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收聽讀者電臺 本期主播×如初
文 | 之歌
飯桌前,會暴露一個人的教養、品質、格局。
有人說:
其實,所謂風水,不單指一個人的命運、氣數。
那些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行過的善、積過的德,都會變成一個人身上的風水。
不僅如此,有時候我們身上一些微小的習慣也會在無意中影響著我們的命運。
比如在飯桌前,往往就能暴露一個人的教養、品質、格局。
作家梁實秋,曾在《吃相》一文中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他的一位外國朋友來中國西南某地旅遊的時候,偶然進到了一家小餐館吃東西。
沒想到,正吃到一半,忽聽旁邊的壁板砰砰作響,其聲清脆,密集如連珠炮,向人打聽,才知道是鄰座食客正在大啖糖醋排骨。
據說,這一道菜是這家餐館的拿手菜,鄰座的顧客欣賞這個美味之餘,順嘴把骨頭往旁邊噴吐,你也吐,我也吐,所以把壁板打得叮叮噹噹地響。
外國朋友好奇地問梁實秋,這是不是什麼特有的風俗?
梁實秋回答不曾見過這樣的場面,心裡卻默默覺得這種行為有失教養。
常言道:
其實,吃相對於一個人來說同樣重要。
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餐桌禮儀更是有所講究。
從小,父母便會教育我們「人齊了才能吃飯」「長輩先坐,晚輩才能坐」「食不言,寢不語」,而這些微小的行為習慣,也會成為一個人教養的體現。
記得之前有一次參加親戚的婚禮,新娘的一位遠親來遲了,和我們拼了桌。
雖然不太熟悉,但這個中年男人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大家便都禮貌性地和他打招呼、交談,一桌人的氣氛很融洽。
直到上菜之後,他吃飯的樣子卻讓全桌的人都皺起了眉。
一道「油燜大蝦」剛剛上桌,他就飛快地把菜拉到了自己眼前,夾了四、五隻放進自己碗裡;
肘子端上來的時候,他又抄起筷子翻來翻去,挑走了裡面的瘦肉;
飯桌上的「清蒸鱸魚」讓他用筷子戳出了好幾個窟窿;
吃過排骨和魚後,把骨頭和魚刺吐了一地……
自己夾完菜,他又大聲嚷嚷著:「吃啊,你們怎麼不吃呢?」
桌上的其他人要麼尷尬地笑笑,要麼舉著筷子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一頓酒席吃得要多糟心有多糟心。
其實,餐桌上的行為會影響他人就餐時的心情和氣氛,也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基本教養。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
「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的教育背景和生活背景是怎樣的。」
的確,吃相優雅的人,教養不會太差,舉手投足中都帶著禮貌和尊重。
反之,吃相難看的人,把各種壞習慣都帶到了餐桌上,大聲喧譁唾沫橫飛,挑三揀四在盤子中扒拉,骨頭魚刺隨地吐,從不顧及身邊人的感受。
這兩種人一對比,誰有教養誰沒教養,一眼便可以看出來。
吃相,暴露了你的人品
曾在知乎裡看到一個網友分享了她「友盡」的經歷。
一次,她和剛剛認識的朋友去吃飯,因為兩人都不太餓,就合著點了一大份金槍魚沙拉。
沒想到,她還沒開始吃,朋友先抱怨起來:「誒呀,為了減肥,我已經好多天沒有吃過肉了,好想吃肉呀!」
朋友一邊說著,一邊默默把沙拉裡的金槍魚全部挑著吃掉了。
她在一邊尷尬地坐著,最後終於忍不住抱怨了幾句:「你把金槍魚全吃了呀……」
朋友也沒有覺得不好意思,只是吐了吐舌頭,偷笑道:「被你發現了。」
那天之後,她再也沒有和那個朋友聯繫過。
記得有人說過,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往往是最放鬆的時候,這時候潛意識裡的東西就會表露出來。
要看一個人的品性如何,只要和他吃頓飯,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馬未都曾在自己的節目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父親跟兒子及其朋友吃飯,吃完後,父親跟兒子說:「我覺得你這個朋友不可深交。」
兒子不解,問:「為什麼?」
父親回答:「你看他夾菜有個習慣動作,喜歡把筷子插到菜裡翻上來,扒拉兩下夾起自個兒的菜,根本不顧及別人,這種人很自私。」
兒子不相信,依然和朋友交往,結果這個朋友因利忘義,棄他而去。
吃飯,看似是一件稀疏平常的小事,但一個人在飯桌上的吃相卻可以暴露出他的內心與品性。
有些人唯我獨尊,吃相很差:
點菜時,只想著自己喜歡吃辣,便都點了辣菜,絲毫不顧不吃辣的朋友;
人還沒到齊,見自己喜歡的食物已經上來,就開始大快朵頤;
好吃好喝的恨不能一人獨享,自己不喜歡的一概不嘗……
這樣的人心裡沒有別人,不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生活中必定也會是一個自私自利,不值得深交的人。
相比起來,和吃相很好的人共進一餐,則會讓人覺得如沐春風:
點菜時會細心詢問每個人的忌口,點的菜也會照顧到每個人的口味;
會等待人來齊了再動筷子,吃飯夾菜不疾不徐;
不糟蹋,不浪費,遇到好吃的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正所謂:「吃相見人品。」
這樣的人心裡總是裝著他人,人品也自然是沒話說。
吃相,是一個人的格局
上海人說話時,喜歡將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稱為「吃相」。
在他們的認知中,「吃相難看」的人,往往會被人鄙夷,不會有太大出息。
著名企業家潘石屹,就曾分享過一個關於「吃相」的故事:
有一次,他想要選一個財務人員。
之前,他很看好自己手下的一個小夥子。
但在一次飯局上,小夥子的一個舉動,卻讓他大失所望,徹底改變了看法。
當時,包廂裡坐著很多有身份的人,吃飯時,小夥子發現桌上有一包餐廳提供的名貴香菸,便拿著給大家分發,因為很多人不抽菸,最後香菸還剩下多半包。
於是,小夥子便開始一根接一根地抽,連最後剩下的幾根香菸,他都放進自己的口袋偷偷帶走了。
這種佔小便宜的舉動便是「吃相難看」,也正是因為這一舉動,讓潘石屹徹底否定了這個人。
的確,一個人做事的小細節裡,往往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
很多成功的大企業家在挑選員工時,也深諳這個道理。
馬雲曾表示,自己喜歡觀察人在飯局上喝酒的表現:
「自己不會喝酒,但好強硬撐,結果三杯未下肚,就面紅耳赤,開始手舞足蹈,之後又是爛醉如泥,醜態百出,這類人我不會重用;
自己很能喝,但裝著不會喝,並一邊想方設法唆使別人喝,不看到別人爛醉倒地不罷休,這類人陰險狡詐,我也不會重用;
那種自己會喝酒,依自己的酒量去喝,對別人不勸酒、不唆使,悉聽尊便,則可以放心重用。」
相比之下,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更在乎吃相:
她曾表示不喜歡女孩子吃東西不注意形象,也不喜歡有些人吃東西,總是要咬得碎碎的,再直接吐到桌上。對於不注意形象的人,她是一定不會重用的。
有時候,一個人的「吃相」,往往也會反映出他的格局。
是心懷寬廣還是心胸狹隘,是光明正大還是自私自利,看看他的「吃相」就全都知道了。
正所謂:「一個人的吃相,就是他的風水。」
願我們都能成為在飯桌前端莊得體,讓人如沐春風,在生活中體貼包容,值得別人信賴的人。
與君共勉。
主播:如初,自身感情主播,喜文善琴,微信號:如初(ID:youruchujian18)公眾號:一聲遇見。
長按下圖二維碼
識別關注我們
即可免費領取75期《讀者》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