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唯獨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2021-01-15 騰訊網

人類社會的進步,有的時候讓歷史都感到驚嘆,現代科技的進步,更是實現了人類自古以來的飛天之夢。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加加林航空之旅」,人類的航天夢想正在一步步地實現。不得不說,人類的力量和智慧真的是無窮的。

就在1961年,東方一號飛船順利起航,載著千百年來人類的飛天之夢,終於,進入了太空,這是世界歷史上人類實現航天夢想的第一步。

但是,人類的對於宇宙的好奇,並不滿足於就此止步,為了能夠更加了解宇宙的全貌,人們開始向月球進發,更開始了和火星的「溝通」,每一次,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就更進一步。

當然,如此偉大的工程,也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探索宇宙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每一位太空人,在起飛之前,都抱著必死的決心。雖然太空之旅真正犧牲的太空人不多,但每一次犧牲都令人萬分痛心。有這麼三名太空人,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不幸犧牲。

那是20世紀的慘案,當時所屬蘇聯的三名太空人,奉命執行任務,必須要進入空間站,一切本是順利的,只是在返回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

因為當時的蘇聯,對於太空人的要求有些許苛刻,要求他們在返航時不能穿著太空服,而這三名太空人,就是因為沒能穿上太空衣,才不幸犧牲的。

當時正是飛船和空間站分離的關鍵時刻,不知為何飛船的壓力閥門出現了鬆動,開始向外漏氣,就這樣,飛船內部的環境一點點被抽成真空,太空人因為長期處於真空狀態,沒有足夠的氧氣維持呼吸,最後不幸永遠沉睡在這浩瀚的宇宙中。

和三位太空人不同的是,有一位名叫克萊德·威廉·湯博的天文學家,在生命消亡之後,以靈魂的形式成為最傳奇的太空旅客。雖然這個名字鮮有人知,但是他所作出的貢獻對整個人類都是十分巨大的。

出生於1906年的克萊德從小就喜歡天文,甚至在經濟條件允許之後,自己動手打造了一架天文望遠鏡。這架天文望遠鏡的成本雖然不高,但是功能十分強大,通過這個天文望遠鏡,他甚至觀察到了木星和火星,這一偉大的發現使得他被當地的天文臺注意到,自從,克萊德入職天文臺,開始了自己的天文生涯。

多年的觀測,使得克萊德對於宇宙的奧秘更加好奇,於是他將觀測到的結果圖片進行對比,慢慢發現了很多前人未發現的小行星。直到克萊德病逝,享年91歲的克萊德已經為天文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他發現的小行星高達14顆,可以說是天文領域的泰鬥了。

克萊德逝世時,曾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進入真正的太空看一看,而他對於天文的貢獻,使得當時的航天局對他十分尊重,於是在2006年的1月6號,美國航天局直接在新地平線號上面裝了一點克萊德的骨灰,這架探測器旨在去尋找冥王星的存在,並且找到更大的星球。

如今,該探測器仍然在星際間飛翔,而克萊德作為該探測器上的特殊旅客,隨著探測器即將脫離太陽系,他也成了星際旅行最遠的遊客,沒有之一。

相關焦點

  • 18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而他已經飄到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但太空之旅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太空人在進入太空前,基本是將自身的生死拋之度外,有些人甚至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地球,目前已經有18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而他已經飄到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18位太空人大多數屬於前蘇聯與美國,其中有3名太空人在結束自己的任務返回地球時,因為意外發生,最終身亡,連肉體都沒有保存在太空中,讓人十分痛心,而有人是去世後
  • 3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只有他飄到冥王星,將飛出太陽系
    3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只有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從古至今,人類永遠沒有停下對神秘的太空探索的腳步。那麼天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中國古代人民雖然沒有探索過太空但也知道地球是圓的甚至在書籍中居然有著古代天文學家對火星的記載。自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後,古代人民構成了許多反映他們對宇宙奧秘追求的神話傳說,如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
  • 3位太空人至今沉睡在太空,只有他飄出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所以在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作為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太空人在東方1號的運載下升空。  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出發的加加林飛到了距離地面最高為301公裡的軌道上,在繞地球一圈之後,加加林回到了地球。這是人類開天闢地的第一回,距離今天已經59年了。蘇聯的飛天也刺激了美國人,後來美國也開始大規模的舉行飛天活動。其他各國也相繼展開自己的「問天「計劃,陸陸續續地派太空人飛上太空。
  • 3位太空人永遠因太空沉睡,唯有他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1971年6月6日上午8點,一艘名為「聯盟11號」的宇宙飛船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它的目標是載著飛船中的三名太空人進入太空軌道中,與空間站禮炮1號進行對接試驗。6月29日下午,聯盟11號成功與禮炮1號空間站分離並開始返航,一切進行得都十分順利,3名太空人在高興之餘都沒有穿太空衣,結果返回艙卻發生了失壓意外,3名太空人最終窒息而亡,等到返回艙回到地球時,3名太空人的身體已經失去了溫度,如同睡著了一樣。
  • 18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而他已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1986年,一則演講在美國電視上播放,悲痛而又充滿力量地哀悼了7位遇難的太空人。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已經犧牲了18位太空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屍骨無存,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地球上去世,又最終去往冥王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人名叫克萊德·湯博,1906年出生於美國,年幼的他便表現出來了對天文的極大興趣,經常抬起頭來仰望星空,甚至為了觀測天象自己做了一臺天文望遠鏡。
  • 全球三位太空人沒回到地面,永遠沉睡太空,其中一個將飄出太陽系
    大家都知道作為人類的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面,在我們看來地球很大,足以容下近七十億的人口,但是其實地球很小,在宇宙裡小到完全看不見,在茫茫的星河那麼的耀眼星星裡最普通的一顆,地球具體是大還是小要看參照物是什麼,他對每一個思考者的意義都不一樣,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三位不幸的太空人,他們因為種種的意外沒有辦法返回地面,永遠沉睡在了太空,其中一位隊員還飄出了太陽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18位永遠留在太空的太空人,而他已穿過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人類對於太空領域的探索是無比艱難的,在過去,無數的科學家為此嘔心瀝血,而太空人身上更是肩負了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希望,但是,進入到外太空就意味著人類必須面臨種種未知的危險。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史中,最先開展太空探索的國家是蘇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都分別衍生出了大量宇宙探索的偉人,包括成功登上太空的第一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以及首個到達月面的人類阿姆斯特朗等。而去往外太空的太空人不僅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以克服外太空的無重力環境,還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因為在歷史上,就曾有過18位太空人,為了人類的探索事業,而不幸在太空遇難了。
  • 3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長眠,只有他飛往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直到1971年6月6號,蘇聯的「聯盟11」搭載這3名太空人成功發射升空,並且完成了與世界上第一座空間站的對接,這原本是一件可以完美載人人類航空史的稀釋,如果後來沒有出現意外的話。那時候3位勇敢的太空人進入了空間站,並且在裡面停留了23天,驚喜了一系列的研究。
  • 他靠著自己手磨的望遠鏡,第一次發現冥王星,死後把骨灰射向太空
    自從地球上有了人類以來,人們就對太空有著濃厚的興趣。起初或許只是單純的崇拜與敬仰,後來發展為嚮往與好奇。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從來沒有止步。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也付出了許多代價,除了巨額經費之外,還有一些太空人無法成功返回地球。
  • 如果在太空中開一槍,子彈能打多遠?美國太空人曾做過實驗
    1957年10月4日,蘇聯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由此人類開啟了探索太空的時代。而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是由1965年3月18日,蘇聯發射的「上升2號」飛船實現的。這次壯舉雖然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背後卻隱藏了一段驚險的故事。
  • 最意外的太空人,執行任務時祖國卻沒了,飄了311天還創造了記錄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越來越頻繁,這些以前都做不到的事情如今都在一一實現。遙想上個世紀人類的條件最多只能讓一個人走出地球,現在卻都可以搭建宇宙空間站,這樣其實解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孤單。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寂靜無聲,上個世紀被送出地球的人當時該有多孤單?
  • 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最遠已飛228億公裡,NASA要幹什麼?
    64年前,人類開啟了太空時代,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把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把無人探測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也可以讓太空人飛上太空,甚至還能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人類的太空探索能力還不限於此,太陽的引力沒能束縛住人類。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
  • 為了快速飛出太陽系,探測器為何不垂直黃道面發射?
    距離我們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它是NASA在1977年發射的一顆星際探測器,目前已經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4億公裡,但是它仍舊沒有飛出太陽系。對於這種情況很多人都非常的疑惑,讓探測器垂直於黃道面發射,那樣豈不是很快就飛出太陽系了?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還有第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建設、第一個太空望遠鏡的建設……不過要說人類最偉大的航天工程,非阿波羅登月工程莫屬,從1961年到1972年短短10多年時間裡,人類把多達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登陸,開創前無古人的壯舉,至今沒有哪項航天工程能夠超越阿波羅登月工程。
  • 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暴露地球位置和人類信息,NASA要幹啥
    64年前,人類開啟了太空時代,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把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把無人探測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也可以讓太空人飛上太空,甚至還能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人類的太空探索能力還不限於此,太陽的引力沒能束縛住人類。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
  • 太空人在太空遇難後,屍體為什麼不能運回地球?只能進行太空葬禮
    飛船飛到第18圈,科馬洛夫開始作業系統返航。  在飛船下降時,意外發生了,降落傘主傘和備用傘纏繞成一團,根本無法張開,以致飛船最終墜毀在哈薩克斯坦。  40米/秒的速度使返回艙在地球上空燃燒起來,發生了爆炸,金屬製成的返回艙和科馬洛夫的遺體溶在了一起。
  • 最遠人造飛行器已飛225億公裡,離開太陽系還需3萬年!
    自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和蘇聯大搞「太空競賽」,當時他們的第一步並沒有鎖定宇宙深空,而是對著距離我們最近的月球發起了挑戰。結果最初的第一陣美國敗給了蘇聯,在成功發射繞月飛行器上蘇聯搶先了一步,因此美國進而開始著手載人登月計劃,並在1969年成功把兩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贏回了之前丟掉的面子。
  • 你了解太陽系最邊緣的行星嗎?關於海王星的二三事,正待你探尋!
    2016年6月2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證實了在海王星的大氣中存在一個黑暗漩渦。雖然在1989年的旅行者2號飛越海王星和1994年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都看到了類似的特徵,但這是21世紀首次確定在海王星上觀察到了渦流。這張哈勃圖像顯示了在海王星的大氣中存在的黑暗漩渦。資料來源:NASA、ESA、M.H. 王和J.
  • 為何太空人從太空回來,要隔離一段時間?科學家:為大家考慮!
    人類的目標不僅僅要徵服地球,還要徵服星辰大海,目前人類的科技只能探索太陽系,想要成功走出太陽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地球上空飄蕩大量人類衛星,除此之外太空人開始陸陸續續走進外太空,太空人這一份職業特別艱辛,雖然飽受國人敬仰,可誰也不知道他們在進入外太空後,能否順利回到自己的星球,我們只看到表面的光鮮亮麗
  • 太空人長期在太空飛行,會有哪些危害?NASA的結果讓人害怕
    據報導,近日,NASA聯合多家航天機構,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太空人大調查,設計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通過大數據對比,來看看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下,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這項研究也是為了未來飛去火星做準備。著名的雙胞胎實驗自從上世紀60年代,人類進入到太空時代以來,一個全新的職業——太空人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