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這幾個地名,許多人一讀就錯,能讀對3個以上就厲害了!

2021-01-11 都教授

1.河南濬縣(讀xùnxiàn不讀jùnxiàn)

濬縣是河南省鶴壁市的一個縣,地處河南北部。濬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商代時期濬縣稱黎,濬縣的耕地107.6萬畝,故有"黎陽收,顧九州"的美譽。西漢時期開始置縣,明朝時期改成濬縣到如今。濬縣古稱黎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境內的名勝古蹟300餘處,國家級保護單位10處,省級保護單位24處。濬縣兩座山大伾、浮丘平地突兀,景色宜人,被譽為"豫北平原第一勝跡"。

對於濬縣的讀音,許多外地的朋友就非常容易讀錯,把濬縣讀錯俊縣的很多。不過漢字浚還真有一個讀音是讀jun(俊音)的,浚是一個讀音字,讀音分別是jùn和xùn,讀jùn的時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座動詞用。在作地名用的時候是念作xùn的,如河南省的濬縣。所以濬縣讀xùnxiàn 不讀jùnxiàn。

2.武陟(讀wǔzhì 不讀wǔshè)

武陟是河南省焦作市的一個縣,被稱為焦作市的南大門,位於河南省西北部。隋開皇十六年開始置武陟縣,距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武陟歷史悠久,夏屬冀州,春秋置懷縣,秦易名武德。武陟縣境內有許多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比如像黃河故宮--嘉應觀、五代古塔妙樂寺塔、明清佛道合一建築千佛閣、祈雨勝地青龍宮等。

有些朋友把武陟讀成wǔshè,應該是把武陟(zhì)看成武涉shè的,不過大家要看清楚了,長途跋涉的涉偏旁是三點水的,而武陟的陟是左耳旁的。其實成語陟(zhì)罰臧否的第一個字就是武陟(zhì)的陟,大家可以加強下記憶,記住了,武陟讀wǔzhì 不讀wǔshè。3

3.河南澠池(讀miǎn chí不讀shéng chí)

澠池是河南省三門峽市的一個縣,在河南省西北部,澠池這個名字來源於古水池名,本名黽池,以池內注水生黽(一種水蟲)而得名。澠池境內有不少值得許多人旅遊觀光的風景區,比如像岱嵋山風景區、五鳳山風景區、古秦趙會盟臺。

澠池的讀音是miǎn chí不讀shéng chí。

4.河南中牟(讀zhōngmù不讀zhōngmóu)

中牟縣是河南省鄭州市的一個縣,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隸屬河南省會鄭州。古稱圃田、牟州。中牟讀zhōngmù ,不讀zhōngmóu。

5.河南滎陽(讀xíngyáng 不讀róngyáng)

滎陽市是河南鄭州的縣級市,滎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立縣歷史已有2200多年,為歷代政治要區和軍事重鎮。

相關焦點

  • 河南一讀就錯的20個地名,能讀對3個就了不起!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居然還有不認識的地名?說出來,我第一個不服!一起來讀讀,讀不對簡直打臉了!每年正月的濬縣廟會,數十萬人參加,非常壯觀。*浚(xùn訓)容易被誤讀成浚(jùn俊)。
  •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能讀對沒幾個,有人還「蒙在鼓裡」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能讀對沒幾個,有人還「蒙在鼓裡」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中國的漢字,裡頭所蘊含的價值更是讓人讚嘆。像是現在很多國外的國家,都將中文設為他們統考的類別了。想必我們也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外國友人讀中文的場景吧,其實實際上,不僅僅是外國人,有時候我們自己讀中文的時候,也會出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一讀就錯的中文吧。像是在咱們的安徽省有著這樣一個地方,名字叫做「亳州」,我們在第一次看到這個字的時候,或許就會想要「絲毫不差」這個成語中的讀音吧。
  •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有人竟能讀錯20年!你能讀對嗎?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有人竟能讀錯20年!你能讀對嗎?文/歷史的佼佼者我國擁有上下500多年的歷史,本身文化底蘊就非常的深厚,在經過如此漫長的時光之後,漢字也在時間的打磨下逐漸發生變化,並且變成了現在我們熟悉的樣子。
  • 非常容易讀錯的4個四川地名,外地人能讀對2個以上就很厲害了!
    北宋時期,那時候的四川地區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臺)、利州(今廣元)和夔州(今奉節)四路,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行省」,這是四川建省的開始。之前有朋友說四川的由來源於四川境內的四條支流,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四川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省份,其境內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地名,比較容易讀錯,特別是外地人到四川旅遊的,遇到這些地名經常搞錯讀音。現在我給大家整理下這些地名都有哪些!
  • 歙縣洪水高漲,地名卻不知道怎麼讀,安徽還有3個地名容易錯!
    今年的高考整體延期了一個月,這兩天正是高考之時。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以這兩天全國上下都在密切關注著高考的一舉一動。這其中要說關於高考動靜最大的,肯定就是安徽的歙縣了。因為歙縣遇上了50年一遇的降雨量,這樣的降水量使得歙縣城區全部被淹,因此就連高考也未能如期舉行。
  • 湖南這31個地名一讀就錯,不服就試試!
    長沙地鐵2號線到達湘江中路站時,熟悉的報站聲總會準時響起,到站的乘客步履匆匆,卻難以發現「賈誼故居」中的「誼」字被錯讀為「yí」。近日,微博網友「半邊月亮」在乘坐長沙804路公交車時也發現了這一問題。
  • 十個容易讀錯的地名,你能讀對幾個?讀對5個算你牛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名。每個地名都有自己的歷史,不了解這些歷史的人,很容易將這些地名讀錯。今天小編整理了十個容易讀錯的地區,你能讀對幾個?能讀對5個算你牛。且末。且末縣(ju mo),不是qie mo,它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轄區面積138680平方公裡,比江蘇省的面積還大了3萬平方公裡,但人口只有5萬多。且末原是西域36個小國之一,《漢書》裡記載為沮末國,《三國志》記載為「且末「。
  • 南京最難讀對的3個地名,一個成為文化遺址,一個是盋山
    南京就是我國的一個區域性文化的集中城市之一,它作為一個古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中似乎都能尋找到古代的氣息,而地名則是其中的一個表現形式,所以就來簡單介紹3個在南京的城市中最難讀對的地名,在這些地名中看來,雖然它的地名僅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但它們的歷史含義卻是很豐富。3.昝廟。
  • 河南有苦不能言的3個景區,明明景色非常優美,但名字卻很難讀
    眾所周知,河南是我國的一個經濟強省,其省會鄭州也是國家新一線城市,這裡屬於全國交通樞紐,經濟也是比其他城市度要發達。河南除了經濟不錯外,其旅遊資源也是十分豐富的。河南旅遊景區豐富那是好事,其可以吸引全國遊客們到此遊玩,給它們省份也是帶來巨大的經濟量。可河南也有有苦不能言的景區,明明景色十分不錯,可偏偏名字難讀,讓許多遊客也是覺得特別彆扭。如果它們的名字好讀的話,那麼其吸引遊客量也會更加大。我們來看看這三個景區是什麼,你可曾去過?
  • 山東一個縣城的名字,筆畫並不複雜,但是一讀就錯
    山東這個地名不僅容易記,而且使用也很好,但是我知道山東的一個縣城和山東大不相同,這個縣城的筆畫很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字,所以一讀就錯了,這可以說是非常難堪的縣城,如果人們不好奇李賢道的名字,就告訴小編吧。
  • 內蒙古名字最難讀的城市,你知道怎麼讀嗎?
    如今在我國不少城市中,能真正把一些比較少見的城市名字讀對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一些生僻字上看,有的城市名字則是很容易就被人所讀錯的,而除了是本地人之外,很多的遊客在第一次讀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是頗為顯得無奈的,畢竟在對於它而言,這個城市名字是一個很尷尬的地方。
  • 婺源讀錯不稀奇,這幾個女字旁的漢字都能讀對,你才是高人一等
    江西有個婺源,是一個很容易被人讀錯的地名。有人喊它茂源,有人喊它資源,除了當地人很少有人能第一次就念對它的名稱的。這樣的地方,反而更容易讓人記住。
  • 最難騙的3個星座,一個洞察力好,一個直覺很厲害,一個會讀心
    最難騙的3個星座,一個洞察力好,一個直覺很厲害,一個會讀心想必大家在生活中應該會研究一下星座的事情吧,而每一個星座都是不一樣的,而等到大家在討論的時候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有時候大家會不會覺得這個星座的人是怎樣的,但其實看了生活中的表現只是並不是很一樣的,其實有些並沒有展示出來給大家看的
  • 人民日報整理:一讀就錯的116個漢字,不相信的可以挑戰一下
    人民日報整理,116個一讀就錯的漢字,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讀正確的,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從小就知道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一個詞語就可以有多種的讀音、多層的意思。和不相同的字結合起來,就會出現不同含義。
  • 一讀就錯的明星名字,全讀對的是都是學霸,靳東領銜
    作者:寶寶知道 £帥帥媽媽£在娛樂圈闖蕩的明星們,大部分會給自己起一個響亮好記的藝名,當然也有的人覺得自己原名就不錯,所以沒有改,但是要是名字裡有一些生僻的字,或者多音字,我勸這些人還是改一下比較好,因為絕大部分觀眾讀他們的名字一讀就錯,來看看都有誰吧一、靳東
  • 中國最簡單的3個漢字:只有一個筆畫,能認出一個算你厲害
    導語:中國最簡單的3個漢字:只有一個筆畫,能認出一個算你厲害中國語言文學浩瀚如海,而我們常用的語言裡有許多字平常用不到,也不認識。哪怕這個字只有一個筆畫,也有很多人認不出來。當然這不是丟人的事情。認不出來沒什麼,能認出來真的算你厲害。
  • 怎樣讀準多音字
    有的漢字多達五六個讀音,如和字就有hé、hè、hú、huó、huò、huo六種讀法,要準確讀出由和字組成的詞語,就比較困難了。怎樣才能讀準多音字呢?筆者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探討,供大家參考。   (一)從多音字的詞性方面來判斷讀音。   有些多音字很難讀準,我們可以從多音字的詞性方面來辨別讀音。例如:創字有chuāng和chuàng兩個讀音,怎樣分辨它們呢?
  • 課本上罕見的7個漢字,在日本很常見,很多人讀錯了,不信你試試
    目前他們的「常用漢字表」之中依舊收錄了近2136個常用漢字。不過相較於中國的漢字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一些字詞的意思已經與中國漢字原本的意思不一樣了。  這就是他們獨特的日本漢字——和字(わじ)。今天我們來了解幾個在中國十分罕見,但是在日本又十分常見的幾個漢字。  凩(こがらし):這個漢字讀作「mu」,而在日語之中也是相應的讀音。表示的是樹木被風吹散,葉子也掉光了的場景。而簡單來說,就是代表了寒風之意。  辻(つじ):這個字就是正兒八經的日製漢字,念作「tsu ji」。
  • 這幾個漢字看著很簡單,卻沒有幾個人能讀對,你認識嗎?
    這幾個漢字看著很簡單,卻沒有幾個人能讀對,你認識嗎?漢字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在世界上至少已經存在了4000年,除了我國以外,朝鮮、越南、日本文化當中,也經常要借用漢字,高度發達的漢字文化是我國文化的驕傲。
  • 「數」讀2018 人民日報裡的河南
    天剛擦黑,72歲的農民王文良揣上筆記本,出家門,拐個彎,走進村裡的農民夜校。這已經是他第二十六次上夜校。去年11月,河南省湯陰縣各村開辦……政策好更需人努力——河南虞城脫貧者如是說「2017年,我這百十畝地淨賺30來萬元!」婁海娥,河南虞城縣喬集鄉後張寨村村民,年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