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嬰:處在翻譯這座大山令人敬仰的高處

2020-11-15 齊魯晚報網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 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草嬰與他的譯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
  「小草是渺小的,很容易被人踐踏,也很容易被火燒掉,但是春風一吹,又會重新恢復生命力。『嬰』呢,比草更小,草的嬰兒。我覺得我應該有這樣的精神……」
  1942年,翻譯家草嬰以譯介蘇聯作家普拉東諾夫的小說《老人》踏上俄語文學翻譯之路,直至2015年10月24日逝世,數十年的歲月長河中,他扛住人生的苦難,始終追求與翻譯相伴,給我們呈現了肖洛霍夫、尼古拉耶娃、萊蒙託夫、巴甫連科及託爾斯泰等俄語小說大家作品的偉大與恢宏。耗時20多年翻譯《託爾斯泰小說全集》的草嬰,是首位憑一己之力完成全部託翁著作翻譯壯舉的人,被譽為是託爾斯泰的中國代言人。著名作家馮驥才曾感慨:「他叫我看到翻譯事業這座大山令人敬仰的高處。」
  近日,22卷1000萬字的《草嬰譯著全集》出版,展現了草嬰一生投入翻譯的心血全貌,他留下的寶貴的文學遺產再次受到大眾的關注。
受魯迅影響,學俄語救苦難的人
  草嬰原名盛峻峰,1923年出生於浙江鎮海,家境殷實,曾祖父是有名的盛滋記釀造廠創始人,祖父是在上海懸壺濟世、坐堂行醫的老中醫,父親由上海同濟醫學院畢業,在寧波鐵路醫院當院長,全家由此搬到寧波。1937年抗戰爆發後,草嬰全家又逃難到上海。在上海,受大環境的影響,他開始學習俄語。
  《堅守良知的翻譯家——草嬰傳》中寫到,1938年《魯迅全集》首次出版,定價20元,草嬰用父母給的零花錢買了一套。「魯迅作品裡對俄國文學的熱愛,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思考,使少年盛峻峰對困擾自己的許多問題有了深入的認識,也使他對俄羅斯民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草嬰後來說,「我以為,魯迅是中國20世紀最偉大的文化巨人。他無論涉及哪一個領域,都有非常明確的指導思想。其目的就是改變中國社會的現狀,改變中國人的命運。」
  在閱讀了大量的蘇聯相關書籍,並親眼目睹了侵略者給中國老百姓造就的痛苦和不幸後,草嬰認為要想讓戰亂災難下的窮苦大眾日子過得好一點兒,就要了解蘇聯,就要學俄語,因為蘇聯是進步、光明的象徵。要把他們的作品翻譯過來,傳播出去,讓老百姓少一些苦難。他後來翻譯戰爭新聞,翻譯普拉東諾夫、肖洛霍夫都基於這樣的想法。
  草嬰沒有留洋的經歷,俄語啟蒙老師是按報紙廣告找到的一位俄僑,一周上一次課,上了兩年。老師是俄國中年家庭主婦,不懂教學,只讓他買一本《俄文津梁》照著念。就這樣,草嬰白天在中學上學,晚上在家偷偷自學俄語,把這本書背得滾瓜爛熟。「你不能讓別人知道你會俄語。因為當時俄語和蘇聯、共產主義聯繫在一起,讓日本人知道了,就麻煩了。」
  幫助草嬰真正走向翻譯之路的是他的伯樂姜椿芳。姜椿芳是革命文化戰士、著名翻譯家、《中國大百科全書》的首倡者之一。他1936年轉移到上海從事進步文化活動,在地下黨組織的「拉丁化新文字研究會」上結識了來學進步文化的草嬰,知道草嬰在學俄文,便熱情地給予輔導。草嬰的俄語水平大大提高。《時代》周刊創辦後,姜椿芳邀請草嬰翻譯蘇聯報刊新聞報導,並親自校對,在姜的指引和鼓勵下,草嬰走上了翻譯之路。草嬰說:「姜椿芳是我一生的楷模。」
帶有強烈使命感的文學翻譯
  草嬰的翻譯與時代需求,與人道主義精神,與自身的強烈使命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老人》是草嬰翻譯文學作品的處女作,刊於1942年出版的《蘇聯文藝》第2期上。從此「草嬰」這個名字響徹翻譯界。《老人》講的是法西斯入侵蘇聯後,一個普通老人勇敢同法西斯分子進行抗爭的故事,在當時鼓舞了很多人。1945年後,草嬰正式到時代社任編譯,專門翻譯蘇聯小說、報刊、文獻。新中國誕生後,草嬰的翻譯生涯進入了一個新發展期。在當時學習蘇聯的大背景下,草嬰譯過大量介紹蘇聯國家制度、社會經濟、婚姻家庭、兒童教育的著作以及俄語文法讀物,如《蘇聯的戀愛與婚姻》《企業中的黨工作》等。
  到了上世紀50年代,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草嬰翻譯了肖洛霍夫的現實題材小說《新墾地》《頓河故事》《一個人的遭遇》以及尼古拉耶娃的小說《拖拉機站站長和總農藝師》等。這些作品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矛盾,關照社會疾苦。之所以傾注心血翻譯肖洛霍夫,草嬰說:「肖洛霍夫在寫作技巧上繼承了託爾斯泰的現實主義。我通過反覆閱讀其作品,完全肯定他是最偉大的蘇聯作家,他的作品應該首先介紹給中國讀者。」
  然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關係急劇惡化,蘇聯的文學作品被扣上了「修正主義」帽子。草嬰翻譯肖洛霍夫、尼古拉耶娃,也從受到讚揚轉變為受到批判。更加嚴重的衝擊,發生在「文革」時期。草嬰被當成是肖洛霍夫的「吹鼓手」,全家遭殃,他兩次處於生死邊緣。
  歷經批鬥、抄家,草嬰翻譯的萊蒙託夫的《當代英雄》手稿被抄走,草嬰和妻子盛天民又被送去勞動改造。1969年夏天,在奉賢農村,由於割水稻的勞動強度太大,引發草嬰胃腸大出血,他五天五夜滴水未進,切去四分之三的胃才保住了性命。1975年,瘦得皮包骨頭的草嬰,被派到建築工地搬運水泥,他還未站穩,一包100來斤的水泥壓在他的肩上,導致胸椎發生壓縮性骨折,沒有資格住院的他,在自家木板床上躺了半年,才能起床……翻譯工作完全停滯,但草嬰心中對文學的強大力量仍然充滿期待。
  「文革」結束後,草嬰開始不斷地反思,他認為必須呼籲人性回歸,培養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係,喚起人們的人道主義情懷,才能避免悲劇重演。在《我的翻譯道路》一文中,草嬰寫道:「我深深感到文藝作品首先要關心人,關心人們的苦難,培養人對人的愛,在俄羅斯文學中,人道主義思想一直佔據首要地位,而託爾斯泰就是傑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人道主義思想、人性的光輝是最強烈的。也因為這樣,託爾斯泰被稱為十九世紀世界的良心。」
  「文革」結束後,草嬰已50多歲,197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成立時,市領導請草嬰擔任總編輯,他不為所動,他要翻譯託爾斯泰的小說,儘管無工資、無編制、無職稱,但將心思全撲在上面。從1978年到1998年,歷經20年,12部、400多萬字的《託爾斯泰小說全集》終於翻譯完成。這套託爾斯泰作品俄語直譯版至今都是讀者最為推崇和認可的版本。
以嚴謹的筆觸,做託爾斯泰的中國代言人
  草嬰翻譯的託翁小說全集包括《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哈克穆拉特》《克魯採奏鳴曲》《童年·少年·青年》《哥薩克》《一個地主的早晨》。
  做好了幾十年翻譯託爾斯泰的準備,草嬰爭分奪秒地把時間用在工作上。《草嬰傳》寫到,他每天上午7點起床,鍛鍊身體,8點到12點、下午2點到4點,雷打不動坐在書房,平均每天翻譯一千字,任何人不得打擾。「你不是過一兩天,而是一兩個禮拜,而是終身。因此一定要培養起這方面的精神力量。」
  託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不間斷勞動了六年,修改了七遍。草嬰翻譯《戰爭與和平》同樣不斷地艱辛勞動了多年。「讀上十遍二十遍,讀懂了,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頭腦裡變清晰,再動筆翻譯,逐字逐句地忠實地把原著譯成漢文。」《戰爭與和平》有559個人物,草嬰給每個人物做一張卡片,姓名、身份、性格特點、人物關係,一一寫在上面。一個詞、一句話,他都要反覆推敲多遍,直到滿意為止。草嬰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像我們這樣的譯者,現在是吃不開的。」
  《戰爭與和平》囊括了1805年至1820年俄國社會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生活領域,整部小說跌宕紛繁、雄渾壯闊,涉及哲學、宗教、政治、經濟、軍事、風俗人情、生活習慣等。草嬰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找資料,研究、校對,檢查譯作是否準確、流暢、易讀。有時,草嬰還請演員孫道臨等人幫助朗誦譯稿,改動拗口的句子。草嬰說,「翻譯的藝術追求是沒有止境的。」
  大家之所以喜歡草嬰版《安娜·卡列尼娜》,是因為它很好地、準確地表達了小說的整體氛圍,讓讀者在一種氣氛中很容易地走進故事,讀懂安娜。在接受《光明日報》採訪時,草嬰說,「讀《安娜·卡列尼娜》很快就會被引入安娜的生活環境,她的悲歡離合不能不使你感情上下起伏,而她的悲慘結局更不能不引起你的深思,通過這樣的深思,人的精神會變得高些,心靈不知不覺會漸漸得到淨化。」草嬰在翻譯時竭力去領會託爾斯泰對安娜的大愛,對貴族社會的深刻剖析。
  有一次,草嬰的一個學生上門拜訪,發現老師憂鬱又有些激動,草嬰告訴他:「安娜死了……我剛才在翻譯『安娜之死』,心裡真難過。」在草嬰這裡,他與託爾斯泰,與安娜真正地融合在了一起。「一部作品的成敗首先要看作家對他所塑造的人物有沒有真情實感。一個作家如果對他所塑的人物沒有感情,他就不可能創作出一部好作品。同樣,一個翻譯家如果對他所翻譯作品中的人物沒有感情,也不可能翻譯好一部作品。」
堅守知識分子的風骨
  如果原著文風樸實,草嬰的譯作語言也非常樸素,絕沒有故弄玄虛的華麗辭藻,如《託爾斯泰小說全集》。而如果原著充滿詩意典雅的語言,草嬰也會忠實於原著風格,使用華麗的詞彙,如《當代英雄》。草嬰說,他既不贊成直譯,也不喜歡意譯。「我對翻譯的具體標準,可以歸納為五句話:形象活潑,動作清楚,對話生動,節奏明快,音調鏗鏘。」
  草嬰說,一個譯者固然有自己的習慣和愛好,但既為譯作,就要嚴格遵循原著的風格特點,要讓讀者在譯作中得到的人物形象儘可能地同作者筆下的相一致。「要把原著作者的精神世界通過譯文非常完整地傳達給讀者,使讀者能準確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生活,翻譯本身就要具備原著一樣的藝術標準、藝術要求。」
  作為一位翻譯家,在一生的歲月中,草嬰堅守住了知識分子的風骨,是一位關心政治、敢於表達自己意見的思想者。「文革」期間,他拒絕寫文章批判傅雷,因為「傅雷不是一個對國家沒有好處的人,絕不是我們的敵人」。
  他在寫給另一位翻譯家高莽的信中說,良知是什麼?是心,是腦,是眼,是脊梁骨,是膽。「心就是良心,做人做事都要憑良心,要是沒有良心,什麼卑鄙無恥的事都可以做;腦就是頭腦,不論什麼事,什麼問題,都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分析、判斷;經常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觀察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大是大非;而人活在世上總要挺直脊梁,不能見到權貴,受到壓迫,就彎腰曲背,遇到大風就隨風搖擺;人如沒有膽量,往往什麼話也不敢說,什麼事也不敢做……」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俄語翻譯家、託爾斯泰譯者草嬰去世,享年93歲
    10月24日晚,翻譯家草嬰先生的夫人盛天民向澎湃新聞記者發來簡訊,翻譯家草嬰先生於2015年10月24日18點02分在上海華東醫院因病去世,享年93歲。這幾年,草嬰先生因病一直住院。我翻譯俄羅斯文學是有一定的責任使命感,當時希望通過翻譯俄羅斯文學為反法西斯鬥爭出一點力。」「不能不戰而把土地讓給敵人」,「死亡——它只是預備給敵人的。」2007年在採訪草嬰先生時,他還記得《老人》裡的這句話。從《蘇聯文藝》上,草嬰先生開始廣泛接觸蘇俄文學,也從那裡開始翻譯俄語文學作品。
  • 探訪上海草嬰書房:翻譯家讓一代中國讀者結緣俄羅斯文學
    中新網上海3月27日電 題:探訪上海草嬰書房:翻譯家讓一代中國讀者結緣俄羅斯文學作者 鄭瑩瑩「我要努力在讀者和託爾斯泰之間架一座橋,並且把這座橋造得平坦、寬闊,讓人輕鬆走來不覺得累。」中國有名的俄羅斯文學翻譯家草嬰曾經說。
  • 譯界「北鬥」頓失光亮 翻譯家草嬰先生昨晚去世
    得知好友過世,定居莫斯科多年的著名俄國文學翻譯家白嗣宏教授給草嬰先生的夫人盛天民發了這樣一條簡訊。短短的幾行字,道出了翻譯界同行、晚輩共同的心聲。痛失「北鬥星」草嬰先生在華東醫院臥床近七年,這一年來身體狀況一直不太理想,家人、同行和晚輩對於他的離開都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他一旦真的撒手人寰,大家還是感到悲痛難耐。
  • 他翻譯的每個字都是用心血「嘔」出來的
    這一放棄就意味著他失去了很多唾手可得的待遇,但草嬰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就這樣,草嬰埋首到了託爾斯泰所描繪的世界裡,每天早晨6點半起床,早飯後就進入書房開始工作,親朋好友來訪,他也是坐一會兒就說「對不起,我要上班了」,不待人家反應,就自顧自地走進書房。
  • 夢見自己站在高處看水是什麼意思
    夢見自己站在塔頂,塔就有更多精神上的含義,這樣的夢代表著自己會成為精神上的領軍人物,號令千軍萬馬,能得到人們的敬仰,成為人們的榜樣或偶像。夢見站在懸崖邊上,前面是深淵,後面是平地,前進一步粉身碎骨,後退一步海闊天空,預示著你可能最近面臨著選擇的關鍵時期,需要謹慎思考,為下一步作出決定,選擇錯了則表示你即將面臨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選擇對了則四通八達。
  • 攻克這3座英語大山,考研才能好輕鬆!
    第一座大山:詞義理解重視熟詞生義單詞看著都認識,但做閱讀理解時怎麼都理解不通,這就是單詞的熟詞生義,熟悉的單詞有比較生僻的含義或者在具體語境下有引申義,考研英語尤其喜歡考。第二座大山:長難句分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們從源頭講講長難句。
  • 2016年12月英語四六級翻譯複習:直譯法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綜合輔導>正文2016年12月英語四六級翻譯複習:直譯法 2016-08-09 10:1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令人崩潰的汽車翻譯!山炮變貴族、女神變屌絲!
    但是洋品牌翻譯成中文名,這其中的學問博大精深。有些品牌的翻譯朗朗上口又深入人心。有些品牌的翻譯卻令人摸不到頭腦,匪夷所思甚至哭笑不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令人窒息的車名翻譯。山炮變貴族的成功典範▼要說外國汽車品牌在國內的中文名,起得最好的BMW一定要算其中一個。用古代的良駒寶馬來比喻如今的豪華座駕,再貼切不過了。
  • 一首到韶山,寫盡了偉人毛澤東的小情大愛,令人敬仰
    直到後來聽到了一篇《為有犧牲多鬥志》的朗誦,才真正讓我懂得了這首詩的大氣磅礴,甚至還有一點點孤獨的痛。當真的看到偉人的偉大時,敬仰和愛戴更如滔滔江水洶湧而來,一發不可收拾。時光要追逐到2015年12月,北方朗誦大會推出了一篇由鮑國安和張丹丹聯合錄製的朗誦——為有犧牲多壯志。
  • 為什麼常夢見自己從高處跌落、身體抽動?科學家:人以前是猴子
    相信絕大部分的人睡覺時都會無緣無故夢見自己從高處墜落,或者是突然跌倒,然後身體猛然地抽動一下,緊接著驚醒,才發現自己睡在床上,還會伴隨著心跳加快,因為把自己嚇了一大跳。除了夢見自己從高處跌落而驚醒外,還有我們在入睡後,也會容易發生啥也沒夢見,身體就猛然抽動,或者掄胳膊、蹬腿,然後驚醒。
  • 夢見自己在高處預示著什麼 夢見自己在高處下不來是什麼意思
    ,一定要下來,很著急,但是又下不來,佛洛依德解夢解釋站在高處:『站在高處』會讓人感覺一股寒涼,一股孤寂.所以『站在高處』在這裡是指空虛,煩悶;一定要下來:這裡是指想要去改變;很著急,但是又下不來:這裡是指雖然渴望改變,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人站在高處時,為什麼總想往下跳?原來這是「高地效應」
    在美國華盛頓州,有一座高達180英尺的大橋,連接著西雅圖北邊的兩個島嶼,自1935年大橋建造以來,已經有400多人從這裡跳下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座橋被稱為"欺騙橋";而這種衝動在法語中被叫做" L'Appel du Vide (空虛的呼喚)"。那麼真的是這種空虛的呼喚在引誘著人們往下跳嗎?我們在高處時又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衝動呢?
  • 夢見站在高處往下看害怕預示著什麼 夢見站在高處下不來很害怕是...
    準備考試的人夢見站在高處害怕,意味著成績文科較差,不能錄取。打算出門的人夢見站在高處害怕,建議遇風則延後幾日出發。;三樓要跳下去:;這種高度跳下去,雖然不會死亡,但受傷或重傷的概率很大,所以這半句在這裡是指想要突破現狀,但心底卻沒有完全做好準備.;然後扒著護欄下來了:這裡是指軟弱,退縮的意思.;解夢:(昨天晚上夢見自己在三樓要跳下去,然後扒著護欄下來了);在你的潛意識裡,非常想要突破現狀,哪怕是為此付出巨大的犧牲,你也在所不惜.
  • 大山深處有這樣一座山,造型奇特,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傳說
    貴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濃鬱的民族風情令人陶醉其中!侗家的鼓樓和風雨橋、苗族的吊腳樓、布依族的石頭寨,還有精緻的銀飾花帶、綺麗的挑花蠟染、多彩的民族服裝,無不都令人嘖嘖稱讚,滿心歡喜!就在貴州的一座大山裡有一座仙橋山,天然的石橋凌空架立,巍峨雄壯地矗立在南北伸展的長嶺之巔。
  •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嶽陽樓記》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嶽陽樓記》   1.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譯:它連接著遠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寬廣無邊。或早或晚一天裡陰晴多變化,各種景象的變化多端,這是嶽陽樓盛大壯觀的景象。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胸懷寬廣,心安有福的星座,做事有格局,做人有眼界,高處看人生
    因此,我們可以說,水瓶座的人,活得通透,也真正懂得唯有做到心胸寬廣,才能接受福分。當然,水瓶座是個很懂得給自己設定目標,但同時又不會自我糾結的類型,說白了,就是他們很懂得跟自己相處,獨處的時候不覺得孤獨,但在群處的時候,又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個人魅力,可以說,不管到了哪種環境,以低調之心,行高調之事,受人尊敬,得人喜歡和愛戴,何樂不為呢?
  • 生態護林員堅守大山四十餘載:「深山是充滿希望的」
    董小臘凝視大山 吳拯 攝中新網湖州1月12日電(施紫楠 錢嵐 沈婷婷)凌晨5點,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國有林場的光耀林區薄霧籠罩,巍峨而靜謐。山腳下一間低矮的平房裡,護林員董小臘身穿迷彩服,腰系柴刀,佩戴巡防員紅袖章,攜帶水壺和乾糧準備上山。
  • 人為什麼會夢見自己從高處跌落?科學家解釋,或與兩方面有關!
    做夢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處在睡夢中的時候,會突然夢見自己從高處墜落,這個時候身體就會猛然抽動一下,自己便會驚醒。整個過程就像是真實發生的一般,許多人在驚醒後仍然會感到後怕,其實除了這個現象外,我們在睡夢中時常會出現身體抽動的情況。
  • 中國「最霸氣」一項工程,直接炸平65座大山,花六年建造的機場
    中國大部分的省會城市和大城市都有自己的機場,機場的建設需要有地形、經濟條件等許多條件,現在廣西地區為了修建機場直接炸毀了65座大山,這是中國最霸道的工程,這一工程相當於十個金字塔。位於廣西地區的河池機場,是廣西境內海拔最高的機場,該機場由65座山峰轟擊而成,該措施非常刺激,河池機場也被稱為「懸崖邊的機場」,其周圍的地理環境惡劣,對工程隊和飛行員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雙子座文叢》:尋找『創作+翻譯』的兼美舞者
    尋找『創作+翻譯』的兼美舞者——雙子座文叢分享會現場。新華網 桂洋  2017年1月12日,尋找「『創作+翻譯』的兼美舞者——雙子座文叢分享會」在2017年全國圖書訂貨會舉辦,雙子座文叢作者高興、黑馬、樹才三位國內文學創作及翻譯學者來到現場,與在場的讀者們一起,就文學創作與翻譯之間的關係,各抒己見,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