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你了解多少呢?

2021-01-09 鄒玉清視界

哈嘍大家好,我是鄒玉清視界!帶你們一起了解社會各種新聞新鮮事!

鄉下有許多老人,雖然沒有什麼文化,卻通過前人的口耳相傳,懂得了許多哲理,俗語,老話。這是課本上看不見的俗語,但是很有道理,表達得也很生動形象。這句諺語是前人無數智慧的結晶,在過去科技落後的時代,給了當時的人們許多啟示。

常言道冷三九,熱三伏。夏季的三伏天和冬季的三九期是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從冬至開始算起,持續了九九八十一天後才算結束,其中最冷的時期大多出現在三九到四九之間。如眾所周知的九九歌描寫,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面上走,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時期,特別是北方地區,這一時期更是大江大河結冰的時期。

fo:俗語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現在又過了幾天,進入了第一個「冬練九九」。冬天九九是古人發明的一種計算寒天和春暖花開日子的方法。從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日開始計算的數九,每九天算一「九」,第幾個九天叫做「幾」。在「冬練三九」中,「三九」指的是冬至之後的第三個「九天」,它始於冬至逢壬日之後的第18天,終於第27天。一般來說,「三九」是冬天最冷的時候,所以說「冬練三九」,表達了人們排憂解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新春伊始,九九還沒算上,第一個九叫頭九和一九,今年是十二月二十一日,而十二月二十九日是十二月二十一日。俗話說,一九年期間沒有降雪,也沒有降溫,那麼整個冬天都不會很冷。因為,數九的寒潮開啟後,寒潮就能來襲,氣溫下降,那麼這個冬天就會比較冷。下一年的莊稼也會有好收成,預示著下一年將是風調雨順的一年。農民們把它形容為:一九一場大雪,豬狗不吃黑。這意味著一九有了大雪和涼爽,來年一定能豐收,糧食產量增加,連村民養的豬也能吃上白面饃。

9是冬至逢壬日的第九個「9」,大約在兩個多月後,從日期來看,是農曆二月中旬,陽曆三月。那時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農民們正忙於春播播種。現在看來,這幾天也就是今年的「頭九」,許多地方還沒有下雪,根據天氣預報,河南等地未來幾天也可能沒有下雪,那麼,今年的「頭九」,還會冷嗎?

實際上,氣象專家早已給出了答案。前一段時間國家氣象局專家說,今冬冷冬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也就是說,今冬不可能是冷冬,氣溫不會很低,基本上是暖冬,比往年更暖和。所以這句俗語,「九無雪,九九如六月」,雖然產生於古代科技落後的年代,但仍為現代科技所證實,很有道理,可見古人的智慧。

fan:寒冬也正符合農村老人所說的:寒冬不至年,炎熱不至年,五穀不結。因此冬天寒冷的時候溫度越低越好,夏天炎熱的時候溫度越高反而更有利於作物生長,冬天極端低溫可以把農田土壤中的害蟲凍死,從而在來年蟲害就會減少,這對作物的產量是很有利的。極端低溫的溫度還會帶來更多的降水,從而緩解冬季乾旱。又稱冬天無雪,麥粒不結。小麥苗蓋了三層被,枕著饅頭睡了一夜。冬天有了充沛的積雪,才有利於明年的收成。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鄒玉清視界,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記錄寒冷冬天到溫暖春天的一種記錄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按照這個方法向後延續,一直到九九結束。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
    鄉下有許多關於九的俗語,像今天要講的「九不見雪,九如六月」這樣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沒道理?新春佳節,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數九寒天。在冬至到來時,有九個人開始計算。持續到九九八十一天後才結束。到處都有以九來不同描述的九首歌,在北方的九首歌中也是這樣描述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岸望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走。
  • 農村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啥意思?頭九不下雪好嗎?
    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在民間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說法,意思是雖然一九、二九天氣已經開始變冷,不過還尚未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頭九不下雪好不好呢?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九中並沒有出現降雪天氣,那麼在整個數九中,天氣都會很暖和。
  • 在農村,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什麼意思,揭示了什麼道理?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如果想要持續收看本欄目,歡迎大家點擊上方的關注呀,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還望大家如果喜歡請記得點個「贊」!今日我們講述的是農村的冷知識:在農村,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什麼意思,揭示了什麼道理?
  • 農村俗語:「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氣候的話題上,老農說,過了冬至之後,就交一九了,因此,天氣應該越來越冷,如果交了一九後天氣仍然不冷,那麼,就會應了農村「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這句俗語中的說法,氣候就反常了。「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民常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 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在農村就常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農民常說「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個說法有道理嗎?其實只要冬至的日期不變,可以說每年的九寒天時間都是一樣的,都是差別不大的。因為冬至基本上是固定12月22日的,也就是特殊的年份才可能在21日或者是23日的。
  • 「頭九飄雪,九九穿紗」是什麼意思?好還是不好?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自八月份我國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以來,老百姓就開始議論今年是冷冬,但「冬至」之後,天氣並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冷,終於到了元旦的前夜,各地都飄起了雪,氣溫也驟降至-10℃左右,而農村常說的「瑞雪兆豐年」,是不是在預示下一年將是個大豐收年?因為飄雪在『九九』的末尾,鄉下還有一句俗語,叫'頭九飄雪,九九穿紗'。下一年是好還是壞?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21年二月有九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耕作、收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二月有九嗎?
  • 農村俗語「六月六,家家曬紅綠」是啥意思?有什麼說法麼?
    今天正好是六月初六,在古代的時候,這一天是民間比較重視的節日,以前人們認為六為陰,九為陽,所以六月六被人們稱為是重陰節,與九月九的重陽節相對,關於六月六的說法和習俗很多,其中有一項非常主要的活動就是家家戶戶要洗曬。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了朋友都知道,以前信息技術不發達,物質生活也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的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天氣現象和人情事物,用自己的語言做出總結,這也就是平常咱們所說的農村俗語,在那些年代,這些農村俗語可以說也是指導人們生活的重要參照物,也有不少的農村俗語溫函著老人們的智慧和生活態度
  • 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啥意思,看看家裡的老人就知道了!
    農村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農村常常會聽到一些俗語,俗語可以說是農村文化的代表。俗語包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言簡意賅,它們是老一輩人豐富的生活經歷所得出來的。我們與老人們嘮家常時,總是能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詼諧有趣又富有哲理。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這是什麼意思呢。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
    農村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是什麼意思?你贊同嗎?文/歷史小課俗語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口口相傳代代相承的瑰寶,雖然不如詩句文章般優雅,引人深思,但其中的哲理確實通俗易懂的。這些俗語,經過慢慢歷史長河的打磨,有些不能被世人認同的,已經在長河中消失殆盡,而留存於現世,依舊被人認可的,才是瑰寶。有這樣一句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雖然古代社會比較封建,以至於現在的風氣都有些封建殘餘,比如女子的婚嫁和交友一直都被人關注和詬病,而男子自由的選擇,也不會有人去多說什麼。甚至,離過婚的女子再嫁有些困難,而離過婚的男子卻能輕易地再娶到別人。
  • 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有什麼講究嗎?你是幾月出生?
    大家好,我是鄰小舒,今天我們的話題是:俗語「有福生六月,沒福生臘月」,有什麼講究嗎?你是幾月出生?無論是工作中關係比較好的同事,還是生活中親密無間的好朋友,乃至於家庭中時常相見的親人,一旦是有人過生日,大家都會隆重慶祝。
  • 農村老話:「五年六月七日八時」,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農說是年紀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老話說的:「五年六月七日八時」,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關於年齡階段的俗語老話俗語頗多,對於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描述,像什麼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呢就不能留坐了,這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老話,要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做一些什麼,不應該做些什麼,都有很細微的描述,年老之後,身體狀況是每況愈下,對待老人更是要細緻入微的照顧,而這句關於年月、日、時的描述猛一聽起來,確實是很迷茫,不知道這是對於哪一方面的描述,其實也是對於年齡某一個階段的描述
  • 在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啥意思?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一些俗語,現今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影視中,這些俗語老話也常常伴隨著我們,這些老話如食鹽,如果缺少了它將食而無味,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依然被大家使用,是因為這些老話俗語能更形象化的描述一段事,一場景,一個人等等。
  • 農村俗語「男怕子夜,女怕午時」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寓意呢?
    農村俗語「男怕子夜,女怕午時」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寓意呢?農村裡有很多俗語老話,總是被家裡的老人用來教我們怎麼看人,怎麼做人做事。俗語,是農村的一種文化的遺留,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們生活經驗和願望。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說的是啥意思呢?
    提起農村俗語,現代人又給予了新的的定義叫做個性教育,而在以前俗語多半也是作為一種知識教育傳播,古時候老百姓很難接觸到古詩詞這些知識,但是人們也渴望學到很多知識,而只能通過長輩們教導來懂得萬物,俗語通俗點說就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語言,它不但教育後代子孫做人的道理,還有識別萬物的本能,所以說俗語包羅萬象一點不為過
  • 農村俗語「富貴之人六八月,貧窮之人正臘月」這句話啥意思呢?
    以前在老家的農村裡,尤其是到了夏天的晚上,村裡的很多老人都聚在一起聊天,有的很多的老人和年輕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總是告訴年輕人要學會節儉,畢竟從老人的角度來看,以前的日子也是不容易,就像家裡的父母和我們外出的時候,總是叮囑我們吃飯的時候也不要太浪費,花錢不要大手大腳的,因為在我們父母那輩就是有的時候吃不上飯都是很正常的
  • 農村俗語:「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告訴你
    文/丁簡農村俗語:「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告訴你一提起農村,大家都知道農村人的觀念比較保守,農村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俗語,大家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些俗語,在我們的談話中也經常會引用這些俗語,在農村我們經常聽見農村人說這句俗語:「手毛窮,腳毛富」,很多人就不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先說手毛窮,這句話也非常好理解,大家知道農村人因為觀念比較迷信,對於很多事物都有很重要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