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擇一個最討厭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很多人都會選擇欺騙。畢竟欺騙很難讓人接受。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相信眼見為實,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欺騙,但是自己不會騙自己。但其實,大腦也存在自我欺騙,很多時候大腦都欺騙了我們,而我們卻不自知。
我們睜開眼睛看到世界,而這個世界是由大腦構建出來的。可以把大腦比作一臺照相機,但是這個並不準確,大腦並不像相機那樣對影像進行直接反映。大腦將影像打散成數以百萬計的小片段,內含諸如顏色、線條、形狀、深淺和動作等數據,再通過許多協同合作的神經途徑重新組合影像。
視網膜傳來的原始信息傳到大腦皮質,以提供合乎邏輯的藍圖,協助大腦辨識合成後的信息。當視覺皮質從大量累積的原始數據中製造出一幅影像的同時,大腦的更高階功能就已經對處理過程中已出現的最有可能是什麼景物下了結論,而這個結論不一定是看到的事實,是經過大腦高階功能處理過的結論。
仔細觀察上面這張圖,看兩張桌子的尺寸大小,
問問自己:這兩個桌面,看看是否其中一張桌子比另一張寬?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張圖,都覺得豎著擺放的桌子更狹長,而橫著擺放的這個桌子會更短更寬。但是,其實兩張桌面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不相信的話,拿把尺子來量量看。(小編用尺子隔著屏幕量了,千真萬確是一樣長度。頓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這個圖片裡包含了兩個最常見的錯誤心理詮釋:水平/垂直錯覺以及三維透視錯覺。
簡單來說就跟常常看到的英文字母T是一樣的,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但是都覺得字母T這一豎的長度要比一橫的長度長。
德國生理學家阿道夫·斐克在1851年發表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水平/垂直錯覺的理論,闡述了簡單幾何圖案之間的不同以及它們看起來的差異。這種實際尺寸不符合人類感知的現象被稱為幾何視錯覺。
桌子擺放的不同方向,會讓人看起來桌子的尺寸不一樣,垂直的桌子會有拉升長度的效果,而平行的桌子則看起來更寬。這也是為什麼穿衣服,橫著的條紋會讓人顯得胖,而豎條紋會顯得瘦。
但其實也有人提出,其實這種解釋有錯誤,因為如果垂直擺放的桌子是真實的,遠一點的那條邊應該看起來更窄些才符合實際。但大腦卻捨棄這個信息,轉而用最能符合視覺信息的方式理解這個實際景象:這是兩張真正的桌子,不過擺設角度不同罷了。
類似這樣的錯覺其實還有很多圖形,比如一些方格,或者一些動感圖案等。
由此可見,其實眼見也並不為實,自己的大腦也有上當受騙的時候。人腦也是有弱點的,如果能很好的理解這些弱點和原理加以利用,就能巧妙地製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比如魔術師也是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形成錯覺和誤差現象,讓人產生幻覺。在生活中,你也有被自己眼睛欺騙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