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燒的紙錢和金元寶真的有用嗎?為什麼要燒這些?

2020-11-25 騰訊網

有句歇後語叫做:上墳燒報紙——糊弄鬼。這句話啥意思啊,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說你上墳的時候燒報紙,就是在欺騙它們的行為。有人要問了,報紙和紙錢都是紙,為啥燒報紙不行?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探究下紙錢的前世今生了。燒紙錢的歷史在我國,是從東漢時期,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以後才有的,在此前,沒有燒錢的習慣,都是瘞錢,也就是專門鑄造專用的錢幣,然後埋葬下去,比如秦半兩。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土地是萬物之母,地上為陽,地下為陰,入土歸陰,埋錢是為了故去之人能在陰世有錢可用。

這種做法,雖然是古人的認識,但是實際上,這是一種孝道和敬意凝聚的願力,這種願力可以產生特殊的能量,直接到達先人,而先人得到這種能量的補充,再護衛後人來達到反饋。所以說,為什麼燒報紙不行?因為只有經過特殊製作的冥錢、紙元寶、香這些東西,才是能量傳遞的媒介,才能夠傳遞媒介,而報紙,是沒有這種功能的。在中國民間,出殯的時候都有撒紙錢的習俗,俗稱買路錢。在正常人眼裡,我們看到的是一些白紙片被撒出去,順風飄蕩,但是在有些體質的人眼裡,卻是有無數的它們正在抓搶這些白紙錢。有大德說過,世間多有溫飽難求者,也自然會有孤苦伶仃的它們。尤其是那些四處遊蕩的,最為可憐,沒有家人的供奉,也沒有親朋好友的祭拜,只能每逢出殯、祭祀,搶一些紙錢。

眼下又到了清明之際,多燒些紙錢之類的,既能添陰德,也能增福德,是兩利的事情。也可以在路邊燒一點給它們,增加自己的功德。

相關焦點

  • 紙燒千年:當外國人燒起歐元紙錢,是時候說說紙錢的本質了
    人們通過掃墓、上香、燒紙、放鞭炮等一系列禮節來祭奠故去的親人、祖先和神靈。其中,化燒紙紮的習俗儘管常被指為浪費,並和火災隱患、空氣汙染聯繫在一起,甚至一度被官方明文禁止,但仍然長盛不衰。近年來,燒紙更有「衝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趨勢。如果你在電商平臺亞馬遜上輸入「ancestor money」(祖先錢),便可以找到歐元、美元、英鎊等各國「發行」的不同版本、各種面額的紙錢。
  • 離世的親人真能收到燒的紙錢?這是迷信嗎?其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童第周眾所周知,在這個世界上經常會有一些很奇怪的現象發生,然而一些現象的發生也是科學沒有辦法解釋的,相信大家在平時也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就像是在人離世之後所發生的一些奇怪現象,雖然這樣的現象大家都遇到過不少,人們可能知道要這樣做,但他們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畢竟大家都是選擇同樣的做法。
  • 【助念釋疑】問:喪家以葷腥祭拜亡者,並焚燒紙錢,這樣助念有用嗎?
    所以燒了那麼多紙錢,假如這一個臨終者所罹患的是氣管或者呼吸道方面的疾病,那麼他更怕有不好的空氣。像師父的氣管就不好,所以我只要聞到人家抽菸的煙味,或者煮飯廚房裡面的煙味,或者空氣比較不好,塵沙比較多,或者燒金紙銀紙的這些菸灰,就會很難受,我就會趕緊遠離。所以對亡者或者對臨終者有不好的影響,當然要想盡辦法排除,對他有利益的,當然要想盡辦法為他造作。
  • 十月一燒寒衣,寒衣節有什麼說辭,你了解嗎?
    作為北方人,我也在早幾天就準備了寒衣和紙錢,要趕在明日寒衣節大清早的時候,去墳前送給另一個世界的父親。在我們北方,每年到了農曆十月一之後,天氣也便一天天變得寒冷起來。此時,生者在為自己添加衣服、準備東西禦寒和取暖的同時,自然也不能忘了那些已經故去的先人們,也要為亡者送寒衣過冬。
  • 十月一燒寒衣,寒衣節在農村有什麼說辭,你了解嗎?
    作為北方人,我也在早幾天就準備了寒衣和紙錢,要趕在明日寒衣節大清早的時候,去墳前送給另一個世界的父親。在我們北方,每年到了農曆十月一之後,天氣也便一天天變得寒冷起來。此時,生者在為自己添加衣服、準備東西禦寒和取暖的同時,自然也不能忘了那些已經故去的先人們,也要為亡者送寒衣過冬。
  • 福州清明節有燒金銀紙習俗 紙錢工藝也迎「工業革命」
    閩南網4月2日訊 一到清明節,不少地方都有燒金銀紙的習俗,可你知道這金銀紙是怎麼做出來的嗎?記者這就帶你去一個地方,福州市面上的金銀紙,多半是這裡製作出來的。由於成本高,這樣手工製作錫箔紙的方式已不多見  昨日中午,記者驅車來到福州倉山區城門鎮,沿途的村道,隨處可見一本本印好的紙錢在太陽下晾曬,金光閃閃。
  • 鬼節紙錢竟燒進大學校園 晚歸學生嚇出一身汗(圖)
    球場旁、草坪裡隨處可見燃盡的香燭和紙錢、
  • 我們祭拜時,為什麼要燒三根香?究竟有什麼講究?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國家,單單是傳統文化的歷史,中國就有長達5000年。很多的習俗,從古代就流傳下來了,比如說祭拜一些神靈,或者祖先。然而有一些好奇心比較重的朋友,在祭拜時候就會有個疑問,為什麼祭拜的時候必須要燒三根香,這有什麼講究嗎?其實這還真是有說法的。
  • 清明節為什麼要在路口燒紙,這些民間習俗到底有哪些禁忌和講究?
    只不過,相良用平日省下來的錢買紙錢,「記庫焚燒」,積善行德,久而久之,這筆錢越來越多,地府裡就有了「金銀一庫」。這才讓相良成了唐太宗的債主,這便是最開始焚燒紙錢的來源。燒紙錢習俗的來源是一個商業謊言除了唐太宗賄賂鬼魂之說,關於燒紙錢,民間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
  • 清明節和鬼節燒紙錢究竟有沒有用?道士說出奧秘:靈體不能得罪
    我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燒紙錢到底有沒有用的?我們也無法去驗證,只能問專業人士。因為當時說出其中他說我們不能得罪靈體,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民間燒紙錢都是用白色的紙,要麼就去買冥幣。道士在做法事的時候也會燒紙錢,但是他們會分很清楚,白色的紙錢是燒給鬼魂這類的,而黃色錢紙燒給神靈。普通人燒紙錢,燒元寶,其實都是為了改變自己的運氣。
  • 為何上香要燒三炷香?其中大有奧妙,寧願不燒也別燒錯
    為何上香要燒三炷香?其中大有奧妙,寧願不燒也別燒錯燒香是我們經常會見到的事情,這也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文化,不管是祭拜親人,還是祭拜佛祖,都少不了燒香這一步驟。很多人都知道,燒香是為了祈求,是為了保佑,是為了能更好的讓佛祖或者死去的親人看到燒香之人的禱告。
  • 燒香為什麼要燒三根呢?別真的什麼都不懂!
    向神明上香時,要用左手插香(左手為陽,為大,表示對神明尊敬)。三柱香插在香爐中的總寬度最好不要超過一寸,這叫「寸誠感神」,寸代表「寸心」,是指真心誠意,道經說:「寸心可達九重天」,這是指真心誠意,能夠感動九天之上的神明。佛家燒香一般都是三根香,代表供養佛、法、僧。 代表修持戒、定、慧,恭敬佛、法、僧。那麼三根香是一起插上去的嗎?
  • 古代人燒香為啥只燒三根?講究可以多少不能少燒,背後有啥講究?
    古代人燒香為啥只燒三根?講究可以多少不能少燒,背後有啥講究?我們都知道,現代人在很多的時候還是會燒香的,無論是祭奠自己的祖先,還是去廟裡拜佛。都免不了要遇到要燒香的時候。這燒香的時候,大家肯定觀察過這麼一個現象。就是在這燒香的時候,為什麼人們不上四根也不燒兩根?
  • 從古到今,為什麼燒香時要燒三炷?其中有什麼樣的說法嗎?
    我們老百姓平常進廟燒香,包括江湖人士、民間、拜把兄弟等等。燒香都是三炷香,那為什麼要燒三香呢?從中國的文化歷史而言,《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三就是指的天地人,所以從中國的傳統來講,這個三根香代表著敬天、敬地,而且代表著有了這個三就可以有萬物,就可以衍生其他。那麼為什麼佛教也是燒三根香呢?一方面有中國文化的影響,另外一方面,佛教認為三柱香,代表著佛法僧,又代表著戒定慧,所以就有這個說法。
  • 古人燒香為什麼要燒三支香?有什麼說法嗎?原來是這樣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在農村裡,很多傳統的文化都被非常好的保留了下來。在我們傳統的習俗裡,每年的春節以及農曆的初一,十五等日子裡。很多人呢,都要到寺院裡去上香禮佛,以祈求一年的順遂,平安,家人的健康等等,這些習慣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被傳承下來。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祈願也是對身邊親人朋友的關愛。
  • 海南中元節:市民燒奢侈品祭祖 稱先人也該享受
    屆時,每戶人家都要供奉瓜果菜飯等,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祈求地官保佑,對「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也給予關照;要設醮壇,有僧道誦經,燒煞神錢,打發施賑。這種活動在七月十五日達到最高潮。解放後的中元節(俗稱「鬼節」),即現在民間的七月十五,大多逐漸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為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在這一天有一項重要活動是放河燈。放河燈含有普度眾生之意,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
  • 燒香燒成兩長一短,真的是催命香嗎?
    民間有種說法,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長一短,若是燒香燒成兩長一短,這叫催命香,主家中半年內必將有喪事。
  • 燒不盡冥衣,亡魂半夜來找你!寒衣節「攻略」趕緊記下來
    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儒家有「孝親」傳統。其中,農曆十月初一的寒衣節,民間叫做「過十月一」。每到十月初一之時天氣開始變涼,冷空氣來襲,人們在裹上厚棉襖的同時,每家每戶都開始供暖了,我們回到溫暖的家中有沒有想起我們已故的親人,他們是不是吃得飽穿的暖呢?
  • 為什麼老人常說,夢見去世的人一定要燒東西給他?看完才明白
    如果你把這種情況說給一些年紀大的人聽,他們就會讓你去給去世的人燒一些紙錢,還說如果不去就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有一些人不僅能夢到已經去世的親人,甚至還能和親人對話,其實做這種夢是很正常的事情。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能是和這位逝者的關係很好,經常懷念這位逝者,所以就會做夢。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太過於疲勞。
  • 揭秘去寺廟上香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燒13根香,方丈:我都不敢燒
    90後旅行,只為遇見:揭秘去寺廟上香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燒13根香,方丈:我都不敢燒自古佛教在我國的流傳歷史就比較久遠,但是我們知道的是不管佛教、道教,都是需要我們上香。所以,因為這種傳統習俗的薰陶,很多中國人每逢會在過年或者是節假日,選擇去寺廟燒香。