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啥意思?頭九不下雪好嗎?

2021-01-15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一九的最後一天。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在民間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說法,意思是雖然一九、二九天氣已經開始變冷,不過還尚未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頭九不下雪好不好呢?

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九中並沒有出現降雪天氣,那麼在整個數九中,天氣都會很暖和。「九九如六月」中的六月是誇張的手法,是天氣很暖和的意思。

數九是民間計算寒天到春天日期的一種方法,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一共是81天的時間。從一九開始,天氣會慢慢開始變冷,等到三九、四九時,為一年中最冷的階段,從五九開始,天氣會逐漸變暖,等到九九時,農民又要開始新一年的耕作。數九除了有判斷冷暖的意義以外,還是農民耕作的參考。

之所以會有「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的說法,這是因為從冬至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會受到冷空氣的影響,不僅氣溫會開始下降,降雪天氣也會變得頻繁起來。頭九指的是冬至後的第一個九天,如果在頭九時依然沒有下雪,那麼便意味著當年冷空氣活躍的並不頻繁,或者是冷空氣來的較遲導致,所以在其他數九時節時,氣溫較高的概率會很大。在過去由於人們沒有辦法預測未來的天氣,所以便用頭九時有沒有降雪來推斷當年冬天的降雨是多還是少。

那麼頭九不下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對於其他人來說,冬季降雪少、氣溫高是件好事情,但是對於農民來說卻恰恰相反。如果冬季降雪少,氣溫高,第二年農作物很有可能會發生春旱和病蟲害災害,在農村有「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說法,意思是冬季降雪越多,第二年農作物的收成也就越好。

今天是頭九的最後一天,從昨天晚上開始,新一股強冷空氣再次席捲我國,在冷空氣的影響下,今天北方很多地方都飄起了雪花,還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強降雪,很多農民不禁感慨「瑞雪兆豐年」,看來明年將會是個豐收年。

相關焦點

  • 農民常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 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過了冬至,可以說就是九寒天的開始了,冬至就是頭九的第一天,之後每隔九天就是一次九寒天。在農村就常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農民常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 「頭九飄雪,九九穿紗」是什麼意思?好還是不好?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自八月份我國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以來,老百姓就開始議論今年是冷冬,但「冬至」之後,天氣並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冷,終於到了元旦的前夜,各地都飄起了雪,氣溫也驟降至-10℃左右,而農村常說的「瑞雪兆豐年」,是不是在預示下一年將是個大豐收年?因為飄雪在『九九』的末尾,鄉下還有一句俗語,叫'頭九飄雪,九九穿紗'。下一年是好還是壞?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
    鄉下有許多關於九的俗語,像今天要講的「九不見雪,九如六月」這樣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沒道理?新春佳節,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數九寒天。在冬至到來時,有九個人開始計算。持續到九九八十一天後才結束。到處都有以九來不同描述的九首歌,在北方的九首歌中也是這樣描述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岸望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走。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記錄寒冷冬天到溫暖春天的一種記錄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按照這個方法向後延續,一直到九九結束。
  • 農村俗語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你了解多少呢?
    哈嘍大家好,我是鄒玉清視界!帶你們一起了解社會各種新聞新鮮事!鄉下有許多老人,雖然沒有什麼文化,卻通過前人的口耳相傳,懂得了許多哲理,俗語,老話。這是課本上看不見的俗語,但是很有道理,表達得也很生動形象。
  • 農村俗語「二月遇見九,五穀好豐收」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導讀:老農說「二月遇見九,五穀好豐收」啥意思?二月有「九」嗎?最近幾天天氣非常好,農村裡老人們都坐在家門口,曬著冬日的暖陽,老人們還不時的把帽子摘下來撓一下頭部,還有的老人能坐著能睡著,這樣的好天氣真是冬日曬太陽。
  • 農村俗語:「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氣候的話題上,老農說,過了冬至之後,就交一九了,因此,天氣應該越來越冷,如果交了一九後天氣仍然不冷,那麼,就會應了農村「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這句俗語中的說法,氣候就反常了。「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21年二月有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耕作、收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二月有九嗎?
  • 馬上春分了,今年哪天出九?俗語「二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摘要: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今天已經是3月11日了,三月份又將過去一半了。在這個時候農民也要忙碌起來了,好些農作物都要開始播種、育苗了,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很多的蔬菜這個時候都進入播種的旺季了。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今天2月29日,算有九嗎?
    好了,不管那麼多了,反正今天是2月29日,不過,在農村曾聽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肉」,今天恰好是29日,那算有九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俗語,是流傳在農村比較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由於其通俗趣味性,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而能夠傳承至今。生活在農村,對於老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倘若你問他今天幾號,他們可能不知道。倘若你問他今天初幾,他們肯定會明白。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了朋友都知道,以前信息技術不發達,物質生活也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的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天氣現象和人情事物,用自己的語言做出總結,這也就是平常咱們所說的農村俗語,在那些年代,這些農村俗語可以說也是指導人們生活的重要參照物,也有不少的農村俗語溫函著老人們的智慧和生活態度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立春在九有何說法?
    導讀: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立春在九有何說法?今天是12月29日,一九的最後一天,明天我們就迎來了二九。數九在農村也叫冬九九,數九一共九個數九天,每個九天有九天,在民間人們之所以用九來計數,主要就是因為九是「至陽」的說法,所以數九天的開始就是溫暖開始聚集,寒冷開始消散的開始。在農村,人們對於每個九天的變化都有自己的總結,比如一九二九的時候,氣溫還是比較能接受,只有難出手的情況,但到了三九四九,這氣溫就會降至一個峰值,這時候的氣溫是所有九天最冷的時候,所以老人們常說「三九四九冰上走」。
  • 農村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鼠年二月有「九」嗎
    在不同的節氣季節中,就做不同的事,這就好比「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是一個意思的。那麼,農村的老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鼠年二月有「九」嗎?俗語文化有很多關於農業,數九便是其中之一俗語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關於農業生產的,特別是在古代農業生產極為不發達的年代,靠著農作物過日子的農民們,往往急切地想要預測明年的農業的生產情況。
  • 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子墨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中華歷史綿長久遠,長久的歲月裡留下了諸多多流傳甚廣的俗語,這之中有很多都暗含了農村人民在平時生活中總結出的智慧,更有很多細細讀來包含諸多哲理。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生妻和暗九指什麼?
    農村的老人們,經常能說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老話,別說城裡的人有時候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連是一些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時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當然了,很多的農村俗語也是有一定區域性的,就算是同一句話,各地的說法也是不一樣的,而這也是各地的文化差異。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
    導讀: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隨著冬至的到來,也正式地進入了數九寒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才能結束。對於什麼時候開始數九,也是說法頗多,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種說法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上的意思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冬至逢壬數九就明顯說不通了。冬至如果要是逢壬數九那麼將會延後很多,而且會雜亂無章,所以對於數九開始計算,還是從冬至到來就開始計算。至於逢壬數九,這裡所說的壬乃是壬辰的寓意。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今年二月有「九」嗎?
    比如有這樣一則俗語說的是「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我們乍一看好像雲裡霧裡,這裡的「九」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又和豬狗等動物聯繫在一起了呢?下面我們不妨一探究竟,來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之言。想要了解這句老話,我們先要說說我國的曆法。
  • 農村俗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月不見九,餓暈豬和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現在我們所說的數九寒冬,通常情況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但是在過去,數九並不是從冬至節氣開始,而是從冬至後逢第一個壬日時開始,也就是農村老人所說的「冬至逢壬才數九」。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有何寓意,鼠年二月有「九」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歷史,而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分支,是民間人通過自身生活經驗的總結。許多俗話背後也有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是什麼意思呢?鼠年二月有「九」嗎?
  • 2021年二月沒九,俗話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
    除此之外,人們還把冬季最寒冷的天氣劃分成九個九,也就是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數到「九九」也就春暖花開了。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民間有很多關於「九」的諺語,最常見的一句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