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銷售過程中,儘管銷售員已經把產品以及服務等各方面的信息介紹得很全面,客戶也滿意價格和質量,可籤單的問題,卻一再拖延,遲遲不能下定決心。這樣的客戶,就屬於猶豫不決型客戶。
那麼,做銷售,遇到猶豫不決型客戶,該怎麼辦?該如何應對?首先,銷售員要分析客戶猶豫不決的原因。
銷售心理學中對客戶猶豫不決的解釋是:
其一,客戶對產品存在某種認知障礙,所謂「吃不透、摸不準」,從而猶豫不決。當然,這種認知障礙也有可能是不了解銷售員這個人。
其二,情緒刺激。老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客戶以前上過當、受過騙,一旦遇到同類產品,自然也很容易產生猶豫不決的心理。
其三,性格特徵。一般說來性格猶豫不決的客戶大多比較穩重、小心謹慎。這類客戶在購買之前,會對銷售員的為人、產品的性能和質量以及售後服務等各個方面都進行詳細了解,如果滿意了,才會下定決心,是標準的理智型購買。
針對客戶猶豫不決的原因,銷售員可以直接詢問客戶,假如客戶願意說出原因,就說明他們確實需要銷售員的幫助,這時採取恰當的引導措施就有助於交易順利完成。如果銷售員不方便問詢或者客戶不願意說,那就只有通過觀察客戶的言談舉止等方式,從銷售心理學的角度,對其猶豫不決的原因做一個科學的判斷,然後採取對應的措施。
在對客戶猶豫不決的原因比較了解了之後,具體又該怎麼辦?該如何應對呢?銷售員不妨嘗試著幫助客戶做出決定。因為對於猶豫不決型客戶,如果只是一味地尊重其選擇,那只會助長他們內心的疑慮。比如,銷售員可以嘗試製造「危機感」,迫使客戶快速做出決定。
來看一個銷售案例:
一位女士來到珠寶店的櫃檯前,認真地看著櫃檯裡的戒指,看著看著,露出了為難的表情,似乎是在想到底買哪一款戒指好。
銷售員說:「女士,您是看中了哪一款嗎?可以拿出來試戴的。」
女士指了指幾款戒指,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覺得這幾款都很漂亮,你可以都拿出來讓我試試嗎?」
銷售員微笑著說:「當然可以,請稍等。」說完,就把這位女士所指的戒指都拿了出來。
這位女士開始試戴,每一款戒指都認真觀察,而且相互之間再三比較。有時,眼睛裡發出亮光,似乎看到了心儀的對象,有時又皺著眉頭,應該是發現了一些小瑕疵。就這樣,不斷挑選,卻始終沒有給出答案。
銷售員等了將近十分鐘,眼看這位女士還是沒有決定,於是就主動提出建議:「像您這樣的氣質高貴的女士,我覺得非常適合這枚珍珠戒指和這枚祖母綠戒指,只是看您更喜歡哪一枚了?」
女士:「嗯,我也是這樣覺得,不過我現在只有買一個戒指的預算,真不知道買那個好啊。」
銷售員一看這位女士還在猶豫,便說:「女士,您還是要趕緊做出決定,之前,我們店裡一位VIP客戶還曾打電話過來問過這兩款戒指呢。」
女士:「什麼,可這些是我先看上的呀。」
銷售員:「當然,但是您如果不趕緊做出決定的話,等那位客戶來了,或許會直接買走呢,畢竟,看上不等於買嘛。所以,我建議您在這兩種中挑一款更喜歡的。」
聽銷售員這麼一說,這位本來就比較傾向於購買祖母綠戒指的女士不再猶豫,說道:「我還是比較喜歡這款祖母綠的,就選這款吧。」
這個案例中的銷售員在面對這種猶豫不決型客戶時,採取的就是「製造危機感」的方法,告訴她有一個競爭對手可能會買走她看上的戒指,迫使其快速做出了購買決定。所以說,面對猶豫不決型客戶,製造危機感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當然,在具體銷售過程中,還要根據情況靈活運用。(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