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訪新浪微博星座博主@同道大叔,除了是知名星座博主、#大叔吐槽星座#系列漫畫作者之外,大叔的另外一個身份,是一名90後網際網路創業者,陪我科技公司CEO,「陪我app」創始人。
眼前的大叔略帶羞澀,「同道大叔」這個名字已經深入人心,包括我們發現大叔的公司,大家也稱他作「同道」,訪談前我們了解到一些大叔的基本背景,出生於潮汕普通家庭,標準90後,處女座。09年考入清華大學,大一利用高考獎學金10萬元創業,進行了兩年美術教育,賺取人生第一個100萬。大三接觸移動網際網路,大四退學創業。被問道為什麼從清華退學?用同道大叔的話來講就是「現在是最好的創業時代,我一刻也不能等。」
「大叔」談產品:「不是產品不好,而是人性的弱點。」
2014年是新社交軟體的爆發期,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爭相進入垂直細分社交領域。基本上是瞄準了用戶面對主流社交產品產生疲憊,原有的社交產品沉澱的用戶關係日益複雜,用戶需求得不到滿足,尋找新的社交產品代替。
用大叔話來說就是—「不是原來的主流產品不好,產品一般是越來越成熟。但社交產品不同於其他產品,尤其是生人社交產品,永遠是需求為導向,解決用戶需求就是一切標準。喜新厭舊是用戶的天性,一個社交產品經過幾年沉澱後,其衍生出來的生態圈的複雜性超過我們的想像,難以控制。
原來的社交產品的用戶間關係在經歷幾年沉澱後,變得混亂,用戶創造內容的積極性降低,很多產品在產品更新過程中不斷添加新功能,輔助功能,這是迫於產品的商業轉化,但是往往是這個時候,稀釋了產品原有的核心功能,導致用戶的核心需求得不到滿足,這時候就會面臨用戶的流失。也是其他後進社交產品的機會所在。
當下的媒體環境,一款產品的用戶數可以一天井噴千萬,也可以一夜回到解放前。去年我們看到一些產品例如「臉萌」「啪啪」,都是這樣。最近非常「足記」也火了一把,如今的媒體環境下,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多這樣的現象。陪我app目前處在產品初期階段,我們在避免成為「煙花產品」,而是通過建立完整的功能閉環,讓產品陪我app成為持續幫用戶解決實際問題的長線產品。
任何社交產品的核心都是在於用戶關係的沉澱,與熟人社交(微信)的關係不同,生人社交產品中,關係沉澱的成本很大,門檻很高。這個是指你平臺上的用戶之間是什麼關係?因為沒有真正留住關係,就不算真正留住用戶。像陌陌選擇了「群」的關係,以此留住用戶。但群只能留住一小部分人,有趣的是在陌陌上,很多人只是將群作為一對一認識異性的途徑,進群後再去尋找一對一關係。所以說尋找一對一有效關係是陌生人社交的用戶的終極需求。所以陪我app在一開始就選擇讓用戶一對一交流。
重要的是需求,而不是關係,定義關係的事情,留給用戶自己。
用戶面對陌生人關係的時候,一般比較隨意。「可以輕易放棄的關係」沒有資格說是「關係」。產品上的「關係」是往往是產品團隊的人在自嗨。陌生人社交的關係本來就很「單純」,而做產品的人往往太貪心,一味想著打開率,用戶粘性,佔有用戶時間,而忘記了大環境下,你的產品沒有突出的核心特點,用戶會很快拋棄你。「你在陌陌上有多少個朋友?」我想一般人被問道這個問題都一時答不上來吧?
當用戶在發出需求的時候,與用戶當下的場景有很大關係。用戶的感到寂寞,孤單,或者想吐槽傾訴,實際是一種需求,對於一般人,這種需求往往是在特定的時候,或者在晚上,或者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所以能否及時地解決用戶需求,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做社交app要慎談關係。所以我們看到年初的時候,會出現很多「輕社交」應用,類似same這種輕應用,以提供各種各樣的內容消費刺激用戶,這類產品的重點是在提供了各種輕鬆的內容而不是搞「關係」。但無論是「重社交」還是「輕社交」,只要是社交軟體,背後核心需求都是「人」,用戶間能不能快速找到人,發生關係。用戶不是需要更多的內容,而是產品要回歸到「人」本身,能否快速找到人,才是一款社交產品的核心。
陪我的核心命題就是第一,讓用戶快速找到人,第二,找到合適你的人。
很多公司為了增加打開率,附加很多雞肋功能。(例如「狀態」欄目)在「產品」與解決「需求」中畫了一條曲線,而不是最短距離的直線,這是致命的錯誤。相比打開率,我們更關心留存率,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真正被用戶接受。陌陌在一開始的時候,是非常好的產品。但是在後期,隨著巨量用戶湧入,你發現如果你不是高富帥,不是白富美,基本上沒有人理你,我想這是許多陌陌用戶的心聲。所以一開始我們明確了目標:讓我們的用戶能馬上找到人,做不到,就想辦法做到。合適的人意味著可以
而且相比刷臉社交,聲音真實的在線交流。用戶之間的交流更真實,這時候吸引你的,是一個更立體,更完整的另一半,而不只是顏值。用戶間真實的交流互動是我們放在第一位的,類似「探探」這種刷臉的產品,會面臨用戶「只刷不聊」的問題。如果說陌陌是讓用戶在大街廣場人海中找人,我們則是將用戶一對一的放進一個個房間,前者用戶在找人花了一個小時,選到一個,聊了兩分鐘。而我們則是花了兩分鐘找帶一個人,聊了一個小時。
真正從本質上定義一款社交產品的不同,是社交方式的改變。微信是IM通信,陌陌是LBS通信。從信息到電話,這種在產品上用戶主要交流方式的不同,才是用戶選擇的根本原因。目前真正意義上的陌生人電話交友軟體,比鄰算一家,陪我算一家。
各種社交軟體本質上共同點就是完成從陌生關係到熟人關係的轉化,完成從線上到線下的轉化或者情感訴求的滿足。轉化的過程面臨最大的困難是異性間信任的建立。以陌陌為主的信息語音的碎片化使用場景,釋放了用戶的自由,這是一把雙刃劍。好處是用戶在發現探索的過程中已經釋放,滿足了一部分需求,壞處是發現並成功轉化關係,建立信任的過程變得非常漫長非常困難,因為用戶面臨太多的選擇。很多產品將發現機制交給用戶選擇,其實是不利於用戶解決自己的需求的。選擇越多,用戶花在找人的時間成本就越大,越不利於用戶與用戶之間深入交流。
(上圖:電話交友與信息交友的信任建立效率對比圖)
陪我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使用場景略顯局限,一個外部原因是目前國內公共場合wifi的普及問題。但是好處是電話交流大大加速了陌生用戶間建立信任的效率,非常直觀的是,通話半小時的效率,比打字的效率提高太多太多,而且實時在線的電話交流方式,讓用戶之間的交流更真實生動。下一步我們將會在引導用戶如何破冰聊天上多下功夫,畢竟聊天是門技術活,一些比較內向的用戶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是有點尷尬。某種程度上,我們正在鼓勵陌生人多建立信任,這個社會也會更加美好。
我們自己的同事用陪我app,約了同城的女孩到線下聊天,感受非常自然,線下交流和線上交流差別不大,不會像文字,語音聊得很好,然後實際見面發現很尷尬。這就是電話交友的最大魅力,實時電話交流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真實與自然。
任何給用戶快速找到人的這個事情造成延誤的動作,我們都極其慎重。所以我們會在匹配的程序設計上,將會分析用戶的行為與基本資料,「陪我用戶行為數據模型」就是我們的匹配模型數據,這會幫助我們在電腦後臺自動將與合適的用於隨機匹配到一起,給用戶不斷帶來驚喜。減少用戶尋找中的所花的成本,盡全力,讓每個用戶都能找到和自己聊得來的人。這得益於我們的技術團隊。
用戶永遠是貪婪的,懶惰的。用戶的意見要聽,但是重要的是有自己清晰的原則。在這個產品為王的時代,添加一個功能再容易不過,也容易會引來用戶的一陣熱戀,但是這種熱戀很多都是過眼雲煙,經不起推敲和時間檢查的一些附加功能,很可能會造成用戶對產品核心功能的冷淡甚至拋棄產品。
前期功能單一有用戶抱怨我們產品功能單一,不好玩,我們認為是這是陪我產品對於功能的極致專注。我們現在各項數據在同類型產品裡面都名列前茅。目前的app市場浮躁,很多產品一出來就希望涵蓋所有功能,卻忘了將自己的核心功能打造到極致。讓一個用戶能快速找到能聊得來的人,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事情,沒有比這更重要,更核心的事情。
用戶也向我們提過很多建議,但是我們覺得都不是圍繞陪我的核心理念和產品優勢的延伸,所以一直沒有動,但是這個也是現在產品面臨的問題,我們不斷調整。同時,你做出來的產品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有人的需求都滿足了,你就沒有自身的產品特色了。所以說產品的設計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篩選目標用戶的過程。沒有什麼比找到自己產品的核心用戶更重要的事情。
女性用戶是一個社交產品的核心所在,女性的被動性和多變難琢磨,是最微妙的地方。這裡不展開講,陪我在保護女性防騷擾下了大功夫,8個客服人員每天在線人工審核,檢查。包括女性設置電話收費和男性簡訊付費,這些都是我們在為保護女性所做的一些探索,這個會不斷調整和優化,但肯定的是,女性保護機制的設置,已經成為陪我app產品的重點核心理念。
為什麼選擇「陪我」這個名字?很多人覺得這個名字很黃很暴力。其實,一款產品之於用戶是什麼?完全是取決於用戶自己。在一開始選擇名字的時候,我們想了很多其他什麼名字,包括市場上很流行的一些疊詞,一些很文藝的名字,都被我們否掉,我們希望表達的是一種與用戶日常生活非常貼近的名字,這個名字不是生造出來的,不是遠離生活的,不做作的,而是一種很生活中很自然的狀態。
我相信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孤單寂寞,遇到不開心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一些話,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一定都能和熟人朋友說。這時候,向陌生的朋友傾訴,交流,成了一種很自然的需求。所以很自然的有了「陪我」這個名字,包括我本人在內,而且創業期間,有時候也感到孤單寂寞,想找人說說話,有人陪伴。
發出陌生社交需求,是一種特定情況下的狀態,畢竟我們每天還是要學習,還是要工作。孤單寂寞,無聊就是那麼一瞬間,可能是下班回到家後,可能是深夜睡不著。所以我們新的品牌口號「此時,此刻」,強調的也是當下,即時的一種狀態。我們希望在用戶發出需求的時候,能馬上回應用戶,幫助到用戶。當下,現在,比什麼都重要。
一款產品的品牌口碑不單單是由一個名字決定的,在網際網路時代,產品體驗與推廣運營環環緊扣,互相影響。我們相信我們的產品能幫助用戶解決一些問題。未來的世界必定是扁平的世界,我們鼓勵人們走出去,建立更多靠譜的陌生人關係,也給自己更多的可能。因為每一段關係的開始,都是陌生人。有研究指出,一個社會裡,彼此信任的人越多,社會也就越繁榮。重建社會信任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只能依靠每一個個體,政府的管制也不能加速這一過程。我們希望和我們的用戶一起,讓這個過程變得既好玩又有意義。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