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許立志的詩歌

2020-12-04 當代文學評論

他們都說

我是個話很少的孩子

對此我並不否認

實際上

我說與不說

都會跟這個社會

發生衝突

許立志的詩歌——《衝突》。

這首詩歌算不算好呢?筆者覺得剛看的時候,確實很震驚。尤其是對於那些話少的人來說,更能產生共鳴。

筆者不會寫詩歌,以前寫了一點,馬馬虎虎,只不過在論壇上取得了一點成績。但畢竟是懂點文學,就算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了。不過我不想從詩歌藝術上去評論這首詩歌。這首詩歌寫得好,但寫得不是特別好。

有人說,詩人許立志矯情,現在在富士康工作的工作的工人,並沒有像他寫得那麼不堪。一個年輕人,受點苦就叫嚷,不是矯情是啥。

這麼說也不是沒道理,沒有大本事而做工人的年輕人多了去了,也沒見人家喊苦喊累。所以呢,我覺得他這首詩歌(或者其他的詩歌),應該改改的。比如他不應該在詩歌裡面那麼明顯地表達苦悶,而應該只寫那些機器,還有是如何幹活的。這一點,他應該向餘秀華學習。假如餘秀華來寫肯定不這麼直截了當地表達情感了。

一首詩歌,只通過描寫環境就可以讓讀者在字裡行間來表達那種苦悶。

詩人的苦悶不是單純由工作引起的,而且詩人也不需要同情,因為同情一般都是居高臨下的。其實許立志如果不讀書,不會寫詩,他做工人不會感覺苦。但是誰讓他一邊幹著勞力活(聽說並不是太勞累),一邊又是個知識分子呢。我相信這個知識分子和他的同事一定沒話可說,因為沒共同語言。

相關焦點

  • 許立志最後三首詩歌
    許立志簡介:許立志,1990年生,廣東揭陽人。喜愛文學,尤愛詩歌。作品見於《打工詩人》《打工文學》《特區文學》《深圳特區報》《天津詩人》《新世紀詩典》等,生前在深圳打工。許立志最初寫的幾首詩發表在《打工詩人》上。
  • 許立志的痛苦跟什麼有關
    工廠的活是許立志痛苦的原因,但怕也並非是全部原因。比如有人說,你覺得某工廠的工作不好,可以換個工作啊。或者說,在這個工廠沒什麼不好的,你幹完了活,跟大家聊聊天啊,等等。但我想,許立志的痛苦雖然來源於枯燥無味的工作,但是他內心的世界沒法找人訴說。有人說,如果許立志不會寫詩歌,那他可能活得久一些。
  • 殺死一個詩人——打工詩人許立志的生命與詩
    許立誌喜好文學,尤愛詩歌,其詩歌生涯開始於2010年左右,作品見於《打工詩人》《打工文學》《特區文學》《深圳特區報》《天津詩人》《新世紀詩典》等。在許立志辭世之後,詩人秦曉宇將其生前寫就的共一百九十五首詩進行篩選,最終選取一百八十七首詩進行整理並出版,取許立志最後一條微博中的「新的一天」為詩集名稱。
  • 許立志詩集將在墨西哥出版
    打工詩人許立志 2015年初,墨西哥漢學家Radina博士從新聞中了解到許立志的生平和詩作她開始收集相關資料,並和許立志詩集的選編者秦曉宇取得聯繫。Radina決定將許立志詩集《新的一天》全部翻譯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今年6月,她已經在「東亞與拉美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許立志的論文(10月在墨西哥城城舉行的「文學翻譯國際會議」上,她還要發表另一篇關於許立志的論文)。此外,她已經翻譯了許立志二十幾首詩,發表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詩報》電子版上。
  • 許立志丨詩十首
  • 悼念打工詩人許立志
    許立志,90年生,廣東揭陽人,高中畢業後在工廠打工,於2014年10月1日墜樓身亡,警方疑為自殺。許立志清明節了,紀念一下他。許立志,算是用生命在傾訴和抗議吧。
  • 許立志詩集《新的一天》| 一日一書
    新的一天作者: 許立志 著 / 秦曉宇 編選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出版年: 2015-3 2014年9月30日下午近兩點,九零後許立志從深圳龍華一座大廈的十七層一躍而下,10月1日0點0分,他預設了定時發送的一條微博「新的一天」,準時發布於他已辭別的這個世界的新的一天。
  • 詩人之死——《新的一天》許立志
    詩人之死——《新的一天》許立志一顆螺絲掉在地上在這個加班的夜晚垂直降落,輕輕一響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像再次之前某個相同的夜晚有個人掉在地上——《一顆螺絲掉在地上》許立志>2014年9月30日下午近兩點,打工詩人許立志,在深圳龍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 勞動論|紀念許立志:從「打工文學」到「工人文學」的可能
    本文轉載自《哈扎爾學會》,原題為《關於許立志之死的一場推理遊戲:兼論從「打工文學」到「工人文學」的可能》。作者的話暨補論:本文寫作於2015年夏天。換言之,我們要試著回答的問題是,許立志的死,和許立志的詩,以及許立志的身份認同之間的關係。推理的主要依據當然是許立志的詩歌;此外還免不了要參考一些和許立志有著類似經歷的詩人的詩歌;這些詩歌是調查許立志之死原因的寶貴證詞,讓我們把指向某一推論的比較有力的證詞分別歸納一下,再進行一些必要的分析吧。
  • 讀睡詩評:《悼許立志》獲獎點評欣賞
    本期詩歌題記:深圳打工詩人許立志年僅二十五歲跳樓,令人嘆惋,是社會扼殺了天才,還是天才厭棄了世界?……如此,我所能做的,僅以一首薄詩為奠。《悼許立志》文/華靈一朵花的凋謝並不減淡春天的嫵媚一顆星的隕落並不渺暗夜空的光輝
  • 沈浩波:談談餘秀華的詩歌以及大眾閱讀口味|鳳凰詩刊
    為世紀初席捲詩壇的「下半身詩歌運動」的重要發起者。2004年,受邀到荷蘭與比利時舉辦專場詩歌朗誦會。出版有詩集《心藏大惡》、《文樓村記事》、《蝴蝶》、《命令我沉默》。曾獲第11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人民文學》詩歌獎;《十月》詩歌獎;中國首屆桂冠詩集獎;首屆「新世紀詩典」金詩獎;第三屆長安詩歌節·現代詩成就大獎等。同時,作為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創始人,是國內最著名的出版人之一。
  • 許立志詩選: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 | 鳳凰詩刊
    許立志(1990—2014),廣東揭陽人,高中畢業後即開始打工生涯,四處漂泊四海為家,2011年到深圳打工至今,喜愛文學,尤愛詩歌,少數作品散見於《打工詩人》《打工文學》《特區文學》《深圳特區報》等刊物
  • 雲南易門許躍宇詩歌《牛》
    第三屆左龍右虎國際詩歌大賽參賽作品《牛》文/雲南易門許躍宇牛犁像把枷鎖是季節的象徵
  • 關於詩歌/邢德朝
    關於詩歌文/邢德朝關於詩歌的話題是關於思維與空間的話題是關於激情與夢想的話題詩歌是理性的火海在廣闊無限的草地上可以放飛在一往無際的海洋裡可以放飛在萬裡無雲的天空中可以放飛詩歌是展翅的雄鷹>可以飛翔在天邊田間地頭可以觀覽天地間的美景可以收容萬物間的精華詩歌是情感的火花而不是擺弄文字的遊戲更不是桌上平靜的一杯水也不是乾涸無味的塑料花詩歌,是心靈深處的訴說詩歌,是精神生活的唱片詩歌是熱血強勁的奔放詩歌是每個人生命的贊禮
  • 關於修道該如何立志的問題
    立志,為天下第一等事,上士之為也。昔真武祖師棄太子之位,舍國出家,其母思子,一路追趕。真武祖師抽出寶劍,將一座大山劈開,河水流入,母子隔絕兩岸,後世稱「劍河」。母親越過大河,子在前,母在後,母邊趕邊聲聲喚兒,稱為「上十八盤」,「下十八盤」。其母緊追,抓住衣襟,真武祖師決然揮劍割了衣袍,其母滴淚成湖。
  • 第一課:立志而聖則聖矣
    「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這是王陽明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的一句話。當時王陽明九死一生被貶到貴州一個窮荒之地做驛丞,但他依然講學不輟,無論來的是學者官員,還是漢苗貧民,王陽明都真誠相待。
  • 餘秀華的詩火了 大眾詩歌藉助自媒體掀熱潮
    到目前為止,餘秀華已經創作2000多首詩,主題關於愛情、親情和生活感悟,以及對外面的世界與自由的嚮往。  有讀者說:「餘秀華的詩,是生生從土裡拔出來的句子,新鮮得掉渣。」然而,也有人認為她是把「苦難煲成了雞湯。」  無論毀譽,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餘秀華以及餘秀華的詩火了。
  • 評許立志和他的詩《我咽下一枚鐵做的月亮》
    許立志,男,1990年生,廣東揭陽人。90後深圳詩人,曾被譽為打工文學接班人,於2014年10月1日墜樓身亡,警方疑為自殺。生前留下最後一首詩《 我彌留之際》寫道:我來時很好,去時也很好。在許立志短促的一生中,詩曾給他莫大的安慰,但同時也使他更加清醒和敏感,這種清醒和敏感讓他對生活看得太透,悟得太深,於是產生絕望情緒在所難免【他不是對自己絕望,而是對人世絕望】我們看他的《他們說》《這城市……》《我談到血》《生活或者凌遲》等等,都可以說明。
  • 現代詩歌發展到今天究竟怎麼了?
    當一個又一個優秀的新詩詩人離我們遠去,當梨花體、烏青體、下半身詩歌玷汙了新詩的純潔,當餘秀華、許立志等等詩人被打上了各種各樣奇怪的標籤,我真的非常不解這個問題:現代詩歌發展到今天究竟怎麼了?打工詩人許立志心思敏感,因工作等原因產生了消極情緒,但論詩不論人,他的詩句其實很有意思,語言足夠凝練,讀起來有吸引力,算得上是好詩歌。而就在幾年前,一首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突然爆紅網絡,其作者是農村婦人餘秀華,緊接著,就給成為焦點的餘秀華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籤,「農村」、「腦癱」等等,仿佛更在意的是她這個人,而恰恰忽略了她所寫的詩歌本身。
  • 雪巔詩歌獎獲獎詩人許天成自我介紹及獲獎感言
    許天成自我簡介本人許天成,筆名千山,1982年1月生於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現為教師,任教於太僕寺旗。我喜愛文學、酷愛詩歌、戲劇的探索和創作、偶爾也寫散文或小說。詩歌散見於北京《稻香湖》、《運河文學》、《西城文苑》、《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以及長江詩歌電子版、《華文微型詩選刊》、《鄉土作家》等刊物、雜誌或媒體。自學習詩歌寫作至今已10餘年,詩歌對我而言愈加親切而又難以割捨了,同時也深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