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能握手,「禮節」作揖進入「兩會」!

2021-01-08 風起談天下

因為這次疫情我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困擾,工作和學習也受到了極大的困擾,而在4月20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的「兩會」現場,由於不能握手,就把握手的禮儀改為了作揖,而實際上在整個衢州市,都在推行這種禮節互相問候的方式。

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確實是非常的負責的,既不失禮貌,也做到了防護,實在是該為他們點讚!

而眾多的網友評論更是很有情懷,說中國自己的禮儀應該點讚,或者說回歸古禮真美。

確實西方的禮儀,一見面就又摟又抱又是親的,在我們看來確實不怎麼好,而且對疫情的防護也不利,而作揖的禮節就很好,兩全其美,也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

關於這件事,朋友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也可以轉發給您的朋友,如果可以的話,請留下您寶貴的關注和點讚哦!

相關焦點

  • 疫情讓「作揖」禮有所復歸,您知道雙手如何抱拳嗎?大有講究!
    而在這些禮儀制度之中,「作揖」禮雖然僅僅是社會交際中比較細小的禮節之一,卻也具有豐富的形式和深刻的意義,這次疫情讓「作揖」禮有所復歸。「作揖」是古代社會交際中較為常見的禮節行為,至今仍在沿用。《說文解字》釋「揖」為:「攘也。從手咠聲。一曰手箸胸曰揖。」「攘」即推,由此「揖」的意思也就是雙手抱拳前舉。
  • 握手禮節(禮儀漫談)
    兩人相向,握手為禮,是當今世界最為流行的禮節。不僅熟人、朋友,連陌生人、對手,都可能握手。握手常常伴隨寒暄、致意,如你(您)好、歡迎、多謝、保重、再見等。握手禮含義很多,視情而定,分別表示相識、相見、告別、友好、祝賀、感謝、鼓勵、支持、慰問等不同意義。  次序  與人握手,必須注意伸手的先後順序。
  • 作揖源於什麼?古代女子行什麼禮?一篇文章讀懂傳統作揖文化
    前些日子,衢州市兩會和學校開始推行作揖禮以取代握手禮,結結實實地帶起了一股"傳統禮儀風",網上對於這種重新推行傳統禮儀的做法討論地熱火朝天。但是在我看來,要對一種現象做出評價,首先得知道它是什麼?如果大家連作揖文化的興起、具體內涵、文化意義什麼的都不清楚,那何來正確的、有意義的討論呢?
  • 握手的禮節和手感
    握手的禮節是從西方傳過來的,據考是表示自己手裡沒拿武器,相握以示友好。而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的是「禮多人不怪,油多菜不壞」。從本質上講握手是流行於上流社會的形式主義動作,流落民間之後,握手逐步成為人與人之間的第一類親密接觸。
  • 2020兩會是指哪兩會-兩會幾年開一次
    【2020全國兩會時政新聞_匯 總】   【2020年全國兩會主要內容熱 點議題 今年全國兩會看點前瞻】   【2020全國兩會時間表-2020 兩會召開時間和結束時間】   【今年「兩會」召 開時間,定了!】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期的2020年全國兩會,將於5月21日拉開大幕。
  • 農村紅白喜事的掌舵人「大老執」,風俗禮節的全才!
    春節剛過,適逢疫情,不準出門,中午過後偶去鄰居「大老知」老楊頭家,正逢楊頭給其兒子傳授紅白喜事禮儀程序,遂坐下傾聽。(禮節拜法後面敘述)。下午,賓客及所有人員正席吃完,三點左右(這要根據墓地遠近開始準備)淨面,掃棺材,系喪木架子,出棺材,進行路祭(下葬前的最後一次祭拜,出棺材後,選一指定地點,主家親朋及所有來哀悼的人員中的男客人行三拜九叩之禮,直至活動結束),路祭完後起棺,墓地入土(棺材入土細節不再贅述)。整個出殯過程中,較熱鬧的要數行三拜九叩之禮(籠統說的,具體不同人行不同的禮節)。
  • 濟南1月10日起進入「兩會時間」
    據了解,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要求,今年市政協堅持大會組織與疫情防控工作一同謀劃,及時調整會議安排,對會期進行了壓縮,對日程安排進行了優化,對人員進行了精減。在三天半的會期中,列席人員仍將採取遠程視頻方式參會,有關議政建言、意見建議,採取網絡參與方式進行收集,力求做到會議質量標準不降、效果氛圍不減、安全高效召開,顯現出不一樣的清新會風。
  • 疫情2020年全國兩會延期 2020全國兩會時間安排
    綜投網(www.zt5.com)4月01日訊  2020全國兩會時間安排定了嗎?2020年兩會原定召開時間為:2020年3月3日(政協)和2020年3月5日(人大)。為了貫徹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2020全國兩會推遲到的決定,但是2020兩會推遲到什麼時間?
  • 人類「握手」禮儀至少大於8000年?談談握手禮儀溯源與注意事項!
    握手,特別作為中國人慣用的社交禮儀,表示友好,表示交流,表示尊重,表示彼此之間的溝通無障礙。然而,可能更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握手」這一禮節的傳承時間居然非常非常的久遠,可能遠遠大於8000年之久。總之,不論握手的傳統最早是來源於原始社會善意的撫摸掌心,還是來源於中世紀戰爭期間的握手言和,在後來,這種方式逐漸流行於民間,就成了我們今天常見的親戚、朋友、同事等彼此間生活中的常規「握手禮」,表示尊重、友好、打招呼,總之,熱情滿滿!「握手」禮必須注意的一些事項那麼,今天我們握手的禮儀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正確春節的作揖手勢及拜年討紅包、討壓歲錢祝福語、吉祥話
    作揖,民間傳統的一種禮節。過年期間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為「揖讓」。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為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託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討紅包、討壓歲錢的時候作揖行禮收穫一定不小。
  • 從鞠躬到握手,馬克龍保持社交距離逐漸懈怠最終中招;①據法國媒體...
    從鞠躬到握手,馬克龍保持社交距離逐漸懈怠最終中招;①據法國媒體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很早就採用了防範新冠病毒的禮節,但在抗擊疫情近一年後,卻顯露出放鬆防備的跡象;②今年3月,就在他宣布全國進入封鎖狀態的幾天前,他在巴黎接見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時,用印度的「合十禮」取代了傳統的握手,將雙手合十,微微鞠躬;③6月18日,他在與英國查爾斯王子會面時,再次採用了「阻隔姿勢」,
  • 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嗎? 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介紹
    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嗎? 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介紹時間:2016-08-29 11:35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嗎? 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介紹 握手是我們日常工作中最常使用的禮節之一。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禮儀知識嗎?
  • 2020年兩會開幾天?兩會開幕日是幾號?兩會什麼時候結束?
    2020年兩會開幾天?兩會開幕日是幾號?兩會什麼時候結束?兩會召開時間_兩會召開地點_2020年兩會即將召開?2020年兩會開幾天?兩會開幕日是幾號?兩會什麼時候結束?2020年兩會即將召開,那麼你知道2020年兩會開幾天麼?兩會開幕日是什麼時候,兩會什麼時候結束?
  • 2017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看看習大大的"兩會時間"
    =====推薦閱讀=====  國務院公布8大領域公共服務清單:具體內容包括這些  中國迎來「兩會時間」 新聞發布會揭秘「每年必備菜」  實時直播:2017年全國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視頻入口)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2日訊
  • 關於2020年「兩會」系列活動期間實施臨時限制交通措施的通告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2020年「兩會」)系列活動將於2020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在南寧市舉行。為了確保2020年「兩會」各項活動順利進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決定在2020年「兩會」期間,對我市部分道路實施臨時限制交通措施。
  • 最常用的握手禮儀,60%的人卻經常出錯
    握手最早起源於中世紀的騎士們,那是一個手握武器的時代,在戰爭期間,騎士們都穿著盔甲,只露出兩隻眼睛,隨時處於戰備狀態的騎士如果想要對對方表示友好該怎麼辦呢?他們會相互走近對方脫去右手的甲冑,然後伸出右手,向對方表示沒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
  • 握手行禮(1)
    此種禮儀,即所謂會面禮節,也就是人們會面時約定俗成互行的禮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人們所採用的會面禮往往千差萬別,互不相同。為人們所熟知的,目前就有點頭禮、舉手禮、致意禮、脫帽禮、握手禮、擁抱禮、親吻禮、鞠躬禮、合十禮、吻手禮、吻足禮、碰鼻禮、拱手禮、叩頭禮、屈膝禮等。但是,當今在我國乃至世界各國最為通行的會面禮卻只有一種,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採用的握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