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每一天都值得用心安排。
儀式感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對此懷有敬畏心理。無聊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態,總要找到一種新的方式,讓自己度過無趣的日子。
既可以享受美好的一切,也可以坦然面對糟糕的一切。得意時不會忘形,失意時也不會潦倒。知道,無論境況如何,生活都必須莊重。儀式感,會讓人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找到詩意的生活,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找到不願將就的勇氣。
儀式感的做法
簡單的來說,就是結婚紀念日、對方生日、情人節等各種有紀念價值的日子,需要著裝打扮,慶祝。
但也不是簡單的吃個飯過個節,買束花,更重要的是生活態度,比如堅持睡前閱讀,堅持鍛鍊,定期給父母打電話。
學習時,拋開手機與零食;工作時,穿戴整齊,畫上淡淡的妝;聚會時,穿上美麗的衣服,畫上精緻的妝容;休息時,喝一杯暖暖的茶,做一頓可口的飯菜,收拾一下家,插上一束鮮花,讓空氣也變得芬芳。就像村上說的,「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生活得有儀式感是什麼意思?
過每一個節日:經常聽到儀式感這個詞,很多人過日子,什麼節日一樣是平常的日子,沒有安排,沒有快樂,仿佛生活就只是活著,而不是在生活。
妥善的安排:是以節日打個比方,有足夠的時間和心思,任何一天都可以過的富有儀式感。來一次浪漫的晚餐,親手給對方做甜品都是很浪漫很有儀式感的。
需要有驚喜:如果僅僅只是過法,是不夠的,在吃晚餐的時候,在做甜品的時候,還可以夾帶一些驚喜,給對方準備的禮物,不能讓對方提前去知道。
注意事項:
認真面對生活中細小的事情,事情越小越容易被馬虎對待,就好像早飯一樣,有些人選擇隨隨便便一碗泡飯解決,有些人則起床吃一些,跟中飯結合在一起來湊合,但有儀式感的人則會選擇早早起床,用豆漿、饅頭、雞蛋來豐富早餐生活。
不屈居於現在生活的平淡,平淡總是會被有些人形容為平庸,但其實是大錯特錯的,很多人只是開始平淡,而後的生活才是平庸,因為平淡久了才會慢慢變得平庸,而這一切都是緣於是否想要真正去改變,而不是一味地屈居於生活,邁出腳步嘗試勇敢去改變。
尊重和珍惜當下所從事的工作,一份工作能夠讓我們獲得最直接的經濟回報,同樣也能夠讓我們收穫到工作能力,以及人際關係地積累,而這一切用心對待能收穫到更多,反之如果馬馬虎虎對待,那麼也是能很隨便地維持下去,但是有儀式感的人會選擇把工作儘可能地完成出色,因為那樣意味著能收穫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