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暴露地球位置和人類信息,NASA要幹啥

2021-01-16 火星科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64年前,人類開啟了太空時代,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把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把無人探測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也可以讓太空人飛上太空,甚至還能讓太空人登上月球。

人類的太空探索能力還不限於此,太陽的引力沒能束縛住人類。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然而,這些星際飛船攜帶著地球的位置和人類的信息,一些人擔心這會向宇宙暴露出地球,置人類於未知的危險之中。那麼,NASA到底想幹什麼呢?

先驅者10號和11號

上個世紀60年代,天文學家通過計算發現,十幾年後,太陽系中最大的四顆巨行星(木、土、天王與海王星)將會運行到特殊的軌道位置,出現百年一遇的罕見排列。在此期間,太空飛船隻需很少的能量,藉助四大巨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就能相繼造訪它們。

為此,在1972年,NASA發射了試驗飛船——先驅者10號,它承載著人類的期望飛向宇宙。這艘無人太空飛船猶如太陽系拓荒者,創向了當時的很多世界第一。

當時,先驅者10號是飛得最快、並且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它首次穿過了小行星帶,飛向太陽系深處,先後探測了木星和土星,並且也率先飛出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範圍。

雖然先驅者10號早已消耗完燃料,但由於它的速度足夠快,超過了太陽系逃逸速度,它不會被太陽的引力所束縛住。目前,先驅者10號正以11.9公裡/秒的速度朝著金牛座方向前進,距離地球190億公裡。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第三宇宙速度為16.7公裡/秒,太空飛船只有達到這個速度才能脫離太陽系,這個速度是指從地球上發射的太空飛船所需的初速度(利用地球的公轉速度)。而距離太陽越遠,引力作用越弱,衝出太陽系所需的初速度也會越小,先驅者10號的速度始終大於它所在位置的太陽系逃逸速度。

在先驅者10號離開地球一年之後,先驅者11號也開啟了星際之旅。先驅者11號也是先後探測了木星與土星,然後朝著盾牌座方向進發。目前,先驅者11號的飛行速度為11.2公裡/秒,距離地球160億公裡。

先驅者10號和11號都攜帶著一塊特製的鍍金鋁板,上面刻有人類的畫像,以及地球相對於銀河系中14顆脈衝星的位置,天文學家想要藉此向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人發出問候。

旅行者1號和2號

經過前面兩次的成功試驗之後,到了1977年,NASA先後發射了旅行者2號和旅行者1號。這兩架探測器攜帶著更加先進的科學設備,對四大巨行星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雖然旅行者1號比2號晚兩周出發,但它的速度更快,追過旅行者2號,更早飛抵木星。之後,旅行者1號藉由木星引力前往土星,在那裡進行計劃外的變軌,對神秘的土衛六進行觀測,導致它無法繼續後面的行星探測任務。

如今,旅行者1號早已超越先行離開地球的先驅者10號和11號,成為飛得最遠的人造物體。旅行者1號最先飛出太陽風層頂,正面接觸來自星際空間的物質。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地球將近228億公裡,飛行速度為16.9公裡/秒,飛行方向為蛇夫座。

後來,只有旅行者2號完成了四大巨行星的探測。時至今日,也只有旅行者2號拜訪過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兩大冰巨行星。旅行者2號目前距離地球189億公裡,飛行速度為15.3公裡/秒,飛行方向為孔雀座。

旅行者1號和2號都攜帶著一張鍍金唱片,其中包含著更加豐富的地球和人類的信息,以期外星文明能夠知道人類的存在,並與人類進行通信,甚至造訪地球。

新視野號

這是NASA迄今為止發射的最後一艘星際飛船,它於2006年離開地球。新視野號(又稱新地平線號)的首要任務是造訪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它在2015年完成了這項任務。此後,新視野號深入柯伊伯帶,對那裡面的小行星進行觀測。

考慮到此前四艘星際飛船有暴露地球和人類的風險,再加上成本問題,新視野號並沒有攜帶與外星文明進行溝通的信息。目前,新視野號正以13.9公裡/秒的速度朝著人馬座方向進發,距離地球75億公裡。

對於此前洩露地球和人類信息的行為,一些人持批評的態度。因為我們無法知道外星人是不是善意的,一旦外星文明有能力發現並且造訪地球,他們的科技文明等級一定遠超人類,如果他們想要入侵地球,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這樣的擔憂也許是多餘的。因為宇宙空間實在太過於浩瀚,以最快的旅行者1號為例,它要完全飛出太陽系將要耗時長達1.8萬年,人類的5艘星際飛船幾乎不可能會被外星文明發現。

這些星際飛船在宇宙中唯一可能會遇上的智慧文明就是人類。因為它們還要漫長的時間才會飛出太陽系,等到未來人類的宇航科技足夠發達,那時完全有可能追上它們,並將它們帶回地球。

相關焦點

  • 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最遠已飛228億公裡,NASA要幹什麼?
    64年前,人類開啟了太空時代,我們終於可以離開地球。我們可以把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把無人探測器送到其他星球上,也可以讓太空人飛上太空,甚至還能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人類的太空探索能力還不限於此,太陽的引力沒能束縛住人類。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
  • NASA在隱瞞什麼?太陽周圍疑似出現巨型飛船,或為了星際移民
    作為太陽系的母恆星,太陽正圍繞著它旋轉,尤其是地球,因為我們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所以我們能夠獲得合適的溫度,也能夠讓生命在地球上誕生。因為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太陽在一秒鐘內釋放出來的能量,至少足以讓地球使用二十萬年。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完成這個偉大的藍圖呢?
  • 旅行者號攜帶人類信息,暴露地球坐標衝出太陽系做法是對是錯?
    自第一個仰望星空的人類出現開始,我們就被頭頂這片浩瀚的星空所著迷,而對未知的探索一直是驅動人類科學進步的重要原動力。二戰以來,隨著火箭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人類的探測器終於能夠踏足地球以外的廣闊星河,我們終於讓我們的夢想戴上了翅膀,飛向了星辰大海。
  • 如果太陽系出現了一個蟲洞,我們會穿越過去嗎?可能危險更大
    飛出太陽系的計劃其實在1977年已經由旅行者號開始了,那一年,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重要的任務就是飛出太陽系探索外星文明的存在。雖然它們到現在已經飛行了42年,距地球達數百億公裡,可是按照奧爾特星云為邊界的太陽系範圍劃定,它們離真正離開太陽系至少還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 美飛船33年飛行177億KM 接近太陽系邊緣(圖)
    兩艘「航海家」號飛船進入太陽系邊界示意圖.環球網記者薛珊珊12月15日報導,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 1977年發射的2艘「旅行者」號(Voyager)宇宙飛船是目前仍在運作的宇宙飛船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其中1號飛船在經過長達33年的長途跋涉,飛行超過110億英裡(約合177億公裡)之後,目前已經接近太陽系邊緣。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認為,人類需要離開地球,從而確保人類能夠在災難到來時生存下來。12月10日,該公司星艦飛船原型機SN8升空抵達12.5千米高空後,但由於著陸過程過快,最終爆炸,整個飛行測試時間大約6.5分鐘。
  • 怎樣才能快速飛出銀河系?垂直飛,只需要105萬年
    雖然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相對發達,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的人造設備還沒有飛出太陽系。雖然現在有5艘人造探測器正在朝著太陽系的邊緣飛去,但是真正飛出太陽系,還需要很久很久,更別說是銀河系了。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不能混為一談,以目前我們人類的航天技術,飛出銀河系是不現實的。首先我們來確定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太陽系與銀心的距離大約為2.6萬光年,位於銀道面北方位置大約75到100光年,而且太陽系還在以每秒7公裡的速度持續向北運行移動。
  • 「旅行者」1號飛抵太陽系邊緣 人類文明向外星人問候(圖)
    「旅行者」1號飛抵太陽系邊緣 人類文明向外星人問候(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宣布上述消息時,還帶來一個更能讓普通人感興趣的信息:「旅行者」1號上攜帶了一個類似留聲機唱片的銅質磁碟,裡面有用55種人類語言錄製的問候語和各類音樂,旨在向外星人表達人類的問候。  給浩瀚宇宙帶去人類信息  美國科學家說,這個磁碟有12英寸厚,表面上鍍有一層金。它其實就是一個留聲機唱片,並配備有一個內藏的留聲機針。
  • 逃離太陽系的種種「幻想」在未來人類該如何在宇宙中航行?
    即使有些土壤能在熔巖中生存,離開太陽後溫度的突然下降也會使其中的水分形成冰晶,這不僅宣告了種子的死亡,也宣告了相當數量的微生物和多細胞動物的死亡。更重要的是,沒有光合作用,人類很難獲得酶,生產22億噸糧食,養活70億人。所以總體來說,最先載人飛出太陽系的很可能是宇宙飛船。因為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比在廢墟中重建地球的生態系統要容易得多。
  • 你了解太陽系最邊緣的行星嗎?關於海王星的二三事,正待你探尋!
    黑暗、寒冷,加上超音速的風,冰巨星海王星是太陽系中第八顆也是最遙遠的行星。海王星距太陽的距離是地球的30多倍,是太陽系中唯一肉眼看不見的行星。2011年,海王星完成了其自1846年被發現以來的第一個軌道,它有165地球年久。海王星的探索>這張海王星的照片是由旅行者2號窄角相機上的綠色和橙色濾光鏡拍攝的行星圖像合成的。
  • 原來人類已經向宇宙發射了這麼多信息!
    按《三體》黑暗森林理論,一個文明在宇宙中主動暴露自己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極有可能遭到其他文明的攻擊。不過,無論你是否支持人類主動向外發送信息尋找外星文明,地球已經向宇宙發射了32條信息。說好的不要回答呢?!除了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紅岸基地發出信息,我們一起按時間順序回顧一下這32條代表地球文明的信息吧。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 外星文明探測開新篇
    本月12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條令全世界為之振奮的消息——經過36年的飛行,「旅行者1號」空間探測器已確認飛出太陽系,開啟人類星際探索時代。如今,它已成為距離我們最遠和飛行速度最快的人造天體。它就像測試人類眼界的試驗品,看看我們究竟能看到多遠的地方,而無論這位旅行者最終能走多遠,無論它是否能邂逅外星生命,它都是人類通往更遠未知世界的偉大探路者。
  • 七種方式或實現星際旅行
    該論文稱,天文學家發現,有類地行星圍繞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的軌道運行,且根據這顆行星所處的位置推測,該星球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科學家們將地球的這個「堂兄弟」稱作「比鄰星b」。  儘管該恆星系統與我們堪稱宇宙間的近鄰,但它仍然遠在4.2光年(大約40萬億公裡)之外,如此遙遠的距離,我們有可能拜訪這個新「現身」的行星嗎?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8第四次測試,準備下周首次高空飛行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當地時間周二晚,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第四次對其最新星際飛船原型
  • 用43年飛了189億公裡,旅行者號歷經四次大遭遇,鍍金盤讓人擔憂
    而在太空中,向更遠空間飛去的美國旅行者2號飛船不僅長了一歲,還與我們直線距離更遠了一圈,達到了189.5億公裡,一個無法用地球上實物來形容的距離,要用天文單位AU來形容比較適合,約為126.67AU。在地球軌道上人造物想要脫離太陽引力,進入太陽系外星際空間,至少需要每秒42.1公裡的初速度(相對太陽),該速度又稱太陽系逃逸速度。如果以地球作為參考,那麼太陽系逃逸速度為每秒16.7公裡,即第三宇宙速度。
  • 二級文明有可能已經出現,距地球約1500光年,人類是喜還是憂?
    對此,科學家依然不認為宇宙不存在外星文明,之所以我們找不到還是我們的觀測方法和觀測能力受限。於是科學家在半個世紀前開啟了偉大的地外文明搜尋計劃。這個計劃通過各種方法來尋找外星文明,比如發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  這兩個探測飛船都攜帶著一張金色的光碟,記載著地球的坐標和人類的信息。
  • 2018年十大空間探索新聞:意外闖入太陽系的不速之客已經遠離
    2018年對於人類而言是個略帶一點驚喜的年份,在空間探索方面依舊是穩步前進,但沒有出現相當驚人的發現。川陀太空認為,2018年在人類空間探索方向上排名第一的應該是發現第一顆星際小行星1I/?Oumuamua。這顆小行星的發現可以說是一個裡程碑,這是我們第一次發現有太陽系之外的天體進入我們的恆星系統。第一、發現星際小行星1I/?
  • 地球到月球多少光年?
    根據地球和月球的位置不同,地球飛往月球的時間會有所不同。地球與月球最近的距離是363300千米,最遠是405500千米。人類的第一顆探測器「月球一號」飛到月球上空6000米的地方,花了不到48個小時;阿波羅11號的時候飛船在發射後的80個小時進行了環月飛行,到最後登陸地球表面的時候總共花了102個小時45分鐘。
  • 星際爭霸中神族的「敞篷飛船」,一艘等於一個星球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呢要來和大家說說星際爭霸遊戲當中一個有趣的背景故事。我們都知道,遊戲裡神族擁有極高的科技水平,曾經的黃金艦隊橫行宇宙。但是對於星際1的老玩家來講,可能並不了解神族還擁有堪稱種族最後希望的方舟飛船,這艘飛船的功能甚至可以抵得上一整顆行星。今天大麥要來和各位說說神族的方舟飛船背後的故事。大約在1000年前神族的最高會議在商討一項重大的工程,雖然當時神族正處於最鼎盛的時期,但是最高會議的領導人還是擔心,有朝一日這個偉大的族群會像其他先進文明一樣因為自己的失誤使得族群遭遇滅亡的巨大威脅。
  • 人類發射太空飛行器為啥不向上下飛,而是橫著黃道面飛?
    他們認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如果向黃道面上下飛,就能夠更快地飛出太陽系。但人類發射太空飛行器為啥就這麼固執,一定要順著黃道面發呢?其實太陽系雖有黃道面,也就是所有行星等天體都分散在一個相對太陽赤道的盤面上,但並沒有上下之分,只有垂直黃道面和平行黃道面之分。事實上,垂直黃道面發射太空飛行器不會更快飛出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