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地方很大,過去人口也不多,所以蓋房這個問題在過去實際上是沒有什麼規劃的。農民們看中了一個地方,只要沒有人跟他搶,就可以蓋在那裡。但是,農村人蓋房選哪裡都沒有問題,只有一個地方不會選,那就是廟的後面。
在我國的傳統習俗中,一般人們的住宅幾乎都是遠離寺廟、祠堂、墳場的。大家普遍的觀念都覺得住在這樣的地方不太吉利,如果是用科學的說法的話,應該是這些地方的磁場、氣場會對普通住家人長期的居住生活有影響。後來鄉村經過發展,也許有部分寺廟就不再是那麼偏遠了,周圍也許也修滿了住宅,但是農民朋友們還是認為「寧住廟前,不住廟後」。
其實這句話也和一些佛教理念有關,並且也帶有了一些迷信色彩,大家要理性看待。佛廟裡的佛像往往都是和大門相對,面對著來來往往的香客,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因此在佛像後面往往都不擺放任何東西的,因為人們相信,只有神佛在廟堂前接受信徒的香火和供奉,常人是不能躲在佛祖背後享受香火的。
還有一個原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往往在一些寺廟的背後,會種植著許多的樹木,有的樹木已經有了百年,參天大樹會把整個寺廟包圍住,同時也阻擋了陽光,如果住在寺廟後面的話,可能幾乎得不到陽光的照射,在風水上有一定的欠缺,許多朋友表示沒想到。
這樣來說,農村人的這句俗語其實是沒有具體的科學依據的,但是簡短的一句俗語也代表了農村人的傳統觀念。而隨著農村規劃越來越合理,農民們估計也不用再考慮房子選址的問題了。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來源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