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薦書丨袁昶庚子日記二種

2020-09-21 上海古籍出版社

袁昶庚子日記二種

袁昶 撰;戴海斌 整理

2020年7月出版

定價:42.00元

作者簡介

戴海斌,浙江紹興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專業方向為中國近代政治外交史,著有《晚清人物叢考》初、二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前言(節選)

袁昶(1846—1900),原名振蟾,字爽秋,一字重黎,號漸西村人, 浙江嚴州府桐廬縣人。光緒二年(1876)進士,授戶部主事。九年, 考取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歷充會典館、方略館、天文算學館諸差。十八年,以員外郎放安徽徽寧池太廣道。二十四年(1898),擢陝西按察使,改江寧布政使,調直隸布政使,均未就任。同年,以三品京堂銜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二十五年,授光祿寺卿,轉太常寺卿,充總理衙門大臣。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事變作,因言忤上,與許景澄、徐用儀、聯元、立山同被殺害,史稱「庚子五大臣」。事後昭雪,諡「忠節」。有《漸西村人初集》《安般簃集》《於湖小集》《於湖文錄》《毗邪臺山散人日記》《袁忠節公遺札》等傳世。

繫於袁昶名下的《亂中日記殘稿》(以下簡稱《殘稿》)是義和團歷史研究的重要文獻,20 世紀 50 年代被輯入《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義和團》,翦伯贊所撰《義和團書目解題》介紹所採版本為「袁允橚等編《太常袁公行略》,光緒三十一年(1905)石印本」。因《殘稿》作者身份重要,且敘事頗詳,故向為學界所重,引用者甚夥。至 1991年孔祥吉先生發表論文,首次對它的真實性提出疑問,指其「改刪之跡,昭然可見」,「所記有不少可疑之處,如果與袁昶致張之洞的密電、密札相比較,內容頗有異同」,實際經過「後人加工」,已非日記原來面目。孔先生尚未完全否定《殘稿》價值,然提示「應予以剖析辨誤,然後方能視作信史」,確給後來者以啟發。不過,《殘稿》究竟何者可信,何者系屬「改刪」,欲一一落實,實有相當難度。照引不誤, 或乾脆避而不引,當然是直捷痛快的方式,卻失於草率;有引者或已 「剖辨」所引為可信的部分,但多數場合近似「默認」,少有對引此而不引彼的理由做出說明。現實情況是,自孔先生「質疑」後,徵引《殘稿》仍所見多有,在作者或各具考慮,在讀者卻總不那麼安心。相較之下,孔先生對袁昶另一存世文獻《袁忠節公手札》更為看重,認為它「出自袁昶親筆,自然真實可信,其史料價值遠遠超過《殘稿》」。不過,孔先生似未知袁昶庚子日記,除《殘稿》外,另有一種《袁爽秋京卿日記》(以下簡稱《袁京卿日記》)存世,其本身不僅富有史料價值,且與《殘稿》對照,可解決不少「可疑」問題。據筆者所見,學界對 《袁京卿日記》的注意仍相當有限,既有研究以陸玉芹著作比較深入,惟既將《殘稿》與《袁京卿日記》並列參考,卻未能對兩種日記性質及相互關係辨析說明,使「疑點」繼續存疑,不免遺憾。

在對若干種袁昶世存文獻的版本、內容作梳理,並針對孔祥吉先生就《殘稿》可信度提出的「疑點」一一辨析後,筆者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殘稿》和《袁京卿日記》為袁昶庚子日記的兩種傳鈔本,其中都有日記正文、來電摘要及袁氏本人按語等內容。兩鈔本保留日記時段不盡相同,而又有相當部分重合,根據對重合段落的比較,可知兩者內容基本一致,主要差別在於《殘稿》刪略了若干條按語,並有少量文字表述的變動,但不影響讀者對日記原意的理解。《殘稿》中另有部分內容系後來羼入,可能是 1905 年《太常袁公行略》出版時由編輯者所添。具體而言, 據《叢刊·義和團》輯錄《殘稿》點校本的段落按序編號,其 (18)(51)至(61)段非出於袁昶手筆,而為後人增加。從實際利用角度出發,五月二十八日後袁昶日記,當以《袁京卿日記》為善本,其所錄較《殘稿》更詳實,最宜參考;而此前日記,目前僅見 《殘稿》這一孤本,除被分析為後來羼入的若干段落外,其餘部分還是可以放心利用的。

《袁京卿日記》本身富有史料價值,惜尚未受到學界充分注意,本文據其對義和團運動若干史事進行了疏證和補正。實際上, 它的價值不僅在於為晚清政治史研究提供新材料,有關袁昶本人學術思想、詩文創作及人際交往的情況,在日記中亦有豐富呈現。

本次整理袁昶庚子日記兩種,即《袁京卿日記》《亂中日記殘稿》,附錄其他材料若干種,多與袁昶生平履歷,尤其庚子前後事跡相關者。另外,能說明袁昶存世文獻流傳情況,尤其與袁昶手書函札相關者,亦酌量錄入。

《袁京卿日記》書影(採至《歷代日記叢抄》)

《袁京卿日記》首頁

《亂中日記殘稿》書影(採自《太常袁公行略》)

上海古籍出版社

傳播千年文明 奉獻傳世好書

相關焦點

  • 上古薦書丨領選日記
    領選日記金允植 撰;王鑫磊 整理2020年7月出版定價:45元內容簡介:1881年11月17日—1882年12《領選日記》作為更原始的日記手稿,對於天津領選的這段歷史,留下了十分詳盡的記載。本書稿即以《領選日記》為工作底本,輔以《陰晴史》及《天津談草》兩種文獻,整理校對而成。整理者介紹:王鑫磊,男,1981年生,上海嘉定人,歷史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東亞史、中韓關係史、韓國漢文文獻等。著有《同文書史:從韓國漢文文獻看近世中國》。
  • 上古薦書丨庚辛史料(外一種)
    庚辛史料(外一種)許同莘 輯戴海斌 裘陳江 整理整理者簡介戴海斌,浙江省紹興市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專業方向為中國近代政治外交史,著有《晚清人物叢考》初、二編裘陳江,浙江蕭山人,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社會變遷、歷史文獻學,整理有《胡嗣瑗日記》《耆齡日記》等近代文獻。
  • 上古薦書丨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
    上古薦書丨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 2020-09-17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古薦書丨蓬萊松風:黃易與乾嘉金石學(附武林訪碑錄)
    書名丨蓬萊松風:黃易與乾嘉金石學(附武林訪碑錄)ISBN丨978-7-5325-9514-3定價丨128元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內容簡介本書以黃易(其著述有《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小蓬萊閣金石目》《嵩麓訪碑日記》《岱巖訪古日記》《秋盦遺稿》等。以《小蓬萊閣金石文字》一書而言,此書為黃氏所藏金石珍秘善本,根據原碑拓本雙鉤摹刻,並錄釋文,後附各家題跋,融摹圖、錄文、跋尾三者為一體,俾後人讀後如睹原物,在當時印刷條件不足情況下,此舉可謂一大進步。
  • 上古薦書丨寫汝離披,由我自在:沃興華《從創作到臨摹》修訂本出版
    上古薦書丨寫汝離披,由我自在:沃興華《從創作到臨摹》修訂本出版 2020-07-02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古薦書丨從及笄、談婚論嫁說起,細數唐代女性的生命歷程
    上古薦書丨從及笄、談婚論嫁說起,細數唐代女性的生命歷程 2020-07-29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溯源·從了解開始丨走過10年的「浙江文叢」
    還是那間LOFT結構的辦公室——約40平方米的底層,碼放了5000冊古籍,二層是幾位編輯的辦公區。不過,與我三年前的探訪相比,進門那塊可以召開小型會議的區域,已經被書稿填滿。等候浙江文叢編輯室副主任路偉先生的幾分鐘,我還聽見樓上的腳步響動,以及對一些討論書稿意見的聲音。
  • 畫家朱春林《庚子日記》精選:用畫筆繪製眾生素樸的生命本色(二)
    編者按: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副院長、著名油畫家朱春林在抗擊疫情期間所畫系列油畫作品《庚子日記(文/袁思陶)  庚子日記 二月初十  海之花——朱春林   庚子日記 二月二十一  從正月初二開始幾乎每天完成一幅,到今天的確累了,畫疲了,休整一下,春光明媚,好想出去放飛心情。
  • 歷代日記叢鈔(全201冊 附目錄提要)PDF電子版
    日記的定義,古已有之,上古時期的 「 結繩記事 」 就是最早的日記。當然那時日記的含義,較現代來說更寬泛。有關日記概念和意義的現代化演進,至唐宋才逐漸明晰起來。67 桐城吳先生日記·二  (清)吳汝綸撰 民國十七年鉛印本客程隨筆 (清)佚名撰 清同治五年稿本68 毗邪臺山散人日記·一 (清)袁昶撰 民國間鈔本69 毗邪臺山散人日記·二 (清)袁昶撰 民國間鈔本70 毗邪臺山散人日記·三 (清)袁昶撰 民國間鈔本71 毗邪臺山散人日記·四 (清)袁昶撰 民國間鈔本72 毗邪臺山散人日記·五 (清)袁昶撰
  • 空間敘事與生命的在場——朱春林《庚子日記》系列油畫
    朱春林的《庚子日記》,就是這一職責的承擔者,引領讀者走向心靈的更高境界。驚嘆的細節與生命在場朱春林《庚子日記》系列油畫,表現的都是日常細節。《庚子日記》的第一幅作品裡,有兩隻蘋果、一隻檸檬、幾粒已剝開的花果殼、古舊的木桌、一塊褐色的桌布、一本打開的書,幾樣簡單的日常物品組成畫面,意味了畫家這段特殊日子的開始。也暗含了在疫情這段特殊的日子裡,許多人都要開始這樣的生活。簡單的幾樣東西構建了寓意深刻的符號化意義,日常事務被他賦予了生命的聯想,對存在的叩問。畫面是靜的,但朱春林的內心是不靜的,他在以一種哲學態度對萬物靜觀。
  • 薦書丨裴秀獎作品——《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
    薦書丨裴秀獎作品——《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 2021-01-12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薦書| 寄堂叢談:新文學論說集
    薦書 | 寄堂叢談:新文學論說集 2020-12-26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安妮日記》薦讀
    《安妮日記》薦讀《安妮日記》是我暑假的時候讀的一本書,這本書是安妮·弗蘭克在「二戰」猶太人大屠殺期間的日記。安妮·弗蘭克是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她之所以著名,就是因為這本《安妮日記》。圖片來自網絡我特別喜歡安妮在1944年4月5日寫的日記,它在第209頁到210頁。在暗無天日的困境裡,安妮沒有頹廢,她的夢想是想要做一個記者。雖然在戰爭期間不能上學,但她還是堅持學習。在這段時間裡,她寫了很多童話,她認為《夏娃之夢》是她寫的最好的童話。安妮不想像自己母親,還有範丹太太,以及所有的女人那樣生活。安妮認為,雖然她們盡了本分,但後來就被世人遺忘。
  • 悅讀丨從另一個視角看庚子事變
    本文摘編自中國外文局所屬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英國畫報看庚子事變》一書序言
  • 上古薦書丨宋元通俗敘事文體演成論稿
    (145)結語 (156)第五章 宋元話本與說話伎藝的文本化 (158)一、說話伎藝文本化的書面編寫立場 (159)二、書 面 編 寫 對 說話 伎 藝 口 演 內 容 的 主 動 選 擇 (168)三、早 期 話本 生 成 的 書 面 白 話 編 寫 觀念
  • 薦 讀丨朝著陽光生長,黑夜就不再漫長
    薦 讀丨朝著陽光生長,黑夜就不再漫長 2020-11-29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鮮薦書101-143 六便士書坊書目
    -六便士書坊《人生刪除事務所》《往事住的房間》《跨界競爭》《微醺之美》《生命之美》摩登愛情(紐約時報特輯)(套裝3冊)新鮮薦書102-六便士書坊《書店日記》《掘墓人:魏瑪共和國的最後一個冬天《萬有引力之虹》新鮮薦書104-六便士書坊《奧斯維辛的文身師》《八百萬種死法》《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成就》《靜默之地》《第七人》新鮮薦書105
  • 年度收藏書單丨2019年,我們曾向你推薦過的100種書
    年度收藏書單丨2019年,我們曾向你推薦過的100種書 2019-12-30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