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怎樣讓扶貧產品賣得掉更賣得響?看看他們怎麼做

2021-01-10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現在,很多曾經貧困的地方都找到了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產業,但是這些優質的農副產品怎麼運出去、怎麼賣得掉?下一步怎麼能打響品牌?這又成了一個難題。光靠對口單位用獻愛心的方式來消費顯然數量有限,而且也不是產業發展的長久之計。可是在對接市場和消費者的過程中,這些農副產品又會遇到哪些痛點、堵點和難點呢?

  綠春縣位於雲南紅河州,地處中越邊境,聚居著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少數民族。這裡山清水秀,「綠春」這個名字就有著「綠水青山、四季如春」的意思。然而由於地處邊境,交通不發達,以往這裡的村民生活水平都很低,還有一些直過民族連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證。

  幾年來,在各方扶貧力量的幫助下,綠春縣給村民們蓋起了新房,又利用自然資源發展起了農產品。綠春縣拉祜寨就引進了木耳種植,因為氣候、水土合適,種出的木耳又肥又大。

  木耳豐收了,但扶貧幹部卻發了愁。

  綠春縣位置偏僻,收貨商不進山,產品就沒法運出去。就在這時,定點幫扶綠春縣的重慶大學扶貧幹部在調研時聽說了這個消息。

  從2013年重慶大學與綠春縣結對幫扶開始,主要扶貧工作集中在基礎教育、農技培訓等領域,幫忙賣貨還是頭一回。

  經歷了重重考驗,木耳終於運到了重慶,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重慶大學共有師生五萬七千多人,每天食堂的需求確實不小,然而木耳並不是主食,5噸木耳光靠自家食堂消化不了。學校又開始挖掘自身的資源,在學校的超市上架、動員學生直播帶貨、還發動校友購買。通過師生們的共同努力,木耳終於都賣了出去。這一次實戰也讓老師們體會到,光靠學校以獻愛心的方式來銷售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重慶,火鍋之城,正是香料需求最大的市場之一,而香料也是綠春縣的特產之一,能不能把綠春縣的香料推介到重慶本地市場呢?這次,老師們帶著從綠春縣帶回來的草果、八角等香料樣品又開始了推銷之旅,首先拜訪了重慶最大的幾家火鍋店。

  產品究竟好不好,還得消費者說了算。幾位火鍋店的老闆和大廚們也都非常認真,從外觀、香味等各個方面仔細查看。

  幾種香料都得到了主廚們的肯定,讓大家對綠春縣的香料品質有了更多的信心,一些企業當場就表示,可以先進一部分貨試一試。

  運輸問題也是老師們的擔心之一,在採購木耳的時候,他們就意識到,即使能找到合適的買家,只憑學校的資源,中間的運輸成本依然降不下來,可能會影響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再次發動了校友資源,組織了一次校友企業家和綠春香料企業的視頻推介會,特地邀請了一些做貿易和物流的企業。

  這一次的視頻見面會,四家企業當場就和綠春企業籤訂了十幾萬元的購買合同。儘管是一次扶貧產品推介會,但是企業們並不僅僅以獻愛心的心態來參加,而是認真地按市場規律來談生意。

  只有按市場規律來,才能真正成為合格的商品帶來持續的經濟效益,這一點也在現場得到了綠春縣企業和重慶大學老師們的認同。

  近年來,許多部門、企業在扶貧工作中,開始把幫扶的重點從生產環節向後延伸,推動扶貧產品進入消費市場。但是扶貧產品要轉變成自由流通的商品,有不少環節都缺少經驗和技術。比如,一些產品在進入市場時忽視了市場的標準,就容易碰壁。

  今年3月,甘肅省渭源縣的土豆合作社在電商企業的幫助下,第一次通過電商網絡賣出去的扶貧土豆,就讓收貨商不太滿意。

  有了這次經驗,渭源縣今年的土豆在播種前,就從產品標準化入手,給農民免費發放了品種更好的種苗和地膜,加強田間管理、收穫分選,更好地按照市場的要求進行種植和初加工。

  還有一些特色農產品,因為缺少專業的物流,賣不出好價錢。在廣西合浦,許多貧困戶都靠種雞嘴荔枝脫了貧,但是因為合浦縣交通不太方便,荔枝保鮮又非常困難,果農們只能以比較低的價格賣給當地的收貨商。今年,一些電商企業了解到這些情況後,主動提出幫助貧困戶們在線上銷售荔枝。企業依託自身的冷鏈物流技術,把冷鏈物流車直接開到了荔枝園裡,荔枝剛摘下就直接打包冷藏,在最短時間內送到消費者手中,保證荔枝的品質。短短半個月時間,就賣掉了三萬多斤。

  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農產品,要想在市場上得到消費者認可,必須要進入主流賣場、打出自己的品牌,但是對一些剛脫貧的地區來說,發展產業才剛有起色,不懂得也不會打造品牌。河北承德縣生產的扶貧小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在縣城裡的市場賣,不僅價錢不高,銷量也上不去。

  2018年,天津食品集團在對口扶貧過程中了解到這款小米,不論口感和質量都不錯,決定幫助他們打造品牌並採購他們的商品。

  在天津食品集團的打造下,承德縣熙野小米的銷售額也從2018年的300多萬元提升到了2019年的1000多萬元。合作社的產品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合作社裡的農戶們自然也越幹越有勁。

  過去兩年裡,天津食品集團在河北、甘肅、新疆、西藏等地考察開發了包括牛羊肉、礦泉水、葡萄酒等多種扶貧產品,都充分利用企業自身成熟的營銷網絡和品牌打造流程,讓扶貧產品進入更多的主流市場。

  從扶貧產品到正式商品,區別是什麼?一個是有別人幫著扶著,如果別人不扶一把,就沒法獨立行走。而另一個是不靠別人獻愛心,自己要有市場,能賣得掉。扶貧產品成為能經受住市場考驗的有銷路的商品,這樣產業才能持續發展。所以消費扶貧,多買點兒扶貧產品當然是必須的,但更高級的卻是幫助產地跟市場、跟物流對接,打通生產、消費、流通各個環節的痛點、難點和堵點,讓產品賣得掉、賣得好,甚至能夠打造出廣受歡迎的優質品牌。幫助扶貧產品和產業完成這樣的華麗轉身,消費扶貧這才算起到了真正作用,那些貧困地區的脫貧路才會越走越穩當。

相關焦點

  • 張宗憲:玩收藏要看得懂、買得到、捂得住、賣得掉!
    張宗憲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看得懂、買得到、捂得住、賣得掉」。 看似簡單樸素,卻是他七十多年收藏生涯的經驗之談。他說,有人覺得這個雞缸杯賣得貴,但我不這麼看。 因為物以稀為貴嘛! 如果有許多跟它一模一樣的杯子,賣這麼貴就是胡來,但雞缸杯原本就少,保存四百年更不容易,能在市面上見到的更是寥寥無幾。賣到天價,或者成了無價之寶,正是古董的價值所在。
  • 上得法壇,下得廚房,賣得了萌,敲得鍵盤 「坤道作者」唐小寧訪談實錄
    「坤道作者」唐小寧昨晚做客ME微雜誌與神對話訪談節目,現場解析2016新年桃花運,更有暢銷言情作家梨魄與電視劇《美人香》編劇安以陌的傾力加盟
  • 人們更願買降價後的iPhone,等蘋果新機發布,能賣得動嗎?
    當然,這其中蘋果公司則是最大的贏家,但iPhone手機也是智慧型手機產品裡降價幅度最大的一個。所以,也就是說蘋果能在618中拿下耀眼的戰績,實際上離不開降價這一手段。那麼,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國內消費者似乎傾向於iPhone降價後才會選擇入手;而當蘋果iPhone處在價格昂貴之際,就選擇等待。對此,筆者覺得蘋果CEO庫克也想不通吧?
  • 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搖,自己掛一年也賣不掉?
    房地產市場到底有多複雜,我想只有真正買過房,賣過房的朋友才深有體會。有些朋友在問,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瑤,自己掛一年也賣不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究竟為什麼開發商的房子很好賣?自己的房子卻長時間賣不掉?一,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搖?
  • 直播扶貧夢是否該醒了?辛巴售假事件帶給我們的3大警示!
    辛巴售假燕窩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事實很簡單就是網紅辛巴售賣假燕窩遭遇維權。在我們看來網紅賣假貨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我們仔細想想這件事情的背後卻一點都不會簡單。我們一起來看看辛巴售假帶給我們的三大警示是什麼吧!為什麼說直播扶貧夢該醒了呢?
  • 菜市場上那些賣不掉的死魚都怎麼處理了,快來看看怎麼處理魚的?
    菜市場上那些賣不掉的死魚都怎麼處理了,快來看看怎麼處理魚的?如今飲食對於大家來講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呢,畢竟自古以來吃對於大家來講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東西了呢,只有吃也才是可以滿足大家的一個味蕾的,而吃東西也是會讓人覺得有一種非常幸福的感覺!
  • 米菲紙尿褲微商 「賣慘求榮」你做不做得來?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寶寶屁屁不可承受之重:米菲紙尿褲微商 「賣慘求榮」你做不做得來?   如果你是一名新生兒的寶媽,辭職在家帶娃,沒有收入,時間無處打發,又擔心脫離社會。「流水的平臺,鐵打的團隊」——打掉了傳銷商,打不掉團隊,老團隊換一個平臺,換一種產品,微調一下獎勵規則,又可以重新開始新一輪「貪吃蛇」的遊戲。   怎樣在4年內做到掌控10億元資金?   天眼查系統顯示,米友圈成立於2016年10月,一家僅僅成立4年的公司,是如何積累了10億以上巨額財富的?
  • 絕味鴨脖內幕:鴨腳掉地上仍賣 菜碟在便器衝洗
    然而,近日「絕味鴨脖」生產基地和門店被曝光骯髒不堪:  掉在地上的熟食撿起來就繼續賣……  菜碟放廁所蹲便器上衝洗……  滷製熟食添加不明辣油……  號稱「日日新鮮」的滷菜實則是彌天大謊。  員工未戴口罩徒手操作,掉地上的鴨脖直接撿起接著加工;  員工偷吃一半脆皮腸又放回,繼續包裝;  隔夜滷菜繼續賣;  熟食生產車間驚現強腐蝕性化工原料氫氧化鈉;  現場衛生環境堪憂,蒼蠅蚊子漫天飛。
  • 農旅項目想要把農產品賣得好,你得換腦袋!
    而農業產業最終是把農產品賣出去、賣高價。那麼如何才能把農產品賣得好?面對農產品銷售的嚴峻現實,地道農旅地道君認為我們的企業要跳出農業做農業,儘快完成由經營農產品轉換到經營消費者,經營消費者的終極目標是打造消費者價值。現給出需轉換的三個方面,供各位學習參考。一、渠道為載體中國地大物博,農產品更是琳琅滿目,遍地都是,那麼如何讓別人看得見你?這就需要以渠道為王。
  • 焦點訪談:誘人騙局-阻擊地下六合彩
    焦點訪談:誘人騙局-阻擊地下六合彩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5月21日播出):點擊看視頻〉〉許多網站聲稱自己是香港彩券公司下屬的直轄公司但是香港方面表示他們並沒有這些下屬公司
  • 跨境電商賣家數量排名第二2位的山西,究竟是賣什麼產品?
    從頭說起說起晉商就得說到山西的傳統支柱產業——煤炭,如今已然成為高汙染、限制開採的戰略物質,加上它的不可再生,挖完了就沒有了,當地急需轉型。雖然山西經濟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造就了無數暴發戶煤老闆,不僅如此,在八九十年代能成為一名挖礦工都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而隨著煤炭資源的減少,加上山西本地的經濟轉型,煤炭帶來的經濟效益越發薄弱,於是乎,跨境電商也應運而生。
  • 「及早賣掉手中多餘房子,以後想賣也賣不掉!」
    這樣做對孩子最好圖片|朱丹運動娃搗亂 昆凌帶孩子虎媽劉璇分享育兒觀 鮑蕾和女兒張思萊:用雞湯熬粥更有營養?嘚吧| 準備好和孩談生死了嗎 當媽不易 一起來學藝養育| 父親多育兒 更少得抑鬱 兒童便秘要巧應對自媒體| 睡前不要給孩子吃東西 十一屆母嬰童發展峰會專欄| 別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孩身上 娃大腦受傷 恢復較快GIF | 這滑梯滑的頭疼啊 生孩子從未如此容易微博| #寶貝幫幫幫#有獎互動 聰明孩子的九個表現專題| 寶寶的學步鞋該怎麼選擇 職場媽必看吸奶法熱點| 家長被老師「移交」作業背後 娃晚上睡覺總哭時尚熱點男裝展
  • 「旺旺」廣告浮誇又奇葩,為什麼賣得那麼好?
    這對於那些推崇創意的廣告人來說,無疑受到了一萬點傷害。另外,旺旺也深得「重複廣告」的精髓。那麼,浮誇的旺旺廣告,到底成功在哪裡呢?就像小孩子喜歡看動畫片一樣,儘管大人們覺得很幼稚,但是他們喜歡的不得了。其次,浮誇的演技和場景帶入。旺旺的廣告邏輯偏向於功能廣告,並且結合每款產品的具體場景,用「用戶視角」的思維,讓觀眾產生代入感的同時,加深在用戶心智中的位置。
  • 以色列總統問馬雲:淘寶賣不賣飛彈?看馬雲怎樣機智應對
    首先配送速度快,在國內基本都能實現三天內就可以收貨,其次,它的資源太豐富了,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人的剛需,意思只要你敢想,網上就敢賣!在中國電商發展得很好,甚至都走出了國門,全世界都可以通過網絡,在海外買到咱們中國的東西。隨著發展,中國電商幾乎已經覆蓋到世界上每一個角落,全世界都在用中國製造,中國電商的實力可見一斑了吧。
  • 劉作虎:老羅第一次訪談,獻給了極度熱愛產品的龍和虎
    劉作虎和羅永浩,也被諸多消費者和網友認為是「國內最極致的產品經理」,他們對產品研發的嚴苛要求是有目共睹的。這一次羅永浩和劉作虎攜手合作,能夠碰出什麼樣的火花也成為很多網友關注的焦點。對於這兩個人的「世紀同框」,有網友感嘆「龍哥和虎哥穿越七年終於聚在了一起了」。隨後劉作虎也轉發微博稱老「羅的第一次訪談,獻給了季度熱愛產品的龍和虎」。
  • 喜歡誇大其詞,賣慘博同情的星座,看看都有誰?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探討的是最會賣慘博同情的六大星座,有興趣的小可愛們一起來看看吧。雙魚座因為身邊人的偏愛和照顧,雙魚座並沒有培養這種獨立解決危機的能力,所以說每次一遇到什麼難事,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並不是該如何解決問題,而是該如何賣慘博同情讓大家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如果說是他們的好朋友或者是親人,那他們賣賣慘博博同情,大家再無奈也會向他們伸出援手。
  • 「金豬年60年一遇」「旺財金豬」賣得火
    按中國傳統的「五行說」,明年是60年一遇的「金豬」年,目前金豬掛件、擺件賣得出奇地火。往年11月底賀歲生肖飾品才開始轉熱,而今年10月底就開始升溫,11月中旬便進入旺銷。  據新世界、周大福等品牌商介紹,金豬掛件、擺件規格從一克多到五六十克不等,其中20克左右的擺件賣得最好,目前金價每克200多元,20克就要四五千元,據悉,購買者通常買來送禮。
  • 對話職業打假人王海:帶貨主播賣得是粉絲信任
    2020年12月份,王海在微博上分別喊話辛巴和羅永浩,稱他們直播買的某些產品涉嫌售假。隨後,辛巴道歉,羅永浩主動承認售假。摘下墨鏡後的王海,愛好是「躺著看美劇」,以至於「最近看的眼睛有點散光。」他穿短款的運動羽絨服,坐下的時候會陷到椅子裡,找一個舒服且鬆弛的位置。說起話來面部表情豐富,面對記者不好回答的問題,他會笑一笑繞過去。
  • 「性」福生意:情趣用品怎麼賣?
    其生存嚴峻,競爭更甚。生意怎麼做?一個遠離VC的行當2000年前後,在成人用品細分領域,一批主營情趣用品的B2C電商,如七彩谷、春水堂、桔色、桃花塢、愛之谷、愛向上等先後出現。這類電商主打幾類產品,性感提升品(情趣內衣)、兩性性玩具(振動器、SM器具)、性能力延時、性器官護理品,此外是自慰器。
  • 老農在深山挖出140斤太歲,轉手賣了300多萬,如今過得怎樣了?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對長生不老趨之若鶩,他們就像當年的秦始皇一樣瘋狂,渴望著將太歲長生不老的能力轉移到自己身上。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清醒的,正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太歲就算長生不老,但和人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關聯。今天的故事主角就是這樣的一個清醒的人。2015年,遼寧的農民王成承德在郊外意外挖出一個重達140斤的太歲。而王承德也因為賣出太歲,賺了3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