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吉奧攤上大事了!近期,廣汽吉奧停產改名,76家經銷商預付款被扣。而更悲催的是吉奧的車主們,由於停產改名,經銷商都撤了,配件不生產了,車子壞了都沒地方修...
廣汽吉奧停產改名,經銷商預付款被扣,百萬車主售後令人憂
文/鄭詩雨
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在此感謝!
5月10日,浙江杭州蕭山工業園區廣汽吉奧汽車有限公司總部(以下簡稱「廣汽吉奧」),一向冷清的門口被一群身著印有「還我血汗錢」字樣白色T恤的人「包圍」。
據悉,這群要求還錢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76家廣汽吉奧經銷商投資人。他們每家都被廣汽吉奧拖欠了少則幾十萬,多則400萬元的定車款和返點。經銷商們在被拖欠錢款又無車可賣的情形下,來到了廣汽吉奧總部維權。
拖欠76家經銷商千萬貨款
在深圳和東莞有三家廣汽吉奧經銷商店,銷量位居全國前三甲的經銷商投資人沈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們籤定的是年度購車協議,我旗下三家店2015年與廣汽吉奧協商了會定700多輛車。在2015年之前,我們都會在廣汽吉奧的帳上預留一部分錢,廠家會按我們提交的定單生產,生產好了,我們付款就可以提車了。但是,2015年1月以後,廠家發車的速度明顯慢了,經常月初推月中,月中推月底,有些車型則始終無法供貨。」
沈先生反映,直到7月份的時候,經銷商們才知道,因沒有錢從零部件供應商處進貨,廣汽吉奧已無法正常開展生產。「我們聽說,是由於廣汽不批准廣汽吉奧向銀行繼續貸款,導致廣汽吉奧資金鍊斷裂。這也是為何部分車型在之前就出現斷貨的原因。」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廣汽吉奧方面要求經銷商先打款再提車,我們為了能繼續經營下去,只能打款,否則近千萬元的建店成本都將泡湯」,沈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在去年11月預付了200多萬元的車款給廣汽吉奧,但是,在陸續交付了一部分車後,到去年年末,廣汽吉奧方面仍拖欠其40餘萬車款,相當於還有六七輛車未如期交付。
實際上,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0月吉奧仍有零星生產,但是自去年11月起,廣汽吉奧的產量一直為「0」。
最終,沈先生的三家店在2015年僅拿到了135輛車,不到年初約定交車量的1/5。
一投資人三家店千萬元投資恐打水漂
與其他廠家拼命向經銷商壓庫存不同,廣汽吉奧的經銷商面臨的是有定單也無車可賣。而按照年初的約定,沈先生的三家店完成700多輛的銷量,就能獲得廣汽吉奧提供的每輛車4%的返點。
「現在看來,不僅完成全年銷量後28萬元的返點是種奢望,就連我賣掉的135輛車的返點拿到手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此外,廠家答應的廣宣費支持也可能要不回來了。現在被拖欠的40多萬預付款能早日拿回就謝天謝地了」,沈先生告訴澎湃新聞。在新疆的一家經銷商,被拖欠了400多萬元的預付款。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去年10月份無力供車的情況下,廣汽吉奧卻仍在招商拓展經銷商網絡。據了解,在76家維權經銷商中,就有一家來自安徽的經銷商,去年10月才剛剛成為廣汽吉奧的經銷商。
無車可賣就意味著無錢可賺,而支撐著4S店運轉的成本卻一點也沒能減少。「我們這行人裡,有的從2005年就開始賣車了,有的去年10月才入的網,因為吉奧停產的事件,我們多的虧了1000多萬,少的也虧了50餘萬,都是血汗錢啊。」沈先生表示,去年一年,自己投資的店光人工加店面租金就花費了400餘萬,加之建店、財務、廣宣、轉讓等費用,一共損失了800餘萬,若是前期預付款項和返點提成無法收回,所有損失共計在1000萬元左右。
吉奧曾年銷10萬輛
「如果當初廣汽不與吉奧合資,如果吉奧不被廣汽全資收購,也許廣汽吉奧不會這麼快就倒下」,不少投資人認為,「廣汽方面正是看中了吉奧的生產資質,早在2014年就以經營不善為由架空吉奧方面的管理權,去年又中途不批准廣汽吉奧向銀行續貸,導致吉奧資金鍊斷裂,難以為繼,之後順勢接手,而我們投資人則不幸成為了企業競爭下的犧牲品。」
資料顯示,廣汽吉奧的前身是吉奧汽車,誕生於2003年。彼時正是民營企業造車熱興起之際,其創始人是繆雪中。根據資料,吉奧是一家集汽車整車生產及零部件製造的綜合性集團企業,下轄台州、杭州、東營3大生產基地、1個汽車研究院、2個營銷公司、7家零部件生產廠家。是浙江省人民政府重點支持發展的企業,也是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之一。
在與廣汽聯姻之前的2009年,吉奧汽車實現了48000輛的銷量。2010年他們制定了1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經銷商合約就籤訂了12.86萬輛。
彼時,浙江另一家造車的民營企業——眾泰汽車2009年的銷量是44000多輛,2010年的銷量是7萬輛。
乘聯會統計顯示,2015年,眾泰汽車的銷量是22萬輛,同比增長了36%。廣汽吉奧的銷量是2.37萬輛,同比下跌了47.8%。
今年年初廣汽全資控股廣汽吉奧
吉奧汽車與廣汽集團在杭州籤約成立新的合資公司正是在2010年10月,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2.6億元,廣汽集團以現金方式出資持有51%的股權;吉奧控股以其持有的杭州吉奧汽車有限公司等相關資產出資,持有49%的股權。當時,雙方稱今後將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攜手堅持自主創新,拓展自主品牌,開拓國內外汽車市場。同時,新設立的廣汽吉奧將充分利用廣汽集團在整車產業中的資源整合優勢,在產品及技術開發上和廣汽集團及其他行業領先機構進行充分合作,開發出適合廣汽吉奧產品定位並能體現市場需求趨勢的產品。
然而,「不久前,廣汽方面告訴我們,吉奧車型有問題,因為質量問題不適合生產和銷售」,沈先生回憶道。
實際上,廣汽集團在去年9月1日已發布聲明,擬收購浙江吉奧控股集團持有的合資公司廣汽吉奧汽車有限公司49%的股權:自2015年9月1日起,廣汽吉奧的經營權將轉移至廣汽集團,並由廣汽集團主導吉奧的生產經營。當時,廣汽集團給出的公告上表示,此舉旨在強化廣汽集團大自主戰略的協同效應。2016年3月18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表示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收購廣汽吉奧股權及後續發展規劃的議案》,同意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公司(下稱:廣汽乘用車)收購廣汽吉奧汽車有限公司(下稱:廣汽吉奧)49%股權,並進行後續生產改造、建設項目,總投資為37.51億元。
投資人預付車款或在6月30日前退回
廣汽吉奧方面當初給予經銷商投資人的交待是,「等45天(5月初)可以出車」。投資人們還是耐心地等到了4月底,4月20日,經銷商們眼見工廠無返工復產的跡象,這才感到著急,急忙安排人員去廠裡打探情況,最終商議擇日去廠裡維權,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76家經銷商投資人齊聚杭州蕭山廣汽吉奧總部門口拉橫幅的情景。
根據沈先生介紹,上周,在維權僵持了一周以後,廣汽方面給出回應,願意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將投資人預付車款予以退回,但是其餘損失(店租、人工)不予賠償。在明年(2017年)元月20號之前,會將審核通過的返利和廣宣費用返還,若是審核不通過,則無法兌現。
沈先生向澎湃新聞表示,當初在籤訂經銷合同之時,廠商給予經銷商的是單方協議,也就是所謂的「霸王條款」,按商議價格提車,賣車予以返點,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廠商方面不予賠償,因此依據合同約定,投資人僅靠差價掙錢,在賠償方面無法得到保障。
澎湃新聞就此事聯繫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方稱在休假中,讓記者聯繫廣汽乘用車公關部長劉先生。劉先生表示,廣汽吉奧合併重組為廣汽集團乘用車杭州有限公司。不過,對於投資人反映的情況,對方表示,集團方面具體推進情況不太清楚,有些細節也不方便向澎湃記者透露。
據了解,作為廣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廣汽傳祺這幾年飛速發展,2015年銷量達到了18.7萬輛,對產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廣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吳松在今年年初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也表示,傳祺目前碰到的最大問題是產能不足,無法滿足市場供車需求。業內認為,將廣汽吉奧重組為廣汽集團乘用車旗下分公司可以提升產能,也可以幫助廣汽提升華東市場的份額。
100多萬車主的售後問題由誰負責到底?
值得關注的是,吉奧名字的消失,影響的可能不止是76家經銷商,而是100多萬車主將來的售後問題。據了解,吉奧成立以來的這13年間,已經累計銷售了100多萬輛車,對於100多萬的車主來說,吉奧本來就是小眾品牌,維修保養極不方便。今後,吉奧品牌將不復存在,車主們的維修保養,零部件供應等售後問題都令人擔憂。
據悉,目前,廣汽乘用車給出的答覆是,售後保養及維修將由原有的廣汽吉奧銷售公司承擔。但問題是,銷售公司本身並不負責全國100多萬車主的售後問題,而是由全國76家經銷商在承擔這一問題,今後,這些經銷商多數會退出,那麼,車主們的售後問題又將由誰來負責到底?
廣汽吉奧停產追蹤報導
百萬車主:廠家欠我們一個說法
文/鄭詩雨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在此感謝!
「新車開了1年,行駛了2萬公裡,避震器換了3個!最悲催的是,現在廣汽吉奧停產了,吉奧品牌也將不存在了,經銷商在吵著退網了,零部件等了半年也沒有,我們後續的售後問題找誰?誰來關心我們的損失?」近日,當聽說廣汽吉奧更名,經銷商將退網的消息時,多個吉奧車友群裡的車主們向澎湃新聞訴苦,希望廣汽吉奧不要不聞不問,應該儘快出臺售後方案,給車主們一個說法,解決車主們的售後維修「後顧之憂」。
車主5月10日在廣汽吉奧門口維權
經銷商:由廠家停產導致的建店損失不予補償不合理
5月17日,澎湃新聞報導了廣汽集團全資收購廣汽吉奧後,吉奧車型停產多時、但經銷商預付款卻被扣押一事。當時,經銷商因不滿預付款被扣、建店投資失敗等,與廣汽吉奧展開了一場維權行動。
昨日,有經銷商告訴澎湃記者,在維權之後,經銷商們曾和廠家進行過談判。澎湃記者看到經銷商提供的一封沒有廣汽吉奧公章的文件顯示,廣汽吉奧針對經銷商提出的7點要求,同意了廣宣費、補貼、返利、預付款等的審核和返還時間。但是對於經銷商提出的帳面現金按月息1%計算利息以及經銷商損失等問題,均以合同未約定為由拒絕。「這樣的結果我們並不滿意,如有必要,我們會採取進一步的行動。」經銷商沈先生向記者表示。
另一位經銷商代表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密切關注廠家方面的進展,同時他們經銷商也成立了工作組,如果沒有按照之前談判會議紀要推進,下一步的行動在所難免。
吉奧車主:沒有零部件,車趴修理廠半年
與經銷商的經濟損失相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吉奧車主因為吉奧停產受到的損失和困擾更大。
「吉奧這車買的我腸子都悔青了,新車買來不到3個月就出故障,問題一堆堆的。」珠海車主就先生買了吉奧的星朗車型後悔不迭。「整個避震器都散架了,這樣的車怎麼能開?所謂3年10萬公裡質保,這才不到3個月,以後不是得天天跑售後了?」
無獨有偶,深圳車主韓先生才剛開了2萬公裡,就已經換了3個前減震器。「這車肯定是有問題的,這才1年多,就換了3個前減震器了,馬上就要換第四個了,這不售後說沒貨,讓我等著,但是車上的節溫閥都讓售後拆掉了,都已經等了24天了,這樣等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
就先生的減震器出現問題
記者了解到,廣汽吉奧停產的同時,汽車零部件也已經停止供應多時,導致一些車主的車輛故障遲遲無法得到維修。他們之中,有的已經足足等了半年,就是因為零部件供應不上,導致愛車半年出不了汽修廠。
為此,吉奧車主們成立了幾個車友群,互相探討如何解決售後問題。其中一個群的群主就先生為此還特地把吉奧車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小到散熱風扇,大到發動機,各種故障層出不窮。「從方向機、助力泵、減震器、散熱風扇、暖水管、前門玻璃、後鋼板到發動機,都有毛病,有了毛病還沒法看,因為醫院關門了,得自己治!」說起修車的經歷,就先生哭笑不得。
授權維修點:致電無人接聽 多數已無合作關係
由於廣汽吉奧車型質量較差,導致車主們的售後需求格外迫切,而吉奧汽車停產,經銷商們紛紛退網,使得他們的售後「求助無門」。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很多車主等不了廣汽吉奧方面的一拖再拖,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當初買的時候大家都說要愛國,沒買合資的車型就選了吉奧,現在身邊的朋友都嘲笑說我們買到了『絕版』。花了好幾萬元,買回來一個煩惱,賣的話也幾乎沒人要。」車主們表示,目前最迫切的要求是「提供零部件」。
根據經銷商提供的廣汽吉奧的回應,廣汽吉奧在6月底前才能提供80%的零部件供應,此外,根據三包法,車主的三包問題由經銷商負責。
但是,車主們擔憂,經銷商都退網了,很可能公司都會註銷,怎麼可能還會負責三包問題?
由於廣汽吉奧在售車時是將售前銷售和售後維修分離,因此4S店不直接負責消費者的售後問題。每位車主在買車時都拿到過經銷商附贈的一本小冊子,裡面有廣汽吉奧授權維修店的聯繫方式和地址。以深圳為例,深圳市布吉南方汽車修配廠就是廣汽吉奧當初的授權維修點。記者根據車友提供的電話致電修配廠,無人接聽。再次撥打,對方在得知廣汽吉奧車型修車後秒掛電話。據車主介紹,冊子上很多的授權維修點已經「更換」或「關門」,存在的幾家也不再受理廣汽吉奧的售後,今後隨著吉奧品牌的「消失」,這些第三方的授權維修點都將「名存實亡」。車主們的售後維修問題由誰來負責?
車主:廣汽吉奧欠我們一個說法
廣汽集團和吉奧汽車的合作始於2010年,2013年8月,MPV星朗上市,這也意味著,很多車主的愛車仍在「3年10萬公裡」的質保有效期內,而現如今,這些車主甚至都無法找到授權的售後維修店。
面對「不匹配的零部件」和「不專業的維修師」,廣大車主被逼無奈之下只能找「外面的汽修店」。「我們也想有專業技師幫忙修車,有配套零部件可以更換,但是廣汽吉奧非常不厚道,連小的零部件配件都沒有存貨,我們只能拿別款車型的零部件更換。」珠海車主黃先生很是無奈。
就先生的廣汽吉奧星朗在維修中
對於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車主們並非不知情。「我們現在在等說法,等廣汽給我們一個說法。」車主們對於廣汽吉奧對車主不聞不問的做法表示難以接受。澎湃記者整理了一下車主的意見,車主對廠商方面的訴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問題的車型是否召回?二,如果不召回,既然廣汽收購了吉奧汽車,那麼廣汽是否會接手後續的售後事宜?三,購車時允諾的終身免費保養如何進行?
鑑於目前廣汽方面遲遲沒有公開給出回應,車主方面非常焦急,「看廣汽會給出什麼樣的回應,再考慮接下來的維權」。記者就此致電廣汽吉奧官網上的400客服電話,無人回應,銷售分機號也無人接聽。河南籍車主韓先生表示,就在年前致電廣汽吉奧400官方客服時,對方還表示「星朗車型仍在生產中,零部件供應正常」。
記者通過全國乘用車聯繫會的統計數據看到,廣汽吉奧早在去年11月份就已全面停產。「這麼差的質量,這麼坑的售後,以後換車絕對不會再考慮廣汽的車了。」一位吉奧車主感慨。
令人遺憾的是,截至記者發稿,廣汽集團方面對於澎湃記者的採訪也一直沒有回應。
車 | 圖 | 騰
資深汽車媒體人暮四先生(劉小悶)領銜打造
暮四(劉小悶)個人微信:musixians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cindy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