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賞月,寶玉賈蘭的詩都得了獎賞,賈環便也做了一首,賈政雖覺稀罕,但詞句終帶著不願讀書之意,就不悅道:「哥哥是公然以溫飛卿自居,如今兄弟又自為曹唐再世了」。賈赦卻說:「這詩據我看甚是有骨氣。想來咱們這樣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螢火』,一日蟾宮折桂,方得揚眉吐氣。咱們的子弟都原該讀些書,不過比別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時就跑不了一個官的。何必多費了工夫,反弄出書呆子來。所以我愛他這詩,竟不失咱們侯門的氣概,以後就這麼做去,方是咱們的口氣,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
賈赦固然是沒好氣夾槍帶棒,譏諷二房,後面還說了偏心的笑話戳賈母,但也反映了一個事實,做官並不一定要靠科舉,尤其是所謂貴族階層,可以通過祖蔭,也可以捐官。
目前賈府賈赦賈政賈珍的官職來自於祖蔭,其中賈赦賈珍是襲爵,賈政是皇上額外恩賜。賈府的爵位是遞減的,不 比鐵帽子王。初代寧榮二公是憑軍功得的爵位,按理賈母的老公就應該減了,但張老道哭著說寶玉和國公爺一個稿子。也許賈母的老公甚得上意,就沒有降爵,本來賈政自幼酷喜讀書,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但是父親臨終前上了一個摺子,皇帝就讓賈政做了官。
至於賈敬,賈敬是中了進士的,卻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讓賈珍襲爵,自己和道士胡混,頗有性格,這裡不說了。
賈璉賈蓉二位都是捐官,賈璉現捐的是個同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爺家住著,幫著料理些家務,賈蓉捐的是五品龍禁尉,賈珍花了一千二百兩銀子送到戴權家裡。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是捐官,賴尚榮,賴大的兒子,賴嬤嬤的孫子,出娘胎就放出來,成為自由人,二十歲捐個前程在身上,如今又選了出來當知縣。
史書記載「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爵」之,此後到西漢時,則形成制度,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納,到清朝此風最盛.官員中就有不少是捐納得的官,對買官的人無任何限制,地主、商賈、流氓都行。大家都知道李衛當官吧,李衛就是捐官,在十年間,從一個從五品員外郎,最終官居總督,成為朝廷一品要員。雍正有3個模範總督,李衛是捐納出身,鄂爾泰是祖蔭,田文鏡是監生,沒有一個是進士及第。
所以靠祖蔭的賈赦說賈環不比那起子窮酸,窮酸才要苦讀,以期一朝成為人上人,是有底氣的,這確實是他的真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