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孫子兵法》之商業智慧,決勝於無聲無爭處

2020-12-21 東方網

  經典之為經典,在於能橫亙歷史的河流而歷久彌新,其智慧的光芒能夠穿越時空而在現代熠熠生輝,《孫子兵法》則如是。

  《孫子兵法》之妙,在於能在紛繁蕪雜的現象中抽絲剝繭,在於能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地撥雲見日,讓我們了解中國傳統兵法中的處世智慧,明白取守長久之道,更重要的在,讓我們認識到,孫子兵法不是倡導戰爭,而恰恰是在於「止戰」,是要通過運籌帷幄,智取於無聲無爭處。

  現代社會更何嘗不是如此?尤其在商業社會,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商業利益。而商業利益的實現,從長遠來看,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商業生態整體的良性發展,才會有個體的健康發展。

  結合自己的研習體會,分享印象深刻的智慧之道,二三記之。

  一、「忍」&「先」

  「張良履鞋」的典故,講述了「孺子可教」的由來。這個典故幾乎家喻戶曉,世間廣為流傳的佳話是在於頌揚張良敬老的美德,而透過這個表象,我們看到其中的哲學智慧:「忍」與「先」。

  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告誡我們要懂得隱忍、蟄伏,等待時機再出擊、再崛起。在生活中,經常會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忍耐力有時顯得很重要,大丈夫能屈能伸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要將「忍」發揮到極致。人生要就不忍,既然要忍,就請你一忍到底。確實如此,小忍是修養,大忍則是智慧。比如,在三國時期,諸葛亮與司馬懿抗衡,後蜀多次出兵北伐,屢戰屢敗,諸葛亮求勝心切,身體每況愈下,司馬懿得知情況後就使用拖延戰術。諸葛亮一再激怒司馬懿,甚至送女人的衣物給司馬懿嘲笑他,司馬懿一忍到底,結果就是活生生把諸葛亮給耗死了。「一忍到底」的生活這些在當下也散發光芒。

  現代社會的商業實踐異常複雜,誘惑重重,只有堅定自己的理想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商業模式最終才能收穫成功。

  「忍」和「先」,從字面看,似乎兩者之間意思相反:忍讓往往是不出頭,不出頭意味著會失去先機;要搶先就是要講究速度,就是要快速決策。但孫子兵法,很好地詮釋了「忍」背後的深意是求「先」,要實現先發制人,就是要忍住以待時機。所謂「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很好地寫照了「忍」和「先」的邏輯關係。「忍」是「先」的前奏,忍得好則可以出其不意,出乎對方意料之外,就是「絕對的先」。

  二、「戰」或「不戰」

  兵者,詭道也。常言道,兵不厭詐,虛虛實實,虛實之間蘊藏取勝之道。在《孫子兵法》中,並沒有具體地講授戰略戰術,而是在更高的層面闡釋「戰」或「不戰」的題中深意。「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大意指,「未戰」之前,其實勝負已定。因此,「戰」或「不戰」已然不是一個問題。

  古代的戰場是如此,現在的商場亦然。在市場競爭中,相互之間是對抗還是合作,怎樣的選擇才更智慧?其實,也有定數。

  「算」的是信息,是敵我情報,是市場商業數據。無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商業社會,信息的佔有、獲取,通過信息不對稱性,精準打擊,才是取勝之道。尤其在現在信息科技時代,競爭越來越依賴技術層面的競爭,競爭結果幾乎都可以通過量化手段提前得知。所以,商業競爭最後的「爭」或「不爭」也不是個問題了。比如,面對同業競爭,是兼併收購或被兼併被收購,還是推進合作共贏計劃,都可以通過市場分析得出一定的答案。

  三、「謀」與「攻」

  我們評價戰爭,常讚譽「百戰百勝」,認為是勝利者。在《孫子兵法》中,我們看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就是說,真正的勝利者,永遠不是在戰場上。以不戰而勝,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在現在戰爭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武力對抗和衝突,事實上最後沒有真正的贏家。一片廢墟,滿目瘡痍背後,都是因為「謀」與「攻」沒有得到智慧的運用。在中國解放戰爭中,多場戰役被津津樂道,就在於幾乎沒有產生大的傷亡代價就取得勝利,比如和平解放上海。

  現代社會更是如此,尤其在商業社會,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商業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商業生態整體的良性發展,才會有個體的健康發展。比如,當前飽受詬病的P2P行業,曾經一度被譽為金融行業的重大創新,可以很好地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可是,最後由於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由於假冒p2p橫行而使整個行業信譽崩塌,最後讓整個行業承擔了惡果,致使整個行業萎靡不振。就行業發展而言,沒有贏家。……

  孫子兵法,通篇貫穿的是「伐謀」,講的是智取。因此,與其說孫子講的是如何打贏戰爭,不如說孫子講的是如何通過思想的較量無形中減少戰爭、避免傷害。無論是面對何種競爭的負責局面,無論身處怎樣的關係之中,切忌冒進,切忌逞匹夫之勇,而是要冷靜、冷靜、再冷靜,冷靜地分析、推演和判斷,要懂得「忍」、「先」之道,要把握「戰」或「不戰」的尺度,要在「謀」與「攻」上多思慮多做文章。

  平靜往往是狂飆的先聲。運籌帷幄,智取於無聲無爭處,才是「善之善者也」。

  (作者劉功潤博士系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是最好的商業指南嗎?
    《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是春秋末期齊國軍事世家子弟,後出走吳國,先後輔佐兩代吳王闔閭與夫差完成爭霸。在其身後留下了這部具有永恆的智慧光芒的《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具有高度的實用性,一切以實用為主,一切以實戰為主。
  • 孫子兵法在現代商業上的運用
    孫子兵法其實在現代,孫子兵法運用最多的地方恐怕就是現代的企業管理了,商場如戰場,商業上的競爭其實就如同戰場上的戰爭,孫子曾經在兵法中說治眾如治寡,鬥眾如鬥寡。兩者之間道理互通,不必太過拘泥,從小處能看到事物發展的規律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孫子兵法中的精妙思想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員工,使得企業生產秩序井然有序。
  • 孫子兵法全球行:方潤華的兵法·智慧·人生(圖)
    孫子兵法全球行:方潤華的兵法·智慧·人生(圖)     圖為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正副會長姚有志(右一) 、吳如嵩(左一)少將聘任方潤華為該會特邀理事 陳德真 攝
  • 兵法學刊:孫子兵法的制勝之道
    《孫子兵法》中提出的制勝之道指的是:知彼知己,,因此我們認為它始終貫穿於《孫子兵法》之中。《孫子兵法》強調,為將者需有五德:「智信仁勇嚴」智:智謀;信:信譽;仁:仁愛;勇:勇氣;嚴:嚴格. 符合這五種必備素質的將領才是合格的軍隊領導,否則,那真是將帥無能累死千軍啊!
  • 《孫子兵法》六千字蘊含的謀略與智慧
    它誕生於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書之首」「兵學聖典」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千字左右,確蘊含了極為深刻的謀略與智慧它不僅是歷代軍事家用於指導戰爭的必讀之書它的基本原則早以滲透到商業競爭、企業管理、等多個領域建議大家將《孫子兵法》全文背誦下來它精煉而義深入門看《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孫子兵法》牌「智慧可樂」了解一下?
    在部隊工作23年,加之此後中新社蘇州分社記者的身份,韓勝寶深知《孫子兵法》中蘊藏的軍事智慧和戰略藝術——「止戈為武」、「不戰而屈人之兵」等辯證思想,至今都在世界範圍內有著深遠影響。此次他帶著自己撰寫的十餘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籍來到《國家寶藏》第二季的舞臺,為我們解讀《孫子兵法》的智慧奧秘。
  • 孫子兵法與商業談判
    商務談判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而《孫子兵法》中的智謀與商業談判的哲理相通,這本兵書的軍事思想不僅在戰爭中為人稱道,在今天的商務談判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孫子兵法》第六章《虛實》裡有段話,講的很好: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 孫子兵法全球行:華爾街不能缺少孫子的智慧與謀略
    圖為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 韓勝寶攝  中新網紐約11月12日電(記者 韓勝寶)1987年商戰電影中的經典作《華爾街》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為背景,由麥可·道格拉斯扮演的華爾街大亨戈登·蓋柯,曾引用了《孫子兵法》,影片大部分操縱股市的謀略也出自《孫子兵法》。《華爾街》續集《華爾街:金錢永不眠》對股票投資的描寫中,金融大鱷對《孫子兵法》倒背如流。
  • 孫子兵法的競爭與商業競爭異同
    孫子兵法的競爭是戰爭的競爭,戰爭的競爭是你死我活的競爭,手段可以說無不用其極。特別是在對付對手的時候,大量使用詭道的手段,讓對方虛虛實實,真假難辨;因此古代的王候將相經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戰場上戰績稍縱即逝等等。但即使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在知彼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孫子兵法依然敢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說明孫子兵法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系統性。
  • 孫子兵法全球行:孫子是站住世界智慧顛覆的高人
    圖為蘇州穹窿山剛落成的的孫武銅像 王思哲攝  中新網蘇州5月23日電(記者 韓勝寶)海外學者稱,孫子是站住世界兵學顛覆的高人,也是站住世界智慧顛覆的高人。而智慧是不分國界的,也不受時空限制的。如今,孫子智慧歷經2500多年流淌到全球,《孫子兵法》成為全球的「智慧之法」,成為全人類共享的智慧,令世界叫絕。
  • 孫子兵法新解:王陽明兵學智慧的源頭
    本文摘自《孫子兵法新解》,[日]岡田武彥 著,重慶出版社,2017年11月版孫子兵法的精髓在於順人性而用之當敵我雙方的力量在作戰中產生差異時,所使用的「兵」的形態就分為「攻」與「守」。》,[日]岡田武彥 著,重慶出版社,2017年11月版理解和把握《孫子兵法》的原理和精神,不僅能幫助人把握商業法則的精髓,而且還能對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等起到較大的作用。
  • 【兵法精讀】《孫子兵法》中的「計」到底是什麼?
    兵法,是人類智慧的瑰寶。人類的行為具有同構性。戰爭,是人類最頂級層次的對抗,參透了戰爭規律,自然可以遷移應用到其他領域,可以實現「降維攻擊」。參透了兵法的奧秘,便可在紅塵人間遊刃有餘。所以兵法不是「屠龍之術」而是「經世之學」。
  • 《孫子兵法》商道戰略班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利益他人也是一樣,共之以利,共利者,利天下之利也。日本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病臥中捧讀《孫子兵法》,並將「不戰而勝」的兵法精髓應用到軟銀投資的戰略併購中。美國哈佛大學把《孫子兵法》融入高級管理戰略必修課程。
  • 孫子兵法:兵學聖典,百世之師
    三位名人所說的兵書就是《孫子兵法》,這足以說明《孫子兵法》的重要性。孫子在書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不僅為軍事學家所推崇,在經濟領域、領導藝術、人生追求甚至家庭關係等方面,也有著乾絲萬縷的聯繫。初讀《孫子兵法》,只覺得晦澀;再讀一遍,就學會思考了;多讀幾遍之後便覺得書中的智慧實在是太多了。《孫子兵法》的魅力在於它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結晶,蘊涵了普遍的、樸素的、辯證的真理。
  • 孫子兵法:兵學聖典,百世之師
    曹操說: 「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子所著深矣。」孫中山說:「就中國歷史來考究,二千多年的兵法,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立為中國的軍事哲學。」滑鐵盧戰役之後,拿破崙偶然間看到了一本書。等他如痴如狂地把書讀完,這才拍案叫絕,繼而扼腕嘆息說: 「假如我在二十年前看到此書,歷史將會是另一個結局。」三位名人所說的兵書就是《孫子兵法》,這足以說明《孫子兵法》的重要性。
  • 聆聽孫子兵法 感悟人生智慧
    兵法研究專家扈光珉老師為大家帶來了精彩講座——《孫子兵法的人生智慧》。清晨彌天的大霧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學習的熱情,聽眾陸續趕到活動現場。對孫子其人及其兵法簡單介紹後,扈光珉老師為大家詳細講述了孫子兵法的十大人生智慧。
  • 智慧綠茵場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用到足球比賽領域,招數是有形的,只可以「敵一人」或者「敵數人」,而真正可以橫掃千軍的是「萬人敵」,即軍事上的兵法和人的智慧謀略。回憶綠茵風雲和足壇滄桑,真正經典的、為後人永遠銘記在心、津津樂道的足球比賽是激蕩人心的智慧博弈,是把人類的智力和謀略貫穿其中的比賽,那是足球比賽最有魅力的時刻。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籍中國智慧女人懂兵法會妙算
    上世紀70年代,朱津寧從臺灣移居美國時,只帶了兩本書,一本是《孫子兵法》,再一本就是《厚黑學》,這兩本研習了很多年,使她成功在美國立足,成為著名的東方策略學者。她把東方的靈性潛力,轉化為生存競爭的武器。她主要是從理性角度分析兵法,形成了作為女性學者的鮮明個性特色。
  • 《孫子兵法》:奇人之書,奇人兵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孫子兵法》:奇人之書,奇人兵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說道我們中國的軍事文化的瑰寶一定要首先推薦孫子兵法了。我記得以前在上學的時候孫子兵法的老師不止一次向我們說過世界山現在沒有任意一部比孫子兵法更加完備的兵書。
  • 《孫子兵法》之辯證思維中有哪些商道和營銷智慧?
    《孫子兵法·九變篇》曰:「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大意就是:有智慧的人,總是從利與害兩方面考慮問題,考慮到事物帶來有利的方面就積極的去執行、去完成;考慮到有害的一面就要主動的採取措施消除它。 在現代營銷中,產品的核心價值(UBV)和核心性能(USP)是兩個重要的內容,客戶購買的是核心價值,而非核心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