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馬駿品讀<孫子兵法>》

2020-12-04 人民出版社

孫子非常奇特,好像是外星人,橫空出世,孫悟空出世還有個動靜,孫子卻不知道從哪個地方來的。正史《史記》裡,司馬遷僅用了 394 個字就把這樣一位大人物給「打發了」,而且其中還有 60 個字講述一個故事,即「吳宮教戰」。

同時,孫子還「去無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突然人間蒸發,甚至在中國幾千年的「八卦」史裡,你也找不到孫子究竟怎麼「沒的」。哪怕像野史裡「八卦」範蠡,吳國滅亡之後,他功成身退,攜舊日情人西施,隱身化名,泛舟與江湖,成為一代商聖也好。孫子竟然在公元前 506 年的柏舉之戰後,再也沒有出現在典籍與野史中。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也不知道在多大年齡裡寫了一部兵書,竟然引領幾千年世界軍事理論向前跑。

一代梟雄曹操是第一個給《孫子兵法》注釋的後人。他評價道:「吾觀兵書戰第多矣,孫武所著深也。」

諸葛亮與曹操是對手,打仗一直打到曹操死,最後總結曹操這個對手說:「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

英國著名戰略家利德爾·哈特認為:「《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其內容之博大、論述之精深,後世無出其右者。可以說,《孫子兵法》是有關戰爭指導之結晶。世界上可以同《孫子兵法》相比的只有德國的克勞塞維茨,但是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一部分已經過時。」

軍人學兵法,是因為戰爭講生死。會用兵法,就會少死人,甚至取得戰爭的勝利。所以,兵法是生存的哲學,而《孫子兵法》則是一部非常的哲學著作。

日本人精明,他們最早想到了用《孫子兵法》作為商戰寶典。因為他們發現《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如此,商戰亦如。為了生存,為了發展,實業人士就需要具備高超的戰略意識和靈活的戰術策略。

走進市場經濟的人士,就要懂得孫子:「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市場裡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這隻手不是以你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你想發財就發財,那樣簡單與容易,連傻子都是百萬富翁。而孫子這句話就告誡人們時時根據市場變化進行經營與生產。

不能讓這麼好的書,讓現代人扼腕興嘆。於是,我在教學中採用了「《孫子兵法》注我」的方法,即運用大量戰例或案例,咀嚼著孫子的一二個基本觀點。

教學實踐表明,這個方法對於大多數非專業的人士學習《孫子兵法》還是很有幫助的。

孫子,大智慧的承載者!

我們一起學,一起成為孫子智慧的傳播者和實踐者!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駿品讀《孫子兵法》的第三、第四部。

《孫子兵法》誕生於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書之首」「兵學聖典」,蘊含了極為深刻的謀略與智慧;它不僅是歷代軍事家用於指導戰爭實踐的必讀之書,它的基本原則早已經滲透到商業競爭、企業管理、體育競賽、外交談判等多個領域。

孫武作為《孫子兵法》的作者,他究竟是如何寫成這部曠世奇書的?他的人生軌跡中還有怎樣不為人知的傳奇?

馬駿教授在本書中和您一起品讀《孫子兵法》,看奇人奇書的獨特魅力。

本書用大量的案例與戰例,解讀孫子的一些基本觀點,生動深刻,可讀性極強。

作者簡介

馬駿,國防大學教授。1953年生於瀋陽。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全軍院校育才金獎獲得者。長期從事外國軍事歷史、外國軍事思想和國際政治研究,中央電視臺著名欄目百家講壇主講人,擔任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點讚本文!

相關焦點

  • 「上兵伐謀,其下攻城」:兵家中「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王者都是如何練成的? | 《孫子兵法》謀攻篇
    本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大家好呀~今天,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華杉講透〈孫子兵法〉》一書的共讀。《孫子兵法》的「作戰篇」,主要講到了後勤保障工作,尤其是錢財和糧草,對於取得一場戰爭勝利的重要性。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後伐兵這是《孫子兵法》「謀攻第三」裡很重要的一句話,也是不少朋友容易誤讀的一句話。
  • 他們說比開掛還猛,外國主播吃雞前要鑽研我們的《孫子兵法》
    ▲圖為日語某1998年版孫子的戰略思想立刻讓老外們如獲至寶,從那時起他們就開始窺探這份智慧結晶。但「日譯英」版讀起來就像是餃子塗了層芥末,根本感受不到千年前古老智慧的原汁原味。通常老外會遇事不決會先喊一句「上帝保佑」,然後翻開孫子兵法尋找對策。最經典的案例是在2013年,Snapchat拒絕了Facebook30億美金的收購。
  • 明德書院:「明德商道國學班」六期三課《孫子兵法與東方戰略》在...
    明德書院大連訊:7月7日,為期三日的「明德商道國學班」六期三課《孫子兵法與東方戰略》課程在大連圓滿結束。旅順戰場考察 了悟兵法智慧七月五日,明德書院「明德商道國學班」六期班師生一行前往日俄戰爭期間的重要戰場東雞冠山北堡壘,參觀俄軍當年陣地
  • 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陳春花《孫子兵法》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然而,大部分人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基本就止步於此了。短短六千字,少有人通讀,更不要說讀懂讀透了。
  • 管理者為什麼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孫子兵法》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
  • 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nbsp&nbsp&nbsp&nbsp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nbsp&nbsp&nbsp&nbsp然而,大部分人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基本就止步於此了。
  • 我們為什麼要讀《孫子兵法》?如何讀懂《孫子兵法》?
    先說我們為什麼要讀《孫子兵法》,《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孫武也被後人尊為「兵聖」,全書共十三篇,六千字左右,《孫子兵法》對後世之影響非常巨大。明代茅元儀在其《孫子兵訣評》中說:「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遺孫子。」
  • 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題記:本文為北大王寬誠講席教授、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為宮玉振教授新書《善戰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所寫的推薦序言。《孫子兵法》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
  • 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孫子兵法》對於絕大多數國人而言,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然而,大部分人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基本就止步於此了。短短六千字,少有人通讀,更不要說讀懂讀透了。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孫子兵法》裡最重要的一個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比如,魏武帝曹操,便是《孫子兵法》的鐵桿粉絲,曾經說過「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一類的言論,翻譯過來就是,「我看了那麼多兵書戰策,孫子是最深刻的放到《孫子兵法》裡,這第一個字便是《計篇》的「計」字。說起這個「計」字,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把它給《三十六計》裡的「計策」給聯繫起來,認為《孫子兵法》中講到的都是奇謀巧計,陰謀詭計。
  • 讀《孫子兵法》容易走入的誤區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兵書,歷來受到兵家的重視。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1974年6月7日,《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出土。
  • 讀《孫子兵法》心得
    文的方面,長期以來是儒家的經典,有十三經;武的方面,有以《孫子兵法》為領頭的《武經七書》。在座的各位不管對《孫子兵法》是否了解,我覺得《孫子兵法》已經作為中國文化裡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元素滲透到我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當中。
  • 黃樸民:怎樣讀《孫子兵法》
    如果僅僅視《孫子兵法》為謀略的淵藪,那顯然不是正確的有關《孫子兵法》整體性的認知與把握。 其次,是要堅持認識經典要義的靈活性原則。《孫子兵法》的靈魂,在於強調「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 「兵者,詭道也」:這是《孫子兵法》中最容易被誤讀的一句,原來講的都是人性的弱點!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一書的共讀。》裡的「詭」道,也就是計策和計謀。於是,在「五事七計」的後面,孫子跟著寫道,「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無需再忍」也是一種霸氣,你偶爾也要聽聽孫武的話,不要「爭一時之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 讀《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最近幾天,讀完了一本《華杉講透<孫子兵法>》。高中時期,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迷戀《孫子兵法》,甚至手抄過整部書。前幾年回老家房子,還翻出來過手抄本,字體那叫一個工整,不敢相信自己曾經也那樣一筆一畫寫過字。
  • 孫子兵法解惑9——讀《孫子兵法》的時候,我們在讀什麼?
    最近收到許多關於《孫子兵法》學習的問題邀請和私信,有一些問題大而空,比如「讀《孫子兵法》有什麼意義?「, 」《孫子兵法》是否已經過時?「 。《孫子兵法》為我們細心的撥開那可惡的障目之葉。讀之,人生的境界會提高很多。 我們在讀一種優秀的思維邏輯 從理性決策到數據分析,從慎戰到全勝,從唯快不破到知彼知己,從順應趨勢到抓住時機,從利用客觀條件到把握主動權,從先為不可勝到勝於易勝......
  • 企業家「講透」孫子兵法 寫就「開智」之書
    他為何能「講透」孫子兵法「對前人思想有足夠尊敬,忠實繼承」出生於1971年的貴州人華杉,大學是在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學院讀內燃機專業。但他對汽車發動機並沒有興趣,而是醉心於讀經史子集,兵書戰策。武經七書都是那時候讀的,對《孫子兵法》、《吳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這三本,他尤為喜歡。《史記》,《資治通鑑》,都是大學時代讀的。「《資治通鑑》我前後讀了三遍。現在不是講大數據嗎,歷史就是大數據,當你對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重要的人和事都熟悉,你就掌握了歷史的大數據,融會貫通,就能知道孫子和一代代文臣武將的生存環境和思維方式,才能真正讀懂孫子兵法,講透孫子兵法。」
  • 《孫子兵法》是本什麼書?
    文的方面,長期以來是儒家的經典,有十三經;武的方面,有以《孫子兵法》為領頭的《武經七書》。在座的各位不管對《孫子兵法》是否了解,我覺得《孫子兵法》已經作為中國文化裡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元素滲透到我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當中。
  • 【EMBA名師】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的運用,同時同學們還會聆聽宮玉振老師關於《孫子兵法》的課程,並走進《孫子兵法》竹簡的出土之地——銀雀山漢墓感受歷史的真實氣息。書中不少格言警句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儼然已經成了象徵東方智慧的一個超級符號。然而,大部分人對《孫子兵法》的理解基本就止步於此了。短短六千字,少有人通讀,更不要說讀懂讀透了。相隔2500 多年,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宮玉振老師的《善戰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給出了充足的理由。
  • 孫子兵法全球行:最新德語版《孫子》發行2萬成「搶手書」
    圖為德國翻譯家呂福克翻譯的德語版《孫子兵法》 韓勝寶攝   中新網科隆2月26日電 題:最新德語版《孫子》發行2萬成「搶手書」  記者 韓勝寶  記者在德國法蘭克福、慕尼黑等各大城市書店看到,最搶手的《孫子兵法》,比口袋書略大一點,套紅硬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