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柚 審 | 易桉
導讀:相信對於每一個漂泊在外的人而言,在所奮鬥的城市有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自己的夢想。但是,大城市的房價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也許自己奮鬥大半輩子都無法在這裡有一個小窩。為此,很多人萌生了一種在大城市賺錢後回小縣城買房的念頭。這樣的做法看上去可能是明智的選擇,但是實質真的如此嗎?
很多人選擇在縣城買房,並不是因為自己自願在縣城買房,而是因為一種潛移默化的觀念。他們都認為人的一生,應該要有一套房,才不會被別人看不起。大城市的房價太高了,只好回縣城購買了。
縣城買房難以實現高收益
很多人覺得在大城市裡買房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現在很多一線城市的落戶政策都有所放鬆,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才能夠在此落戶,為這座城市創造更大的利益。
並且,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未來幾年內我國的出生率都會有所下降。也就是說,小城市的人會越來越少,大城市的人會越來越集中。很多城市都開放了落戶,深圳至今都是大專以上學歷就能入戶。
小縣城裡人都很少,消費水平自然也不高,樓市很難呈現出漲價的跡象。即使一些小縣城依靠高鐵作為噱頭,縣城的樓房也不會有高房價。因為高鐵主要還是為大城市導入人口,所以在縣城買房是很難實現高收益,體驗樓市上漲的感覺。所以,有人想賣賣不掉。
縣城買房還是大城市買房?
縣城的人口較少,經濟發展確實不如大城市,在縣城買房後,也難以實現創收。為此,倘若將在縣城買房當成一種投資,那也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在小縣城買房,部分人看重的是不用背負貸款,生活更輕鬆。大城市的房價高,雖然意味著更多的機會。但是這也意味著掏空六個口袋,背上高額房貸,甚至買房了收入一旦下降會還不上貸款。
縣城的房價顯得較為「平易近人」,給很多年輕人一種,只要我足夠努力,還是可能買得起房的感覺。如果沒有工作機會,不回到縣城生活,可能房子的價值也沒辦法體現。
雖然大城市的房價確實很高,但是價格往往是和價值是成正比的。很多人認為在大城市居住,能夠給自己的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環境,所以更多的人願意往大城市跑。
有人說小縣城買房就是被割韭菜,買了就跌價,其實這樣的觀點也要分地方和實際情況,沿海發達省份的小縣城如今越來越被看好。還有一點就是,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人去小城買房生活反而更好。
(版權說明:本文由馮鴻麟檔案室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新華網、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