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編制會計分錄
第一:涉及的帳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帳戶發生變化;
第二:帳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帳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帳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帳方向,根據帳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帳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實務學習沒有什麼捷徑,但是自有其內在的規律,我們需要藉助一些竅門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下面教大家幾個會計口訣,這裡所說的口訣為借貸記帳法口訣
口訣如下:
借增貸減是資產,權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資產總相同,細細記牢莫弄亂。
損益帳戶要分辨,費用收入不一般。
2、會計核算的步驟
會計核算有七種基本核算方法,即:設置會計科目(設置帳戶)、複式記帳、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帳簿、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我們也可以把七種方法總結成為以下的口訣:
會計核算方法七,設置科目屬第一。
複式記帳最神秘,填審憑證不容易。
登記帳簿要仔細,成本核算講效益。
財產清查對帳實,編制報表工作齊。
會計核算的步驟:
跨期攤提帳戶主要包括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帳戶。
待攤費用實際是先付費後分攤的費用,主要屬於資產性質。
預提費用實際是先預計後付費的費用,主要屬於負債性質。
它們的共同點是收益期是若干個會計期間(月)。
他們的核算規律可以結合以下的口訣進行理解記憶:
待攤預提都跨期,權責發生來攤提。
先花貨幣是待攤,後掏腰包走預提。
支付待攤借方記,貸方資金來放棄。
攤銷需從貸方轉,借走費用進損益。
預提費用貸方提,四費借方來對應。
1、「補貼收入」在會計報表如何設置
對企業收到的即徵即退、先徵後退、先徵後返的增值稅,按現行財會制度規定,應通過「補貼收入」會計科目核算。
「補貼收入」科目屬「損益類」科目,期末無餘額,該科目的經濟業務只在「損益表」中反映。損益表中無「補貼收入」項目,可在「營業外收入」項目中反映。
2、被稅務局檢查需要補繳的所得稅處理
(一)調整應繳所得稅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繳稅金———應繳所得稅
(二)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餘額轉入利潤分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三)補繳稅款時
借:應繳稅金———應繳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對查補的以前年度企業所得稅,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通過「未分配利潤」項目來反映。
3、貨物收料在前、付款在後或發票未到的帳務處理
(一)收到貨物時估價入帳:
借:原材料
貸:應付帳款———暫估應付款
下月初用紅字衝銷。
(二)收到發票時:
借:原材料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
如果收到發票餘額與暫估價款不一致,且原材料已領用,其差額應衝銷銷售成本。
4、代理出口的會計處理
(一)收到代出口商品時
借:受託代銷商品
貸:代銷商品款
(二)出口銷售時,按實際售價
借:銀行存款(應收帳款等)
貸:應付帳款
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代銷商品款
貸:受託代銷商品
(三)歸還出口商品貨款並計算代銷手續費收入
借:應付帳款
貸:代購代銷收入(手續費收入)
銀行存款
(四)代理進口
1. 收到委託單位的收購資金時:借:銀行存款貸:應付帳款
2. 支付代購進口商品貨款及運雜費時:借:商品採購(進價成本)應收帳款(代墊運雜費)貸:銀行存款
3. 將購進商品移繳委託方並結算手續費收入時:借:應付帳款貸:商品採購(進價成本)應收帳款(代墊運雜費)代購代銷收入(代理手續費)
5、銷售房產收取預收房款的帳務處理
銷售房產預收房款,由於通過「預收帳款」科目反映,尚未結轉經營收入,因此,收據與發票的金額不會重複。
預收售房款,開收據時: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帳款
收最後一期房款,開發票時:
借:銀行存款(最後一期房款)
預收帳款(以前預收部分)
貸:主營業務收入
此處應注意,預收購房款應在收到時計算應繳稅金,年末未形成銷售的還要預繳企業所得稅。
6、銷售免稅貨物的增值稅稅務和帳務處理
某廠為生產銷售飼料行業,銷售的對象為飼料經銷商及養殖戶,他們大部分不需要發票。不需要發票的部分銷售額在會計上應如何處理?如飼料:
借:銀行存款(現金)等科目
貸:產品銷售收入(營業收入)等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
由於銷售飼料免徵增值稅,屬於直接減免性質,則同時按不含稅收入乘以適用稅率計算免稅額做帳。
借:「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
貸:「補貼收入」科目
另外,企業應在「應繳增值稅明細表」的「已繳稅金」項目下,增設「減免稅款」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減免的增值稅款,可根據「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 (減免稅款)」科目的記錄填列;在填報「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時,直接在「銷項」項目的「免稅貨物」反映其「銷售額」即可,不需填報「稅額」。
7、增值稅出現「應繳增值稅」借方餘額的帳務處理
「因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因此,當「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科目出現借方餘額時,該期不需繳納增值稅,該借方餘額即反映為尚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
分期收款銷售的商品對方已不存在的會計處理:
(一)合同、協議約定採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
帳務處理通過「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科目核算,否則不通過此科目,直接記入「產品銷售收入」科目核算。
(二)購貨單位已不存在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貨款事實上收不回來,應作為壞帳處理,轉入管理費用。
款已付清但發票未到的帳務處理:
外購貨物已驗收入庫,貨款已付清,但購貨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未到,可先按實際付款額進行會計處理:
借:「庫存商品」等科目
貸:「銀行存款」科目
待取得專用發票時,用紅字衝銷上述分錄,再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金額、稅額進行會計處理:
借:原材料
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8、為合資企業提供的固定資產的估價和帳務處理
收到投資的廠房和機器設備時,會計處理為:按照投資單位的帳面原價,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按照新確認的價值,貸記「實收資本」,帳面原價大於新確認價值的差額,貸記「累計折舊」科目;新確認的價值大於帳面原價的,則按照新確認的價值,借記「固定資產」,貸記「實收資本」。
因出口單證不齊而造成無法退稅的帳務處理:
對實行「先徵後退」增值稅的生產型出口企業,其內銷與出口的銷售額,均應按月計算銷項稅額記入「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並如實申 報納稅,不能因為申請出口退稅的出口單證不齊造成的當期無法退稅,而把出口的銷售額的銷項稅額記入「待攤費用———待轉增值稅銷項」科目。
徵稅是在應稅行為發生後計算徵收的,出口退稅是出口單證齊全後辦理的退稅,兩項不能等同。由於單位申報納稅時把出口銷售額因出口單證不齊而零申報,以至發生銷項稅額不齊,全額抵扣進項稅額後,出現期末留抵稅額,是不正確的做法。
9、供貨方當月發出商品但不開具發票的帳務處理
購銷雙方合同約定「發貨後三個月收款」,專用發票的開具時間為「合同約定收款日期的當天」。帳務處理如下:
(一)發出商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二)開出發票時:
借:應收帳款———某公司
貸: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
商品銷售收入
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三)收到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帳款———某公司
10、促銷品的帳務處理問題
企業在促銷時,會把一些商品按進價贈送給消費者使用。如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其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銷貨發票與增值稅計稅價出現帳款不相符的處理: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開具發票,如按照增值稅計稅價格計算,出現帳款不相符的情況,其帳務處理為:
發生時:
借:銀行存款
貸:產品銷售收入
應交稅金———銷項稅
結轉時:
借:其它應付款———現金長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現金
貸:其它應付款———現金長款
處理:經批准後作營業外收入處理
借:其它應付款———現金長款
貸:營業外收入
——關注本頭條號,每周更新會計知識,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