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連結】專家溯源:端午節為何既是防疫節,又是愛國節?

2021-01-09 澎湃新聞

媒體 | 聚焦

今天是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

6月24日,上觀新聞app以「專家溯源:端午節為何既是防疫節,又是愛國節?」為題,普及了端午節的意義與傳統。曙光醫院主任醫師、上海市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副會長崔松也在文章中分析了「古人防疫」方法中的科學道理,並從「今人沿用」的角度給出了意見,一起來看一看吧。

以下是刊載原文:

內容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俞陶然 侍佳妮

「克難迎祥、驅疫逐祟」是端午節的原初意義,家國情懷、愛國主義是端午節的後發傳統,這兩個傳統存在緊密關聯。

明天是端午節。有人說,它是驅疫逐祟的防疫節;也有人說,它是紀念屈原的愛國節。如果這兩個說法都是對的,那麼衛生防疫和愛國情懷有何關聯?端午節裡的種種防疫民俗,有沒有科學道理?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庚子年,國人應如何傳承端午傳統?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曙光醫院主任醫師、上海市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副會長崔松,上海漢未央傳統文化促進中心創始人、復旦大學歷史系碩士姚淵。

「毒月毒日」端午對應夏至節氣

據姚淵介紹,端午是中華民族最早形成的一批節日之一,紀念屈原是這個節日的後發意義,所以說,「屈原生前也是過端午節的」。中國傳統節日與節氣存在互為鏡像的關係,端午對應的節氣是夏至,兩者相隔天數不多,比如今年夏至是6月21日,端午節是6月25日。夏至處於二十四節氣的正中間,所謂「夏至一陰生」,這個節氣到達陽氣的極點,日照時間為一年最長,隨後陽氣漸消,陰氣漸長,直至「冬至一陽生」。

中國古人認為,陰陽轉換時最易得病,所以冬至、除夕、夏至、端午都要注重防疫保健,以求平安「過關」。農曆五月,氣溫升高,五毒並生,所以農曆五月也被稱為「毒月」,而五月五稱作「毒日」,所以五月五端午是一個很「毒」的節日,需要採取一系列防疫殺毒措施。

作為我國古代的消殺工具,硃砂、雄黃都是有毒礦物。端午節那天,古人會將硃砂和雄黃粉撒到室內各個角落,以驅除蟲害。由於老人冬天易逝,兒童夏日易夭,兒童是端午節的重點保護和祈福對象。大人們要用雄黃酒在男孩額頭上寫個「王」字,在女孩額頭上點一顆硃砂,祝福他們平安度夏。大人們還會在孩童的手腕系上五彩絲線編織成的「長命縷」,給他們佩戴香囊。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有驅蟲避瘟功能。

菖蒲、艾葉也是端午「神器」。古人將它們放入沸水、煮成湯汁,洗一個充滿香氣的蘭湯浴。這股香氣能驅趕蚊蟲,防止感染瘧疾。古人還會焚艾香,起到驅蚊消毒效果。

古人防疫有科學,今人沿用須辨別

古人的防疫消毒方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崔松說,雄黃是一種礦物質,色橙黃,主要成分為四硫化四砷,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可變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雄黃中還含有汞等重金屬雜質。雄黃有肝腎毒性和致癌風險,正因為有毒性,所以作為中藥具有解毒殺蟲等功效。在衛生和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人們在酒中加入微量雄黃,或塗抹在額頭上,希冀蛇蟲不侵。

崔松推測,火山口草木不生,蛇蟲也鮮少出沒,古人觀察到這種現象後,就用火山噴發的產物雄黃來驅蟲。「以毒攻毒,這是古人的思維方式。」神話傳說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節誤飲雄黃酒後現出原形,為雄黃酒增添了一分神秘色彩。

古人認為,飲用雄黃酒有驅寄生蟲功效。從科學角度來看,部分胃腸道寄生蟲可能被雄黃酒暫時麻醉,不能附著在胃腸道璧上,從而可以排出體外,與驅蛔蟲的寶塔糖原理相似。但在今天,病原微生物可以被清晰識別、對症治療,延續這一習俗顯得沒有必要,反而有中毒風險。不過,雄黃仍然可以用作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物。

相比有毒的雄黃,艾葉溫和安全得多。這種植物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功效,可與香附等藥物製成艾附暖宮丸。艾葉還有消毒作用,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以用來泡腳。艾葉製成艾絨、艾條後,就成為艾灸用具,通過在特定穴位和經絡上產生艾熱刺激,激發經氣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功能,適用於虛寒症。崔松表示,艾葉有一定功效,但也不要誇大其作用,且不能用於治療熱病,避免「火上澆油」。

端午節還有一些傳統習俗,比如吃粽子、鹹鴨蛋等高營養食物,可以增強抵抗力。但粽子中的糯米含大量支鏈澱粉,人體易吸收卻不易消化,升糖指數很高,糖尿病人和胃腸道病人都不宜食用,健康人群應當控制攝入量。鹹鴨蛋鹽分和膽固醇含量高,也不可多食。

划龍舟原本可能是夏天「儺禮」

划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個重要習俗,它與防疫有什麼關係?姚淵考證後認為,划龍舟原本是一種儺禮。

儺的本義是發難、責難,是一種攻擊性儀式。驅儺的對象,可以是五毒疫病、邪魅鬼祟,還可以是敵國敵軍。天地四方、有形無形的負能量,都在儺的討伐之列。《周禮》中,儺屬於夏官司馬序列,儺之領軍者——方相氏屬於軍隊系統,是軍中之至勇、武士之「狂夫」。儺不恃外力外神,召喚人類自身的力量與勇氣。

在《禮記·月令》中,有春、秋、冬三時儺。春儺在季春三月,以助陽氣;秋儺在仲秋八月,以通秋氣;冬儺在季冬臘月,以送寒氣。一歲三儺,獨缺夏儺。「這令人費解,毒月毒日豈不是最需驅儺的時節?」帶著這個疑問,姚淵查閱古書,找到了夏儺存在的證據——《古今圖書集成》所引《武陵競渡略》記載:「今俗說禳災,於划船將畢,具牲酒黃紙錢,直趨下流,焚酹詛咒疵癘夭札,盡隨流去,謂之『送標』;然後不旗不鼓,密划船歸,拖置高岸,搭閣苫蓋,以待明年,即今年事訖矣。爾時民間設醮預壓火災,或有疾患,皆為紙船,如其所屬龍船之色,於水次燒之。」

姚淵據此分析說,龍船的本質是儺船,旨在遣災送瘟。船夫划槳時的發指眥裂,不正是對「狂夫」的印證?先索室驅疫,然後驅疫入船,最後遣災送瘟,不正是一條清晰的驅儺流程?因此,端午是一個充滿勇武之氣的節日,通過龍舟競渡這種儀式,傳承著中華民族抗擊疫情的勇氣和信心。

愛國情懷、衛生防疫存在緊密關聯

今年夏至那天,上海漢未央傳統文化促進中心在浦東新區三林鎮參與了「我們的節日·端午」民俗文化活動。漢未央在現場舉行驅疫祈福大儺禮,演繹了儺禮、儺劇、儺舞。頭戴面具、身著漢服的「方相氏」用箭射中龍船上的五毒帆,再升起祥瑞旗,力爭復原端午「克難迎祥、驅疫逐祟」的原初意義。

在端午祭環節,祭祀手持毛筆點硃砂、抹雄黃,10位旗手在祭祀身後徐徐打開一面巨大的五星紅旗,將愛國情懷與衛生防疫融合在一起。「硃砂是紅色,雄黃是黃色,與國旗的顏色吻合。」姚淵動情地說,「在我看來,五星紅旗是中國人最大的護身符。」

他進一步解釋說,「克難迎祥、驅疫逐祟」是端午節的原初意義,家國情懷、愛國主義是端午節的後發傳統,這兩個傳統存在緊密關聯,因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人民健康與國家富強的關聯。在這場抗疫人民戰爭中,中華民族眾志成城,成功抵禦了肆虐病毒和外部壓力。「端午節的龍舟儺禮,正體現了我們勇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民族傳統。」

原標題:《【曙光·連結】專家溯源:端午節為何既是防疫節,又是愛國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端午節不妨「悠著點過」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今年端午小長假將有哪些新特點?6月19日,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端午節旅遊消費預測報告》顯示,端午節國內旅遊消費呈現整體回暖態勢,受疫情影響,跨省長途遊減少,本地遊和周邊遊成為主流。  受到疫情防控轉為常態化的影響,今年的端午節和往年相比,註定有些不一樣。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古時端午節就已實現了文化輸出,成功跨出國門傳入了如朝鮮、日本等國家,這也才有了後來所謂的「韓國人搶端午節」的事情。當然,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民俗文化,韓國人並沒有「搶走」,但與其在這裡聲討韓國搶「中國節」,不如多了解些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 這個端午節,他們這樣過!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這個端午節,黃岡消防的「藍」朋友這樣過。愛國教育強基礎「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原的家國情懷,就是端午節的靈魂。端午節,到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初心之地,追尋紅色歷史的記憶,接受紅色洗禮,傳承紅色基因。
  • 鼠年端午節祝福語精選|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就能夠走出困境,端午節來臨之際,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也許正是你需要的,能夠為家人朋友同事們送上最真誠的祝福,鼠年端午節祝福語精選總共有20個祝福語,總有一款能夠表達出你的心意!1、端午到,祝福「粽」動員,願你笑開顏。
  • 端午女兒節 華夏爭吟屈原詩:正直清明 愛國磊落
    因為節日屬性的差異,在體現家庭人倫的方式上,端午也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祭祀祖先等傳統節日習見內容外,端午節還特別重視未成年的女性。蕭放認為,對年輕女性的關懷是端午節日人倫的重要表現。  明代北京的端午期間,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石榴花,稱為「女兒節」。明人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
  • 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 鼠年端午節朋友圈祝福語精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 鼠年端午節朋友圈祝福語精選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就能夠走出困境,端午節來臨之際,2020端午節祝福語大全也許正是你需要的,能夠為家人朋友同事們送上最真誠的祝福,鼠年端午節祝福語精選總共有20個祝福語
  • 【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關於【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今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今年端午節為21
  • 濃情過端午 | 黃驊市開展端午節系列活動
    五月端陽,粽葉飄香,日前,我市各社區開展端午節系列活動,讓廣大居民共同感受優秀文化的魅力,進一步聯絡鄰裡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交通社區:端午送粽子 慰問暖人心23日上午,驊東街道交通社區開展了「端午送粽子,慰問暖人心」志願服務活動。
  • 今年端午節 本世紀罕見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下來就已超過一個月。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
  • 端午節祝福快樂還是安康?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祝福快樂還是安康?端午節圖片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就要了,一些網友又要糾結端午節應該祝福安康還是快樂,那麼端午節為什麼不能祝福快樂?端午安康又有哪些來由?端午節安康送給網友。  除了代表端午的粽子外,在這一天,很多的朋友會發送互祝「端午節快樂」的簡訊。對此,非遺專家說,不是所有節日都能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端午節可以說:「端午安康。」
  • 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2015年端午節放假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放假幾天?出行需要早點做計劃和功課,這樣才能保證出行順利。關於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如下,望大家喜歡。  端午節關於屈原的傳說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羋(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被世人稱為「詩歌之父」。他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
  • 今年端午節,端陽,太陽卻在陰性巨蟹座,為何?
    可現在太陽在陰性巨蟹座的日子裡,卻迎來端午?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去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在6月7日,今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自然就落在了6月25日。 也就是說,端午節一般是太陽在雙子座的時候,雙子是陽性風向變動星座。
  • 祝「端午節快樂」到底行不行?行!祝!
    不過,近來有關端午節文化內涵、習俗的一些討論成為熱門話題:它為何有那麼多的名稱?它在古代最初並非是吉祥的節日嗎?能不能互祝「快樂」?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在採訪專家時了解到,端午節的不少習俗都比較有娛樂性,也可以互祝快樂。而這個節日,也是一個充滿了人倫溫情的重要生活節點。
  • 2015年端午節放假幾天?2015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2015年五一假期結束後,緊接著就是端午節了,端午放假安排就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2015年端午節放假幾天?2015年端午節放假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如下:6月20日開始放假,周一補休,所以端午節假期為:6月20-22日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2015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放假公休,共3天6月20日(星期六,農曆端午節當日)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一,為了紀念屈原。
  • 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你都知道嗎?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
  • 你不一定了解的懷化特色大端午節
    在懷化,家家戶戶都有過「雙端午」的習俗:除了農曆五月初五的「小端午」,更重要的是農曆五月十五的「大端午」。 愛國詩人屈原曾在漵浦遊歷,並在此創作了《九歌》《涉江》等名篇。民間傳說屈原在汨羅投江自沉,而這一噩耗於十天後傳到漵浦,因此當地人將農曆五月十五定為「大端午」。
  •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間:2020-06-25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之一。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這部著作是周處給後世中國人留下的一筆寶貴遺產。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緣起和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為夏節。
  • 北京:端午文化節 重現傳統老習俗
    端午三天小長假即將來臨,如果您有興趣到京郊走走,那麼既可以到延慶為龍舟賽加油,又可以到房山雲居寺品嘗貢米紅棗粽子、用沐蘭水「除五毒」;要是您只想在市中心轉轉,那去首都圖書館就可以學扎艾人編五色線,到龍潭公園放一盞祈福的河燈……記者昨天獲悉,第三屆北京端午文化節將從5月下旬至6月上旬舉辦,包括民俗表演、文化展演、非遺展示、健康諮詢、展覽講座、經典誦讀、文藝演出、節日慰問等多項活動將引導市民文明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