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改變大腦結構 人越來越笨?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當今時代,日新月異的智能科技發展,總為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不久前,有美國研究者認為,科技對人類智力的影響可能是「致命的」,因為當今的數碼科技大爆炸,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之餘,同時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和溝通方式,甚至造成人類大腦內部的劇變。刨根問底,科技到底是讓人變得廣博,抑或變得淺薄呢?

        新發現

        網絡越發達人越笨

        不久前,一篇刊登於美國《赫芬頓郵報》的報導引起熱議,在這篇名為《網絡讓我們變笨?數碼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的研究中提到,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類的大腦正不斷地被智能科技「重新塑造」。有研究者表示,在過去沒有電腦也沒有網絡的時代,人們的生活雖然不夠方便,但腦子裡卻擁有海量的知識和生存技能;然而新科技的出現卻扼殺了人類的這項才能。

        長時間面對電腦和手機屏幕正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電子產品除了會發出藍光,阻止夜間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深度睡眠品質之外,還會令我們的注意力難以集中。一項來自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數碼科技大量分散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新科技更容易令人分心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如果你認為被「分散注意力」只是小菜一碟,那麼「記憶力衰退」呢?沒錯,研究顯示在網絡環境中成長的一代人,比起他們的父輩更容易健忘,原因是在閱讀時停下來查看郵件或收發短訊,會使尚未變成長期記憶的短期記憶從腦中被抹去,使大腦無法進行深入或有創造性地思考。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人類在享受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利之餘,另一方面也在承受著科技所帶來的副作用。如果你和日常上班族一樣,每天都頻繁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和搜尋引擎,你要小心,因為這些新科技產品會促使大腦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並且會在強化新的神經通道時逐漸削弱舊的通道。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變得只能接收信息碎片,越來越難進入深度思考之中。

        讀者不禁要問,我們的大腦,真的就這樣被高科技「改變」而變笨嗎?

        令人擔憂

        智能科技讓年輕人不愛思考

        毋庸置疑,科技的發展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進步,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似乎並非如此。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發現,如果過分依賴GPS導航,就會阻斷腦部海馬回形成新記憶的功能活動;相反,如果人的駕駛行為依賴的是大腦空間記憶,那麼司機就能通過視覺線索建立「認知地圖」來記住路線,由此可以預防未來大腦失憶症。難道說,科技的進步對於我們的大腦神經系統而言,會造成「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現象?就此話題,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蔣斌教授。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越來越懶惰,身體運動機能確實有退化,好比說,通宵玩電腦遊戲甚至會出現眩暈、暈倒、記憶力下降等症狀。有研究表明,每天花大約10小時上網的大學生大腦皮層的灰質,比每天上網2小時以下的學生要少,而灰質是負責大腦思考的部分。」蔣教授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中患 「痴呆症」的人數逐年增長,「提筆忘字」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用慣了電子產品,導致很多人只會用零散的語言交流;用遊戲和電視節目取代了傳統閱讀,以至於人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對此,蔣教授告訴記者,根據生命現象中的「用進廢退」理論,大腦皮層中調控閱讀和語言的中樞使用的少了,自然會發生「倒退」;而過分依賴GPS導航,也確實會妨礙大腦海馬回形成新記憶的功能活動,使得空間記憶能力下降。

        專家聲音

        不用擔憂

        應對退化,大腦重塑做出調整

        有了手機、電腦,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就能達到基本生活需求。無論坐地鐵還是走路,常常看到很多低頭族。有研究者警告說,而今人類的大腦正不斷地被智能科技「大幅重塑」。此話一出,有不少網友都在擔心自己會因此而「變笨」。

        然而對於這份憂慮,蔣教授卻給出了一顆「定心丸」——因為人類的大腦很「聰明」,會隨著這些由高科技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做出相應的調整,所以當今科技的進步並不會導致我們的大腦神經系統發生「退化」。

        「其實人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就是要不斷順應新的變化,現代人和幾百年前的祖先相比,體格和肌肉的力量是下降的(長期的體育鍛鍊的人除外)。儘管現代人大腦的部分功能下降了,但智力是提高的。」他告訴記者,現在的人,無論是在鍛鍊身體、排隊買東西或者過馬路等紅燈的時候,甚至在晚飯閒聊的間隙,都使用手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完成一些工作,這就是智能高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對此不必過度恐慌。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電子產品的增加,的確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蔣教授認為,雖然說高科技使得人們「越來越懶」,但從總體上看,還是利大於弊的。「高科技產品的不斷使用,逐漸重塑了我們的大腦,我們因此變得更加『眼疾手快』。」

        話題延伸

        大腦具有可塑性

        廣州日報:有研究者提出,科技的發展就好比一場革命,數碼科技大爆炸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和溝通方式,更在人的大腦裡造成劇變。那麼我們的大腦,是否具備改變自身以回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蔣斌:是的。人出生後,各種感覺經驗刺激(如聲、光和觸覺等),學習知識和技能訓練等不斷改變我們的大腦,使得大腦內部的神經網路順應這些感覺刺激或技能訓練,並留下相應的「印跡」,最終造就一個高智力、高技能、富有創造力的人。大腦的神經結構和功能可以被外界感覺經驗所改變的能力,稱為「大腦可塑性」。

        廣州日報:您所提及的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換句話說,就是人類的神經系統能夠適應變化而發生改變。請問有哪些具體的呈現呢?

        蔣斌:大腦中神經網絡的結構重塑發生非常快,如將人的食指和中指用膠水粘在一起,一天後就發現大腦運動皮層與手指的對應關係已發生了變化。將多年演奏小提琴的人與未接受任何音樂訓練的人對比發現,當刺激左手小指的時候,有長年小提琴訓練的人比未經訓練之人激活更多對應的軀體感覺皮層,而且激活區域的大小與學習小提琴的起始年齡呈正相關,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

        廣州日報:麥克馬納斯說,人們有各種各樣的夢想和幻想,可我們並不善於實現它們。或許科技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神經重寫」?

        蔣斌:人類的大腦其實潛能無限,比如說「盲人有較強的聽覺和觸覺」「聾啞人有較強的視覺」等,都證明了大腦在外界環境變化之下可以做出相應改變。在高科技飛速發展之下,高科技產品在很多方面改變了人類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大腦同樣會做出相應的改變去適應,讓人類更好地適應已經發生改變了的新環境。(記者黃嵐)

相關焦點

  • 人類的智商被限制,以後或越來越笨
    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的大腦開發,其實只有10%左右,如果人類未來可以將剩餘的90%大腦全部開發,人類的文明必將迎來質的飛躍,或許成為宇宙中最厲害的超級文明,也指日可待,真的是這樣嗎?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500多萬年的時間,這段漫長而又短暫的時間裡,我們的大腦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正因如此,我們的社會發展才會進步。不過,一部分科學家卻表示,從最早的森林古猿到現代人類,人類的進化已經抵達了極限,無論是身體結構還是智力方面,我們都沒有辦法再繼續進化下去,特別是人類的智力,猶如被鎖上了枷鎖,再進化下去,或許只能越來越笨。
  • 科學家解釋小孩看屏幕腦子變笨 不能像讀書一樣刺激大腦
    科學家解釋小孩看屏幕腦子變笨 不能像讀書一樣刺激大腦時間:2018-09-29 17:14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解釋小孩看屏幕腦子變笨 不能像讀書一樣刺激大腦 科學家們表示,面對屏幕腦子變笨。長時間面對屏幕會導致大腦發育較差。
  • 道德經的終極奧秘:古人為什麼比現代人更智慧,人真的越來越笨嗎
    人真的越來越笨嗎?仔細品味道德經的奧秘,會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道德經》中,參透了《道德經》的奧秘,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古代人為什麼比現代人更智慧?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智慧效法自然《道德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人的智慧來自大自然,古代人更貼近自然造化,是對天地運行規律的觀察和總結。
  • 兒童肥胖可能與大腦結構有關
    「肥胖兒童大腦中控制決策的區域較薄,」 在線郵件報導。研究人員檢查了美國 3,000 多名 9 歲和 10 歲兒童的腦部掃描。他們觀察他們大腦中被稱為皮層的區域的厚度,並將它們與每個孩子的大腦進行比較身體質量指數 (BMI).研究人員發現,66 個皮質區域中的 18 個,主要位於大腦的最前面 (前額葉皮質),在 BMI 較高的兒童中明顯變薄。
  • 專家:這三種家長養大的孩子自信不足,會越來越笨,有的趕緊糾正
    在日常教育中,父母有一些行為,看似在幫助孩子成長,其實會讓孩子越來越笨的,毀掉孩子的信心!根據專家研究,特別是以下三種行為,簡直「毀娃不倦」:1、給孩子定過高的目標。所以,不用說,他會覺得自己很笨。2、父母過多的負面暗示。有些父母常說他們的孩子愚蠢,即使是出於關愛,然而孩子們得到的是「笨」的信號。比如,當別人表揚孩子時,父母會謙虛地說:「哪裡,我的孩子笨得連鞋帶都系不上。」熱心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起來,「你看某某有多聰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會越來越相信自己自己很笨。3、給予孩子過早的知識啟蒙。
  • 電子遊戲能改變人的大腦?
    誰說打電子遊戲只會讓人玩物喪志,研究人員發現,電子遊戲能夠改變人的大腦,而且往往是積極正面的改變。    自從首臺投幣式商用電子遊戲機在41年前面市以來,電子遊戲在美國已成為一個年產值達250億美元的娛樂行業。
  • 法拉利LaFerrari性能怎麼樣,高科技外殼結構如何
    結果是一種高科技的單體外殼結構,該結構使用四種類型的航空級碳纖維建造,這些纖維在某些區域(例如,車身底部)被凱夫拉爾纖維保護。法拉利聲稱其抗扭剛度提高了27%,梁剛度提高了22%,同時也比Enzo所使用的底盤輕了20%。但是,這款車的亮點是其革命性的混合動力總成,這是有史以來第一輛用於公路版法拉利的動力總成。它採用了源自一級方程式世界的最新技術。
  • 美國專家稱網絡改變大腦神經迴路 讓人變得愚蠢
    好像某些東西正在擺弄你的大腦,你的思考方式與過去截然不同。尤其是在看書時,往往閱讀兩三頁後注意力就開始漂移,變得焦慮不安,開始尋找其他事情來做。  如果你有這種情況,那就有可能是網絡正在改變你的大腦神經迴路,阻礙大腦進行深度的或創造性的思維。  網絡讓人「分了心」  在大多數情況下,網際網路的出現被視為是一件好事,但並非每個人都這麼認為。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人類越來越笨了?科學家提出大腦停止進化論:智力水平將走下坡路
    記得前幾年有一部電影叫做《美國隊長》,就是通過開發人體的機能,讓人的身體變得更加強悍。除此之外,很多超級電影所表現的出來的,基本就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可以不斷的升級。而且,之前也有試驗表明過,大部分人類的人腦都是沒有完全開發的,開發了的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在人的大腦中,每1kg的腦組織中就有1000億個神經元,數量極大,儘管人的大腦質量只有人體的2%,可是卻能消耗人體20%的能量。
  • 戀愛之後會變笨的星座血型
    人說戀愛之後,很容易失去理智,也很容易變笨,在星座中,究竟什麼星座的人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呢?,比較衝動的O型射手座人的浪漫大腦智商會迅速降的比較低,幾乎所有的理性、冷靜都拋到九霄雲外了,眼裡統統的對方是100%的完美,即使發現什麼缺點,也是可愛的缺點,有個性的缺點。
  • 常「挨罵」的孩子,腦子會越來越笨!後悔現在才知道!
    常被罵的孩子,大腦發育會負面發展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示,常常辱罵孩子會讓他們大腦「受損」。要知道,孩子的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對於外來語言的刺激,他們的調節能力比成年人差很多。辱罵最直接影響大腦區域的胼胝體。這一區域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的傳遞動機、感覺以及信息認知。其次是海馬體(情緒管理區域),以及前額葉(掌管思考和決策)。
  • 歐洲科學家發現:城市生活容易使人腦子變笨,尤其在方向感方面
    鄉下人可以責怪那本提倡美德的寓言書《伊索寓言》,因為書中那些跨世紀的幾個故事,把鄉下人嘲笑為土包子。古希臘作家的寓言《城裡老鼠和鄉下老鼠》,便是把鄉下人和更老道的城裡人做對比時,第一個強調所謂的鄉下人具有更簡樸性格的作品。
  • 科學證實:六種「壞習慣」是孩子變笨的潛在因素,不少家長默許了
    文章原創:乖媽為什麼孩子成績越來越差?被別的孩子欺負?老師總是叫家長?……多半是孩子大腦「變笨」了。普通家長總覺得,小孩子大腦正在發育,智商只會提高不會降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的智商也會降低,而且最大的潛在因素就是「壞習慣」,不少父母還默許了。
  • 人的大腦大約相當於多大內存?
    人的大腦有多大的內存呢? 人的大腦經常被比作電腦,那麼人腦和電腦一樣是有內存的嗎?內存對於電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儲存器那麼電腦將缺乏記憶功能,將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如果我們每次重啟電腦都需要下載所需要的軟體,那麼計算機將無法便捷我們的生活。
  • 腦科學研究:孩子「開竅晚」不是因為笨,而是左右腦的合作不密切
    研究表面:孩子「開竅晚」不是因為笨,而是左右腦的合作不密切所以家裡有男孩的父母經常抱怨「我兒子什麼時候開竅?」「我兒子太笨了,為什麼總是考不好?」孩子「晚開竅」的表現讓父母感到「焦慮」,卻沒有辦法,甚至給孩子貼上「傻」的標籤。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看法和家長的完全不一樣。
  • 反雞湯丨「大腦結構決定女生學不好數理化」,這樣的偽科學為什麼...
    儘管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表明,人類大腦結構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但是「女性的生理構造決定她學不好理工科」,依然是社會中隨處可見的聲音。哈佛大學的精神大腦與行為跨學科項目(Harvard’s Mind BrainBehavior Interfaculty Initiative)主任Elizabeth Spelke明確指出,男性與女性在嬰兒時期對待人與物的反應是完全一致的。
  • 腦科學研究:男孩「開竅晚」不是因為笨,而是左右腦的合作不密切
    「兒子太笨了,為啥總考不過女孩呢?」男孩這種「開竅晚」的表現,讓家長的心裡是「干著急」但沒招,甚至還會給孩子貼上了「笨」的標籤。但是,普遍家長們的這種看法,在科學角度卻有著不同的見解。腦科學研究:男孩「開竅晚」不是因為笨,而是左右腦合作不密切腦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研究和數據分析後發現,男孩「開竅晚」不是因為笨,最主要的原因是左右腦之間合作不密切。眾所周知,人類的大腦分為左和右兩部分,右腦主攻圖形、情感、創意,左腦負責語言、邏輯、推理。雖然左右腦的工作領域不同,但是由於二者的協作關係,使得大腦形成了一個整體。
  • 心理科普|花10分鐘認識你的大腦
    大腦功能定位的發現 大腦,不同於靈魂和心臟什麼的,它有自己的工作機制。 加爾最後的、同時也是正確的結論是: 大腦的不同部位控制我們某方面特定的行為(對於每一個想要改變自己的人,一定要先了解這些)。
  • 當默讀的時候,大腦中出現的聲音是誰的?和這個結構有很大關係!
    甚至有些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腦海裡都會有聲音出現,或者腦海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幻想,有時候會自言自語,腦子像不受控制一樣。那麼這個聲音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可能和我們的大腦中的語音迴路以及布羅卡氏區有關。1974年,Baddeley和Hitch提出工作記憶由三部分組成,即語音迴路、視覺空間和中央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