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等或許是一種權利,但卻沒有任何力量使它變為現實。——巴爾扎克
總是說"職業不分高低",可實際上在當下這個社會,可以說絕大多數情況還是以職業論社會地位高低的。畢竟職位在絕大多數層面上意味著收入,因此關乎的不僅僅是職業的高度,更決定著身邊所處的人群階層。但同時也有比較例外的特殊行業,比如在殯儀館工作的人群,由於工種的特殊,所以收入也偏高。但這個職業也有帶來一些不太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在殯儀館工作的人往往遭到排斥,不僅身邊朋友少,甚至就連親戚的往來都變少,大多數都是處於忌諱殯儀館是與"死人"打交道。而到了談婚論嫁時更是遭到"冷門",尤其是在殯儀館工作的女性朋友,一般的人都不敢娶。那該如何解決婚姻大事呢,或許只有這三種方法。
一、缺少親密關係的原因
實際上,在諸多現實情況中,鮮少有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是由於"興趣愛好"而從事這份工作,更不是為了"崇高的人生理想與抱負",而是為了錢。更多人看重的是可觀的收入,和職業競爭性並不是很強,而且比較穩定。如今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生活物價飛漲,社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其中體現最為經典的莫過在於職業上。
很多熱門的行業經常是人擠人,尤其是高收入的行業更是無數社會精英消減了腦袋要往裡邊擠。工資可觀的職業一般也競爭力很強,並且就算是擠進去了,由於淘汰機制的殘酷,也總有被擠出來的時候。就如當下收入很高的程式設計師職業,35歲之後便被"前浪拍死在沙灘上"早已是人盡皆知的現實。
而火葬場由於工種特殊,因此在薪資待遇上也比普通職業高出許多,但從事人員實際上也有所犧牲,首先是對身邊人際關係的影響。在殯儀館工作的人群一般身邊都缺少交好的朋友,這並不是因為性格問題,而是很多人覺得這份工作是跟"死人"打交道,因此覺得晦氣。這是比較迷信的一部門人,當然也有一些是由於自身膽子小,覺得殯儀館工作人員是與"屍體"打交道,想想就害怕,因此不敢靠近。
二、談論論嫁總是受阻
還有更加現實的問題是,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在談婚論嫁時,都會受到莫大的阻礙。很多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每次介紹相親對象時,一聽說高收入覺得還挺滿意,可一聽到是在殯儀館工作,相親對象便直接拒絕,甚至連已經約好的首次會面都直接取消。相親一般介紹的都是周遭知根知底的人,態度都是如此鮮明,更別提是自由戀愛,一聽到從事殯儀殯葬行業,便直接沒了下文。
就別說是在談婚論嫁時總是受阻,就連親戚朋友間,若是得知是從事殯儀館工作,也會漸漸少了往來,更加不敢幫忙介紹相信的對象。畢竟在民間很多地方,介紹人有時候出於好意介紹一位收入不錯但在殯儀館工作的相親對象,往往容易遭到對方的嚴厲譴責,覺得對自家的孩子太"晦氣"。
也因此導致從事這份特殊職業的人,要麼在從事一段時間之後便選擇離職。不僅僅是工作上的壓力,畢竟殯葬行業更多的悲傷的氛圍,說笑顯得不太尊重死者與家屬。也有些人認為"火葬場陰氣太重",所以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選擇離職。而有些比較年輕的人,到了婚娶的年齡,也迫於婚姻的問題而離開這個特殊崗位。
當然,也有一些人由於經濟問題,或者覺得在辭職之後回歸到其他行業,也難以找到這種待遇的職位,因此也只能是將婚姻問題擱置,繼續從事這個崗位,但往往到了最後年齡越來越大,越難以找到合適的對象。
三、解決嫁人的三種方法
在火葬場工作的女性尤其難以解決婚姻問題,也就不得不面對現實條件,以既有的條件進行選擇。第一種方法是"內部消化",也就是說找一個同樣是從事殯儀館行業的同事。這個是最為理想的辦法,畢竟在工作所在的地區所從事的殯葬行業的人不在少數,不一定非得是同一個工作單位,也可以是同個地區的不同企業。
據說,現在還有一些專門組建殯儀館從業人員的交流群或者相親社群,為的就是讓這個特殊的行業,從事的人員也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結婚對象。實際上這種方法是一種不錯的結合,首先是在工作上有共同話題,還有都是有著不錯的收入。
第二種方法是找到可以忽略職業性質的真愛,這種看起來非常泛理論化。尤其是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和快節奏的社會,真愛到可以忽略"某些缺陷"的感情已經十分罕見。可罕見並不代表沒有,還是值得期待。此外,還有些人是比較理性客觀,能夠站在更加合理的角度去看待職業的問題,就不會忌諱這份特殊的工作。畢竟從理性上來思考,總有人要從事這份職業,因為需要。
第三種方法,那就是選擇單身。這種無疑是沉沒成本最大的選擇,但如果是出於現在社會上的數據來看的話,很多高收入女性朋友反而對於婚姻的狀態是"有則珍惜,無則不強求"的狀態,總而言之就是順其自然。
結語:
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 ——叔本華
人固有一死,這個道理相信誰都明白。也正是因此才有殯儀館這種職業的誕生,因為是剛需的職業。實際上,很多特殊的崗位需要更加理性的眼光來對待,很多工作確實非常特殊也容易觸發某些人的忌諱。實際上,隨著社會的進步,對於特殊行業都需要多一份平常心,而對於殯葬行業更是如此。但事實擺在眼前,或許讓大眾想接受其他職業一樣,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是殯儀館從業人員,還需要時間。
參考文獻:
《叔本華名言錄》《巴爾扎克名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