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樣貌趣談:並非帝王之相,而是身患兩種疾病

2021-01-09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演義品讀-三國曾被演義

劉備長的啥模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交代的挺清楚的。小說第一回中劉備出場的時候有一小段這樣的描述:(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這模樣在小說中算不算個英俊少年,前幾十回裡沒有做任何的交代。不過,等到了第五十四回終於出現了一個評價者:喬國老。當時劉備前往江東招親,這原本是孫權與周瑜訂下的一個美人計,打算借招親為名,將劉備囚禁在東吳,並趁機索回荊州。不料這個計策被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識破。在諸葛亮的巧妙安排下,劉備先拜見了孫權的嶽父喬國老,並通過喬國老將招親的事情轉告了吳國太。

吳國太得知這是孫權設下的計策之後,大罵孫權,指責孫權為了謀取荊州而不顧妹妹的終身幸福。並說:「殺了劉備,我女便是望門寡,明日再怎的說親?須誤了我女兒一世!」並要求約見劉備。吳國太說:「我不曾認得劉皇叔。明日約在甘露寺相見:如不中我意,任從你們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兒嫁他!」

在甘露寺中,吳國太和喬國老看到劉備的時候,都是滿心歡喜。為什麼呢?都被劉備的樣貌和氣度所折服。喬國老說了一句話:「玄德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於天下:國太得此佳婿,真可慶也!」就這樣,原本可能出現一場腥風血雨變成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小說中劉備的這副尊容算是非常不錯的。要不然吳國太和喬國老也不會一眼就看上了劉備。

不過,這個故事多少還是讓讀者心中感到疑惑。因為按照劉備的這副尊容畫個人物畫,都會大吃一驚。因為按照小說的描述,劉備長得簡直就是個異形。身長七尺五寸,按照漢代的標準,也就1.72米,最多是個中等身材,這個身高平常的很;再說兩耳垂肩,其實也就是個大耳朵。我們經常在佛教的廟宇中見到的神佛的塑像大都亦是如此,這種現象雖然在現實世界裡非常少見,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而且在廟宇裡見得多了,還能勉強可以接受。

最奇怪的是雙手過膝,因為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現象多見於性腺功能減退性巨人症患者。正常人基本是不會出現雙手過膝的。在現實世界中,只有大猩猩的雙手能夠過膝。這就很古怪了。因此,如果有個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不說你會做出其他的劇烈反應,嚇一大跳那是絕對的。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這是眾所周知的,是小說就允許虛構,因此,讀者在閱讀至此,大都是認為這不過又是作者羅貫中的一個虛構而已。雖然比較怪異,但倒也符合我國的傳統:凡是不同尋常之人必定有異於常人之相。劉備身為帝王,自然也就有了這副與眾不同的「帝王之相」了。

還原歷史——三國不是演義

不過,翻開歷史典籍,我們又會驚奇的發現,羅貫中對於劉備長相的描述並不是他的發明創造,而是基本上忠實依據歷史記載來進行的,歷史上劉備的樣貌比起小說來,那更是個異形了。

關於劉備樣貌的歷史記載,見於西晉陳壽所撰史書《三國志》。陳壽本人曾經在劉禪統治的蜀漢政權任職,對於蜀國第一代皇帝劉備是非常了解的。因此,對於劉備的長相他應該不會陌生。不過,在他的《三國志先主傳》中,陳壽還是這樣描述的:「(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而後來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相比較,基本沒有什麼差異。除此之外,陳壽在《三國志周群傳》中對劉備的樣貌還有一個令人吃驚的記載:劉備是不長鬍子的。因為這個特徵還鬧出了一個笑話並引發了一場命案。

據該傳記載:劉備入川和劉璋見面的時候,張裕當時曾經作為劉璋的下屬在場作陪。或許是當時劉備心情特別好,居然開起了玩笑。他一看在座的張裕的鬍子是又濃又密,順口就來了一句:「我以前居住的老家涿縣,姓毛的特別多,東南西北都是毛呀,當時我們的縣令就經常說許多毛繞著涿縣住。」本來這只是開個玩笑,也就是說張裕的鬍子多,可沒想到張裕一聽火就上來了,居然拿自己最心愛的鬍子開玩笑,還了得。他立刻作答道:「從前有一個做過上黨潞長,後來又晉升為涿縣現令的人,辭官回家以後有人給他寫信,在加上尊稱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寫好,不是寫潞少了涿,就是寫涿少了潞,後來居然還有人寫成了潞涿君。」這句話一說出來,當場就把劉備氣了個半死。張裕這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潞與露是諧音,而涿則是與啄諧音,啄又指的是嘴,加起來就是露嘴,這還不算,涿同椓也是同音,而椓指的又是古代的宮刑,暗指宦官,這話有點歹毒。

劉備為什麼這麼生氣呢?原來劉備沒長鬍子。漢代人大都以蓄鬚為美。關羽、太史慈都是以美髯而著稱的,袁紹斬殺宦官的時候,還曾經把一些沒有鬍子的人都當成宦官給殺了。這張裕一見面就揭劉備的傷疤,而且這話又那麼歹毒,劉備能不生氣嗎?不過當時因為張裕是劉璋的下屬,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是把仇恨往心裡咽了。

不過後來等劉備在益州的地位穩固了,想想當年所受到的屈辱,還是沒有放過張裕,終於找了一個理由把張裕給殺了。諸葛亮當時還為張裕求過情。劉備的回答是:「芳蘭生門,不得不鋤。」就是說就算是芳蘭,如果長錯了地方,也是要鋤掉的。顯然,劉備根本就沒打算放過張裕,張裕最終也是難逃一死。這個因鬍子而鬧出來的一場命案同時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劉備不長鬍子。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這本來就有點奇怪了,再加上沒有作為男人象徵的鬍子,難怪劉備會被張裕恥笑了。

劉備為什麼不長鬍子呢?史料中沒有記載。按照醫學常識,鬍子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生理功能,但卻是男性第二性徵所特有的象徵。鬍子的多少因人而異,有的稀疏,有的濃密,有的集中在口唇的周圍,有的則連著兩腮,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特徵。但是不長鬍子就有點問題了,因為鬍子與健康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的。

按照兩千多年前我國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著作《靈樞》一書的記載:「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按照現代醫學的理論,男性體內雄性激素的發育不良導致的,一般多見於性腺功能減退症及垂體前夜功能減退等症狀的病人。因此,從史料對劉備樣貌的描述來看,劉備至少身患兩種疾病。

經典回味——三國可以寫得更好看

劉備樣貌的歷史記載,羅貫中是瞭然於胸的。之所以他將《三國志先主傳》中劉備樣貌的記載移植到小說之中,顯然是受到古人傳統觀念的影響。作為《三國演義》中著力打造的仁君形象,作者對於劉備的塑造首先是從劉備的樣貌上著手,然後再通過很多情節的編排加以刻畫。雖然陳壽的《三國志周群傳》中鬍子的故事也是歷史的真實,但小說家畢竟不是史學家,像這樣影響劉備光輝形象的故事,自然不會被羅貫中寫進《三國演義》之中。如果這事情是曹操幹的,羅貫中也許就不會筆下留情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靈樞》、《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三國趣談:為啥說劉備成也江湖義氣,敗也江湖義氣
    三國趣談:為啥說劉備成也江湖義氣,敗也江湖義氣劉備倘若真是象他在《三國演義》中標榜的那樣,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按照族譜推算,他應該是漢景帝第十八世孫;而漢獻帝是漢景帝第十三代世孫,輩份比他高了許多,所以,劉皇叔一說並沒有太多依據,可能是劉備據此表明他是末落的貴族子弟,吸引世人注意
  • 帝王之相不可算命?
    不可算命之人大善大惡之人超出了這個世界的正常範疇,尤其大善信教之人,命運很難佔準。那些無聊之人佔卦更不要給他佔,所以我不明白為什麼一些學易人士老是去求著別人佔;這叫不尊重上天。帝王之相貌,在於突出兩個字:一個「奇」字,一個「雄」字。所謂「奇」,就是與常人不同,如劉備兩耳垂肩,雙手長過膝蓋,算是一種奇相;劉邦股生七十二紅痣,也是一種奇相。但這些奇相,都不能說是帝王之品,雖然劉備,劉邦都稱了帝,不過從相術角度來看,決不僅僅是因為有這些特徵,就能當皇帝的。
  • 這個人與眾不同,竟然能看見自己的耳朵,世人都說是帝王之相
    而三國鼎立時期的蜀國最高統治者劉備,同樣是姓劉,並且,在他初期招兵買馬組建政權之時,便是打著帝王后人、匡扶正義的名號。於是,歷史家們眾說紛紜,探討著「劉備是否出身帝王之家」這樣一個不那么正經的問題。首先,來說說劉備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之前的那些事兒,多了一些了解之後,會對接下來比較可靠的歷史家們的說法,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
  • 有帝王之相的男人面相是怎樣的 帝王相的人最不能惹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 感謝大家的閱讀                        在我國有一個面相學,都說相由心生,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從面相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就像我們買水果蔬菜一樣,從外表也能挑出什麼樣的好吃。但是面相好不僅僅指的英俊漂亮,而是有一套獨特的推算方法。
  • 張泉靈巔峰時離開央視,並非身患重病也不因競爭,而是另有隱情
    而在這一期間,張泉靈的主持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與發展,她還曾在校主持了北大與央視共同製作的《中華文明之光》。畢業之後,張泉靈就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招聘考試並順利進入了中央電視臺的國際部,擔任《中國報導》的記者兼主持人。一口流利的口語,加上大學時期主持技能的培訓和鍛鍊,張泉靈的主持能力在工作中進一步突顯。
  • 魏延並非諸葛亮所說的反骨之人,他是忠心於蜀漢劉備的武將
    魏延能夠在劉備的身邊擔任起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能看出魏延不是一般之人。當年漢中一戰魏延可謂是大殺一切,成為劉備心目當中最想要發展的一位武將了。根據歷史記載,他們對魏延的評價幾乎完全都是正面的,並不像小說當中,魏延是一個反派的人物。他雖然不在劉備的五虎上將之列,但是他的能力完全不亞於這些武將。他是可以和關羽相提並論的人物,我們就可以得知魏延的武力值了。
  • 星空談三國:三國中最可惜的人物,本有帝王之相,但卻英年早逝
    三國時期,令人為之震驚的角色有很多,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被世人所記住,但是史冊中是存在他們的豐功偉績的。在今天小編就要聊到一個人,此人為人爽快,足智多謀,性格沈靜,年少時更是作風與劉備相似,有扶世濟民的志向,並且學識淵博、博覽群書。多次用計擊敗了孫權。
  • 擁有帝王之相的人,有哪些面相特徵?
    我相信很多熟悉歷史的人都會發現,古代皇帝在發跡之前會有相師說有帝王之相,然後贏得天下,登上皇位,那什麼樣的面相是帝王之相?1、眉眉毛為禮儀之官,可以看人的脾氣好壞,還可以看人的壽命長短,如果一個人的眉毛末端向上抬起,代表這個人個性豪爽,有很強的正義感,如果眉毛又長又上豎,這樣的眉毛稱為劍眉。有男人氣概,大膽激烈,許多國王也是這樣的眉毛,他們用武力戰鬥而贏得了天下。但不是所有的劍眉都是國王。
  • 朱元璋到底是芒果麻子臉,還是國字帝王相?最令人信服的分析
    歷史第261淘——朱元璋皇帝朱元璋到底是「芒果麻子臉」,還是「國字帝王相」?我們來做個分析——首先來說一張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朱元璋畫像——就是下圖的「芒果」臉。布著黑色大麻子,這張畫像被很多人認為是朱元璋的原始相貌。
  • ​有帝王相的男人面相,一生必有作為
    相信不少熟讀歷史的人都會發現,古代皇帝在發跡之前都會有相師說具有帝王之相,然後果真奪取天下,登上皇位。那麼具有帝王相的男人面相都有哪些特徵呢?
  • 魏延被殺並非因為反骨 而是因為他犯了大忌
    魏延被殺並非因為反骨 而是因為他犯了大忌文章來源:王者歷史君 小說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諸葛亮智謀無雙且有識人之能,從一開始就看出魏延日後必反,對其深為厭惡,最終在自己死後留下後手斬殺了魏延。首先,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諸葛亮所謂反感魏延的基礎並不存在,即三國演義裡寫的:因為魏延是降將。諸葛亮說他是背主之人,腦後有反骨,因此而不待見。
  • 中國相面歷史文化之鷹視狼顧之相,麻衣神相之帝王權臣之相!
    在我國,相面術一直是我國卜算文化之中有著悠久歷史的秘術,至於其真假暫且不談,總之在麻衣神相之中,這鷹視狼顧之相往往是那帝王權臣之相。要知道在三國之中,曹操的智囊神人郭嘉在臨死前便是告訴曹操,那司馬懿便是有鷹視狼顧之相,後曹操再一次召見的時候,趁司馬懿大意之時,才見得這鷹視狼顧之相。傳言這鷹視狼顧的模樣可以是這樣詮釋。鷹視!
  • 帝王相是一種什麼樣的相貌?
    唐朝以及更早的帝王圖包括秦王漢武很多出於《歷代帝王圖》比如↓太祖之容,眉秀目炬,筆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像大不類無獨有偶明人張萱在《疑曜》裡也記錄了他看到的畫像 始得內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無所謂龍形虯髯十二黑子也
  • 劉備是天煞孤星?
    天煞孤星雖為大兇之相,但兇星並不對本人有影響,而是對其周圍的人呈極惡之勢。 最大的疑點在於,劉備似乎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物屬性,羅貫中在設定人物時,或許沒有過多考慮,不一定是刻意要塑造劉備的這個特點,但情節的構造偏偏非常符合天煞孤星的特性。 由此,生出一系列疑問,劉備何時知道?是怎麼知道的?
  • 劉備的心靈感應:論張飛之死
    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張飛剛戾好殺、暴而無恩,人所共知。 值得注意之處、是劉備「未見飛將,即知飛死」。此事不僅見於文學演繹作品,也在《三國志》中言之鑿鑿。 歷來觀點,大抵將此事看作劉備兄弟情深、甚至懷疑陳壽穿鑿附會;其實並無玄機。
  • 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為何不能一統天下,原因竟然是這樣
    要問在三國中誰的「命」最好,有人會說是孫權,少年得志,成為江東之主,是三國中最年輕的諸侯之一;有人也說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縱橫朝野,掌握大權,終成一方霸業。但是我覺得有一個人的運氣卻比他們兩個還好,這個人到底是誰呢?這個人就是劉備了,他從一個賣草鞋出身,到蜀國的開國皇帝,除了他自身有勇有謀之外,他的命也是很好的。
  • 夷陵之戰,劉備連營七百裡錯了嗎?專家:劉備沒有錯,運氣差了點
    二弟死得這麼慘,劉備決定報仇,結果御駕親徵發動夷陵之戰。眾所周知,夷陵之戰中,陸遜用火攻的方法,把劉備打得大敗。對於劉備的敗因,魏文帝曹丕也有同感。「備不曉兵,豈有七百裡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有險,軍者為敵所禽',此兵之忌也。現在孫權的事,已經到了極點。」陸遜則認為蜀軍不能水陸並進,而東吳的水軍是天下一流的。諸葛亮也是如此,當關羽和荊州軍全軍覆沒後,蜀軍已經不能通過水路打通夷道。
  • 別再被電視給騙了,桃園三結義中「真大哥」不是劉備,而是他!
    別再被電視給騙了,桃園三結義中「真大哥」不是劉備,而是他!很多時候,往往我們學到的歷史或者現在在史書上的記載,很大一部分都是古代的史官記錄下來的。當然,史官也是人,同樣會出現紕漏,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卻是當權者要求篡改歷史,以此來更好的維護自己的統治。
  • 秦始皇死亡之謎:到底是死於疾病,還是死於非命
    公園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關於這位帝王的死因,歷史上的爭議頗多,目前在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是死於疾病,另一種說法是死於非命。第一種說法認為,史記中關於秦始皇死因的計述很多,死因已明,病死無可置疑。
  • 相傳古之豪傑天生異相,司馬懿狼顧,劉備大耳,都沒有他奇特
    古人對相面之術非常痴迷,他們相信天生異相者皆為當世之豪傑。故而一些正史、野史常常記錄了許多古代名人與眾不同的地方。當然作為現代人的我們不可能回到古代去一一證實,只能根據古籍上的記錄略做推敲,排列於下,權當是博君一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