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雖然喝過咖啡,但卻不清楚咖啡果實原本的樣子。我們常常聽說咖啡櫻桃咖啡櫻桃的,到底為什麼不叫咖啡豆而是要叫咖啡櫻桃呢?你知道嗎?從咖啡樹上採摘下來的果實,因紅潤的外觀酷似櫻桃,因此也稱為咖啡櫻桃Coffee Cherry。
事實上,我們所俗稱的咖啡豆,是咖啡果實裡面的種子。咖啡豆在一開始,絕對不是你所看到黑黑扁扁的外貌,而是經過許多道加工程序,從咖啡果實的外果皮、果肉等等層層去除,才變成烘焙後乾乾扁扁的熟豆。
首先,從咖啡樹採摘下來的咖啡櫻桃為果實,其如同母親般為了保護內部的種子,擁有了一層又一層的保護罩,分別為:
果肉
果膠層
羊皮
銀皮
咖啡豆
依照不同的果皮質地,可將果實分為肉質果(succulent fruit)及乾果(dry fruit)兩大類。肉質果的果皮柔軟多汁且常鮮豔鮮豔的色彩,可吸引動物前來取食,藉此散播種子,其種子外部常具有較堅硬的結構或抵抵抗抵抗強酸的化學物質,保護種子避免在通過動物的消化道時受到消化液腐蝕。
而像是咖啡果實就是肉質果的一種,咖啡果實外觀是鮮紅色的,相當鮮豔,且果實多汁,能吸引動物前來取食。
其中外果皮與果實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吸引動物前來取食,藉此散播種子。而為了避免種子在動物的消化道之中被強酸腐蝕,果膠、內果皮與銀皮的功用都是用來保護種子(咖啡豆)。
在咖啡果採收之後,要再經過許多繁複的處理程序,都是為了獲得咖啡果實之中,人類製作咖啡所需要的咖啡種子(咖啡豆)。
從植物學來說:咖啡約有數十品種,但以飲用目的且被大量栽種,以『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為主。
阿拉比卡種(ARABICA)
適合於熱帶高冷地栽培(2000ft),原產地是非洲的衣索比亞,佔世界咖啡供給量70~80%,比其他品種的香氣和味道較優,一般而言生豆較橢圓形,大部份有名咖啡豆如鐵皮卡、瑰夏、波旁等皆屬之。
羅布斯塔種(ROBUSTA)
比阿拉比卡種對病害的抵抗力要強,原產地是非洲的佔世界供給量約15%~20%,一般而言生豆形狀呈圓形,味道較苦,常用於調和咖啡如印尼‧羅布斯塔、烏幹達‧羅布斯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