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容易讀錯的4個四川地名,外地人能讀對2個以上就很厲害了!

2021-01-11 都教授

說到四川,我想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它「天府之國」的稱號了。還有李白那一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名句,這些構成了我對四川的印象。我們先簡單地了解下四川的由來,四川歷史悠久,在商周時期古蜀國就建立在四川地區,所以四川在古代稱「蜀」,戰國時期秦國兼併了蜀國並設蜀郡。北宋時期,那時候的四川地區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臺)、利州(今廣元)和夔州(今奉節)四路,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行省」,這是四川建省的開始。之前有朋友說四川的由來源於四川境內的四條支流,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四川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省份,其境內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地名,比較容易讀錯,特別是外地人到四川旅遊的,遇到這些地名經常搞錯讀音。現在我給大家整理下這些地名都有哪些!

一.郫縣(郫都區)(讀pí xiàn不讀bēi xiàn)

現在的郫都區在以前是叫郫(pí)縣的,它位於成都市的西北部,郫縣在古代稱"郫",因為郫是古蜀國的都邑而聞名,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秦朝時期實行郡縣制,把郫邑作為蜀郡的屬縣,稱郫縣,這是郫縣名字的開始由來。郫都區有豆瓣之鄉、蜀繡之鄉和盆景之鄉的稱號,郫都區因「杜宇化鵑」的傳說被稱為鵑城。郫都區盛產美食,著名的有蔣排骨、楊雞肉、魔方豆花等,來四川成都旅遊的朋友不要錯過。

對於郫縣這個地名的讀音,許多第一次看到的朋友要麼是不會讀,要麼是讀成了bēi(卑音),下次記得不要讀錯了,郫縣的正確讀音是pí xiàn。

二.珙縣(讀gǒng xiàn不讀gòng xiàn)

對於珙縣這個地名讀音,有很多的朋友一開始都是不確定,很多朋友是猜到了第一個字的發音應該是gong,至於聲調則不太確定,有些朋友讀成了gòng xiàn,當然這是不正確的,漢字珙(gǒng)的意思為古代玉器,指一種玉。珙縣正確的讀音是gǒng xiàn。珙縣是四川宜賓市的一個縣,珙縣為古僰地和古僰人活動聚集的地方,僰(bó)人意為西南地區的某一少數民族,僰人在先秦時期便在珙縣一帶活動,因此珙縣也稱僰鄉或僰都。現珙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懸棺是古代僰人的一種墓葬方式,也就是把棺木置於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

三.邛崍(讀qiónglai不讀gōnglai)

邛崍讀qióng lái 不讀gōng lái ,邛崍是四川成都市的一個縣級市,別名邛州、臨邛。自古以來邛崍就有「天府南來第一州」的稱號。秦惠文王時期因此地有邛民(邛族)聚居而稱臨邛,那時候的臨邛城店肆林立,規模宏大。中華民國時期邛州改為邛崍縣,1994年撤銷邛崍縣,改設邛崍市。邛崍是中國著名的白酒生產基地,許多白酒企業進駐邛崍"中國名酒工業園",比如金六福千畝釀酒基地、軒尼詩文君、水井坊酒業、湖北枝江酒業、上海神仙酒業、習郎酒業、古川酒業、龍井酒業集團、川池酒業等。

四.犍為(讀qián wéi不讀jiànwéi)

犍為這個地名看上去還是很陌生的感覺,因為犍字可謂是「百年一見」,當然說的是誇張一點,不過這個字的確是少見,生活中並沒有接觸過,許多人喜歡把它讀成jiàn(健音),很不幸的告訴你,你讀錯了。漢字犍居然還有兩個讀音,那就是jiān和qián,讀jiān時,犍特指閹割了的公牛,也指閹割了的其它牲畜。作地名是讀qián,比如犍為。

犍為是四川樂山市的一個縣,秦朝時期犍為屬蜀郡,漢武帝時期置犍為郡,隋文帝是置犍為縣。犍為境內有許多古鎮,這是犍為獨特的旅遊資源,古鎮有羅城古鎮、清溪古鎮、芭溝古鎮、鐵爐古鎮、馬廟古鎮、金石井古鎮、九井古鎮。除此外還有許多文景觀與自然風光,像犍為文廟、桫欏湖、芭馬峽、嘉陽小火車、子云山、泉水溶洞群、新民溫泉、萬畝茉莉花海等,值得遊客們到此一遊。

其實四川還有一些地名讀起來有些拗口的,比如像有"閬苑仙境、風水寶地"之美譽的閬中,正確讀音是làngzhōng;還有像筠連的筠讀jūn,不讀yún,筠連縣有「中國苦丁茶之鄉」、「中國奇泉之鄉」的稱號;滎經(讀yíng jīng四川人不讀 róng jīng),滎經縣古稱嚴道,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是古代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還有像桫欏湖(讀suō luóhú不讀shā luóhú);罨畫池(讀yǎn huàchí不讀ān huàchí);榿泉(讀qí quán不讀kái quán);黌門街(讀hóng ménjiē 不讀 huángménjiē)等。

相關焦點

  • 十個容易讀錯的地名,你能讀對幾個?讀對5個算你牛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名。每個地名都有自己的歷史,不了解這些歷史的人,很容易將這些地名讀錯。今天小編整理了十個容易讀錯的地區,你能讀對幾個?能讀對5個算你牛。且末。鄞州原名鄞縣,五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鄞縣,2002年2月寧波撤銷鄞縣設立鄞州區。麗水。麗(「離」音)水市,是浙江西南部的一個地級市。麗水遠沒有杭州、溫州、寧波那麼出名,所以很多人將它讀成美麗的麗。為何為讀這個音呢?因為原來麗水市有一條河,叫離水,城市以水為名,嫌「離」不夠吉利,因而改名麗水,但讀音還是同「離」。台州。臺(「胎」音)州市,台州也是浙江的一個地級市。
  • 河北最難念的五個地名,第二個讀音當地人都叫不準,你會念幾個?
    今天咱們來看看,河北省的五個最容易被人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讀對幾個?第一個地名:樂亭縣。如果你把「樂」字念成「le」那就完全錯了,這個字在作為地名的時候念「澇」的音,這是河北唐山下屬的一個縣城,距離北京200多公裡,距離天津150公裡,距離唐山70公裡,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環境也十分優美。在樂亭,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不過,這個地方的名字很少有外地人能讀對,看來,我們經常看到的樂字也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只有兩個讀音啊!你念對這個地名了嗎?
  • 河南的這幾個地名,許多人一讀就錯,能讀對3個以上就厲害了!
    對於濬縣的讀音,許多外地的朋友就非常容易讀錯,把濬縣讀錯俊縣的很多。不過漢字浚還真有一個讀音是讀jun(俊音)的,浚是一個讀音字,讀音分別是jùn和xùn,讀jùn的時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座動詞用。在作地名用的時候是念作xùn的,如河南省的濬縣。所以濬縣讀xùnxiàn 不讀jùnxiàn。
  • 河南一讀就錯的20個地名,能讀對3個就了不起!
    *牟是多音字,另一個發音是móu,很容易讀錯。洛陽2、瀍河(chán hé )瀍河回族區素有"洛陽東大門"之稱,雖然是洛陽面積最小的一個區,但容納了22個民族,是洛陽最具包容性的城區,也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城市區之一
  • 湖南這31個地名一讀就錯,不服就試試!
    長沙地鐵2號線到達湘江中路站時,熟悉的報站聲總會準時響起,到站的乘客步履匆匆,卻難以發現「賈誼故居」中的「誼」字被錯讀為「yí」。近日,微博網友「半邊月亮」在乘坐長沙804路公交車時也發現了這一問題。
  •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有人竟能讀錯20年!你能讀對嗎?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有人竟能讀錯20年!你能讀對嗎?文/歷史的佼佼者我國擁有上下500多年的歷史,本身文化底蘊就非常的深厚,在經過如此漫長的時光之後,漢字也在時間的打磨下逐漸發生變化,並且變成了現在我們熟悉的樣子。
  • 《我的世界》最容易「讀錯」的20個字,據說MC玩家100%躺槍!
    盤點《我的世界》玩家最容易犯的錯,這20個字,你讀對了幾個?據說這最容易「讀錯」的20個字,MC玩家100%躺槍!所以快來看看下面這些字,你讀錯了幾個吧!1、燧[suì]石 《我的世界》燧石(發音第4聲)是合成箭和打火石的重要材料,掉落方式是挖沙礫,掉率機率為10%。大多人見到這個詞都是讀成「火石」,因為它能用來做打火石嘛。
  • 最容易讀錯的5個姓氏,有些姓氏有3個讀音,能全部讀對的不簡單!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一個姓氏的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姓氏的來源都是那樣獨特,不僅僅如此,有些姓氏在讀音和讀法上都有別於漢字發音,這些姓氏在上千年的演變中,有著特別的讀音,比如下面要講的這幾個姓氏,都是讀音容易讀錯的姓氏,而且這些姓氏並不是很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 歙縣洪水高漲,地名卻不知道怎麼讀,安徽還有3個地名容易錯!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歙縣這個地名的問題。這兩天歙縣可以說是被全國人民熟知了,但大家對於歙縣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不知道歙縣的地名怎麼讀!有這樣問題的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正式介紹一下歙縣。歙縣是安徽省黃山市下轄的一個縣,其正確讀法是讀(she),聲調是第四聲。歙縣是安徽省的教育大縣,整個縣的高考錄取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 30組容易讀錯的常用詞語,讀對10組就是學神,你能讀對幾個?
    淺塘君總結了30組常用的詞語,這些詞不僅在電視劇中常常被讀錯,甚至在新聞播報中都屢屢成為讓主播被罰款的「陷阱」。而在語文考試中,這些詞也在為難一批又一批考生。現在,聰明如你,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來試試能讀對幾組吧?1、氛圍的氛,正確讀音:fēn,容易讀成:fèn。2、處暑、處女的處,正確讀音:chǔ,容易讀成:chù。
  • 中國漢字中的3疊字,19個非常容易讀錯,能認出5個相當有文化
    所以有一些漢字其實非常複雜,以疊字著稱,一般的人就算知道有這個漢字,應該怎麼寫出來也不知道這個字究竟怎麼讀,有什麼樣的意思。其中三疊字是大家比較常接觸到的複雜疊字了,一共有大約50多個,今天就來說說非常容易讀錯的三疊字。犇(讀音bēn),本意指牛驚走。後來引申為奔跑,和「奔」用法相同,在網絡上也被用於指某件事或物特別牛,牛到家了。
  •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能讀對沒幾個,有人還「蒙在鼓裡」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能讀對沒幾個,有人還「蒙在鼓裡」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中國的漢字,裡頭所蘊含的價值更是讓人讚嘆。像是現在很多國外的國家,都將中文設為他們統考的類別了。想必我們也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外國友人讀中文的場景吧,其實實際上,不僅僅是外國人,有時候我們自己讀中文的時候,也會出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一讀就錯的中文吧。像是在咱們的安徽省有著這樣一個地方,名字叫做「亳州」,我們在第一次看到這個字的時候,或許就會想要「絲毫不差」這個成語中的讀音吧。
  • 外地人對四川人的那些誤解,四川男人都是耙耳朵?我第一個不服!
    四川,地處中國西南部,因為天然的地理優勢,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近幾年來,隨著四川的省會城市成都的不斷發展,這個曾經被打上「貧窮、落後」的盆地,也漸漸「改頭換面」,吸引了大量外地人的前往。不過很多沒有去過四川的中國人卻依舊對這座身份存在很大的誤解,比如說四川人個子矮、窮、懶,簡直是「屌絲」的代名詞。當然,隨著「幸福耙耳朵」影視劇的大火,四川男人又被打上了「耙耳朵」的烙印。所謂的耙耳朵,指的就是非常聽老婆話的男人,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女性的地位要普遍低於男性,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逐漸被摒棄,要說中國女性地位最高的身份,四川定然首當其衝。
  • 中國只有一個筆畫的3個漢字:看似非常簡單,能認出來2個算你厲害
    中國只有一個筆畫的3個漢字:看似非常簡單,能認出來2個算你厲害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的文化之中,漢字無疑是承載了文化發展的歷程,正是因為有漢字的存在,中華文化才能發展的更加迅速,而漢字也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文字之一,有很多外國人深有體會,漢語學習並不容易,不僅是文字變化多,橫平豎直
  • 「阿儺迦葉」為何好多人都要讀錯?這些西遊記名詞你讀對了幾個?
    但書中很多名詞是從古漢語和佛教經典裡翻譯過來的,所以常常會被人讀錯。眾所周知,古人的發音同現代人不同,因此產生了很多通假字、多音字。而佛教經典,是用梵文寫就的,梵文發音本來就很複雜,再加上各地口音不同,在用漢字音譯時,常常出現多個版本、多個讀音。此外,《西遊記》中還有不少生僻字,更讓現代學生們閱讀倍加困難。
  • 50組容易讀錯的常考字詞
    有些字詞平時經常用,看著很面熟,讀起來卻總是容易出錯。今天為大家分享50組容易讀錯的常用字詞,老師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看看吧! 1. 氛(fēn)圍、氣氛(fēn) 讀音說明:「氛」讀fēn,沒有fèn這個讀音。
  • 重慶115個歷史地名的「前世今生」 你知道多少?
    近日,重慶市民政局發布重慶市第一批歷史地名保護名錄,依據地名的歷史性、知名度、文化內涵、文化獨特性及傳承價值等方面,評選出115個歷史地名,包括古城(都)、古縣、古鎮、古村落、少數民族語、著名山川河流、近現代重要地名等多個類別。你知道重慶也有「梁山」嗎?你知道「彈子石」為什麼叫「彈子石」嗎?你知道「狀元碑」是哪位狀元嗎?你知道重慶的「諸葛城」嗎?
  • 紀曉嵐的紀該讀第幾聲?原來我一直都讀錯了!
    看完老師們的發言,螺螄君我就想到了之前的一個微博話題#容易讀錯的姓氏#,畢竟中國有好幾百個姓氏,常見的就那幾個,一旦遇到不常見的就很容易給叫錯了,此時最怕空氣突然安靜。今天就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最容易讀錯的姓氏吧,看看你中了幾個?
  • 「仁者樂山」怎麼讀?大部分人讀錯,餘秋雨讀錯一個字被批評
    文丨開史說漢語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即使是我們中國人,有時候也會遇到許多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甚至對於有些字的讀音我們都會讀錯,而且有時候還會在一些簡單的字上栽跟鬥。比如「仁者樂山」這四個非常簡單的字,就連我們的文學家餘秋雨都讀錯了。
  • 南京最難讀對的3個地名,一個成為文化遺址,一個是盋山
    如今在我國的社會城市中看來,任何的一個地方都是會顯示出我國的不同價值之處,有的地方雖然是名氣不大,卻是在古代上是佔據很重要歷史位置的,其歷史的文化內涵也是非常的豐富,而且在我國的許多地方上看來,它們的地方發展也是我國眾多的地域中一個比較明顯的文化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