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學生寫拼音作文 文化心態導致漢字危機

2020-12-18 騰訊網

動手寫字時間越來越少

中文系學生寫拼音作文

「廣預(域)網分布範圍為幾十公裡乃至上萬公裡,可以fu(覆)蓋一個國家、地區或橫跨幾個洲,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絡。Internet是一種典型的廣預(域)網。」28日,浙江某大學大二學生徐玉在計算機考試時,匆忙寫下這樣的答案。短短幾句話,不但錯字頻頻(括號裡的字是對的),有些地方甚至用上了拼音!

課堂手寫體成稀罕貨

徐玉說,雖然自己是中文系學生,但這種現象在班上並不少見。「上高中時還好,每天要寫作業做習題什麼的。讀大學後,寫作業都用電腦了,老師講課進化成PPT(演示文稿)了,大家動手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平常一敲就出來的字,寫的時候就大腦短路了,完全不知道怎麼寫。」

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的陶思宇說,現在很少有大學生會像中學時一樣沒事搞個日記本文藝一下,要留記憶也多選擇人人網、QQ空間。

漢字危機是文化心態問題

杭州師大人文學院漢字教研室主任葉斌教授,對記者談起自己關注的一個現象:「我連續幾年去聽師範專業學生上課,一堂課下來全部都用的是PPT,幾乎沒有人寫板書了。偶爾寫幾個字的,字體也讓人不敢恭維。」葉斌認為,這樣的現象不光是信息化帶來的衝擊,說漢字危機,倒不如說這是整個社會的文化心態和價值觀念的危機。「過去寫一手好字就是一個人的門面,但現在穿著打扮時尚成為很多年輕人眼中的門面。」

陸老師說,漢字作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大學生要了解它對於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漢字不僅是記錄的工具。它是一種書法藝術,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對漢字本身的審美情趣和認同感。雖然生活在網絡時代,但手寫漢字不該被人們摒棄,反而需要發揚。

傳統文化精髓須繼承

事實上,對於大學生越來越不會寫字的現象,已經有學校開始關注。在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學生所有的作業和考試,都要以手寫的形式上交成品。任課老師上課也被要求一律手寫板書。

中國美院書法系書記沈浩說,因為基礎教育階段對於古漢語書寫、經典文章閱讀的教學內容越來越少,不要說普通專業的大學生,就是現在書法系的學生,功底也不如以前。這些是文化的精髓,必須通過實踐繼承。據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動筆時間越來越少 中文系大學生寫作文竟用拼音
    昨天,大二學生徐玉在計算機考試時,匆忙寫下這樣的答案。短短幾句話,不但錯字頻頻(括號裡的字是對的),有些地方甚至用上了拼音。  大學生寫作業像小學生一樣用拼音,徐玉說,雖然自己是中文系學生,但這種現象在班上並不少見。「上高中時還好,每天要寫作業做習題什麼的。讀大學後,寫作業都用電腦了,老師講課進化成PPT(演示文稿)了,大家動手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
  • 動手寫字越來越少 中文系大學生寫作文用上拼音
    昨天,大二學生徐玉在計算機考試時,匆忙寫下這樣的答案。短短幾句話,不但錯字頻頻(括號裡的字是對的),有些地方甚至用上了拼音。  大學生寫作業像小學生一樣用拼音,徐玉說,雖然自己是中文系學生,但這種現象在班上並不少見。「上高中時還好,每天要寫作業做習題什麼的。讀大學後,寫作業都用電腦了,老師講課進化成PPT(演示文稿)了,大家動手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
  • 激辯"漢字危機":書寫危機還是教育危機?
    在這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漢字在鍵盤書寫的衝擊下就出現提筆忘字的尷尬。  在鍵盤成為主流書寫工具的今天,漢字真的出現危機了嗎?漢字是順勢拼音化,還是固守傳統書寫陣地?在提筆忘字的背後,漢字文化面臨哪些困境?一周來,本報邀請多位學者和網民進行話題討論,解讀所謂「漢字危機」——中國傳統思維的工具化處境。
  • 作文,從寫拼音日記開始
    從一年級學完拼音開始,我就讓學生堅持寫日記。最初,每天只寫一兩句,後來循序漸進地過渡到寫一段和一篇。我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種訓練,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從而為學生中年級的作文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在實踐和探索中,我著力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訓練。
  • 漢字危機成了「中國特色」 恢復書寫有意義
    鍵盤時代出現新型文盲漢字危機成了「中國特色」漢字從小學到大,寫正確怎麼這麼難?美國《洛杉磯時報》將此歸罪於鍵盤書寫。 「由於使用拼音發手機簡訊及電腦打字正在取代擁有數千年傳統的一筆一畫漢字書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記得如何用筆書寫漢字。」
  • 聯合早報:漢字書寫危機不是電腦手機的錯
    新加坡《聯合早報》2日發表文章稱,這種危機既然不是電腦和手機導致的,是由於人們對文化本身的輕忽。  文章摘編如下:  關於漢字的拼寫知識,現在面臨著被遺忘的風險。在中國各地,很多人沒有電腦幫助就想不起怎麼書寫本國文字的問題。智慧型手機和電腦上的軟體讓用戶可以採用拼音輸入法,然後從列出的選項中挑選出正確的字。結果呢?提筆忘字成了普遍現象。
  • 拼音打字法造成漢字書寫危機 專家呼籲形碼輸入
    近日有人八卦,在網上列出明星劉燁、房祖名、王寶強、趙薇、王菲、周迅等人的手寫漢字,看得出他們中有人寫的字確實不怎麼樣,對此有網友吐槽「字和外表不相符」,但也有人覺得無所謂:現在已是電腦時代,漢字書寫已被拼音輸入、鍵盤選字代替,人們通過鍵盤輸入文字,列印出來的全部是印刷體,沒有多少寫字的機會了
  • 一年級語文下冊分類複習:看拼音寫漢字,學生必須掌握的字詞
    期末考試時,字詞的佔比達70%以上,不熟練掌握本冊的字詞,學生很容易失分,易出差錯的孩子也考不了高分,家長要重視起來,現在已臨近期末了,各地的學校已經陸續進入了複習的階段。為了幫助學生和家長進行複習。我現在整理出一份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看拼音寫詞語」的複習資料。家長朋友可以利用這一份資料對孩子進行輔導。
  • 作文輔導4:傳承手寫漢字
    教育部 2009 年在全國七個省(市)進行的一項關於漢字書寫水平的調查顯示,接受問卷調查的 3000 多名教師中,有 60%的人認為現在學生的書寫水平下降或者是明顯下降。「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動筆的最好階段,漢字書寫一定要在這段時期打上紮實的基礎。現在孩子們用電腦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家長不太重視漢字書寫,有時孩子連寫個作文都要列印出來。」
  • 冶頭小學舉行看拼音寫漢字比賽
    水母網12月01日訊(通訊員 李娜)為傳承和發揚中國硬筆書法的歷史文化,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書寫的重視,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引導學生把漢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美觀,整體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11月26日中午,冶頭小學各班進行看拼音寫漢字大賽。漢字書寫比賽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另一方面規範了學生的漢字書寫,增強了學生寫字的興趣。
  • 美國媒體稱拼音輸入為漢字帶來空前危機
    中新網7月19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19日報導,美國《洛杉磯時報》報導說,中國大陸民眾由於使用羅馬拼音來撰寫手機簡訊或在計算機上打字,取代傳統的一筆一划漢字書寫,因此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發現,他們已經忘記如何用筆書寫漢字。反而在日本或在韓國,卻有愈來愈多的人在練習中國書法。
  • 中文系研究生有資格批改高考作文嗎
    在此,筆者願以人微言輕之軀,向有關主管部門進一言:請別再輕易組織高校研究生批改高考作文了。  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基於對現狀的一份無奈。筆者就是一位高校中文系研究生,近年來每逢高考鳴金,都會目睹相當數量自願報名的研究生踴躍參加閱卷。據了解,在高等教育相對發達的一些大城市中,這樣的做法已較為普遍。可事實讓人提出疑問:中文系研究生有資格批改高考作文嗎?
  • 500字作文有30處錯誤:有電腦了,還寫啥漢字?
    教了十幾年漢字,學生的一席話讓李豔傷了心:難道自己多年來花費那麼多心思研究的教學課題竟然沒啥用了?  長春市小學五年級學生王瀟瀟(化名)的母親也向記者講述了她的苦惱,她兒子的一篇不到500字的作文裡,竟然出現了30多處文字和語法錯誤,例如他竟把「我看過這本書」寫成「我有看過這本書」「很氣憤」寫成了「很氣奮」。
  • 質疑:中文系研究生有資格批改高考作文嗎?
    在此,筆者願以人微言輕之軀,向有關主管部門進一言:請別再輕易組織高校研究生批改高考作文了。  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基於對現狀的一份無奈。筆者就是一位高校中文系研究生,近年來每逢高考鳴金,都會目睹相當數量自願報名的研究生踴躍參加閱卷。據了解,在高等教育相對發達的一些大城市中,這樣的做法已較為普遍。可事實讓人提出疑問:中文系研究生有資格批改高考作文嗎?
  • 陌生的筆:拿什麼保衛你,我的漢字
    看上去,他們只是在觀看一群小朋友寫漢字。但在一位中文系學者的眼中,紅色田字格裡那些刺眼的空白中,是「漢字的文字傳輸方式正在經歷數位化轉型的陣痛」。   聽寫比賽上,「90後」歌手曾軼可輸給了一個13歲的中非混血男孩   貴陽第七中學初二年級的餘爽走上演播大廳的舞臺,等待她的考題是「癩蛤蟆」。
  • (文化檔案)民國初曾有人提廢滅漢字:傅斯年主張用拼音
    央視《漢字聽寫大會》成人聽寫團的正確率僅為8%,而現實生活中,一則「大學生手寫400字簡歷24個錯字」的新聞也讓不少人想到自己提筆忘字的尷尬經歷。數位化時代,人們長期使用鍵盤打字,很少有機會一筆一畫書寫中文,這些年來,「漢字危機」、全民患上「失寫症」的話題屢屢被提及,提筆忘字、頻寫錯別字,正成為令人憂心的文化現象。  有評論認為漢字正在經歷百年來的第四次危機,即由漢字手筆書寫向漢字鍵盤或語音錄入的巨變所引發的母語情感的淡化。
  • 妝的筆順怎麼寫?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漢字學習不困難
    漢字妝妝的筆順怎麼寫?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一些學生對漢字的拼音筆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本節分享妝的筆順怎麼寫及漢字妝的拼音怎麼讀的內容。妝的讀音:zhuāng妝的意思:妝意思是修飾、打扮。1.對容貌進行修飾;打扮:梳~。
  • 了不起的漢字:漢字發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機
    第一個是構形困境、造字困境;第二個是書寫效率低下的困境;第三個則是面臨存亡的危機。 漢字在發展過程中曾經遇到了構形危機。要認識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漢字是怎麼構形的?這就涉及漢字是怎麼來的,即漢字是如何起源的,什麼時候有的漢字?成體系的漢字在什麼時代出現?
  • 2021年考研英語(四六級)作文預測漢字危機(文化主題)
    2021年考研英語(四六級)作文預測-漢字危機(文化主題)參考範文:這幅漫畫顯示,在一個日益計算機化的世界裡,中國人正在失去手寫的能力,對手寫體體的依賴迅速減少。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隨著電腦寫作形式的普及,動手寫的需求不斷減少。電腦打字要求識別正確的字符,但不需要直接從記憶中回憶特定的筆畫和部首。這樣一來,到了動筆的時候,許多人乾脆畫上了一個空白。然而,漢語作為一種語言的內在優點是眾所周知的: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寫系統。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提高漢字的書寫水平,這將帶來許多好處,如培養意志力、提高智力、增強個性。
  • 中文系的學生,有多硬核?
    但中文系的學生有話要說了:您知道我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嗎!!!——二字以蔽之,硬核。1、記憶力硬核沒有什麼書,是中文系背不下來的。如果記憶力不好,你沒辦法通過中文系的期末考試。畢竟這個神奇的專業沒有劃重點的說法,整個學期的PPT都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