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虎皮腰裙,一根如意金棒,一片忠心耿耿。」自古以來,猴子機智、靈動、活潑的形象獲得人類的認同和喜愛,在我國更是家喻戶曉的吉祥動物。而孫悟空,則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光彩奪目的猴形象。神通廣大,嫉惡如仇,頑強堅韌,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芒。在萬眾矚目的猴年春晚,孫悟空的形象會如何出現?帶著期待,記者來到了春晚彩排現場。
在央視春晚的候播區,伴隨著一曲耳熟能詳的旋律,一群正在補妝的小猴娃躍躍欲試,他們身著虎皮腰裙,上勾小花臉,天真活波地圍著記者說,他們就是會「七十二變化」,還能「騰雲駕霧」的「孫大聖」。
據春晚劇組導演介紹,今年的兒童類節目力求去表演化,突出娛樂性,通過兒童演繹國產動畫角色,體現國產動畫為孩子提供的正能量,表達經典的動畫對孩子們成長的教育意義。
除了動畫中的「孫大聖」,在候播廳記者還見到了一群會真功夫的「小猴哥」。這群「小猴哥」可是不簡單,倒立、翻跟頭、耍棍等精彩的「大聖」功夫樣樣在行。據節目主創人員介紹,排演這組節目,團隊準備了近一年的時間,力求將傳統的武術與舞蹈、戲曲等元素相融合,在武術的基礎上創新。這些小演員們平時除了正常的武術訓練外,還特地增加了戲曲課程,訓練眼神——「火眼金睛」,為的就是能在舞臺上呈現一個鮮活的「大聖」形象。
春晚的喜劇類節目歷來就有加入「猴戲」的傳統,因此,猴年春晚中的「猴元素」自然不會少。「猴戲」通俗易懂、武打精彩、風趣幽默。在崑劇、京劇、紹劇等很多劇種中,武戲中的「猴戲」一度都是很受歡迎、經常演出的劇目。
猴在中國民俗文化中的地位非同一般,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同時期人們對「猴」的形象有不同的演繹和詮釋。本屆猴年春晚在全國遴選了一批精彩、漂亮、藝術性強、社會各界公認的「漂亮猴」:有動畫「猴」,有「萌猴」,還有呈現在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等傳統戲劇中的經典「猴戲」。這些湧現出來的「新猴」,時代感強、表達優秀、形象直觀,在猴年春晚亮相後,定會讓觀眾朋友大飽眼福。
演員杜淳也來春晚的彩排現場,這是他第二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又帶來了什麼樣的作品呢?會顛覆以往形象展示不同的他嗎?
演員 杜淳:央視新聞頻道的觀眾你們好,我是杜淳,春晚我來了。演戲演太多了,觀眾在春節的時候不想再看我演戲了,想看不一樣的我,除了唱歌、其它的形式我也想不到,能有其它的形式能讓我參加的話,我非常高興。
演員 杜淳:上一次來的時候心情比較忐忑,因為是第一次參加春晚,進到中央電視臺裡面一切都是好奇的,小的時候每一年欣賞的春晚是這樣來完成的。零錯誤的機率出現的這麼一臺晚會。
演員 杜淳:接到邀請我覺得很高興,因為做演員的上春晚的概率本身就很小。我們上小品的可能性較大,但也是很少機會的,因為和專業的小品演員,我們是外行,作為演員參與其他形式的機會本身就特別特別的少,所以覺得這個機會特別特別難,我覺得很幸運吧。能登上春晚的舞臺,跟你拍多少個電視劇,跟你在電視劇中的露面意義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
演員 杜淳:我們兩個人會有一點點小配合,跟上次來比的話,上次就是單單純純的當時很流行的影視劇類的歌曲,這次是要跟大的民族的合在一起,這樣的話,就會比上次多一點更全方位的展示吧。之所以選擇我們倆,是因為我們倆代表民族來參加的,我們的節目主要用於展示56個民族大團結這麼一個意義。最後祝大家猴年吉祥萬事如意,最主要的是健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演員徐帆時隔二十年後再次登上春晚舞臺,和春晚常客馮鞏搭檔,這是二人首次在春晚的舞臺上合作,目前二人排練情況怎麼樣了,又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新作品呢?
徐帆: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徐帆,春晚我來了。這是第一次跟鞏哥一起演小品,與拍電影不一樣,演小品是在舞臺上直接呈現結果,所以會緊張,但通過慢慢的摸索我們做的越來越好。尤其是鞏哥很在意細節,我們一點一點的去感受觀眾的反應,通過觀眾的反應來見證我們的進步。
徐帆:我覺得鞏哥是一個特別嚴謹的人,每一個絲絲扣扣他都咬的特別緊。這使小品的節奏把握的很好,我要做的只是充分相信他就好了,因為他比我有經驗的多,我算這一次才是第二次,他都30年了。有些地方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分析,使不上那個勁,只要聽他的,就沒問題了。
徐帆:劇本變化確實很大,天天都在改,天天都在變,所以每天都要去試演。我沒想太多,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想,不知道該怎麼說,就是一點點的按照程序去把這個事情做好。演的時候不會特別繃著,呈現出來的結果還是自然狀態比較好,這樣更加生動。
徐帆:春晚,正好是年三十是團圓飯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春晚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我們家的年夜飯散了。往年我在家裡頭,一張羅就是一大家子人,但今年我沒在家裡頭,可能就都不會那麼多人了。因為,就沒有個人張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