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機翼阻力小?蜻蜓翅膀,讓科學家重新認識空氣動力!

2021-01-10 騰訊網

長期以來,蜻蜓作為一種特殊的昆蟲,深受廣大科學家的關注,從蜻蜓身上,科學家學到了很多,比如模擬昆蟲複眼結構的光電設備,模擬翅斑的高速機翼顫振設計配重等等,都讓科學家們嘆為觀止,但是蜻蜓帶給科學家的衝擊,還遠遠不止這些,就飛行性能而言,蜻蜓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好的飛行器,沒有之一,任何人造的飛行器都在蜻蜓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蜻蜓具備了多重特殊飛行功效,讓科學家非常著迷,一個是飛的很快,蜻蜓是自然界飛行速度最快的昆蟲,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40公裡,衝刺飛行速度可高達40米/秒 ,可以說是小身板大能耐,但是蜻蜓還有更驚人的表現,機動性非常好,可以快速轉彎而且甚至可以側飛,也可以做到突然直上直下,而且還可以懸停,也可以垂直起飛和降落,蜻蜓一身,就集中了人類戰鬥機,直升機的所有優點。

蜻蜓:不客氣的說,人類最先進的飛機,和我相比都是垃圾!

空氣動力學家對蜻蜓研究幾十年,不斷發現蜻蜓的「特異功能」,而且還推翻了幾十年來人類在空氣動力學上的根本認知,比如最常見的根本規律是:機翼越光滑越好,光滑機翼阻力小,性能更高!

飛機飛行最主要依靠發動機提供推力克服阻力從而前進,這一點和蜻蜓毫無二致,人類設計的飛機,機翼外形和蜻蜓翅膀平面形狀非常相似,都是平面形狀的薄板,但是經過仔細研究後,科學家們很吃驚的發現,蜻蜓翅膀表面完全不光滑,多處凹坑和褶皺,和人造飛機機翼完全相反,不是說光滑機翼阻力才小嗎?

左側是人類機翼剖面,光滑流線,右側是蜻蜓翅膀剖面,坑坑窪窪,但是性能不差!

按照常規氣動理論,人類設計的光滑機翼阻力應該小於褶皺翅膀,但是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蜻蜓飛行區間,這種特殊的褶皺翅膀,升力係數和阻力係數和光滑機翼幾乎相等!而進一步的研究則證明,蜻蜓的翅膀還具有更強的能力,常規平直機翼失速迎角大多在15度左右,但是蜻蜓坑坑窪窪的翅膀則可以輕鬆做到25度以上,這還僅僅是靜態風洞吹風實驗,並非實際飛行,實際飛行,蜻蜓的翅膀,最大迎角可以做到60度迎角!

經過認真分析,科學家終於發現蜻蜓翅膀的奧秘,良好的氣動特性是由於其特殊的褶皺結構,不同於光滑翼型,褶皺翼型表面凹凸不平,導致氣流在經過這些凹陷的表面後會出現駐留的渦,這些駐留渦會滯留在褶皺內部,填充到凹陷的位置,從而使褶皺翼型類似光滑翼型。

即使經過無數的解剖仿製,吹風,實驗,人類還遠遠沒有搞清楚蜻蜓高性能之謎

對於蜻蜓機翼氣動的研究給科學家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這也為新型無人機研發注入了新的活力,蜻蜓翅膀結構容易仿造,一共兩對,蜻蜓的翅膀,這並不是核心難點,最大的難點還在於蜻蜓的飛控系統,這一點和人類飛行器類似,人類仿造蜻蜓翅膀結構已經成功,但是人類製造的蜻蜓,卻差距甚遠:高速,高機動,懸停以及直上直下,遇到陣風自動保持穩定,如何圓滿模擬蜻蜓在各種機動下的控制,這是科學家最難於掌握的技術。

人類無人機種類很多,性能也很先進,為何要苦苦抓著小小的蜻蜓不放?原因是,人類無人機飛行效率低,無法兼容高速,機動性,懸停等功能,而且蜻蜓的撲翼設計,比常規人類機翼更加節能,更加高效。

美國一家公司最近宣稱仿製成功蜻蜓類型偵察無人機,已經開始投入軍隊使用,或許未來,全世界還會有一大波蜻蜓無人機熱潮,帶來航空技術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有翅痣才有蜻蜓的飛行「秀」,飛機的「翅痣」在哪裡?
    雖然翅痣的重量只有翅重的0.1%,但如果把它去掉,蜻蜓飛起來就會搖搖擺擺,飄忽不定,並且發出「哧哧」的聲音。 蜻蜓的翅膀長而薄,如果沒有翅痣,就會在達到一定速度後產生顫振使翅膀摺疊,進而受傷。有研究表明,翅痣可以幫助一種蜻蜓提高10%~25%的滑翔速度。
  • 蜻蜓之前為什麼在水下?蜻蜓吃什麼?
    第七個問題是″為什麼飛的蜻蜓不下水",我的第一反應是既然蜻蜓會飛了,它為什麼還要下水呢?蜻蜓的兩對翅膀,不能收起,歇息時也只能平展著,這或也是作為遠古時就存在的它一直保留下來的特徵,在水中,這樣的兩對翅膀將使它寸步難行,因為難以克服水的阻力。
  • 《寶可夢》被迫放生又重新收服,蜻蜻蜓為何在動畫裡討人厭?
    相關集數:無印篇第178集《展翅吧,蜻蜻蜓,飛向明天的天空》有趣的蜻蜻蜓:蜻蜻蜓的原型來自於現實的蜻蜓,總體來看原型的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毛病,但是在圖鑑的介紹中,這隻寶可夢卻有很多有意思的特點,比如在《水晶》版中,提到了蜻蜻蜓大大的眼球就算不動也可以環視到所有方向,因此可以立刻發現敵人或是食物,這實際上就是現實中昆蟲特有的複眼功能,而另外一個特點則是直接被運用到了動畫中的
  • 關於蜻蜓的14個趣事
    #科普小知識#會飛行的昆蟲通常很煩人。蚊子咬你一口,留下發癢的紅色印記。蜜蜂和黃蜂看你不順眼時就蜇人。蒼蠅實在是太噁心了。但是蜻蜓有一些神奇的東西,它的樣貌和行為並不惹人討厭。2.一些科學家推斷說,在高含氧量的古生代,蜻蜓可以長到像怪物那樣大小。
  • 歷史上的今天:1903年12月17日,人類歷史上首次動力飛行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駕駛自行研製的飛機飛行者一號成功的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持續而且受控的動力飛行,被廣泛譽為現代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美國航空先驅、親生兄弟奧維爾·萊特(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和威爾伯·萊特(1867年4月16日—1912
  • 齊白石畫小蟲子,放大20倍之後,蜻蜓翅膀上脈絡清晰可見!
    專家:把他的草蟲畫放大20倍再看,草蟲腿上的毛刺一清二楚,蜻蜓翅膀上的脈絡清晰可見。齊白石草蟲局部放大我們先來欣賞齊白石蜻蜓放大20倍之後的效果,因為齊白石的工筆草蟲大多都是幾釐米大,如果不放大很難感受到其中技藝精湛。
  • 翅展最大達710毫米 蜻蜓老祖宗為什麼如此彪悍?
    夏天就快要過去,我們除了要告別炎炎的烈日、碎花小裙子、涼森森的竹蓆之外,恐怕連偶爾划過天空的蜻蜓也要看不到了。  「碧玉眼睛雲母翅,輕於粉蝶瘦於蜂」。人們印象中的蜻蜓,小巧輕盈,或翩翩於花間,或輕略於水面。殊不知,在億萬年前,小巧可愛的蜻蜓也曾是空中「巨無霸」。
  • 為什麼我們的飛機不能像鳥兒一樣「撲稜翅膀」?
    最早追溯到中世紀時期著名的博學者——萊昂納多·達·文西,他在他的《鳥類飛行手稿》中第一次描繪了飛機的模樣,大概為如下圖片的樣子:需要注意的是,達·文西事實上是認為飛機應該像鳥兒那樣,能夠撲稜翅膀的,但是後世的人類卻並沒有按照他的預想方法研究出飛機,而是以固定翼為基礎,利用空氣動力學和浮力學為原理打造的飛行機械。那麼話說回來,達·文西筆下的撲翼機,是否真的是天方夜譚呢?
  • 齊白石畫田間小蟲子,放大10倍之後,可以清晰看到蜻蜓翅膀上脈絡
    當你看過他的工筆草蟲畫之後,會改變你對他的認識。把他畫的小蟲子放大十倍以後再欣賞,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蜻蜓翅膀上的脈絡,可謂是纖毫畢現。齊白石草蟲畫齊白石聞名於畫壇,讓人們認識到他的大寫意畫風,他也是以大寫意立足於畫壇,所以他給我們留下一個印象:他只會畫大寫意,並沒有寫實功底,也沒有進行過寫實訓練。
  • 智救蜻蜓(小螞蟻救蜻蜓續寫思路)
    第二段寫小螞蟻問蜻蜓受傷的原因。詳細描寫第三段寫小螞蟻怎麼救的蜻蜓。第四段寫成功救了蜻蜓,把它送回家。例如:小螞蟻趕緊把樹葉船劃到蜻蜓的身邊,急切地問道「蜻蜓你怎麼受傷了?」蜻蜓回答說:「我在飛行的時候因為飛得太快,沒看到樹枝,翅膀被被劃破了,所以就掉到了水裡。」
  • 比恐龍還古老,巨脈蜻蜓大到讓人害怕
    :16 來源: 趣味學識 舉報   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地球上氣候溫暖、溼潤,沼澤遍布,空氣中氧氣含量比現在多
  • 不是表面越光滑越好嗎?
    不是表面越光滑越好嗎? 運動是非常的必要的,每個人都是需要運動的。運動也是有分很多的種類的,有田徑類的像跑步還有像球類的運動,一般球類運動是非常的受人喜歡的。
  • 它和蜻蜓來自同一個大家族,卻又不是蜻蜓,常常被人認錯!
    到了夏天,烈日當空 蟬鳴鳥叫,這時候會在水塘、小河旁經常看到一種「蜻蜓」,它與蜻蜓的長相十分相似,很多人都認為它就是「蜻蜓」,都但是如果仔細分辨的話,還是可以看出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它就是和蜻蜓來自同一個大家族的豆娘豆娘是昆蟲綱蜻蜓目的一種昆蟲,和蜻蜓都是屬於蜻蜓目。
  • 他畫荷花送蜻蜓,送一隻賣690萬,送兩隻賣1525萬,蜻蜓比荷花貴
    畫面上一張大墨葉,中間被撕開,一朵盛開的荷花,花瓣分開蓮蓬露出,兩枝超過了荷花高度挺立的嫩荷,和兩枝接近水面微垂的嫩荷,小嫩葉縮卷著,還沒有展開,畫面上也沒有一絲水波和漣漪。本來這幅畫,整個畫面構圖主次分明,富有層次,不失為一幅傑作(見上圖)。那天,他想必心情很好,說買一送一,專門給買畫的人在這幅畫上,再畫了一隻蜻蜓。蜻蜓展開翅膀從左上角飛過來(見圖一)。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在沼澤旁邊,巨大的蜻蜓盤旋飛翔,此番情景蔚為壯觀。巨脈蜻蜓捕食從化石的考證我們得知,蜻蜓的翅膀的長度都在30釐米以上,雙翅展開時,翅寬達65~70釐米,體長在2.4米左右,那時的空中沒有鳥,也沒有空中飛的爬蟲類,所以那時的天下是巨大蜻蜓的天下。
  • 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
    本次為大家帶來第二十篇,講講飛機的機翼上各個部件的作用是什麼。天使與魔鬼20:打賭你都見過 揭秘飛機機翼的神秘結構    飛機的外觀最凸顯的部分就是機翼,機翼的作用就是為飛機提供升力、控制水平翻轉、儲油和懸掛發動機等。但是經常坐飛機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飛機的機翼上有很多特別的設計,雖然每次都能看到,但是不一定了解這些部分的作用和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