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
鶴山將再上央視!
鶴山人的驕傲!
春節期間,
鶴山詠春、獅藝文化將亮相央視!
向全國人民展示鶴山文化與風採!
屆時將在大年初一至年十五期間
在CCTV綜合頻道、CCTV戲曲頻道等平臺播出
▼
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與十一套(首播)同步播出
4K頻道、長城平臺播出時間待定
1月4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春節戲曲晚會江門分會場在江門完成錄製,鶴山市組織帶領了近200名"詠春拳""龍獅匯"運動員參與。屆時晚會將於2020年春節期間在CCTV綜合頻道、CCTV戲曲頻道,長城平臺CCTV戲曲頻道播出。
據了解,戲曲春晚是央視每年都會舉辦的新春大餐,有「小春晚」之稱。今年戲曲春晚的主會場設在北京,廣東江門和河南洛陽同時設立分會場。其中江門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美譽——400多萬五邑籍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分布在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這樣珍貴的人緣優勢,正激發出新的活力,演繹著新的精彩。
在節目設置方面,本次江門分會場共有11個節目,節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節目加入了僑鄉文化符號,如茅龍筆、荷塘紗龍、柑普茶、禾雀花、碉樓文化等。屆時,觀眾可以看到江門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晚會在開場節目《盛世龍騰》中拉開帷幕,醒獅、荷塘紗龍、詠春拳、蔡李佛拳集中亮相。表演者以飽滿的熱情,用整齊劃一的動作表演武術。舞獅舞龍隊也在場上騰挪跳躍,上下飛舞,可謂龍騰獅躍,熱鬧非凡。
1月2日至4日,鶴山市組織帶領了近200名"詠春拳""龍獅匯"運動員參與央視2020年新春的戲曲春晚江門分會場大型節目《盛世龍騰》的訓練、彩排、錄製工作,節目的成功錄製和播出對於彰顯鶴山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市民民文化素養與社會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豐富灣區人文精神內涵具有重大的宣傳價值和時代意義。
此次參演的陣容強大、名家薈萃,上至七旬名家,下至四歲孩童,近千名演員為全國觀眾獻上一臺精彩的廣東戲曲視聽盛宴。
《2020春節戲曲晚會》將於大年初一至年十五期間在CCTV綜合頻道、CCTV戲曲頻道等平臺播出!有濃縮版和展演版,還會在海外長城頻道播出!敬請期待!
譚成偉 攝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和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弘揚以武術、醒獅、龍舟、粵劇等為代表的嶺南文化,彰顯灣區獨特文化魅力。
近年來,鶴山市委市政府聚焦城市文化核心優勢,傾力打造"詠春擂、龍獅匯、三夾騰龍、鐵夫書畫"四大文化城市品牌,以梁贊詠春為內核,推動文化體育旅遊深度融合。強化品牌策略,積極探索和實踐"政府主導,協會管理,企業投資,資本運營,社會參與,全面普及"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全面開啟「詠春+市場開發」模式,整合全市文化體育旅遊資源,積極構建文體旅項目策劃、投資、運營新格局,推動鶴山市全域旅遊提質增效,不斷推動城市精神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017詠春擂破冰前行。首部競技規則誕生,首個有統一競技規則詠春擂品牌打響,率先打造武術文化城市品牌,首次創建全國武術之鄉。
2018年鶴山市龍獅運動協會正式成立,打響了鶴山市"龍獅匯"城市文化品牌,獅藝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目前鶴山市龍獅運動協會共有獅藝館已超過四十多家,龍獅從業者人員和練習者超過一萬多人。
2019詠春擂碩果纍纍,詠春擂規則全面升級,品牌定位"國際視野,本土特色",萬人詠春拳匯演考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實現了詠春文化進校園全覆蓋,61間中小學習武練武人數超過六萬人,詠春擂品牌市場競爭力和衍生效應不斷增強,武術文化旅遊產業迅猛發展。
鶴山是一片文體旅遊發展的熱土,全市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旅遊接待能力有效提升。
在我市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竣工活動上,集中開(竣)工項目合計42項,總投資約186.5億元。其中,投資50億元的華僑城古勞水鄉大型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奠基,深圳華僑城參與古勞水鄉開發,將把鶴山的文體旅遊工作推上一個新高度。據統計,今年1-5月,全市旅遊接待遊客人數為308萬人次,同比增長12.1%;旅遊總收入28.45億元,同比增長16.94%。
下一步,鶴山市將進一步做強鶴山城市"四大"文化品牌,打造詠春文化、鐵夫文化及鶴山獅藝等文化品牌,做好鐵夫美術館、鐵夫故裡(陳山村)及水鄉藝術寫生基地等的產業化運營,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深化文化遺產保護,強化市場監管,更好地促進文體旅遊產業的創造性轉發和創新性發展。
趕緊轉發分享,
為鶴山詠春、獅藝點讚!
為鶴山文化打call!
來源:鶴山政府網、鶴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江門發布、江門廣播電視臺
編輯:呂敏玲
監製:呂悅怡
鶴山市委市政府官方微門戶
權威信息發布統一出口
鶴山市融媒體中心、鶴山廣播電視臺 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