲用量位列世界第一,超過2000克/年。而喜歡喝下午茶的英國人,年消費量是1940克。

 

廣東也是水果消耗第一大省。2019年,天貓公布水果消費數據:「水果消費能力方面,用戶購買量則與地區發達程度成正比。廣東成為水果消費第一大省,水果訂單超過第二名的浙江2倍。」國內消費的大量熱帶水果,比如芒果、榴槤,是需要從國外進口的。目前我國進口水果最多的四個國家,分別是越南、菲律賓、泰國和智利。其中前三個從地理位置來看,離深圳相對較近,彼此有多年密切的貿易往來。而奶茶消費數據顯示,不論是奈雪還是喜茶,線上銷量前三名均為水果茶。比如喜茶的芝芝芒芒。這種地緣優勢和消費習慣的基礎,非其他城市可比。

 

深圳城市的特殊結構


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裡,深圳是最年輕的。到現在只有40年發展歷史。沒有歷史的約束,在規劃上主要學習了新加坡等國際城市,「規劃了中軸線、方格路網。整個城市採用組團式的布局,形成帶形城市工業區。」設計上更多偏助於實用主義和商業化,生活氣息較弱。不像北上廣,既有寬闊的長安大街,也有塞滿了各種小店子的老街和胡同。

 

在深圳市區,主要是除了在上下沙和白石洲等正在被拆遷的城中村,市區小街道不多,更沒有其他城市密集分布的冷飲和小店鋪。主要是以寫字樓、現代化的社區為主,密集化程度非常高。這不利於單體小店的生存,但有利於資本密集度高、品牌連鎖化、定位於城市白領和年輕人的喜茶奈雪百果園擴張。

 

在誕生了「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的深圳,消費者們生活節奏很快。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深圳極少看到到店消費早餐,都是打包。而提供早餐的多數也是KFC、永和等連鎖店,分布在南山和福田的辦公區等。這樣的特點,深圳成為了線上和外賣接受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有個有意思的現象。深圳成了生鮮和外賣項目全國拓展的實驗基地。2019年,美團、盒馬、餓了麼、蘇寧、叮咚買菜、樸樸超市。這些大本營不在深圳的外地公司,在拓展生鮮業務時,幾乎第一站都選擇了深圳。這和外賣佔比高的喜茶奈雪百果園的業務拓展高度契合。據媒體報導,百果園2020年要「實現40%線上銷售佔比目標。」

 

新生活方式的橋頭堡


在過去的20年,包括奶茶在內的很多港臺的飲食習慣和新生活方式,都是通過深圳傳到內地更多城市的。1987年,臺灣地區的春水堂發明了珍珠奶茶。三年之後,珍珠奶茶傳到了香港地區,因為香港和深圳僅僅一河之隔,加上當時開廠和貿易往來,這種飲料很快就傳到深圳,進而北上發展,傳到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

 

在臺灣人發明了新奶茶之後,也是順著這個傳播軌跡開始在內地發展。1996年,一些來自臺灣的奶茶品牌,開始在珠三角廣州深圳等城市迅速普及,再傳到其他城市,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而在2010年,臺灣地區的貢茶進入內地,就是在深圳成立了漾漾好公司,作為大陸地區運營總部。深圳是港臺奶茶進入內地城市的橋頭堡。而比較西化的生活方式,比如漢堡和星巴克咖啡,則是從北京和上海開始向全國蔓延的。這也成為了喜茶奈雪等新消費項目的擴張路徑。

 

供應鏈和信息化優勢


天圖資本投資管理合伙人潘攀,主導投資了奈雪和百果園等項目,他在接受虎嗅大灣腹地的訪談時說,「每天賣出上百萬杯的奶茶,表面上看是拼的營銷、口味、店員服務,但實際上背後是信息化管理能力,供應鏈的整合和配套能力。」

 

所有新消費和零售項目,短期拼的是營銷,中期看產品,長期看的就是供應鏈管理能力。供應鏈其實是包括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商流的四流合一過程。比如喜茶的茶葉部分來自印度,芝士來自澳洲,水果來自越南等地。對物料和訂單的供應鏈把握,成為新消費項目競爭的核心能力之一。

 

早在1998年3月,全球知名諮詢公司PRTM進行的一項有關供應鏈管理的研究表明,「通過實施完整的供應鏈管理,企業發貨能力提高16%~18%,庫存減少25%~60%,訂貨完成周期縮短30%~50%,預測準確性提高25%~80%,總體生產率提高10%~16%,供應鏈成本降低25%~50%,訂單滿足率提高20%~30%,填充率提高20%~30%,產量提高10%~20%。」

 

深圳靠近港澳、東南亞等地,是國內國外物流的一個重要連接點。長期的外貿進出口,進化出了成熟的供應鏈。現代化的供應鏈,涉及到信息監控、冷鏈管理、運力調配、算法優化、B端C端等多渠道多途徑管理。沒有歷史積累和行業的馴化,很難一蹴而就,城市的供應鏈成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進化。這會成為選擇城市的重要門檻之一。國內最好的快遞公司——順豐總部就在深圳南山,這就是例證之一。

 

深圳是騰訊的大本營,微信在相鄰的廣州。微信為包括新消費在內的零售業,提供了信息化的基層管道,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信息化改造和升級。利用這種本地化便利性,百果園等公司相對其他地域企業,在移動網際網路的信息化管理上會有一些優勢。它成為了騰訊微信對外推出的第一批信息化標杆型企業案例。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部分新消費企業,有更大意願和動力去做信息化改造和升級。而便捷的消費體驗,會更好地贏得年輕人的擁躉。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深圳是一座創業之城,創業生態比較好,匯集了全國各地的人才,鼓勵創新創業,對失敗和新事物都很包容,深圳的政府扶持也比較多。同時資本密集,包括關注新消費的天圖資本、深創投等機構總部都在深圳。這為新消費項目和行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支持和助力。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都不敢漲價,為什麼喜茶和奈雪就敢?-虎嗅網
    同樣是年輕人的心頭好,也同樣是漲價,為什麼一邊又是道歉又是降價,另一邊卻無動於衷呢?DT君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喜茶和奈雪頂住了來自於輿論的壓力,是真的迫於生計?還是因為確實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我們決定用數據幫大家探探路。
  • 奈雪的茶和喜茶為什麼都在進軍零食領域?
    圖片來源:奈雪的茶 奈雪夢工廠店是該品牌於2019年11月15日在深圳海岸城購物中心開出的一家1000平米門店,擁有茶飲、烘焙、酒屋、餐廳、零售、文創等多個業態,售賣1000多種產品。許多奈雪的茶希望觀望消費者反映的產品,會先在這家門店裡試驗。 奈雪此次正式推出的零食系列產品也是如此。
  • 海底撈都不敢漲價 為什麼喜茶和奈雪就敢?
    (原標題:海底撈都不敢漲價,為什麼喜茶和奈雪就敢?)同樣是年輕人的心頭好,也同樣是漲價,為什麼一邊又是道歉又是降價,另一邊卻無動於衷呢?我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喜茶和奈雪頂住了來自於輿論的壓力,是真的迫於生計?還是因為確實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我們決定用數據幫大家探探路。顯然,價格會影響大部分人的消費行為。
  • 海底撈都不敢漲價,為什麼喜茶和奈雪就敢?
    喜茶和奈雪也以「優質原材料及物流價格上調」為由回應了漲價,但並沒有像西貝和海底撈那樣回調價格。同樣是年輕人的心頭好,也同樣是漲價,為什麼一邊又是道歉又是降價,另一邊卻無動於衷呢?DT君(ID:DTcaijing)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喜茶和奈雪頂住了來自於輿論的壓力,是真的迫於生計?還是因為確實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我們決定用數據幫大家探探路。
  • 創始人朋友圈點名開懟,喜茶、奈雪の茶為什麼終有一撕?
    和喜茶相比,奈雪の茶的出身似乎更加「優越」。一方面,奈雪の茶自打成立,就在深圳這座消費力和消費理念都領跑全國的城市。另一方面,創始人彭心曾是深圳一家公司的IT總監,她的丈夫、合伙人趙林,是深圳餐飲界的一員老將。相比起來,喜茶90後創始人雖然可能更懂年輕人,但經營層面可能略顯稚嫩。但從拓展速度來看,喜茶比奈雪の茶要領先不少。
  • 奈雪向上,喜茶向下?
    文|時趣喜茶和奈雪是新茶飲行業的重要頭部品牌,且均發跡於廣東。2011年喜茶在江門發明的奶蓋茶正式打開了新茶飲行業的市場,2015年奈雪成立並將新茶飲搭配軟歐包,俘獲了不少年輕白領。但如今,喜茶和奈雪似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似乎也意味著二者對於新茶飲未來的判斷及思路的不同。
  • 同樣是聯名推新,喜茶「大罐養樂多」為什麼完勝奈雪出品?
    話說回來,喜茶和奈雪在產品上有些同質化倒是事實。尤其是當季的水果茶系列,雙方在近期都推出過荔枝和楊梅茶飲。近日,喜茶和奈雪再次在時令水果選擇上「撞車」,然而在產品推廣上,卻呈現出不同的效果。這一局,喜茶完勝奈雪的茶!同樣是聯名石榴產品為什麼喜茶大勝奈雪?一樣是聯名產品,一樣是石榴茶飲,喜茶和奈雪的傳播效果卻大相逕庭,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奈雪、喜茶「交卷」!創始人都怎麼說?
    去年3月下旬,奈雪的茶宣布完成A+輪數億元融資,完成融資後,奈雪的茶估值達到60億元。較好店每天的營業額都在10萬元左右,按照客單價每杯28元來計算,每天能賣出4000杯左右。2018年,喜茶門店數量達到163家,一年的時間,新增近百家門店。
  • 喜茶、奈雪的茶、快樂檸檬、蜜雪冰城......這屆茶飲品牌為什麼紛紛做副牌?
    來 源:新消費內參作者:fifi首先,我們盤點一下有哪些茶飲企業在做副牌,這些副牌你是不是都知道? 1、喜茶 「喜茶熱麥」是喜茶旗下的烘焙品牌,除了茶飲之外,還銷售軟歐包,並且歐包的製作全部在店裡完成。
  • 奈雪的茶、喜茶即將赴港上市?奈雪官方:並無相關計劃
    來源:藍鯨財經9月8日,據媒體報導,某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奶茶連鎖公司喜茶與奈雪的茶尋求於2021年在香港上市,分別籌資4至5億港元。藍鯨記者就此聯繫了兩家公司進行核實,奈雪的茶表示,關於上市傳聞,奈雪目前並沒有相關計劃。現階段公司的重心都在產品研發、供應鏈加碼以及推動數位化進程等方面。喜茶方面表示暫無任何回應。公開資料顯示,喜茶HEYTEA隸屬於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立於2012年,原名皇茶ROYALTEA。
  • 「喜茶」、「奈雪的茶」,傳考慮明年香港IPO上市
    據新浪港股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奶茶連鎖公司喜茶與奈雪的茶尋求於2021年在香港上市,分別籌資4-5億港元。此前奈雪的茶曾傳赴美上市,但受瑞幸事件影響,轉投香港上市。對此消息,據澎湃新聞描述,喜茶方面表示不做評論。而奈雪的茶則回應暫不評論市場上的相關流言。
  • 差評揭秘:奈雪5項指標完勝喜茶|喜茶|奈雪|茶顏悅色|蜜雪冰城
    NCBD(餐寶典)即將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茶飲差評大數據分析與研究報告》,報告涉及的品牌有:喜茶、奈雪の茶、茶顏悅色、7分甜、1點點、書亦燒仙草、悸動燒仙草、古茗、益禾堂、CoCo都可、蜜雪冰城、茶百道、本宮的茶、甜啦啦、新時沏、一隻酸奶牛、吾飲良品。本文是該報告的第一部分內容節選。
  • 奈雪和喜茶在朋友圈開撕,網友圍觀:秀恩愛罷了、星巴克勝
    走著走著,抬頭瞧見名為「喜茶」的飲品店,逛著逛著又會適時地發現了飲品店 「奈雪の茶」的身影。正當你口渴時,這兩個哪個才是你的心中選擇呢?內心的掙扎就如最近發生的奈雪和喜茶在朋友圈互撕事件,如果是你,又會站哪邊?下面一起來看看。
  • 喜茶推副牌「喜小茶」 這招奈雪的茶早就玩過了
    喜茶子品牌「喜小茶」 瞄準低線愚人節前一天,記者獲悉喜茶將開啟新品牌「喜小茶」,目前,喜小茶微信、微博等平臺均已上線,線下實體店僅在深圳福田華強廣場開出一家。記者4月2日來到現場,看到醒目的廣告牆甚是惹眼,在經過一周的高調刷屏後,喜小茶門店終於在4月3日正式營業。
  • 從喜茶到奈雪的茶 新式茶飲都流行過哪些產品?
    (圖為奈雪寶藏茶系列部分產品圖片來源:奈雪的茶微博)巧的是,兩大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和「喜茶」最早殺出重圍的都不是奶茶品類。喜茶首創「奶蓋茶」,奈雪則是通過「鮮果茶」領創「茶飲+軟歐包」雙品類模式。可見即便位列新式茶飲頭部也不能迷信「一招鮮吃遍天」,及時預判行業風向,不斷豐富產品線才能常立潮頭。喜茶的營銷手法已經熟能生巧,上個月「要啵啵不要奶茶」的梗再次登上熱搜,不著痕跡的用「波波」替代掉了「奶蓋茶」在受眾心中的品牌認知。
  • 喜茶和奈雪的茶尋求2021年在港上市?回應來了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昝慧昉1喜茶、奈雪的茶再度被傳將赴港IPO。9月8日,港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喜茶和奈雪的茶正籌備在香港上市,上月已先後與多家投行接洽,遴選承銷團安排明年香港上市事宜,預計各募資達4億至5億美元(約27.3至34.2億人民幣)。其中,喜茶去年底就已計劃赴港上市,於上月接觸投行商討上市事宜;而奈雪原本計劃赴美國上市,但受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風波影響,決定轉戰香港。
  • 喜茶、奈雪的茶,爭奪「新式茶飲之王」的樣子有點好笑
    「除了杯子不一樣,好像其他哪兒哪兒都一樣」,也有網友這麼評論。喜茶和奈雪的茶一開始都是以高端、年輕、網紅等關鍵詞為定位,切入茶飲文化市場,用拓賽道、玩跨界、拼營銷的打法鞏固自己的地位。兩家主攻陣地均在一線城市,最重視深圳和上海。在開店選址上,喜茶和奈雪的茶門店基本都集中在內環,多在一些高端購物中心和寫字樓附近,走精品、高端化的路線,主打商務白領人群。
  • 為什麼喜茶和奈雪的外帶袋子,你都捨不得扔?
    茶飲品牌喜茶曾在2019年推出過11款不同的包裝袋。奈雪の茶(以下簡稱「奈雪」)在品牌粉絲的呼應下,出了一則官方視頻,來告訴大家如何獲取自家的外帶保溫袋——除點外賣外,還可以去門店直接購買,小號袋子2元,中號4元。對於這些品牌來說,外帶袋子除了它本身便於攜帶產品的功能之外,它更多的作用是「移動廣告牌」。
  • 喜茶、奈雪的茶,你們爭奪「新式茶飲之王」的樣子有點好笑
    「除了杯子不一樣,好像其他哪兒哪兒都一樣」,也有網友這麼評論。喜茶和奈雪的茶一開始都是以高端、年輕、網紅等關鍵詞為定位,切入茶飲文化市場,用拓賽道、玩跨界、拼營銷的打法鞏固自己的地位。兩家主攻陣地均在一線城市,最重視深圳和上海。
  • 「喜茶」「奈雪的茶」雙雙尋求上市,誰會成為茶飲市場星巴克?
    據悉,中國頭部奶茶品牌喜茶與奈雪的茶尋求於 2021 年年底前在香港上市,近期已先後與多家投行接洽,遴選承銷團。喜茶HEYTEA創立於2012年,原名為皇茶ROYALTEA,為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以各類休閒飲品為主打產品的直營連鎖品牌。喜茶的消費群體主要以集中在白領階層與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一代。 2018年起,喜茶開始進軍海外市場,先後於香港和新加坡開設門店。據相關資料披露,喜茶目前為止已經成功完成三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