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閱讀
提示
老人騎自行車將在小區玩耍的兒童撞傷
熱心鄰居幫忙聯繫兒童家長
並阻止老人離開
老人情緒激動
與阻攔者發生言語爭執
在等待警察來處理事故的期間
老人突然倒地
經搶救無效,心臟驟停死亡
老人家屬起訴阻攔者和小區物業索賠
並要求阻攔者賠禮道歉......
老人、猝死,這些中國傳統念「死者為大」的因素混合在一起
法院會怎麼判決?
來看人民法院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入選案例之四——
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
人民法院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民事案例
董存瑞、黃繼光英雄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
淮安謝勇烈士名譽權糾紛公益訴訟案
村民私自上樹摘果墜亡索賠案
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
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名譽侵權案
「暗刷流量」合同無效案
開發商「自我舉報」無證賣房毀約案
吃「霸王餐」逃跑摔傷反向餐館索賠案
自願贍養老人繼承遺產案
困境兒童指定監護人案
撞傷兒童離開被阻猝死索賠案
——劉某某、郭某麗、郭某雙訴孫某、某物業公司生命權糾紛案
核心價值:助人為樂、友善共處
基本案情
央視新聞《法治在線》欄目專題報導該案
郭某林在某小區騎自行車時將在小區內玩耍的五歲男童羅某某撞倒在地,造成羅某某右頜受傷出血。同為該小區居民的孫某見狀後,馬上找人聯繫羅某某家長,並告知郭某林應等待羅某某家長前來處理。郭某林稱是羅某某撞了自己,欲先離開。因此,郭某林與孫某發生言語爭執。孫某站在自行車前阻攔郭某林,不讓郭某林離開。郭某林情緒激動,稱此事應交由110處理,隨後將自行車停好,並坐在石墩上等候,郭某林坐下後不到兩分鐘即倒地。孫某撥打120急救電話,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即對郭某林實施搶救。郭某林經搶救無效,因心臟驟停死亡。劉某某、郭某麗、郭某雙作為郭某林的配偶及子女,起訴請求孫某及小區物業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共計40餘萬元,並要求孫某賠禮道歉。
裁判結果
庭審現場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人民法院認為,孫某見到郭某林將羅某某撞倒在地後,讓郭某林等待羅某某的家長前來處理相關事宜,其目的在於保護兒童利益,該行為符合常理,不僅不具有違法性,還具有正當性,應當給予肯定與支持。孫某與郭某林在事發前並不認識,孫某不知道郭某林身體健康狀況,孫某在阻攔過程中雖與郭某林發生言語爭執,但孫某的言語並不過激,其阻攔方式和內容均在正常限度之內,阻攔行為本身不會造成郭某林死亡的結果。在郭某林倒地後,孫某及時撥打120急救熱線救助,郭某林在搶救過程中因心臟驟停而不幸死亡,孫某的阻攔行為與郭某林的死亡結果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係,孫某亦不存在過錯,其不應承擔侵權責任。
關於某物業公司應否承擔責任的問題。郭某林與羅某某相撞的地點為小區居民休閒娛樂廣場,該地點並不是行人及非機動車的專用通道,沒有證據證明羅某某及其他人員在該地點進行休閒娛樂超過一定的限度,進而影響了正常通行和公共秩序。事故的發生原因並不是小區內正常通行受阻的結果,不能歸咎於物業公司管理不善。在郭某林與孫某爭執過程中,某物業公司保安人員前去相勸,履行了相應的管理職責。某物業公司對郭某林的死亡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侵權責任。
典型意義
一段時期以來,公民見義勇為或因維護社會公序良俗而被訴侵權,以及反擊非法侵害能否被認定為正當防衛等案事件屢屢見諸於媒體報導,社會輿論高度關注,是非曲直受到公眾拷問,引發人們對社會道德滑坡的擔心和司法裁判能否公正的憂慮。人民法院將社會關注熱點案件辦理作為一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以旗幟鮮明的公正裁判和以案釋法樹立是非標杆,讓見義勇為者不再瞻前顧後,讓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的行為受到法律的保護和鼓勵,讓反擊非法侵害的正當防衛行為不再受到法律的苛求,引導公民自覺履行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序良俗義務、擔當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責任,讓「扶不扶」、「救不救」、「勸不勸」、「防不防」等問題不再成為困擾公民的兩難選擇,從而守護社會正能量,引領社會道德風尚和價值取向,有力地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法官說法
本案的承辦法官之一,信陽市平橋區法院法官彭潔表示,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熱點案件,考驗人民法院依法公正裁判的能力,公眾的高度關注,也要求法院必須通過裁判明確民事行為的是非對錯,向社會提供行為指引,這也是法院通過發布案例進行普法、弘揚正能量的職責所在。
我們想通過本案要告訴大家的,一是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成年人履行注意義務對其予以特別保護。對於不利於兒童健康、侵犯兒童合法權益的行為,每個公民都有權予以阻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控告,這種不超過合理限度的正當阻攔行為,不僅不具有違法性,還具有正當性,應予以肯定與支持。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人們相互之間友善共處、誠信相待。居住在同一小區的鄰裡之間,更應互相照應,守望互助。還想提醒的是,在發生事故以後,行為人應當坦然面對,勇於負責,理性處理。
代表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文新點評:
本案判決熱心勸阻者不擔責,法律堅定保護了善人善舉,情理法兼具的司法裁判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頻共振,獲得人民群眾共鳴、點讚,人民法院再一次用司法公正引領社會公正,傳遞了法治正能量,引領了道德新風尚。法治中國鼓勵公民做中國好人。
信陽法院往期精選
總第1706期
原標題:《讓見義勇為不再瞻前顧後 | 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背後的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