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羨慕:某人的福報真好,家世風光,子孫多又孝順,要金錢有金錢,要愛情有愛情,要事業有事業,要官位有官位。
為什麼他什麼都美滿?我怎麼什麼都要不到?是不是上帝偏心,把世間所有的好運都給了他?其實,福報不是神力可給予的,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
那麼怎樣才能有福報呢?有的人雖然家財萬貫,由於浪費奢侈,不懂節約,最後免不了窮困潦倒。
周武王曾感嘆:「像紂天子這般奢華,竭天下之財以窮己欲,安有不亡國者!」相反的,有些人勤勞節儉,所以福報隨之而來,如臺塑企業王永慶先生。
有的人,事不關己絕對不過問,不與人結緣,當然也不會有好運氣。有的人,只要行有餘力,就熱心助人,也不希求他人回報,但是好運都會降臨,讓他平安順遂。
想要有福報,必須先播撒福報種子,比如積極參與利益大眾的善事,熱心助人等事情。所謂「助人者,人恆助之」,多種一點善因緣,就是修福報的方法。
一個人有多少福報,由自己決定。《阿含經》記載,有一位小沙彌,本來應該夭壽的,因為一念慈悲,救了許多受困水塘的螞蟻而延壽。
一念善心,可以消除罪業;一念慈悲,能夠增加功德。
有人「拾金不昧」而獲得福報,有人「不貪不義之財」而得到善緣,有人「救苦救難」而消災免難,可見能夠慈悲喜舍,福報就會到來。
許多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不願意吃虧,那是心胸不夠寬廣。吃虧奉獻是一種無私的、真心的付出,是一種歡喜的、不求回報的道德行為。
如果我們能學會以退為進的方法來處世,可能會達到不可思議的效果。你是好人,我是壞人;你是對的,我是錯的;你很偉大,我很渺小。
快樂給你,苦惱給我;富有讓你,貧窮我受,常懷著這樣的態度尊重對方,處處為對方著想,必能獲得對方由衷的敬愛。
不必羨慕別人的福報比我大,不必研究別人的福報從哪裡來。
長 按 二 維 碼 識 別 關 注
大德教言 | 佛學問答 | 正知正見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願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