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展最大達710毫米 蜻蜓老祖宗為什麼如此彪悍?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夏天就快要過去,我們除了要告別炎炎的烈日、碎花小裙子、涼森森的竹蓆之外,恐怕連偶爾划過天空的蜻蜓也要看不到了。

  「碧玉眼睛雲母翅,輕於粉蝶瘦於蜂」。人們印象中的蜻蜓,小巧輕盈,或翩翩於花間,或輕略於水面。殊不知,在億萬年前,小巧可愛的蜻蜓也曾是空中「巨無霸」。目前發現的個頭最大的蜻蜓,翅展最大達710毫米,生活在距今2.8億年前的早二疊世,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蟲。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輕盈的飛行高手在億萬年前擁有如此龐大的身軀呢?

張海春團隊在準噶爾盆地發現的原蜻蜓目化石(受訪者供圖)

  遠古空中「霸主」到底有多大

  蜻蜓是一種古老的昆蟲,最早可追溯到3.2億年前。

  分類學上,蜻蜓總目分為已經滅絕的古蜻蜓目、原蜻蜓目,以及現代的蜻蜓目三類。從時間上看,三者是順序演化的關係:古蜻蜓目僅生存於晚石炭世早期;原蜻蜓目出現於晚古生代並於三疊紀末滅絕;蜻蜓目出現於二疊紀,侏羅紀發生輻射,後代一直延續到今天。

  遠古蜻蜓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得多。其出現於距今3億年前後,到了中生代時期,蜻蜓們的個頭也逐漸變大,成為當時空中的「霸主」。作為一種捕食性的動物,它們最主要的食物是各種昆蟲,以及一些小的脊椎動物,比如幼年蜥蜴,是不折不扣的肉食主義者。

  那麼,當時空中「霸主」們的個頭究竟有多大呢?

  口說無憑,化石為證。據中科院南原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海春團隊成員之一、香港大學博士研究生鄭大燃介紹,由張海春主導的團隊在我國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發現了一枚距今2億年的原始蜻蜓化石。這種新發現的原始蜻蜓單翅長101至102毫米,翅展寬度達到210毫米(A4紙短邊的長度),是我國中生代目前已知的第二大蜻蜓類化石。

  同樣是張海春團隊,幾年前在內蒙古寧城侏羅紀道虎溝化石層,還發現了1件保存近完整的蜻蜓前翅化石,單翅長107.6毫米,寬14.3毫米,據此推斷該蜻蜓翅展達225毫米,是我國已知蜻蜓目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蜻蜓。

  更有甚者,在美國發現的早二疊世的二疊擬巨脈蜓的翅展竟然可達710毫米。

  「巨無霸」是否由氧含量促成

  為什麼蜻蜓的老祖宗長得如此彪悍?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

  鄭大燃說:「因為古生代晚期(距今3億年前後)大量高大的植物開始出現,形成分布廣泛的森林,所以造成地球氧含量增多。」古生代晚期地球大氣的含氧量達到27%—35%,而現在地球大氣的含氧量在21%左右。

  蜻蜓是通過它們身體上的氣孔系統來「呼吸」的,而不是通過血液間接吸收氧氣,氣孔連著氣管,由上自下靠一層一層越來越小的氣孔把氧氣送到全身。在目前的氧氣水平下,現代蜻蜓氣孔系統的總長度已經達到極限;超過這個限度,氧氣的水平就會變得不夠。因此,在高濃度氧氣環境中,蜻蜓氣孔系統的總長度就會更長,個頭也就更大。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高氧環境中(氧氣超過平均指數)培育蜻蜓可使它們的身體變得更大。雖然他們沒能培育出翅展近1米的蜻蜓,不過令蜻蜓體型增大15%已經是一個非常令人感興趣的發現了。

  體型與氧氣含量有沒有必然聯繫

  雖然氧氣導致遠古蜻蜓變大被科學家說的有理有據,但一些科學家還是對此心存疑惑,而且有的還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亞利桑那大學的昆蟲研究員喬恩·哈裡森和同事們,將一些與自己祖先一樣用氣孔呼吸的現代昆蟲放在富氧環境中,結果發現較高的氧氣含量並沒產生較大的個體,而較低的氧氣含量也並沒產生較小的個體。

  哈裡森解釋說,昆蟲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技能適應氧氣濃度的變化。這些技能包括增大氣孔和增加氣孔數量,而在這些昆蟲中,有的更善於前者,有的則更善於後者。也正因如此,才使得科學家們對史前昆蟲「巨大症」的問題有了不同的答案。

  此外,通過對果蠅的研究,科學家發現,有的果蠅在高氧環境中體型增大,有的並沒有。但在氧氣含量高、氣壓也高的環境下,接受試驗的果蠅生活到第五代,身體尺寸增長了20%。這難道說明氣壓的高低也與昆蟲大小有關?這些實驗結果的不一致不禁讓人對氧氣造就了遠古巨型蜻蜓的猜想產生了疑問。

  天敵或是影響蜻蜓體型的另一因素

  不過,氧氣含量也並不是史前蜻蜓體積巨大之謎的唯一解釋。有科學家指出,晚古生代能夠飛翔的脊椎動物尚未出現,蜻蜓缺少競爭對手和天敵,因此能夠自由生長而成為空中「巨無霸」。

  隨著翼龍(2.1億年前出現)、鳥類(1.5億年前出現)和蝙蝠(0.53億年前出現)的陸續出現,動作遲緩的「巨型蜻蜓」因受到飛行靈活、更加強壯的天敵的壓制而逐漸滅絕。到侏羅紀後期,原蜻蜓目已經消失,蜻蜓目出現,體型卻越來越小,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太大變化。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古生物學家馬修·克拉珀姆指出,大約在1.5億年前,侏羅紀的恐龍時代逐漸進化出了早期鳥類。體態較大的飛行類昆蟲在敏捷性、自身操縱性上不及塊頭小的昆蟲,因此這些「大蟲子」很容易成為早期鳥類的捕食目標,這就導致了早期鳥類出現之後,蜻蜓等具有翅膀的昆蟲個頭停止了增長,但是當時大氣中的氧含量仍處於較高水平。另一點可能就是,鳥霸佔了這些巨型昆蟲的午餐,巨型蜻蜓很可能跟鳥為同樣的食物競爭,小鳥靈活的優勢為它們帶來了更豐富的食物,而巨型蜻蜓長長的華麗翅膀,卻顯得相形見絀了。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都說明了天敵或許是影響蜻蜓體態的另一個因素。

  看來,對於遠古蜻蜓為何如此巨大的謎題,恐怕還有待科學家發現更加充分的證據才行。本報記者 張 曄

  相關連結

  史前巨無霸除了蜻蜓還有啥

  遠古時代,除了巨大的蜻蜓之外,還有很多龐然大物,也許大多數人會想到恐龍。不過,恐龍只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這些史前巨獸吧。

  ●梅爾維爾鯨是利維坦鯨屬中最大的一種,屬於抹香鯨。全長18米,光是牙就有35釐米,鯊魚在它嘴裡就是一口一個的開胃小菜。

  ●泰坦蟒身長可達約15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於5800萬年前滅絕,外形就像是現代蟒蛇的放大版。

  ●恐鱷又名肌鱷、帝王鱷,是種已滅絕的鱷類。它們生存於早白堊紀的非洲,是曾經存活過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幾乎是現今鹹水鱷的兩倍長,重量約是8到10噸。

  ●奇蝦是寒武紀時期的古生物,大概是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5億年前的海中食物鏈頂端。其體型可以長到2米,光口器就超過25釐米。

  ●布龍度蠍又叫雷蠍,是一種水中生存的蠍子,平均體長1米多,最大可達兩三米,是當時的水中掠食者之一。

  ●碳龜的頭有足球那麼大,身子比小汽車還大一圈,尖利的喙和厚重的腳爪都是它的捕食利器。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團隊發現2億年前蜻蜓大如手掌
    記者15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科研人員領銜的團隊,在我國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最新發現一枚距今2億年的原始蜻蜓化石。這種新發現的原始蜻蜓翅展寬度達到210毫米,與成年人手掌長度類似,是目前在我國發現的第二大蜻蜓化石。  據悉,此次新發現的這類原始蜻蜓屬於蜻蜓總目下的原蜻蜓目,生活在距今2億年前三疊紀晚期。
  • 中科院團隊發現2億年前原始蜻蜓化石,大小如同成年人手掌
    中科院團隊發現2億年前原始蜻蜓化石,大小如同成年人手掌 新華網南京6月15日消息,記者15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科研人員領銜的團隊,在我國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最新發現一枚距今2億年的原始蜻蜓化石
  • 你見過15毫米的蜻蜓嘛?蜻蜓界的迷你限量版
    個頭不足20毫米「《中國蜻蜓大圖鑑》中記載,侏紅小蜻的體長為17至19毫米,其中雄性成蟲平均體長18.5毫米、雌性17.5毫米。而這次在四川地區採到的侏紅小蜻標本體長普遍在17毫米左右,最短的體長不到15毫米。」趙力說,按照分類來講,侏紅小蜻屬於昆蟲綱蜻蜓目蜻科紅小蜻屬,「紅小蜻屬全世界只有5個種,侏紅小蜻在1842年就已經被發現。」
  • 有翅痣才有蜻蜓的飛行「秀」,飛機的「翅痣」在哪裡?
    蜻蜓可以分別控制前翅和後翅,讓前後翅輪流振動或全部伸展著滑翔。除了向前飛,蜻蜓還可以向後飛、向左右兩側飛,能空中懸停,甚至做短距離的上下垂直飛行。這些本領使蜻蜓在眾多昆蟲中獨領風騷。雖然翅痣的重量只有翅重的0.1%,但如果把它去掉,蜻蜓飛起來就會搖搖擺擺,飄忽不定,並且發出「哧哧」的聲音。 蜻蜓的翅膀長而薄,如果沒有翅痣,就會在達到一定速度後產生顫振使翅膀摺疊,進而受傷。有研究表明,翅痣可以幫助一種蜻蜓提高10%~25%的滑翔速度。
  • 安徽首次發現世界最大水生昆蟲 還發現中國最大蜻蜓種類(圖)
    蝴蝶裂唇蜓十幾釐米長的翅展,好似毒蠍子一樣的牙齒,凸出來的大眼睛,滿臉的兇相讓人見了就想拒而遠之,它居然是瀕臨滅絕的物種,越中巨齒蛉。》》》閱讀推薦:合肥一居民樓樓道內存放大量乙醇燃料 住戶們憂心忡忡(組圖)安徽首次發現世界最大水生昆蟲「好大呀!」7月10日,江淮晨報記者見到了這隻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初次見到它,著實被它的「巨大」嚇了一跳。
  • 體長不足兩釐米,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現身四川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記者23日從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博物館館長趙力整理標本時發現,於今年8月份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地區收集的一批蜻蜓標本中,有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類——侏紅小蜻,這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該物種。「侏紅小蜻是蜻蜓中的『侏儒』。這次不僅是四川首次記錄該物種,更重要的是,這批標本中還有世界紀錄以來最小蜻蜓個體。」
  • 四川發現世界最小蜻蜓個體 體長不足15毫米
    紅色的軀幹、透明的翅膀、又大又鼓的眼睛,除此之外,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裡這些蜻蜓標本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特別短小——雄性平均體長僅僅16.5毫米,雌性16毫米,最小的雄性不足15毫米。如果把這只不足15毫米的蜻蜓放在手指上比劃一番,可以發現它的長度和指甲蓋差不多。要知道,就軀幹長度而言,最修長的種類盧克麗霞巨豆娘的軀幹長度可達15.5釐米!據館長趙力介紹,這些是該館於今年8月份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地區收集的蜻蜓標本,屬於最小的蜻蜓種類——侏紅小蜻,也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該種。
  • 蜻蜓吃什麼食物?
    蜻蜓為蜻蜓目不完全變態昆蟲,蜻蜓目在昆蟲綱中是比較原始的類群,也是較小的一個目,分為差翅亞目、均翅亞目、間翅亞目三個亞目,全世界約有5000種,我國有300多種,成蟲和幼蟲均為肉食性種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蜻蜓吃什麼食物吧!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在沼澤旁邊,巨大的蜻蜓盤旋飛翔,此番情景蔚為壯觀。巨脈蜻蜓捕食從化石的考證我們得知,蜻蜓的翅膀的長度都在30釐米以上,雙翅展開時,翅寬達65~70釐米,體長在2.4米左右,那時的空中沒有鳥,也沒有空中飛的爬蟲類,所以那時的天下是巨大蜻蜓的天下。
  • 比成年人手掌還大的「蝴蝶」 雙翅竟長有蛇頭狀的圖案
    據該派出所民警介紹,這隻「蝴蝶」的翅膀呈紅褐色,十分鮮豔,雙翅分別長有蛇頭狀的圖案,而且與普通蝴蝶相比,其身形十分巨大。值班民警意識到,這有可能是我國保護動物——蛇頭蝶。於是,在驚奇之餘,民警拿出尺子,丈量了這位不速之客的體長。不量不知道,一量嚇一跳,足足有22釐米長。隨後,值班民警們小心翼翼的用紙張將這個大傢伙託起來,讓其回歸大自然。
  • 豆娘和蜻蜓一樣嗎?
    豆娘和蜻蜓一樣嗎?時間:2016-09-08 10:0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豆娘是什麼動物? 豆娘和蜻蜓一樣嗎?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豆娘的名字。它是什麼動物,和蜻蜓一樣嗎? 其實,豆娘不是蜻蜓,它是蜻蜓的親戚。 豆娘正式一點的名字叫蟌,它和蜻蜓同屬蜻蛉目。
  • 蜻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其中,蜻蜓是一種食肉性的昆蟲,它們捕食蒼蠅、蚊子等多種害蟲,是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所幫助的益蟲。在古代,蜻蜓還有一個雅致的名字叫做「青弁使者」,「弁」就是古時候男子戴的一種帽子,這個名字讓靈動的蜻蜓,又多了幾分翩翩風度,可見古人對於蜻蜓的喜愛。
  • 我國首次發現「變異」蜻蜓,體型變大變黑,長出可怕獠牙
    這些變異的蜻蜓長出了獠牙,光是想像這個畫面都讓人感到害怕。 除了廣西之外,我國雲南、四川、安徽等地區也有所發現。那麼這種外表兇狠的昆蟲到底有多大呢?據了解曾有人於2015年在四川青城山發現了一隻翅展達到21.6釐米的越中巨齒蛉,之後它被世界吉尼斯紀錄官方認定為地球上體型最大的水棲昆蟲。儘管巨齒蛉是吃素的,但這不意味著它不會攻擊其他生物。 如果巨齒蛉被惹急了,它確實會用兩隻尖銳的牙去攻擊敵人,無論敵人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巨齒蛉身上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特點,那就是它對水質有著極高的要求。
  • 蜻蜓的幾個鮮為人知的小知識
    小時候的夏天,我和小夥伴們非常喜歡捉蜻蜓。在我們印象裡,蜻蜓柔弱、美麗、迅捷。其實,對於蜻蜓我們有很多片面的認識,下面我將大家不容易注意到的幾點總結一下。蜻蜒是一類比較原始且種類較少的昆蟲,屬於蜻蜓目。蜻蜓目,包括蜻蜓和豆娘。
  •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2014-07-21 10:53:33據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介紹,此次發現的越中巨齒蛉為四川地區首次發現,也是迄今為止世界發現過的現存最大水棲昆蟲標本。  「巨型蜻蜓」 嚇壞青城山回家村民  「這個長的像蜻蜓一樣的東西是什麼啊,還長了牙齒?」本月16日晚,在青城後山,幾名路過的村民被路燈下幾隻長牙的「巨型蜻蜓」嚇了一跳。
  • 中國最大蜻蜓和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黃山 中國最大蜻蜓是什麼?
    「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這兩種生物對環境要求特別高,直接反映出安徽當地生態環境特別優異。  這兩種昆蟲究竟有什麼來頭  先來了解一下越中巨齒蛉,它是一種水生昆蟲,為巨齒蛉的一種,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雖然長相兇猛,但成蟲並不捕食其他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
  • 為什麼蚜獅背這麼多東西?蜻蜓之前為什麼在水下?蜻蜓吃什麼?
    2/7、蜻蜓是一種遠古時期就存在的昆蟲,在3億年前就有蜻蜓,而人類的出現只在300萬年前。我們知道動物的進化路線是由水至陸地,水躉(蜻蜓幼蟲)在水中生長和發育,這或是蜻蜓保持了遠古生物時的特徵?這是我的猜想。對這個問題,也可這樣作答,在生活中我們常看到"蜻蜒點水"的畫面,這其實是雌性蜻蜓將卵產在水中的生殖行為。 既然蜻蜓媽媽這樣安排,蜻蜓的寶寶也就只有在水中生長了。
  • 美國冷鋼武士刀系列之蜻蜓詳解
    蜻蜓系列的武士刀刀身更厚、更寬也更重,熱處理、拋光、刀裝和對細節的關注與帝王系列一樣,但在其它方面有一些差異。此外,拋光的刀身形成了一個較帝王系列更大的弧線,以長長的鳶尾葉狀刀尖為終點,因而獲得了最大的切割和劈砍潛力。 蜻蜓系列分別擁有三個型號,88DT(短刀),88DW(肋差),88DK(武士刀)
  • 丁小煒:發射場飛來一隻蜻蜓
    發射場飛來一隻蜻蜓 丁小煒 是哪一個夜晚你躍過海平面 帶著溼漉漉的 海的味道,潛入這座城堡 飛呀飛 多少次碰壁,多少次迴旋 你決定迫降 扇動的羽翅靜止在 油漆未乾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