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劇作家王安祈講述與大陸越劇經典《紅樓夢》的「緣分」

2020-12-13 臺灣頻道

  新華網臺北6月26日電(記者張雲龍)「我一生與詩書做了閨中伴,與筆墨結成骨肉親。曾記得菊花賦詩奪魁首,海棠起社鬥清新。怡紅院中行新令,瀟湘館內論舊文……不想玉堂金馬登高第,只望他高山流水遇知音。」

  大陸已故劇作家徐進創作的經典越劇《紅樓夢》27日將由上海越劇院在臺北演出,引發島內戲曲界強烈關注。57歲的臺灣劇作家王安祈在日前舉行的相關記者會上對此劇推崇備至,當著一眾記者的面背誦出這段她最喜愛的《黛玉焚稿》的唱詞。

  王安祈生於1955年,與上海越劇院「同年」。但自小便迷上戲曲的她,與越劇經典的緣分在那個兩岸隔絕的年代就已種下。

  她至今記得,自己還沒有上小學的時候,在臺北西門町的紅樓,喇叭花(汪秀珍)等演出越劇時的盛況。可是這一盛況並未持續多久。而後來張咪咪和高瑾出演的越劇在她看來也未能形成氣候。

  「可是我們喜歡傳統戲曲的人,自有辦法『偷讀』到對岸的東西。」王安祈向新華社記者回憶道,念中學時,從香港買到三卷藝聲公司出版、180分鐘的越劇《紅樓夢》錄音帶,與這部經典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此劇由徐進編劇,徐玉蘭飾賈寶玉、王文娟飾林黛玉。其唱腔之迷人,唱詞之優美,令王安祈至今回憶起來仍然興奮不已。

  王安祈不僅能將徐進創作的《紅樓夢》唱詞默寫,更把其中的主唱段收錄進自己編寫的戲劇教材中。她告訴記者,自己在臺大講授的戲曲編劇課,第一節課便會讓學生從林黛玉的角度以「死前焚稿」為題寫詞,而徐進版的唱詞就是她推薦給學生的「標準答案」。

  「越劇的文學性非常強,(徐進編劇的)紅樓夢就是一個代表。」王安祈說,無論是後來樂蒂和任潔主演,還是林青霞和張艾嘉主演的電影《紅樓夢》,劇本都不脫徐進這個本子的範疇。

  王安祈說,崑曲的文學性是「高來高去,好像在雲端」,有時候太多典故會有一點讀不懂。而越劇「玲瓏剔透,深婉靈秀,」更具「泥土化」氣息。

  「越劇非常貼近人間,整個是一首一首詩篇,凡間的詩篇,不是雲端上不是天上的。誰都讀得懂。可是那個詞有那麼美,美得讓你忍不住,要反覆去默寫和不斷背誦。」

  27日由上海越劇院在臺北上演的徐進版《紅樓夢》,兩位梅花獎得主——徐派小生錢慧麗和王派花旦單仰萍分別飾演寶黛。「劇本和演員俱佳,可謂經典中的經典。」王安祈表示,此次越劇經典《紅樓夢》來臺灣不容錯過。對戲迷來說,「也許前三分之一會有一點瑣碎,可是漸入葬花之後,就一氣呵成,一首一首的詩篇,絕對是文學的經典。」

  「海峽從未能真正阻隔兩岸的藝術交流。」王安祈表示,希望有更多經典的戲曲作品能來臺灣。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永恆的經典——越劇《紅樓夢》和它的時代
    越劇《紅樓夢》連演54場,場場爆滿,觀眾達8萬6千多人次。  1962年,岑範導演、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金聲影業公司將這部舞臺劇搬上了銀幕,還沒在全國上演,就因政治風雲作為毒草而封存。而舞臺版的錄音也封存在厚厚的塵埃裡。  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天,幾位軍人匆匆來到中央廣播事業局,要打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塵封已久的倉庫,調取越劇紅樓夢中《問紫鵑》一段。
  • 越劇清唱劇《紅樓夢》亮相
    2017年12月18日 05 :上海 廣告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記者 諸葛漪)著名越劇演員趙志剛、陳湜領銜的金山趙氏工坊,攜手寧波小百花越劇團昨天在東方藝術中心聯合獻演「越風畫韻」——越劇清唱劇《紅樓夢》。
  • 臺灣知名劇作家王安祈:傳統戲曲 貴在創新
    王安祈:傳統戲曲 貴在創新(傳統戲·兩岸緣③)  從老一輩鄉愁的慰藉到年輕藝文愛好者的心頭好,京劇在臺灣傳承發展的主要方向,經歷了由搬演傳統老戲到全新編創的變遷。「臺灣的創新風氣很早就有了,30多年前已經在提倡,而且是主流,年輕人特別喜歡。」臺灣知名劇作家、戲曲研究學者、「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告訴記者。
  • 經典越劇《紅樓夢》首演60周年紀念巡演下月約見重慶劇迷
    從1958年開演算起至今,上海越劇院創排的越劇《紅樓夢》剛好走過了一個甲子(六十年)的傳奇、燦爛歷程。在這個特別的時刻,這臺傳奇大劇將再次來到重慶和山城劇迷見面——9日下午,越劇《紅樓夢》劇組在重慶鵝嶺公園舉行了本次巡演的媒體見面會。出演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兩位主演李旭丹、王婉娜親臨現場不說,還當場唱起了《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和《金玉良緣》,令現場劇迷大呼過癮。
  • 經典越劇《紅樓夢》全國巡演走進義烏
    60年前,文學名著《紅樓夢》首次搬上越劇舞臺,寶黛愛情紅遍五湖四海。今天(5月10日)晚上7點半,林妹妹準時「從天而降」,來到義烏文化廣場大舞臺,為800餘名義烏觀眾帶來一場戲曲盛宴,現場座無虛席。據悉,越劇《紅樓夢》源於曹雪芹創作的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同時從清傳奇到近現代的崑曲、京劇等劇種出現的一批「紅樓戲」,對它的創作也有寶貴的啟示和借鑑作用。然而,越劇藝術家打造的越劇紅樓夢,在表現原著的深度和審美價值上超越了前人。他們把人們所熟悉的人物形象成功地樹立在舞臺上,並長久地活在觀眾的心裡,甚至對後來的影視《紅樓夢》都產生了影響。
  • 徐玉蘭王文娟親傳弟子 再現經典越劇《紅樓夢》
    由徐進編劇、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越劇《紅樓夢》一直都是中國越劇史乃至戲劇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1962年上映的同名越劇電影《紅樓夢》,更是讓「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的經典唱段紅遍大江南北,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 紅學會會長張慶善:越劇電影《紅樓夢》是「經典的改編,改編的經典」
    觀影現場 汪凱戈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我1978年第一次看越劇《紅樓夢》電影,四十多年過去了,至今想起來仍然不平靜。」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說。在2020年國家圖書館讀書周期間,國圖藝術中心日前策劃舉辦了「光影中的名著·中國優秀電影展映——越劇舞臺藝術片《紅樓夢》及映前導賞」活動,採用展映與導賞講座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到張慶善進行映前導賞。
  • 鄭國鳳陳曉紅謝群英接過師傅的「腔」再現經典越劇《紅樓夢》
    《紅樓夢》,一直都是中國越劇史乃至戲劇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50年後,當她們的徒弟接過老師衣缽,重現經典《紅樓夢》時,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12月27日至28日,當年主演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的越劇大家徐玉蘭、王文娟、金彩鳳等人的親傳弟子鄭國鳳、陳曉紅、謝群英將接過老師的經典角色,在杭州大劇院連演兩場由杭州越劇院傾力打造的越劇精品劇目《紅樓夢》。
  • 「戲碼頭經典時刻」越劇——《春香傳愛歌》
    朝鮮古典文學名著《春香傳》,它的故事在朝鮮半島可謂是家喻戶曉,被譽為朝鮮版的《紅樓夢》。該劇講述在朝鮮李氏王朝中葉,南原府藝妓月梅的女兒成春香,在廣寒樓前邂逅當地使道子弟李夢龍,互生愛慕,私訂百年之約。不久,使道調任漢陽,命夢龍隨往,但不許春香同行。夢龍只得與春香忍痛別離,並相約中舉後再來接她。3年後,新任使道卞學道,豔羨春香,意欲強佔,春香不從,被判死刑。
  • 戲迷賞甲子經典 越劇《紅樓夢》全國巡演收官
    近日,由浙江紹興越劇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和杭州越劇院攜手打造的越劇《紅樓夢》全國首輪巡演圓滿收官,歷時1個月,跨越湖北、廣東、雲南等8省及自治區11座城市,逾1.5萬名觀眾走進劇院,邂逅了這場感人至深的紅樓盛宴。
  • 越劇《紅樓夢》六十年曆久彌新
    越劇《紅樓夢》是徐玉蘭、王文娟、呂瑞英、金採風、徐天紅、周寶奎、孟莉英、曹銀娣等越劇表演藝術家與徐進、吳琛、鍾泯、顧振遐、高鳴、蘇石風、陳利華等當年上海越劇院最優秀的編導音美人員共同創作演出的經典名劇,是上海越劇「四大經典」之一,更是越劇的代表作品。
  • ——王安祈談臺灣的京劇改革
    王安祈認為,京劇要改革,要講故事,不能給京劇設置各種門檻,否則京劇只能永遠演王寶釧、薛平貴、四郎探母。而《四郎探母》跟今天的年輕人有什麼關係? (國光劇團/圖)很多大陸專家愛問我們:你們這麼唱,京劇還姓不姓京?這問題很討厭。好比京劇是一個人,他叫京先生。難道京先生20歲和40歲長一個模樣?除非你認定京先生活到25歲就死了,以後的都不是他。
  • 演了60年的經典越劇《紅樓夢》來成都了 明晚登陸錦城藝術宮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越劇《紅樓夢》唱詞以最柔軟的情愫和最優美的旋律打動無數觀眾。5月25-26日,上海越劇院將《紅樓夢》帶到成都,致敬越劇《紅樓夢》首演60周年,邀蓉城觀眾共賞這部經典舞臺之作。
  • 經典越劇新版《紅樓夢》總體介紹
    新版越劇《紅樓夢》創作於1999年,首演於同年8月。它從調整戲劇結構入手,別樣營造大悲大喜、大實大虛的舞臺意境,並提高舞美空間層次,豐富音樂形象,整合流派表演,精縮演出時間,實現了一次富有創意的新編。
  • 再現60餘載經典!越劇《紅樓夢》明星版在泉獻演
    這座中國文學史上的豐碑自清代以來,就被無數次改編成戲曲劇本,1958年2月18日至3月31日,由徐進編劇,徐玉蘭、王文娟兩位越劇大師擔綱主演的越劇《紅樓夢》首度公演於上海舞臺,便開創了先後連演54場,觀看人數達86343人次的記錄。
  • 古戲樓越劇《紅樓夢》再上演 立體感受江浙美學
    紅樓夢海報「天上掉下個林妹妹」,6月12-14日古戲樓版越劇《紅樓夢》繼4月首演之後將再度上演,越腔纏綿,憑藉三百年演出空間講述三百年愛情故事  別無僅有 古戲樓立體講述《紅樓夢》  「導演對於戲臺、廊道的運用十分貼切,上下兩層戲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透出很強的立體空間感。」首演結束後,有媒體如此評價道。  事實上,作為首部在正乙祠上演的越劇,此版《紅樓夢》量體裁衣,充分使用了正乙祠百年戲樓的建築構造,利用三層戲臺,打造出與以往不同的「大觀園景象」。
  • 60年經典越劇《紅樓夢》登陸蓉城 賈寶玉林妹妹原來長這樣
    》經典唱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1958年,越劇《紅樓夢》以最柔軟的情愫和最優美的旋律打動無數觀眾。隨後,這部經典便開啟了半個多世紀傳奇而燦爛的藝術旅程。2018年5月25-26日,上海越劇院將《紅樓夢》帶到成都,致敬越劇《紅樓夢》首演60周年,邀蓉城觀眾共賞這部經典舞臺之作。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扮演者。
  • 淺談越劇《紅樓夢》
    《紅樓夢》作為經典越劇之一,歷年來都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它不僅在舞臺上展現風採,更是通過戲曲藝術片而廣為流傳。王文娟和徐玉蘭兩位戲曲藝術家,為我們展現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風姿。越劇片《紅樓夢》成功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首先,在一度創作上,從《紅樓夢》中抓取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人的愛情主線,情節緊湊,環環相扣,道盡了原著的精髓。其二,牢牢抓住了戲曲元素和故事敘述的結合,讓唱段和對白很好地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既有戲曲的婉轉動人,也有故事的娓娓道來。
  • 上海越劇院越劇《紅樓夢》《追魚》獻演嘉興大劇院
    2019年6月22-23日晚,由上海越劇院傾情奉獻的經典越劇《紅樓夢》、《追魚》在嘉興大劇院大劇場精彩上演,為眾多戲迷朋友們送上了經典的越劇唱段,滿足了眾多喜愛越劇的市民朋友們的需求。
  • 交響樂《紅樓夢》世界首演 還能聽到越劇徐派經典唱段
    &nbsp&nbsp&nbsp&nbsp當晚作品共有6個樂章,交響樂演奏部分由胡詠言執棒上海愛樂樂團,「賈寶玉」角色由越劇演員王婉娜擔任,浙江音樂學院合唱學院擔任混聲合唱,交響樂團中還有民族樂器三弦以及琵琶的加盟。合唱隊、越劇獨唱、民族樂器……這場多元素跨界融合的交響樂《紅樓夢》讓臺下的樂迷們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