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 <05> 新時代 新格局 新發展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2020-12-26 西安日報


  圖為論壇現場。(記者 李安定 攝)

  ■記者 王超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是文化的傑作,西安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著7000多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在這裡文化是最好的城市名片。

  在資源稟賦、遺存豐厚的歷史文化薰染下,西安的城市發展得到了顯著提升。去年以來,西安市文化產業持續保持迅猛發展的態勢,在全省2017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為城市競爭力的提升注入了不竭的再生動力。

  5月12日下午,由陝西省委宣傳部主辦、西安市委宣傳部承辦、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協辦的「2018絲路國際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峰會——文化產業與城市發展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辦。論壇上,中國傳媒大學範周、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中央財經大學魏鵬舉、清華大學張錚、文化學者肖雲儒等專家以「文化產業推動城市發展『三步曲』」「新一線城市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及評測」「『一帶一路』與西安文化產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互聯生態下城市文化生產與消費的微觀邏輯」「發揮優勢促進西安發展」為主題打開思路暢所欲言,說出了對這座城市的期待和希冀。為促進西安文化產業發展和推動城市文化建設建言獻策。

  西安要加力、加速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產業在城市競爭力提升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西安作為陝西文化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在全省佔有重要地位,是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動力引擎,在全省起到了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彬說。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鍵在致辭中表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西安有條件、有基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西安有責任、有機遇;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西安要加力、要加速。必須擔當起歷史責任,紮實工作,奮力追趕超越,不斷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西安貢獻!

  堅持「文化+旅遊」的發展戰略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範周說,劉易斯曾經說過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如今,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城市經濟結構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要想讓文化產業推動西安城市發展,首先,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文化創新,提升城市幸福感,堅持「文化+旅遊」的戰略布局。其次,要立足城市文化資源,煥發城市的青春活力,西安在這樣一個歷史變化當中,一定要把資源的優勢完美轉化,突破發展。文化產業是一個城市的「精氣神」,在城市空間中,獨特的文化地標賦予了整個城市強烈的文化底蘊。一件成功的文化地標不僅可以依靠自身的內涵與人們進行交流,而且還能烘託整個城市的氛圍,與之共融。規模大、級別高、影響力深遠且關注度廣泛的文化活動,能迅速提升城市競爭力,塑造城市及形象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調動城市的許多資源。

  範周表示,現在的西安「鮮活」「會玩」,如今伴隨著直播、短視頻的興起,城市營銷也變得更加多元化。比如,參與當地的特色節日直播,讓那些沒能參與的人第一時間看到並介入盛況,更有代入感。另外現在的抖音西安也頗具盛名,4月19日,西安市旅發委與抖音短視頻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計劃將基於抖音的全系產品,在世界範圍內宣傳推廣西安的文化旅遊資源,進一步擴大西安作為「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提高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今搜索抖音西安、重慶,參與話題的人數遠遠超過其他城市,而西安的參與人數達8萬人之多,排名第一。最後,挖掘城市人才富礦,讓這些資源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創意與動力,培育新興創意階層。

  文化產業大提升文化資源需升級

  「我們的西安正處在走向國際化大都市的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需要我們將文化產業資源為主的發展,變為資源走向產業化的結構,在更高的市場化程度下,在金融推動下,使我們的產業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將文化資源升級為更多的文化可能性,使科技、創新等元素融入進來,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可以發展數位化的絲綢之路、人工智慧方式、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方式等。」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說。

  需要重新發掘古都的發展結構

  「西安近幾年來發展形勢非常好,先不去列舉我們獲得的走進中心城市、城市群、自貿區、高新產業各個方面的東西,西安市的氣氛是在一個要騰飛的狀態,在此基礎上,如何讓這一鍋水沸騰?」文化學者肖雲儒表示,首先,我們需要重新發掘西安作為一個古都的發展結構,古長安的很多城市要素正在我們今天努力實現的過程之中,比如我們現在正在搞米字形的高鐵和風字形的高速,比如這些年的招才引智戰略和我們提出的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其次,我們要以來路思維作為資源思維,以去路思維作為市場思維,實現資源、文化、發展從「來到去」的整體發展。最後,跳出套現思維,追求後局思維,克服尋路思維,弘揚闖路思維。

  關注互聯生態下的城市文化生產與消費

  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錚說:「從城市的文化生產和消費微觀的角度來講,我們看到有三個點,一是文創產品的開發與消費,旅遊產品研發是其中一個。二是藝術化的社區也能夠建立願景,對於凝聚地方感促進藝術和地方的互動有很大的幫助。三是年輕人的產業發展,面向年輕人的二次元的一些文化的發展,對於地方文化產業的活躍具有非常強的作用。這些文創產品的開發、藝術社區和二次元的文化,對於一個地方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西安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統籌大格局

  「從中國古老的文化夢想來看,在『一帶一路』這樣總體的倡議格局下,西安可以這樣來定位:中國西安,天下長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目前的西安,文化旅遊業態發展最顯著,演藝娛樂業態依託旅遊形成比較好的商業模式,文創產品及其營銷成為熱點,文化投資與運營剛剛起步,網際網路+文化業態備受關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說,在這樣的文化境遇下,西安需要統籌大格局,對盲目跟風倉促上馬的項目進行規範,以文化交流與人才互培作為先導,支持文創行業先行;還需要發揮產業資本力量,探索大企業、大項目、大資本聯袂出航模式;充分推動網際網路金融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拓展跨國合作的文體旅PPP模式。

相關焦點

  • 版次: <02> 要聞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集團把黨建工作融入到治療、經營、發展的全過程,黨組織凝聚力切實增強,黨員示範帶頭作用競相發揮,有力推動了天佑醫療集團的快速發展。醫院門診量較同期增長了26.25%;初診人次同期增長75.11%;複診人次同期增長72.82%;住院病人同期增長了17.92%;經營業績同期增長44.08%。」
  • 原解放、文新集團合二為一 上海報業集團今日成立
    應勢而動   上世紀末,由文匯報和新民晚報聯合組建而成的文新報業集團、以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為主報組建的黨報集團先後成立,形成了各有特色、適度競爭的格局,十多年來取得了改革的先發效應和突出業績。   網絡時代,新媒體的崛起使上海的兩大報業集團遭遇了與國內外紙媒同樣的挑戰,現有的體制機制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發展。
  • 版次: <05> 我們的節日清明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西安交警公布全市主要祭掃點易堵路段與分流路線,並建議市民朋友提前做好線路規劃,儘量選擇免費公交綠色出行。  高橋墓園  唯一可通達高橋墓園道路為半引路。該路段為雙向兩車道,三殿至東月路(灞橋段)全幅為三車道,多處坡陡彎急,難以滿足高峰車流量通行需求。
  •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打造「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園」
    浙江日報杭州10月10日訊 杭州下城區今天授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園」稱號,雙方同時籤署「深化共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舉是浙報報業集團和杭州下城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
  •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與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攜手打造「大灣區...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共建的「大灣區新知」網絡專題在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正式上線。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紅兵,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黃常開出席專題線上開通儀式並致辭。
  • 版次: <06> 專版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在西安不少市民眼中,陝西錦翔飯莊有限責任公司是有名的清真餐飲,熗鍋魚誘人回味;也是有名的愛心企業,堅持開展「關愛環衛工、幸福在古城」活動,5店聯動,連年請千餘名「城市美容師」就餐。
  • 版次: <06> 綜合新聞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11月9日,西安旅遊集團在太平國家森林公園舉辦「119」消防宣傳日景區森林火災和酒店客房火災應急演練活動。
  • 版次: <06> 神州聚焦·體育新聞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不一般的電影市場——  數字:國慶檔電影票房50.5億元,創同檔期歷史新高 鏡頭:電影院觀眾爆滿,淚水與掌聲交織  舉國歡慶,盛世華典。國慶閱兵和一系列主旋律「燃情」影片,將全國人民的情緒帶到「沸點」。  「昨晚11點多散場,毛孔裡都是感動和笑。
  • 版次: <08> 品鑑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投稿地址:西安市南二環太白立交東南角《西安日報》  體育專副刊部  肖雪 收  郵       編 : 710068  郵       箱 : 271077597@qq.com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西安市第一醫院設有無碼登記通道   掃碼支付、線上購票、預約掛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記者走訪發現,在西安,老人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出行基本不受影響,但就醫、去銀行存取錢等還是會遭遇不少困擾。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發力,才會不把老人「甩」到「智能化時代」之外。
  • 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建社70周年"教育新傳媒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12月8日,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建社70周年「教育新傳媒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南京召開,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等領導出席會議並講話
  • 傳媒為「媒」,浙報新幹線牽手遼寧北國文投成立數字經濟基金
    世界浙商網訊(《浙商》記者 陳曉)當前,全球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突破爆發的交匯期,以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構建與物理世界映射的數字世界。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下,將衍生出一大批數字世界的投資機會。
  • 永鴻集團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籤訂戰略合作
    永鴻集團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籤訂戰略合作來源:聯商網2018-09-19 14:35改革開放四十載,江蘇品牌的發展站上新的風口,2018年7月,「江蘇品牌賦能計劃」正式啟動,9月18日,江蘇永鴻控股集團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印度報業求新求變漸成風 發展潛力巨大
    去年12月,論壇集團旗下的美國老牌報紙巴爾的摩太陽報終於在重壓之下申請破產保護。歐洲許多報紙媒體的日子也不好過。那麼,作為亞洲的報業大國,印度情況又怎麼樣呢?印度報業從去年到現在經歷了一個從厚變薄、又逐漸轉厚的過程。金融危機發生後,印度很多報紙開始削減一些不必要的版面,像印度時報的新德裡城市版最多時可達20多頁,到12月份最少時只有4頁。
  • 版次: <01> 封面新聞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要積極出臺各類政策,大力探索醫養結合、養老護理保險等模式,激勵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和民營機構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提高養老服務市場化水平。要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供更加精準的多樣化服務,全力提高服務標準和水平,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有溫暖有尊嚴的養老服務。
  • 工作動員培訓電視電話會議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會議強調,要全面夯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切實加強換屆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各區縣(開發區)黨(工)委主體責任,換出新班子、新氣象、新作為,為奮力譜寫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 最新全國報業十強出爐|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名次再攀升
    收入和利潤的高速增長反映了新聞出版產業在國民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仍然保持了較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總體經濟規模最強的前十家報業集團是?   採取同樣評價方法,報刊出版集團總體經濟規模的前10位降序排列依次:為上海報業集團(由原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合併而成)、成都傳媒集團、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山東大眾報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和江蘇新華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上海報業集團社長裘新:在融合發展中鞏固拓展主流輿論陣地
    一、道正聲遠,唱響核心價值主旋律總書記提出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遵循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海報業集團確立了「道正聲遠」的企業精神。
  • 山西太原日報報業集團改革成效顯著:發展路子越走越寬(全文)
    山西太原日報報業集團(以下簡稱「太報集團」)的改革成績單,文化體制改革使太報集團主旋律聲音格外強勁,事業發展的路子也越來越寬。 發展多元化經營太報集團黨委委員、《太原晚報》總編輯王福慶表示,近幾年集團人心齊人氣旺,事業正進入快速發展的上升通道。「其中的關鍵是按照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在各個領域全方位堅持改革創新,並由此形成了一套新的運行體系。」
  • 版次: <08> 家在社區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